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为什么在近代500年间落后于西方-李约瑟问题 -- CaoMeng

共:💬41 🌺389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想想越南战争中用的橙剂,你就知道了。
家园 其实前半段也是瞎扯。

中国古代科学家和工程师属于劳心治物,其科技成果往往被上层社会认为是“奇技淫巧”,所以地位不高。而士大夫阶层属于劳心治人,所获得的社会资源远高于科技人士阶层。

语言严谨不严谨,与语种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完全在于人的书写方式。西方媒体上的胡言乱语没见识过?逻辑何在?

家园 MK一下,支持lz

希望对这个问题可以有新想法。

家园 西方没有实现中央集权是因为教廷的原因

所谓“君权神授”,实际意思是说那些国王啊女王啊什么的,想要继承王位,必须得到教廷的承认和授权,就跟当初中国周边的藩属国的新任国王必须让中央集团的中国皇帝承认和授权,是一样的。

那么对教廷来说,当然是几十个分散的小国家好管理,怎么可能会承认和任命一个能统一欧洲的人来当国王呢?那样的话,教廷的地位还有谁在乎?看看拿破仑只不过能够横扫欧洲,都还没有统一欧洲呢,拿破仑要当法兰西皇帝,表面上还说要教廷任命一下,但是在真正实行典礼的时候,拿破仑很不客气,拿过王冠自己戴在头上,根本没有等教会的人给他戴。你说这种人,教会怎么可能不想办法收拾他呢,难道等到他统一了欧洲,还不更加把教会踩在脚下么?

中国因为历来敬祖宗多过敬鬼神,而且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在中国境内并没有某种大的宗教势力,因此控制不了政治局势,所以中国可以建成一个中央集权的强国。

而美国在美洲大陆能够统一大片领土,没有建成几十个独立的小国,就是因为美国接受的是新教,不承认教廷的领导。教会的力量一时半会控制不了美洲大陆,因此美国才能建成一个中央集权的强国。如果当时美国人都信天主教,任命个总统也需要教廷的“神授”的话,美国也必然会建成多个独立的小国。别的不说,华盛顿之后两个候选人竞争总统位置,教廷必然说,你俩别争,俺们给你们各自划一片区域,任命你俩都当“神授的”总统。到南北战争时候,教廷必然说,别打仗,要和平,南北各自建国,俺们奉上帝的旨意,各“神授”一个总统给你们。 这样就四个美国了。而拿下加利福尼亚等原墨西哥领土的领导人,必然也会得到教廷的封赏,说不定又“神授”一个新总统。对教廷来说,惠而不费,多“神授”几个国王总统什么的,还可以多收些教会税,还可以让这些国王总统争相讨好教廷,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你看欧洲是15世纪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摒除了教廷对神权(进而对君权)的控制之后,欧洲才发展起来的。反观中国,从15世纪开始,儒家对社会的控制,已经从最初的政府控制儒家甚至打压儒家,变成了儒家全面控制从上到下的各个阶层,甚至已经超越宗教性质,比西方教廷对欧洲的控制还要严密了,这种情况下,技术发展才相对停滞的。在15世纪之前,中国尽管已经中央集团了1000多年,然而技术的发展仍然是处于世界前沿的。而西方分裂了那么多年,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科技可没啥领先的。

所以说宗教才是对科技发展的最大障碍。今天中东科技发展落后也可以说是因为宗教的原因。在伊斯兰教泛滥之前,人家的科技也不落后。

家园 而今英美,工程师地位日益地下,数学牛人跑去墙街骗钱

大抵社会成熟了,少了外在竞争对手,物质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就自然地跑去劳心者治人了。回顾冷战与冷战后的美英苏历史,会不会觉得东亚这里过早地统一,文明早熟了呢?

