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南义沟,我饿 -- daharry

共:💬405 🌺4522 🌵10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27
上页
家园 你的每一个观点我都不同意

你并不了解中医,也不了解西医。这个比喻本身就是荒唐的。

“他要达成目的的手段连他自己也不清楚”。信口开河。你怎么知道他不清楚?

“我一直说毛是人,不是神,他要想做的事是千百年来没有任何人做成功的事。”你是中央领导,开口就“指出***”?别人做不到,可以成为他做不成功的理由?

“现在吹毛文革如何好的人……都是带着主观意志昧着良心在说话。”作此论断的依据何在呢?

不过你是幸运的,因为我还缺几个乐善,不然肯定要投你个草。

家园 实际上最大的亮点在这段话里

不久,我和石华干了件坏事。有一天趁着歇工的时候,我俩回窑洞偷偷地烤土豆片吃,用了点麻油。没想到麻油和土豆的香味被隔壁起牛圈的婆姨们闻到。这件事传到五个女生的耳朵里,她们商量了一下,决定与我们分灶。此后11个人轮流值日做饭变成我们六个男生自己轮流做饭。分灶在知情中非常普遍,别的村有不少知青甚至演变成自己单独开火做饭。这都是粮食不足闹的。

家园 到底谁在信口开河

你的每一句话都是没头没尾的断语.这才叫信口开河.

家园 谁有道理就听谁的

论理而不论职务,谁有道理就听谁的,而不是谁官大谁职位高就听谁的,文革大概是要形成这样一个氛围。所以学生批斗老师,工人揪斗干部。

权威不再,这很公平啊,如果某观点我和铁手相左,不一定我讲的就不对吧。

法律定纷止争,本来就是保持秩序的,论“礼”则没法讲理,论理时就不再论礼了,不能规定铁手讲十句,我只能讲一句吧。

要文斗不要武斗,要真是讲道理也好,初衷是好的,只是后来衍变成喊口号和打架,没办法,搁今天搁这儿也一样。

家园 中央文件从来没有禁止过副业,

但是提出要以粮为纲。

粮食生产与副业生产的比例没有规定,事实上也无法规定,各地的情况不同嘛。粮食生产与副业生产是不同的生产,涉及到人力、物力等资源的配置,它们本身就在竞争资源。如何配置,在市场情况下,靠市场配置,也就是谁赚钱谁吸引资源。在当时,如何配置呢?实际就是靠上级的指令,如果上级认为应该多配粮食生产,不管他是出于认为粮食不够,还是出于政治正确的原因,都有可能限制副业生产。在当时,政治正确对于各级领导尤为重要,在没有中央明确发展副业的文件发布时,如果自行决断让农民发展副业,随时都有可能被其反对派利用“以粮为纲”的教条,在政治上打倒。

当时农民名为国家的主人,实际连生产的自主经营权也没有。日子好,是靠中央的“好政策”恩赐,日子坏怎么办?农民是“主人”,政治天然正确,中央自然也是政治天然正确,这二者都是无法归罪的,那只有借具体办事的干部的人头了。

家园 从顶向下和从底向上决定不一定谁对谁错

我看中央文献的毛转 以及其他政策回顾 无非是感觉粮食紧了要求保证粮食 过一阵再强调不影响粮食的情况下要搞好农林副之类。

这和现在18亿亩的差别,除了没有清晰的红线和硬规定,其他也差不多吧。

政治正确这个从来没覆盖具体错误,当年没有过中央自然正确的说法,只强调总路线正确;也没有农民自然正确的说法,只是规定工农阶级是国家主人。干部也不一定是借人头,当年打马虎眼的说法主要是“交学费”之类。

评价这类问题如果是打分式的,“好政策”出了几个,“坏政策”出了几个,那就不能用来和现在对比了,因为好坏标准都不一样了。比如按照当年的思路,大跃进乱象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计划。

以前土地自由使用和买卖,那农民应该是最自由的了,为啥兼并导致不断失地农民不断增加呢?可见光看个体的某些权力不决定阶级利益。

家园 为什么文革叫做革命,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如果按照您的问卷,为什么有些人就应该在需要的时候奉献出生命,为什么有些人生来就应该比别人承受更多的苦难,为什么有人要放弃一切奉献一切为自己和自己后代之外的他人。如果人只有个体而没有群体的意识,那恐怕会比恐龙灭绝的更快些。

只有无产阶级才是真正的革命阶级,因为一无所有。当年为什么没有人希望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可以没有硝烟,平平淡淡的就成功。为什么会觉得打翻压在中国人身上几千年的官僚特权阶级会那么的容易,那么的平淡的就可以成功?为什么社会动荡,为什么那么多的文斗武斗,不只是尊严,多少人失去的是生命。这是革命,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一样的革命。事实上能有毛主席这样一个领袖去做了这样的一件事,是中国人民的幸运而非不幸,即便没有成功,至少点燃了星火。从现在看,几乎再没有这样的一种可能,中国未来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官僚特权阶级的善念之上,只会走向历史轮回的另一个周期,期待未来几千年中也许还会出现另一个这样的机会,革命的机会,让人民真正的站起来。

家园 我觉得说30年食品事业没有进步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

30岁以上的人回忆回忆小时候就知道那时候吃的和现在吃的差别有多大了。温总理功过不论,他说的有句话我是非常赞同的,那就是14亿人口,多小的问题都是大问题,多大的进步平均下去也就是个小进步。反推而知,食品上能做到大家这么明显的改善,真正的进步又是多么巨大。

家园 本回贴内容有点太那个,心理承受能力不足者慎入。

这种东西谁吃过?

