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波士顿爆炸了,美国电视记者抖起来了 -- 一着
爆炸事件:地点敏感,容易引起不安全感;剂量小,因此造成绝对死亡不会太多;事件敏感,在国际性的马拉松赛事,造成的影响大。若是境外的恐怖组织,断没有理由这么做,肯定是杀的人越多越好,就算最后抓到个什么“沙特人”也依然不能排除这个。
毒信件:直接针对奥巴马,联系最近险败的限制枪支法案,看奥巴马脑袋上的白发,估计这次他真是惹到什么人了。
若两件事结合起来看,恐怕最有嫌疑的就是美国军火集团们,企图制造恐慌,为阻止限制乃至扩大军火生产提供借口。
若某些势力真的要策划一些戏,那么为了演的更真实,那肯定是要拉进无辜者的。若美国军火集团要导演这次事件,他们多半要先估计牺牲者问题,美国人不要太多,为了把水弄混最好把中国也拉进来,而且我很怀疑放置地点不是事先策划而是之后选取的(高压锅之类很容易搬动),否则为什么这次死的这么少,偏偏就有一个中国人,还有一个重伤?
这个如果说有人发生了神经麻痹,这有可能,但是概率很小,现场画面上是几乎所有的伤者都没有痛苦的表情。
短腿男是坐在一张椅子上被推走的---而不是躺着,这从医学的角度上看大概也有问题。
而且短腿男被推走的路上看不到一滴的血。
波士顿事件如果发生在中国, 公知的反应应该是:1,不民主是发生这种事件的根源。2,看看四散的群众,国民素质就是低啊。3,各种谣言开始流传,比如负责保卫的警察领导当天竟然在办公室玩游戏。4,有人开始点上蜡烛悼念遇难者,后面加上:你怎么不去炸官员啊,炸老百姓算啥本事。5,美国当年发生这样的事看人家处理的多好
看看楼主的这帖,没几天就顶起来6页。关注的人多啊。
如果说关注失去的中国人,那还好理解,可很多人都在替美国人民操心“爆炸黑幕”就有点多情了。
人都是一样的,不只是媒体。伊拉克、巴基斯坦、巴以那里常常会有爆炸,已经激不起人的新鲜劲儿了。
可突然说美国发生了这么“热闹”的事情,那自然是蜂拥而至。这不,央视新闻台可劲地报导,我也看得津津有味。当时说死者三人,还有点不解。这与人群密集点的爆炸特点不符啊。后来听说死者中有中国人,一下子郁闷了。这是美国人的糟事啊。
主要是美国比较伊拉克,阿富汗和其他地方,被炸得很少很少,所以新闻的轰动效应是不一样的。
如果美国挨炸像伊拉克一样,大家也就习以为常,甚至会麻木。一夜美国人也会少很多,否则太累了,他们吃不消。
英文的意思就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disappear,不要跟走失弄混。报道灾难,这样说比较严谨,在没有找到尸体以前,都用这个词。误会主要产生在翻译上。
disappear有时候还被理解成“下落不明”。其实大部分事故,下落几乎是肯定的,但只要还有点不一样的可能,谁都不愿意点明死亡,因为那样万一有变故新闻就有可能出错。
要是中国化肥厂爆炸,死了人。那家属团,加上公知,社会良心,学者大腕,个别想让自己事业东山再起戏子,不给当局任何调查时间,当天就迫不及待地要求得到真相,并且同时指责政府掩盖真相。
公知还要悲愤地说,中国人命多么多么不值钱,可劲煽情,好像恨不能自己替受害者去死一样。
在建桥大学演讲被扔了只鞋以后,嘉宝镇定了一下,然后一字一顿地说:童鞋们,这种卑鄙的伎俩,阻挡不了中英两国人民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