家园 中国历代的精英们都是勤于钻文学和艺术的

所以并不缺乏实践,但是由于没有清晰的概念和严禁的思维,我认为他们的成就仍然是有限的,至少与实验的量不成比例。

先看音乐,中国古代琴谱不仅没有记载剑法,而且没有记载节奏,根本无法与五线谱相提并论。

再看绘画,中国古代的画家们是无法画出栩栩如声的作品的,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因为他们没有透视的概念。

不止是绘画,中国古代的艺术家没有形成科学的色彩理论,设计完全依靠个人的天分和直觉,普通人是无法学习和掌握的。

最后是文学,我不认为我自己有能力比较中国和西方的文学。仅仅以我有限的观察,我觉得西方文学有能力描写内心活动,而中国古代文学是根本没有这种能力的。原因是西方的文学在研究人的时候是以清晰概念为基础的做系统的逻辑推理。

老兄说的很对,我就是很cheap的扔一个猜想在这里,但是没有功力去证明。

家园 推荐你去看一部电影

Death Poet Society, 中文名春风化雨

里面就把你的想法具象化了,教科书式的,比如对诗的评价,有横轴有纵轴

结尾是,都是Bullshit,统统扔进垃圾堆

再PS,觉得心理描写不够的,请去看金瓶梅

再再PS,弗洛伊德算是描写心理大师了吧,可那不是科学,因为没法证伪。

家园 不同地理环境,不同时期,“天下”有不同的概念

欧洲教廷教皇,我不太了解,估摸着应该就是个汉献帝的份量吧。

常人看来他是皇帝高高在上,但是在曹操、拿破仑等强人眼里,朝廷教廷也就是一件工具。

之所以大家都把教廷当回事,不是因为他们多光辉正确从不猥亵儿童,是因为欧洲没有出现相对强大的政权。

为什么历史上欧洲没有出现能够统一六国的政权?

不同的地理环境下,“天下”有不同的概念。

农业文明时代,伊斯兰势力对中国没有太大的威胁,日本没大规模登陆的可行性,印度过不来也不想过来,所以中国就是东方的天下。

西方的场子比较大,一马平川,“天下”的概念更为广阔,制衡力量比较多,例如欧洲的统一就不仅仅是家事了,要问问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大英帝国、俄罗斯他们同不同意。

农业文明时代,中国的事情,伊斯兰势力管不了,欧洲的事情,他们却说得上话。

进入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天下”的概念就是地球了,已经没有了家事,欧洲的事,不仅要问左邻右舍,还要征求中国、美国的意见,甚至连鼻屎大的国家都可以发言了。

家园 技术爆炸,方法错误,欠缺交流

刘慈欣的《三体》里有此类探讨。原本落后的星球,技术爆炸,短时期就变成先进。中国被别人短时期超过的根源是技术爆炸。

欧洲发生技术爆炸,其实就是一伙人在研究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没多少人。但欧洲人研究的方法是正确的,就是理论推导、实验验证,架构是开放的,还原到细节,建立树状的知识结构。一直到现在,这都是西方科技体系的重大优势,对知识体系非常重视。这样西方知识体系是不断积累的,加人、加时间,就能出成果。积累到一定程度,欧洲就发生了技术爆炸。

古代中国人对科学技术的认识是哲学的、经验的、封闭的。中国人提出的理论解释是万能的,从而也就是封闭的,阴阳五行、易经、天人、中医,早早就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也就没有了发展。中国知识分子搞到最后,就去挑战易经,这样一本晦涩难懂的东西。中国的聪明人,大量时间花费在这些封闭理论上,其精微之处无法积累。古代中国的知识体系是低效的,无法随时间、人数的积累不断增长。所以中国历史长、知识分子人数多,也搞不出技术爆炸。《三体1》里,周文王、孔子和墨子提出的理论都被嘲讽了。

落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古代中国知识分子自高自大心态封闭,离欧洲远,语言体系相差大。17世纪欧洲文明成果已经不少,也能传到东亚,中国至少有200年时间消化吸收。由于缺少交流的欲望,数百年时间也没有转到先进的知识体系里。日本大约用了50年就完成了转变。中国搞来搞去老是不成,各种干扰,还是封闭。

我认为直到21世纪网络时代,中国才算完成了知识体系的转变,交流不再是问题,技术积累比较顺利。中国知识体系成功的标志是各种山寨运动。堆人、堆钱、堆时间,堆成果。发动机这样难度高还没搞定的,其实没有太多了。所以西方拼命搞封锁,想继续维持知识体系的优势。从原理上说,封锁是没用的。关键在于中国自己有了开放的能不断增长的知识体系架构,人数优势、勤劳优势、智商优势能发挥出来了。