生产队里的羊脑子里长了许多白色的虫子病死了。死羊肉和内脏被切割成小块分给各家分食。剩下的羊头羊肺没人要,我们几个知青把羊肺捡回来煮熟吃了。有个老乡正巧来串门儿,我们拉他一起吃,他恶心的一口都没咬。

南义沟,我真的很饿。

恕不放照片了,以免.....

家园 14亿人,一点一滴的进步都是巨大成就

话讲的太漂亮了,温总就是水平高。但不晓得14亿人,一点点的退步算个啥?

本人36,本命年,自有记忆以来没挨过饿,从不缺肉食。要说当年比今天有啥进步,主要是安全,吃啥都不担心。

顺便讲下我家也就是普通工人出身,平平常常。不过隔壁家住了个干部子弟;对门某某书记家的孙女儿则是我青梅竹马的玩伴。恕我鲁钝,不晓得现在哪个打工族能和XX领导家作邻居的。

家园 这句话可不是温总说的。。。

温总说的意思是多大的进步平均到每个人头上以后都微不足道,那我的推论是如果是肉眼所见的变化它背后代表的变化总量很有可能是超出你我想象的。

同36岁的握个手。

只说肉食的话,小时候有记忆起那差不多代表了80年代最初的时间,如果那时候你能不缺肉食我不得不说你的生活水平要超越同时代90%的中国人。

我的记忆是每顿有肉不假,但是仅仅是猪肉,分量不足,家里父母明显是让着我吃。鸡鸭感觉是过节才有,兔子鸽子肉什么的那就更少了,大概就吃过两三次,总之是印象非常深刻那种。

更何况吃的除了肉食以外,吃米现在比以前讲究了吧?蔬菜要求也比以前高了吧?还有街头随处可见的水果摊,超市里五湖四海的小零食,巧克力,我们小时候没有吧?

看见问题的时候我觉得也要承认成绩。

家园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要么我把你游街,要么你送我进黑煤窑。

这是历史,也是现实。

只有人人安于劳动者的唯一身份时,流血才会停止。

家园 被延缓了三十年?错!

说起“洋油、洋火、洋钉”50后耳熟能详,7、8、90后肯定及格困难。在全面封锁加上后面和哥们动了家伙,在内外交困的环境下仅仅15年就能够引爆核弹。前辈们留的肥沃土地和丰厚财产足够让30年后的倒爷尽折腰。

家园 承包制对粮食产量提高是有作用的,并不是没有任何关系

我爸爸以前是在安阳农村,77年参加高考才离开,但是之后还是每逢收麦子还要回家参加收割,直到大概98年以后才不再回去收麦子了(好像就是那时候开始机械化了?)

我特意问过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不是有效果,他说效果有,但是也不是那么简单。

在人民公社记工分的时候,就有的村子粮食产量高,有的低,我老家的村子就是粮食产量低的那种,村边小河南边的村子就是粮食产量高的,我们管它叫“河南”。在一开始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并不是强制所有的人民公社都要解散,而是各个生产队自己选择,我老家的村子因为本来打粮食就不多,于是第一年就解散了生产队采用承包制,秋天收完粮食一看竟然比河南的村子多了不少,于是河南的村子也在第二年解散生产队采用了承包制。

所以粮食产量提高当中,承包制的作用还是很大的,如果生产队团结,队长书记领导得力,那么作为集体力量肯定比分散各家各户要强大,但是能有多少村子有这样的条件?极少数村子领导有方能做到团结起来,就一直保持了集体所有制的形式,比如南街村华西村这样的;大部分村子没有的里的领导,内部也可能会有山头,所以产量不好,好比我老家的村子;还有少部分村子领导也不错,生产队的时候比别村过的好些,可是仍然比不过别村采用承包制的水平。所以承包制是一个承认现实的选择。

不过不能说当时进入人民公社就是错误,毕竟各个时代面对的形式不同。当时要集中最多的力量进行工业化,就需要人民公社这种组织形式把最基础的每一个人纳入体系,即使为此浪费了潜在的粮食产量也是无奈之举。之后工业化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就可以逐步放开对农村的控制,让个人在经济体系中有更大的自由,才放弃了人民公社的组织形式。

家园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总结经验,继续前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27
上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