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给危机重重的大医院胡乱支几招 -- 往前走

共:💬31 🌺6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药厂医械厂某种程度上把他们的超额利润

通过给回扣的方式,再分配给了医生。说到医生的实质收入,并不能说很差,特别是一级和二级医院的医生,很多时候是科室主任负责收回扣和红包,然后分配给其他医生。从这个意义上去看,医生依附于药厂和医械厂,患者算是外人。反过来,药厂和医械厂也依赖于一线的医生大量合理或不合理地使用它们的产品来获得利润,彼此间的竞争从患者这个终端提前到了医生这个中介环节上,提高生产效率和进行产品研发的动力几乎可以说没有。抗生素的滥用和昂贵进口药的不得不用,都是这个恶性循环的结果。

通过提高技术服务费用来保证医生在合法合理条件下的收入,是必由之路。但我看网上的舆论,这种做法似乎不为人们所乐见,觉得钱花在药上还是医生上没有分别,除非完全免费,否则都是万恶的体制问题。这种观念如果转变不过来的话,那大家就只能继续这么扛着了

家园 我不是很懂,您的意思是不是

卫生局认为医生总量是足够的,只是病人都涌到大医院里去了?那卫生局想了些什么办法来恢复平衡呢?

家园 医改

前段时间看了条新闻,大意是本次医改将可能改革诊疗收费低的问题,其实现行制度的一个弊病就是挂号费不调整,医院收费制度里又没有诊疗费or诊疗费压根体现不了医生的劳动价值。医生也得吃喝,肯定就想着从药品和各种机器使用上想办法提高自己收入了。

慢慢地,这个制度就显得扭曲了

我并不反对行政干预价格也不支持完全市场决定价格

但是这个价格,不应该偏离实际价值太多,也不该偏离太久

如果偏离,那就应该有适当地从其他方面调整的措施并行以纠偏。

总得说来,能走正路没多少人愿意走邪路,尤其是正路走着也比较舒服时。

希望我们的医改能改的更好

医改
家园 赞同,但这个方案需要先量化论证

目前患者在药品和器械上花的钱水分到底占了多少?把这些水分变成医生实在的正规收入后,对医生来说是否足够?医保能不能给报销?能报销多少?最后对患者来说总的负担是减轻还是加重?

希望在国内的朋友,方便的时候去图书馆查一查统计年鉴,如果能把数据发上来,就更好了。

家园 许多地方的医院现在已经被迫实行

“零利润”了,明面上,不少医院挺穷的。

美国好像没有公立医院这一说,我没听说过。美国医生倒是态度和蔼不乱开药,不过跟你聊几分钟收费一两百美刀是常事,当然如果买了商业医保就会好很多。加拿大和英国貌似是全民医保,费用全免,不过效率非常低下,排个手术可以排到病人死掉,也很头疼。

家园 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

当前医疗领域的乱象,是错误的医药路线导致一系列矛盾的集中反映。

医疗事业和家电企业不一样。家电企业,卖出去的越多越好。医疗事业,是人民群众生病越少越好。利润驱动的生产和管理方式对家电业是适用的,而对医药卫生是不适用的。但是现在把医院也搞得要追求利润,那医生当然要以自己收入最大化为目标,而不是治疗最有效、最安全为目标了。

家园 马上护士就要短缺了

由于计划生育的原因,那些独生女们,有多少愿意去干又苦又累的护士工作啊。

家园 其实还有一关你没有提到,就是医药代表

这类人作为医院和药厂之间的联系,将大量的钱都塞进了自己的腰包和医院采购人员的腰包。

这类人的年薪一般低于十万的就很少,而数量又极其巨大,基本每个厂子或者大公司后面都伴着一群这种人。个人觉得这个环节其实可以尽量减少耗散的。

家园 我以为医药代表算是药厂的人

看来不是?

家园 是药厂的人

但是其实也就只代表他们自己的利益了,因为他们是两下取财的。一般某个区域是实行承包制的,因此他们必然会利益最大化。

这和受厂方完全控制的一些企业的销售员有所不同。因为这行里面隐性消费太多了,因此很多是承包制的。

家园 不一定。医药公司的比例也很大。
家园 贴一个新闻,自我安慰下

卫生部联合警方严打在医院烧纸钱设灵堂等行为外链出处

通告指出,公安机关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维护医疗机构治安秩序工作,依法严厉打击侵害医务人员、患者人身安全和扰乱医疗机构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

通稿明确,有下列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医疗机构焚烧纸钱、摆设灵堂、摆放花圈、违规停尸、聚众滋事的;

在医疗机构内寻衅滋事的;

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管制器具进入医疗机构的;

侮辱、威胁、恐吓、故意伤害医务人员或者非法限制医务人员人身自由的;

在医疗机构内故意损毁或者盗窃、抢夺公私财物的;

倒卖医疗机构挂号凭证的;

其他扰乱医疗机构正常秩序的行为。

据悉,本通告自今日起施行。

希望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家园 全国人民都是医改专家

都有一套理论。你的一些想法不错,不过估计很难实现,为嘛呢,因为医生太少了,尤其是所谓的专家,好医生太少了,这是稀缺资源,不能满足大家需要的。所以矛盾还会长期存在。

家园 确实这样

药价里很大一部分就进了这些人口袋,药价高里面也有药代的贡献啊。

家园 也不是全是剥削的原因

医院每年都招人的,招多少,需要科室、医院综合考虑。医院是按照床位数计算人数的,因为招进新人需要发工资、奖金,如果科室床位没有增加,收入不会增加,科室就没动力增加人手。道理很简单,人多了分的钱就少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新近人员太多,还要面临升职称等问题,很难解决。一个科室不可能都是中高级职称,那样就没人干活的了。

护士这个问题都是老问题了,护士收入低,劳动强度大,流动性也很大,没有不缺护士的医院。还有就是科室、医院希望节约成本,自然希望越少越好。

现在三级医院要求新近人员必须是硕士、博士,刚毕业的本科生自然进不去。还有就是现在一流的医学院校是研究生教育为主,本科为辅,本科招生规模很小;而一些普通的医学院校是大量扩招,有些不知名的学校招生规模达到数千!毕业生太多,严重供过于求,同时质量下降严重,大医院进不去,小医院又不愿意去(有时候更难进去),你说怎么办?

现在一些学科如妇产科、儿科风险大、收入低,纠纷多,很多人不愿从事这个专业。加上现在医学院校取消了儿科专业,学科后继无人,很多三级医院甚至取消了儿科和产科,小孩看病全部集中到几个儿童医院去,看病容易了才怪。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