家园 人性在你死我活的战争中一文不值
家园 河友思炎和石千里考证过朝鲜战争细菌战的事情

找到证明美国方面干过细菌战的新证据,链接在此。我也在他们的帖子的激励下查到美国方面在细菌战中用过子母弹,子弹自己带有雷管,母弹应该可以不密封。

家园 欧洲教廷现在都不是汉献帝,以前那是汉武帝

欧洲教廷教皇,我不太了解,估摸着应该就是个汉献帝的份量吧。

你对西方宗教一点儿都不了解,居然好意思凭想象信口雌黄。

欧洲的统一就不仅仅是家事了,要问问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大英帝国、俄罗斯他们同不同意。

秦始皇要统一中国是他的家事吗?问没问过赵国,魏国,楚国他们都同不同意。问没问过匈奴同不同意。

家园 心外无物,泛泛而谈,见笑了

孙子云:知己不知彼,一胜一负。我觉得吧,知己与知彼,并不是五五开、同等的重要性,通过知己就能知彼。

历史发展具有偶然性和必然性,所以真心外无物也有点过,要我说,知己90%知彼10%,这就是知常达变的道理。

亚欧非大陆岛,在工业革命之前,相对来说中国是世外桃源。互相无力染指。中国过不去是因为技术发展停滞了,西方过不来是因为文明开化的晚。

古典欧洲的社会形态长期都是松散的地方政权联邦,似乎跟古印度有点类似,遍地王子公主的,释迦牟尼说是王子,与中国类比一下,或许就是个大少爷吧。

权力这个东西,世俗政权不去占领,宗教势力就会去占领,是一个你弱它就强的态势。

教皇即使开始是汉献帝,一旦面对的不是曹操而是成十成百的弱小政权,也就坦然了,谁敢藐视教廷,邻国就以宗教的名义正义地把他瓜分了。宗教势力壮大并巩固自然发生。

西方地势开阔,不能据险而守,所以就以意识形态而守,叫做文明的冲突,都想中央集权把对方统一掉,无果,战略相持,工业革命后,“窗口期”已过。

在今天,灭六国已经政治不正确了,我估计国家的消亡将不再是渐进的过程。

另:所谓家事,我指的是外部力量染指干涉影响的程度,还是战国的例子吧,如果放到今天,赵国投靠美帝,魏国投靠英帝,楚国找小日本做靠山,那秦国只有仰天长叹了。当年的欧洲有点类似吧。

家园 文化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

西方没有一种文化能统一各民族。历史上看,欧洲各民族是战争和种族灭绝下生存下来的,互相提防很严重。

家园 把中国人放在欧洲的位置,照样统一

凤求凰:亚欧非大陆岛,在工业革命之前,相对来说中国是世外桃源。互相无力染指。中国过不去是因为技术发展停滞了,西方过不来是因为文明开化的晚。

中国这个世外桃园你觉得是必然的吗?先不说蚩尤,匈奴,突厥等被中国打败而远走的民族,光是那些被中国吞到肚子里消化掉的有名有姓的民族就有几十个,更何况可能还有很多连民族的名字都没有留下的。

如果中国人和欧洲人互换位置,中国人还是会在欧洲这个地方形成一个统一的中央王国,可能英国不会被统一进来,但是欧元区的这些国家,甚至包括俄罗斯,都可能被统一进来变成一个国家。

而我们今天讨论的可能是,为啥东亚那个地方有那么多小国不能统一呢?然后有人就会说,怎么统一啊,匈奴帝国(相对欧洲的俄罗斯),突厥帝国(相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大日本帝国(相对欧洲的英国)都不会同意的。还有柔然,鲜卑,金,辽,西夏等国也不会答应啊。

维基百科:該時期的民族大融合持續到南北朝時期,最後於隋朝時期完全融合。此外,几乎在同一时期,欧洲的西羅馬帝國也在经历被日耳曼人、匈人等游牧民族入侵,史称「蛮族入侵」。

上面这段话引用自维基百科的五胡十六国条目,几乎在同一时期,中国和欧洲的西罗马帝国经历了类似的蛮族入侵的事情,但是后来,中国在隋朝重新统一为一个中央帝国,而欧洲却再也没有统一过。

所以讨论中国为啥会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而欧洲不是,应该好好好研究隋朝再次统一中国的原因,研究一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的原因和进程。否则中国就跟罗马一样,分裂之后再也统一不起来了。

