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书痴 -- GPRS
这次加点图,提升一点可读性。
我藏书的二十年,也是中国经济井喷式发展的二十年。市场上的东西,从儿童玩具到衣服,越做越精致,当然价格也一直在飙升。衣食住行如此,图书也不例外。
1990年代刚刚开始的时候,还有着八十年代的气息,书籍朴素,商业化思路刚刚崭露。那个时候的书,比较质朴。而出版市场经过几场风雨后,死气沉沉,题材上小心翼翼不敢触雷。到了九十年代后期,八十年代的理想主义慢慢随风飘逝,商业化味道越来越浓,开始“做书”,搞包装。当时以风雅闻名的三联书店一套《金庸作品集》,包装得够精美,但是价格也够凶猛,让多少金迷望洋兴叹。这是那个时代的一套标志出版物。当然那个时代的书,刚刚开始搞营销,显得笨手笨脚。很多书光注重外包装而忽略了内涵,内页用纸粗糙,排版拙劣,校订质量也是建国以来最差的。就是封面包装,也不得要领。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那个时候书喜欢搞塑封,可是塑封的书放上几个月,几乎没有不起泡的。每本书封面封底都像长了雀斑,又像金庸笔下的“抓破美人脸”。何止是书,那个时候大多数消费品都是那样。1990年代后期买私房的人开始越来越多,家庭装修也在兴起。可是很多家庭装修都是驴粪蛋表面光,我清楚地记得我家五彩夺目的吊灯在几年后从天花板上掉将下来了。书籍质量只是那个时代消费特征的一个实例罢了。
这是三联《倚天屠龙记》和《笑傲江湖》,这套小说封面设计者宁成春充分利用鲜艳色彩和花纹,达到了雅俗融合的境界,全套书整体协调,不比金庸亲自设计的明河社版逊色。
到了二十一世纪,国人消费开始注意从量注意到质,书籍质量才有提升。记得我第一次看见三联的《中国古建筑二十讲》时,惊叹于用纸和印刷的精美,那么多彩图竟然没有套色偏差!(于是我先后买了两套...)还有商务《国史大纲》的排版精美不逊港台(废话人家就是拿港版直接印的)。其实这些书也就是在追赶当时港台图书的质量而已。这些年过去了,图书制作更加精美了。三联最近出的典藏版《钱钟书集》和《陈寅恪集》,从设计到制作都不逊色于一般海外出版物。文物出版社新出的《明式家具珍赏》,可以同港版一较高下了。一些地方出版社的东西也可以考虑了,起码错别字要少多了。上海古籍复制的古代字帖,也在趋近日本二玄社的水准。
三联《中国古建筑二十讲》
第一版的《钱钟书集》,带红木箱
《明式家具珍赏》
《陈寅恪集》(顺便说一下这官方图片做的真差,我要苦练摄影技术,把这些书的美表现出来。)
说到现在,还没说到本文的正题。
今天这炫目的光鲜后面,却有着大尴尬:图书题材的贫乏。1980年代比起今天物质贫乏,尽管今天看来有些幼稚,但是思想却空前活跃。反映在图书出版上,也是百花争艳。那是个《诗刊》和《故事会》都能大卖的时代。八十年代的新一代固然青春灿烂,文革里面没死绝的老家伙们也开始老树新花。但是到了1990年代,闹哄哄的思想盛宴结束,说成熟也好,说沉寂也好,总之新题材越来越少了。物质主义开始出头,当年带着蛤蟆镜的摇滚青年开始过小日子了。出版界总是需要题材的,没有了源头活水,怎么办?于是只好挖坟刨棺,向死去的人讨生活。
出版界开始“发现”钱穆,“发现”吕思勉,“发现”陈寅恪。民国学者的作品大量出版(当然要挖去犯忌的词句),《鲁迅全集》新版了,价格也翻番。王世襄在暮年也大热。再看“百家讲坛”里面,从孔子到三国,从大明到皇清,总之是古人给我们题材。再就是重印经典,看看中华书局的《资治通鉴》有多少版本就知道了:竖排版、白话版、普及版、大字版,典藏版。这两年不知怎么开始一股脑子搞脂评红楼梦手抄本复制,十几个原本,做了n个复制本,各大出版社乐此不疲。除了老祖宗,我们没有话题了么?
