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茗谈》六十:英国式坑爹 -- 本嘉明
他哈哈大笑,不做评论。
在他们举办的一些文化研讨会上,我曾经就华沙战役后波军杀俘行为和二战后迫害犹太人行为提出过置疑。波兰人承认一直有迫害犹太人的行为,但是彻底否认杀俘的事情。
(一)不列颠
空袭期间的伦敦
德国轰炸机里拍摄的伦敦,下面的体育场是West Ham Greyhound Track
伦敦圣保罗大教堂被炸穿
丘吉尔上街视察
伦敦市内数以千计的儿童紧急疏散到乡下
高空阻隔气球,这种气球可以阻塞发动机,尤其适合阻拦无人的V-1,据说搞下来200枚V-1。英国绅士仍在好整以暇地读书。
英国空军的飞行员在休息
来自南非的英国王牌飞行员,Albert.G.LEWIS
美国飞行员Eugene “red” Tobin。大片<珍珠港>里说到过,美国在正式参战前,从美国空军(当年的海军航空队和陆军航空队)秘密招募飞行员志愿到英国参战,就是eagle志愿队。1941年,Tobin战死,葬于法国,年仅24岁。
英国飞行员Keith Gillman,19岁,在8月25日跨过海峡的战斗中(就是轰炸柏林)丧生。
轰炸柏林的英国炸弹
德国轰炸考文垂,1940年11月(注意在柏林被炸2个月后),炸死平民近600人。
(二)帝国的反击
银河帝国对于莱阿公主的反击,是由英帝国和美帝国共存共荣协作完成的。这里,我们着重介绍美帝国的战略轰炸力量,就是二战中大显神通的B-17,B-24,B-26,B-29。
美军允许机组人员给飞机命名和涂画。这架B-17画了三大伏地魔。
大型轰炸机空中转向不易,因此需要自备多个方向的炮台,抵抗战斗机的攻击。其中最悲摧就是这个机腹炮位。这里空间小,同机内隔绝,一旦起落架受损或者机腹迫降,就必死无疑。
B-17机头炮位(兼投弹瞄准手)
机尾炮位,尾炮手名叫方伯谦。
中部炮位,炮手在降落后脱去高空服。
B-17在撒哈拉沙漠机场起飞,红尘滚滚。
1942年,在一次轰炸斯图加特返航中,B-17“WINNING GUN”号,可以看到左翼一个螺旋桨叶片破裂,无法使用。
WINNING GUN在降落前,四台发动机全部挂掉,不得不迫降。
前炮手战战兢兢爬出炮位。肚脐眼上那位,就不妙了。
这是一次典型的DIVERSION,带损返回。通常大难不死的机组会在修好的飞机(或接手下一架新机)上画一只鸭子,表示曾经像鹰一样出去,鸭子一样回来。作鸭子绝不是一件耻辱的事情,只能说明该爷们命好,命不好是没福气作的。
B-17在加州BURBANK的生产厂。聪明的高军衔飞行员绝不会接受一架1月份出厂的飞机,因为刚经过圣诞节,这些飞机都是醉熏熏赶出来的“样子货”,只配给中尉开。
B-24机组。注意这架飞机出了16次轰炸任务(画了16颗炸弹),但只做过三次鸭子,福将啊。
1942年轰炸法国土伦军港,这架打红了眼,炸弹扔光了,于是扔了个发动机下去。德国鬼子没有砸死,也该砸晕鸟。
B-26,出了18次任务,6次鸭子。
B-26机组的导航员兼投弹手CLAYTON “LUCKY” ALLEN。炸弹和鸭子,人家一般是画在飞机上,代表整个机组的好运的,一组人出趟任务死伤几个算正常,建制还在就行,钢七连照样是钢七连。而这厮居然是画在自己军服上的,15次任务,5只鸭子,本尊毫发无损,难怪绰号叫LUCKY。
美国空军当时的政策,是轰炸机机组人员出25趟任务,就宣告服役完成,可以退役。但很多人还没凑满数就挂了。一般出任务越多,越资深,也有些便利,比如说可以挑选补上来的人员(但不会挑飞机,飞行员迷信自己的座机,机在人在)。
JFK的大哥就是在欧洲开轰炸机的,满了25次任务时,JFK莫名其妙在海军拿了勋章,老大不干了,觉得自己不能给比下去,就回去接着飞,结果折了。
B-29,地勤在装机炮炮弹。刘政委有这样懂美学的部下,何必再愁神马大国策呢?
B-29炸弹舱,看了很给力吧?
B-29“WADDY‘S WAGON”号,整个机组模仿飞机上画的动漫。这架飞机参加了1944年11月自塞班起飞对东京的首次大轰炸,1945年1月被击落,小伙子们全部阵亡。
1. 白俄罗斯战役以后,接着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罗马尼亚战役,这些都是早就计划好的。
2.白俄罗斯战役苏军前进达500公里,已经到了极限
3.借机场给英美的运输机队,可以不可以?您先告诉我,英美打算派出多少运输机,苏军的永备机场和野战机场在不影响自身作战任务的还有没有能力来容纳英美的运输机队?