凤求凰:古典欧洲的社会形态长期都是松散的地方政权联邦,似乎跟古印度有点类似,遍地王子公主的,释迦牟尼说是王子,与中国类比一下,或许就是个大少爷吧。

中国在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也是这个状态。那么后来为啥不是了呢,我认为是中国没有像欧洲一样可以全面掌管这些小国的君权的教会组织。

凤求凰:权力这个东西,世俗政权不去占领,宗教势力就会去占领,是一个你弱它就强的态势。

教皇即使开始是汉献帝,一旦面对的不是曹操而是成十成百的弱小政权,也就坦然了,谁敢藐视教廷,邻国就以宗教的名义正义地把他瓜分了。宗教势力壮大并巩固自然发生。

就是这个话。而中国没有被宗教如此掌握,是经过艰苦斗争的。参见"三武灭佛".

我引用其中两段:

百度百科: “三武灭佛”又称“三武之祸”,指的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这三次事件的合称。这些在位者的谥号或庙号都带有个武字。若加上后周世宗时的灭佛则合称为“三武一宗”。   

佛教自汉明帝传入中土以来,曾几度辉煌。佛教最兴盛的时候是在南北朝时期和中唐、晚唐时期。当时人们对佛教的狂热毫不亚于一场全国范围内对某些人的极端崇拜。如有人当着大众面前割取自己身上的肉去喂鸟,遍体流血却颜色不变,又有僧人自以铁钩挂体,燃点千灯,一日一夜,端坐不动。在这样的狂热下,那时的僧尼道众、庙宇寺院也是远多于现在,而且那时的僧尼还享有很多的特权。然而盛极必反,宗教也一样,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反佛运动,其中有三次规模较大,而发起这场运动的皇帝的谥号里都有个武字,所以就称为“三武灭佛”。

soso问问:太武帝 北周武帝 唐武宗。我觉得首先是经济的需要,北魏北周时期战乱频繁,国家需要大量的财力人力来维持和进行战争。以此达到统一之类的目的。而此时佛教发展迅速,佛教式的庄园经济膨胀。佛教可以免除各种杂役,兵役等。那么就造成了统治者财力人力不足。灭佛便理所当然。

唐朝时期,道教是国教,唐高祖唐太宗等以老子李耳为先祖。当然唐前期国力强盛,佛教也有很大的发展,但到了唐武宗时,国力衰弱,佛教的种种特权,足以影响唐王朝的统治。北周北魏的同样问题也就转到了唐朝上。所以要灭佛了。

大体上都差不多,就是捣毁寺庙,焚烧佛经,驱逐僧尼,财产充公。这种做法对佛教文化是种巨大的毁灭,但同时解放初更多的劳动力和财力,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除了民族融合和三武灭佛之外,中国人观念里兹兹以求的就是统一。而西方人的观念里,兹兹以求的是独立。我认为这个观念上的差别,才是造成中国统一欧洲分裂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举例来说,老毛和老蒋斗了一辈子,但是他俩在统一中国这个大是大非面前,是一致的。老蒋再怎么不堪,守住了这个底线,他的历史评价就会是正面的。而老毛,以实际行动维护了中国的统一。如果让我评论中国历史最伟大的政治人物,那么千年一出的人物,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可以有三位,分别是统一中国的秦始皇,再次统一中国的隋文帝,以及重塑中华民族的毛主席。

凤求凰:在今天,灭六国已经政治不正确了,我估计国家的消亡将不再是渐进的过程。

灭六国仍然会进行,会以一个政治正确的方式进行。但是现在的地球形式,只相当于春秋中后期,有一百多个国家。等到什么时候合并到剩下二十几个国家的时候,才是战国时期,考虑灭六国才有意义。

给个政治正确的灭小国模式参考,夏威夷原是独立王国,为啥成了美国的一部分?前几天有个南美小岛国,投票加入美国,等待美国国会批准,就会成为美国第52州。

凤求凰:另:所谓家事,我指的是外部力量染指干涉影响的程度,还是战国的例子吧,如果放到今天,赵国投靠美帝,魏国投靠英帝,楚国找小日本做靠山,那秦国只有仰天长叹了。当年的欧洲有点类似吧。

放到今天,GMD投靠美帝,汪某人找小日本做靠山, GCD有没有仰天长叹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