西西河

主题:印度总是要刷一点存在感 -- 晨枫

共:💬71 🌺76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有执行力的国家和没有执行力的国家

世界应该这么分,分为有执行力的国家和没有执行力的国家,而不是成功的和失败的,有执行力的终会成功,没有执行力的终归失败。

执行力才是核心竞争力,想做而不敢做、不能做就叫没有执行力。

小国家中,有的很有凝聚力,但往往受制于人,真正有执行力有自由的很少,朝鲜,不敢改革开放;日本,不能挣脱美国束缚;大国有关上门自己过的资本,能做到万事不求人则自由度大一些。印度例外,他很大,但是由英国勉强粘在一起而成的大国,内部没有多少凝聚力,连小国家都不如。

家园 我要把你这转到钛豌豆的楼里去

太逗了

家园 实际上纯买比建设一套工业及相关研发体系即进行一系列研发

在短期来看要便宜得多,而且是成品。但从长远看始终得买而且命根子被抓在别人手里。后者从短期看耗资收效缓慢,但长远看不受制于人,更容易控制成本而且还可以出去挣钱

这点印度也明白,态度也积极,但目前能力不足

家园 印度根本没钱

印度现在的目标是每年贸易逆差控制在600亿美元以内,去年10月份贸易逆差100亿美元令其“欢欣鼓舞”,因为12年10月份贸易逆差几乎200亿,已经“同比减半”了。

家园 你比晨老大更黑

晨老大是说事,你是数钱。

家园 对应该是养完猪吃肉长膘了

拉屎也太不对应了。

家园 说得很对啊,老铁也鼓励我了

送花赞扬 关闭

送花成功。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通宝=16铢

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家园 英国把印度粘在一起这个说法其实是误传,替英国贴金

印度没那么挫,或者说,印度周围的势力没那么挫。在英国进入印度之前,印度几千年其实也是在经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样的过程,当然,如果不想往印度脸上贴金的话,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周边不断兴起的强大势力一波又一波地占领印度,建立统一的王朝,然后一波又一波地沉沦,分裂成很多小的独立王国。

英国统治印度之前,统治印度的是莫卧儿帝国。除了南边头上的一点,现在印度加巴基斯坦的绝大部分地方就是莫卧儿帝国的版图。这个有成吉思汗血统的突厥后裔在印度创立的伊斯兰国家,曾经是伊斯兰世界最强大的帝国之一。后来莫卧儿王朝衰落了,印度就出现了很多独立王公,而且互相之间谁也不服谁,打来打去。英国出现后,把他们都打败了,又整合成一个统一的印度。

大概一年前还有个新闻,说印度王子娶了美国一个超级名模,那个印度王子,就是莫卧儿帝国的后裔,不过长相已经一点儿也不像蒙古人了。

想想就知道不可能是英国把印度粘在一起的,否则印度历史上那些著名的王朝,例如孔雀王朝,笈多王朝,德里苏丹国,莫卧儿帝国,这些都是什么?如果印度真的这么挫,怎么可能被列为四大文明古国?

家园 美国人眼里也是US,和the rest of the w

美国人眼里也是US,和the rest of the world. 呵呵。

家园 阿三的问题说起来挺多的

比如,您说的文化差别。从他们火车全国有三个轨距七种主要语言就能看出来。

此外还有种性的问题。种性问题导致首先很多贱民就比较认命,没有奋斗的精神。高等人总觉得自己是领导,不愿意卷起袖子干苦活。于是,车间里就不会有国企那样的很牛的八级技师。

另外,那里气候比较热,谋生容易。于是人就变懒了。不团结。没有与自然抗争的精神。

再有,阿三的邻国历史上牛人牛事太多了,而且传承下来。一方面能从历史上学到很多东西,一方面人比较有使命感,一方面人也比较自信。当然,有时也会慨叹生活在古人的阴影下。而且,人人都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这些东西得利于我们文化的传承。而且这其中文字的传承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这些阿三很不幸都没有。

还有,阿三被英国人搞过。所以,比较容易受伤。比较没有自信。

从这些背景看,阿三也挺不容易的。

家园 借问印度可曾有过血性彪悍的时候?

多谢指正。打不过不要紧,中国也常常被游牧民族、渔猎民族欺负,但是我们不仅敢打,而且还打出去过。

家园 可怜的男足

又躺着中枪了

WS15
家园 综合目前出现的各类关于发动机的消息

主要是指太行,既已经通过各类研发阶段,产品也的确已经定型。但问题出在生产环节上,比如发动机某款配件,虽然我们已经经过攻关解决并掌握了其相关制造技术(知道怎么做和如何做),但在生产过程中因为周边设备人员等问题,该配件成品率不高,比如美国同样产品成品率超过90%,那他就可以批量生产可靠发动机满足装机需要,咱们目前可能只有30~40%成品率甚至更低,这就影响发动机的量产,结果就是目前的情况一方面太行小批量换装,另一方面继续采购苏制发动机。所以要发动机自主,光研发定型不够,还要能够量产。那就必须提高中国在高端技术的制造能力,一个是生产技术提升,一个是培养更多高技术熟练工人。WS-15应该也有类似情况。

家园 骑上T50虎背可不是随便能下来的

F35/台风价格超出印度承受范围的。F16/F15/F18:印度看不上。

法国货维护成本狂高,升级成本也不低。台湾的幻影2000现在买不起配件,很少飞;印度的“幻影”2000升级,每架5000万美元--如果不升级,全是废铁,如果升级,就得被狂宰。如果印度彻底转向法国阵法,即便印度买得起,这飞机也不是印度能用得起的。何况阵风的技术演进路线很不靠谱。

这种情况下,如果印度在T50上和俄罗斯说再见,把俄罗斯肯定要得罪苦了。俄罗斯怒了,法国阵风的尾巴还不翘到天上去?到时候若干配件停产,换一种类似功能的新版配件,价格涨20倍;增加些软件功能,价格涨30倍,你买不买?恐怕若干商务陷阱早在签约之前就挖好了。

印度所求俄罗斯之处甚多,并非T50一个项目。堤内损失堤外补,毛子会磨块小刀,在其它项目及维护报价中把油水捞回来的。

家园 毛子拿小刀子不停削肉自肥印度也别抱怨太多

人苏联崩溃的时候卢布大贬,印度飞快地按照当时汇率拿卢布还清了贷款,当时卢布可是一下子贬了近三千倍,老印那个欢喜啊。

不过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