4。三个“想不到”。应该是:华沙起义是建立三个假设的基础上。1. 德军撤离华沙; 2,盟军会提供支援;3。 苏军会继续进攻。可惜,这三个假设都不成立。
应该是WINNING RUN
再有机腹炮塔那位,该给个跳伞的机会吧
还有据说历史事实中方伯谦是个爷们
我找来的资料。
但是炮手只要从地面进入炮塔后,这就意味着在起飞过程中他只能呆在里面,飞机在地面时炮塔的离地间隙只有38.1厘米,是不可能将炮塔转成朝下位置的。在离地仅38.1厘米的地方体验起飞或降落的感觉绝对不美妙的,并且一旦起落架出故障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大多数的炮手都选择在飞机升空后从机身内部进入炮塔。
您那张照片很清楚,炮塔是圆的,那个小门只要把炮塔机枪转到最下面,它就变成可由机内出入的舱门了。除非炮塔损坏,否则要机腹迫降的话可以让机腹炮塔的人先上来再迫降。
因为摄影记者解释得很清楚,他当场同机组聊的,应该比较准确。
AFwing上有B-17的介绍,斯佩里球形炮塔从第 113 架 B-17E 开始使用的,取代了前期型号的“澡盆”和E前期型的遥控炮塔,应该不可能存在没有“机内通道”的B-17,而且全程6~7个小时底部炮手缩在球型炮塔里不能动?这么脑残的设计师估计会被炮手打黑枪的……
你这上嘴皮一碰下嘴皮二十万就报销了,引用参加过两次实战核轰炸的斯文尼上校的话:
还有隆美尔,戈林吹完就缩了,留隆美尔在非洲苦熬
元首还是档次不够啊,也就是个部长级别。
扯远一点,关羽也是被刘备那个吊买人心的用。精英都是被人驭。自己挑不了头。跟个良主也行,偏偏主上魄力不够。
这么说来,老毛真是数百年不出啊。
没有战略纵深的家伙们,往往靠一锤子买卖得手。
同样的,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山寨”是永远不会有出息的。
空军也解决不了英吉利海峡问题。
诺曼底登陆没有英国陆军的事就证明在敦克尔克的英国陆军被全歼也不会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的战略主力是美苏两家。
这么说太过了吧
British Second Army
U.S. First Army
文中B-17机组应该叫winning run,不是winning gun。图片注释中两个说法都有,大概是笔误。好象还有一个名字叫嗡嗡的野马。这个机组挺有名的。首先机长是个富二代,其次最后一次任务的时候带了一个人叫Frank Scherschel,是life magazine的摄影记者。正好这次飞机crash了,故事发表在43年10月12号的life magazine上,名字叫Any landing you walk away from is a good one。注意文中引用的图片大部分都是有life标识的。
最后一次任务的时间是43年9月6号,轰炸目标是斯图加特。(在此之前好象没有去过,42年那张存疑。)crash landing的原因是没油了,不是4个engine都坏了。执行同一任务的19架B-17有10架在其它机场降落加油。这个机组几乎到机场了,注意有一张降落以后的照片,背景中还有一个b-17正在降落。
最后的结局是整机报废,三个机组成员轻伤。
可见一块好砖,也是能引来玉的。
winning run,其实机身上漆得明明白白,我是大意了。关于这架飞机的典故,我不大清楚,因为是从life官网的图库里挖宝,建构图库的人估计也不可能每篇老故事都看过,所以他们一错,我跟着错,属于从犯。
我记得英国空军的轰炸机飞行员是要求出满30次任务。满30次的老飞行机组,死亡率是60%。地毯式轰炸就是英国发明的,二战时叫“战略性轰炸”,就是不管小群敌军,集中炸敌方城市,杀伤国民和工业。当时的分配,就是英国负责夜间的地毯轰炸,美国负责白天的精确轰炸。德国的飞机制造能力不足,当时东线很吃紧,战斗机大多用于东线,因此对于英美的轰炸只能靠地面防空火力。“空军制胜论”是靠上百万平民的鲜血证明的。
美国的公立中小学教育,能满足二战期间的空军技术要求,因此很容易组建数以十万人计的机组人员。但今天的高技术兵器如此复杂,美国在基本教育上的缺陷已经很明显了,就是空军兵源不足(合资格选拔的应届生基数不够大),所以将来对手不一定去弄导弹来打飞机,基地组织在美国集中刺杀f-22的飞行员,就很上算了。你总不能每个飞行员都配4个麻匪吧?
re:所以将来对手不一定去弄导弹来打飞机,基地组织在美国集中刺杀f-22的飞行员,就很上算了。你总不能每个飞行员都配4个麻匪吧?
------------
好主意,通宝推荐,让更多的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