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牛顿定律到底说的是什么?(0) -- changshou

共:💬184 🌺75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很好奇你为什么不说“拉”

力是一物推另一物。

很好奇你为什么不说“力是一物拉一物”,或者,压,抬,踢,还有,顶?

njyd的帖子,我要“顶”一下,换个更学术的用语,叫作“给力”。

家园 我觉得我的“质量”理解得很科学,“作用”嘛。。。

就是物质之间对互相位置等的影响的结果。我自己的理解。

家园 这个总结规律用的好

在读关于牛顿的成就的时候,说的是他老人家其实并没有发现什么新玩意儿,而是把当时及稍前的若干科学家、哲学家发现的东东作了个大整理大概括。

家园 这都是在问本质的问题

哲学上的怀疑论者认为人不可能理解其感知范围内的本质问题。只有观察-假设,但没有本质的认识。比如两个球碰撞,发生了力的传递。但它们为啥要传递呢,不传递行不行呢。。。所以聪明人最后都去找上帝了。

家园 哈哈,最难得是第五个问题,到现在恐怕也说不清

1 什么是力?

这个问题其实不用回答,每个孩子都有感性认识,尤其是那些爱打架的孩子。初中课本里定义的“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只能把明白人搞糊涂。

2 力为什么是向量?

这个也不难解释,我打你一拳,难道是你占便宜了吗?难解释的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我打你一拳,好像你并不吃亏哦。

3 牛顿三定律可以从实验和观测中总结出来吗?

牛顿第一、第三定律只要有点想象力并不难理解,但是牛顿第二定律就不容易了,凭啥F=ma啊?

4 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既然地球都在绕太阳作圆周运动,在地球上怎么能有直线运动呢?因此当年一直很怀疑这种运动是否存在。

5 什么是质量?

这是最难理解的概念,更难理解的是重力。为什么G=M*9.8牛顿/千克?为什么是9.8而不是其它常数呢?初中时候被这个问题困扰了很久。当时如果再深入思考一下,没准能把万有引力常数算出来。可惜人类走过这一步的只有牛顿。

中学最困扰我的理化问题是摩尔。“物质的量”折磨了我两年时间,从高一到高二,因为想不通这个问题,我化学掉了二、三十分。最后终于想明白了,NND,不就是“分子个数”吗?一个一个数多好,非要搞个10^23,用化学老师的口头禅就是“脱了裤子放屁”。

家园 拉与推性质相同,只是方向不同。

压,抬,踢,还有,顶,也都只是方向与速率的不同。

家园 这文皱皱的把俺难住了。

家园 简单么

时间就是一把杀猪刀

家园 再逐一回一下

当然,我不会认为自己的回答肯定对,而是觉得想想然后表达一下比较有趣。

1 什么是力?

人类产生“力”的概念,源于人类对“物体状态改变”这一客观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当人们发现这一现象时,就会思考什么才是导致“物体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因为人们形而上地认定,任何结果都存在原因,最后,对“物体状态改变”,人们给出了一个理性的原因,那就是“力”,这是一次“形而上”的过程。所谓“形而上”,指的是人们在寻找“物体状态改变”的原因的时候,不去找是什么在“推”,在“拉”,在“压”,在“顶”,不去找具体的施力者,而是总结出“力”,即“作用”。

2 力为什么是向量?

因为客观世界不是一维,所以发生在客观世界的力不是标量,只能是向量。我估计这和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采用向量描述有关。

3 牛顿三定律可以从实验和观测中总结出来吗?

这个科学史就是这样说的吧。应该就是这样,就是“观察自然,总结规律”。

4 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一种数学模型。

5 什么是质量?

质量是一种对物质进行比较的结果。当人们观察物体的时候,也同时在比较物体,而“比较”正是观察事物的重要方式。出于某种原因,人类思维发展出多种比较物体的方式,质量、颜色、几何、气味等等都是其中之一。每种比较都产生度量。

我觉得质量不是本质问题,根本问题是“什么是物质”,这个答案很可能是很玄妙,很可能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种谈吐方式来予以总结。

家园 以上回答不够科学+请支持我申请认证

不过满足中学要求了(第三条的不思考除外)。等我成了认证会员再细说吧。

家园 完成任务了。。。
家园 全国100所中学

99所中学的高一化学老师都有个外号叫摩尔。

家园 del

.

家园 同意数学理解部分+请支持我申请认证

也同意 物理的理解需要测量。

但 物理不是 数学加测量。它更像是 数学+物理概念+前二者综合后的推导+ 测量 + 测量结果的理论诠释。光有数学和测量的话,要让这二者联系起来都成问题。

家园 你的回复是目前为止最靠谱的+请支持我申请认证

不过我还是不完全同意。等我成了认证会员再细说。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