中华书局的盒装《资治通鉴》,龙纹织锦,美轮美奂
昨天看到的一篇文章,有点感触
我离开中国的日子,正好是这位记者同中国结伴同行的日子。这么火热的生活,中国大步向前跑,但是出版界却整体向后望。为什么严肃中文阅读世界愈发怀旧?没有人记录和分析我们的时代么?这不符合我们新鲜热辣的时代啊。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是一个题材贫乏的时代。这个时代,生活远比书本精彩。
我曾经评价过淮夷的读书,说他阅读的英文世界,有数不尽的新鲜的、有趣的话题。西方国家这些年前进的速度远慢于中国,但是吊诡的是中文读书世界却比他们的怀旧的多。
以往那种淘书的心境都没有了。
我觉得中国的读书问题是:
1)夜店远远多过书店。
北京上海深圳满大街都是夜总会和洗脚城,同样寸土寸金的香港,你走在铜锣湾、旺角或中环总能遇到许多书店,让人觉得不那么浮。
2)书店基本是新华系的。
新华书店让人走进去没有任何购买冲动,我喜欢民营的独立小书店,可是一个个的都倒了。中外机场也是一个很大的反差:美国机场能买到有趣的书籍,国内机场只有《驻京办主任》和《盗墓笔记》。
3)城市图书馆以“防盗”为第一理念。
前些天路经上海图书馆,顺便进去瞧瞧,因为没证,里面任何一个屋子都不得进入。面对这个戒备森严、保安站岗的圣殿,我怀疑自己是否走错门了,也许我走进上海警备区司令部了。国外图书馆都是可以随便进、随便读,为何人家就不怕丢书呢?
4)乡村图书馆几乎空白
一方面是无书可读,另一方面也是无人读书。数月前在浙江路经一小镇,房外挂"老年活动协会"木牌,房内排着6张桌子,其中2个麻将桌,4个牌桌,围观者里外三层,所有人都兴高采烈的----赌着!于是我也下注了!
装帧华美不假,可也有点过度包装了。俺还是怀念80年代商务、上海译文、人文、三联和世界知识的书,本色朴素,块头也不大,拿在手里颇有温润之感。
那时三联的读者服务部还藏在外交部附近的一条胡同里,犄角旮旯地很不好找。有一回去是为了凑齐《读书》的合订本,不巧赶上大批好书折价,像吕叔湘《语文常谈》、杨绛《干校六记》、《吉尔·布拉斯》和《春泥集》只卖两毛五,实在超值。干脆一古脑请回家,用来分赠亲友。
楼下淮夷兄说到令人流连忘返的书店不多,其实当年北京的书虫们运气还不错。三联、三味书屋、风入松、万圣、五道口,加上林林总总各大出版社的发行服务部,好去处也不少。只是不知现在的境况怎样了?
比如Barnes&Noble,最近吞并了些倒闭的Borders的店面,但是它自己也不行了,罪魁祸首只有一个就是Amazon。电子书搞不过Amazon,而纸书的价格,总是比Amazon贵那么一点点,还有税的问题。我看B&N的倒闭也就是几年的事情,如果没有奇迹出现的话。夜店服务总是要实体店才能提供,书店就不一样了。
至于中文书的品味,确实是个问题。美国虽然人口基数比中国少得多,但是中产阶级读者的数量和他们的购买力,远大于中国。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名人可以写书致富,而中国靠出书发财很难。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封面做得好,很有书卷气,内容很有内涵,有一些读起来有挑战性。
以前的南方周末办得其实也是很好的。
比风入松大N倍的海淀第三极也倒了。光合作用书店也倒了。万圣N年没去了,希望还没倒,否则清华北大的客源养不起校园边小小的万圣,说不过去呀。
记得九十年代前后那才叫一个精品文章多啊。后来,一来是类似杂志多了,二来感觉人心开始浮燥了,文章水准也就下降了。
他们的很多封面设计确实很不错。很雅致。
后来,读书知音化右转了。 只剩下卖弄深沉了。我却左转了。看不下去。
大部分集中在自然科学类,秒杀任何省级图书馆,二类大学科学类书库。书嘛,重要的是里面的知识。其次是排版舒服。这个欧美类的书籍真是做的不错。e-ink要用10寸以上的。不过以上确实没有,最大10寸。那个眼睛真是舒服。
六万册可不是小数目。我和一个法国人工作上有合作。这两天他搬家,告诉我有135箱书,大概也就8000册左右,大部分都是他夫人的。他夫人一天读一本书。
读者叫过读者文摘。
我藏的是电子书,就是一个移动硬盘而已。不过多得要自己写个程序管理了。要看的时候拷贝到BOOX M92这个目前最好的电纸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