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花剌子模帝国简史 -- 赫克托尔
怎么也不应该被人反而用刀剑给杀了啊,而且是要体现自己弓箭功夫了得的情况下。如果是在近距离,那失手也太丢份子了。
还是像个傻大黑粗秦武王的。
实在不好意思讲真实情况,所以编造了一个没射中被刺客杀死的故事遮掩过去。
这大概就是那句著名的话的来历: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盖世英雄,直到我膝盖中了一箭。。。”
“直到我膝盖中了一箭。。。”
组织力肯定是战斗力的重要因素,蒙古的组织力在游牧民里算不错,但跟定居民族相比肯定不占上风。成吉思汗死后,东亚到东欧范围内的蒙古人依然长时间占据优势,说明蒙古人的成功,除了组织力和成吉思汗的天才之外,别有原因。
西方人喜欢强调蒙古人的战术,比如诈败,间谍,偷袭等等。中国人则强调骑射。大家都有意无意的忽略一个冷兵器时代至关重要的因素:体能。我个人认为蒙古军的战术优势来自于他们胜过敌人的旺盛精力。
人们容易用现代黄种人的体能状况来质疑十二世纪的蒙古军是否有胜过欧亚众多民族的体能。其实,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对体能的影响远大于种族的。人类的身体是数百万年的狩猎采集生活中进化来的,越接近这一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体能越好。从高到低的顺序是:渔猎 > 游牧 > 半农半牧 > 农耕。
渔猎民的人数太少,但当他们刚刚走出森林,开始向游牧或者半农半牧转化时,因为人口的膨胀和组织力的上升,往往爆发出惊人的战争能量。阿骨打率领的完颜部女真人和努尔哈赤的建州女真人都是例子。而蒙兀室韦初兴时,是比完颜部女真人还原始的“林中百姓”,纯粹的渔猎民族,世代生活在大兴安岭东西麓的林子里。洪皓的《松漠纪闻》记载了从金人那里听来的传闻:
盲骨子就是蒙兀室韦。如果你觉得这个生食麋鹿的事不靠谱,明朝的萧大亨写的《夷俗记-北虏风俗》可是第一手资料, 直到十五世纪,蒙古人还是:
说吃生肉养人,是中国人都会认为是胡说八道,“粗秽之甚矣”。我因为有亲身经历的原因,持保留意见,这里就不展开了。
十一,十二世纪时,蒙古人是刚刚从渔猎民转化为游牧民,相比中西亚那群老游牧民以及定居农耕民族,他们理应更强壮,精力更旺盛,更具战斗力。
因为蒙古人多数是轻骑兵,面对穿重甲的敌人,他们往往回避近战。使人误以为他们不擅长肉搏。其实如果他们有如此明显的短板,岂能横行欧亚几百年?蒙古人攻下了数以百计的坚城,在攻城战和巷战中压倒敌人的战例多不胜数,说明近战也是强项。一句话,体格好,是王道。
女真人在农耕化之后,迅速衰退了。蒙古人至少到十六世纪,已经转变到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十一,十二世纪的蒙古式军事成就,自然成为绝响。
已经收到,多谢。
阿尔斯兰对俘虏并不是很残暴的,比如被他逮住的那个拜占庭皇帝,就很礼貌的放了(当然按规矩赎金是要的)。他很可能是让手下把那小子放了,跑远点再拿箭射,能不能跑掉就看运气了,说不定表现好的话,还可能象金庸写的铁木真放哲别那样,收为手下。
可这次他遇上了个愣头青,一听说要拿自己当兔子射,不跑,反而扑过来和猎人拼命,结果大家就都悲剧了
已收到!感谢版主!感谢铁手提醒!
古拉姆制度是否跟隋唐演义里杨林的十三太保相仿?
女真号称披甲能冲阵10次才叫好汉,反之大宋的精兵只能冲一两次就精疲力竭了。
塔巴里的那本没有英文电子版,股沟图书上有,但严重缺页,根本没法看。有阿拉伯文版,我也下载了,但我看不懂。所以看要的话,还得花钱买实体书。
没收到的,请再告知我。如果收到两份,那么后发版本的更好些,先收到的那份删掉即可
此前阿斯兰进攻优素福的城堡,没攻下来,于是以投降不杀为诱饵,让尤素福放弃了抵抗。不过阿斯兰召见尤素福的时候,他又反悔了,要杀尤素福杀一儆百。尤素福感到受骗了,拔出随身匕首,要冲上阿斯兰的宝座,与阿斯兰玩命。
阿斯兰的左右将军和侍卫,本来有足够的反应时间拿下尤素福,却被阿斯兰制止了。阿斯兰是个神射手,对自己的射术很有信心,他从容的张弓搭箭,准备在尤素福刺中自己之前,将后者放翻,玩的就是心跳。不过阿斯兰的宝座在高处,与地平面之间有几级台阶,阿斯兰一不小心踩到台阶边缘,一下子失去重心摔倒了,这时尤素福已经冲到他面前,一刀致命。等侍卫们赶过来为大汗解围,一切都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