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中帝国主义ABC(0) -- 达雅
现在思考这个问题已经与100年前戊戌变法, 五四运动的意境不同了。
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年的动荡, 中华民族终于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下立稳了脚。
当我们把眼光投向外面的世界, 最好的殖民地是鲜卑利亚,
其次是澳大利亚, 然后是加拿大。这三个地方都是人少地多, 资源丰富。
但是这个世界已经过了可以随便向外扩张的阶段。
中国的军力自保有余, 攻人则不足, 而且现在出去殖民在道义上不正确。
俄国人非常提防中国人。中国人去俄国工作, 每半年必须重新签证。
一旦拿不到签证, 你在俄国的一切就化为乌有。
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华人移民已经不少了。他们也开始警觉了。
现在移民加澳的难度也增加了。
上次奥运前, 华人组织起来游行反对西方媒体丑化中国,
组织者是个留学生, 被皇家骑警请去盘问了一番目的何在。
要知道皇家骑警不是一般警察, 相当于国家安全部的职能。
我看中国只能默认了目前人多资源少的现实,
一边纵容偷渡移民, 比如福建长乐,福清几乎都走空了,街道上都是外地人了。
一边大力发展科技, 比如可控核聚变,太阳能等。
施正荣成为新的首富决不是偶然的。
现在这个阶段和历史上发展火器打骑兵的阶段很相似,
一旦超过一个阀值, 游牧骑兵就不再是威胁。
乾隆就可以消灭准格尔。
现在一旦能源与发动机有突破, 殖民外太空就有了可能。
能产生小胡子的地方,就一定有斯巴达克思团。这是斗争哲学的最基本的道理。
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海外的殖民地就地缘而言,无法与本土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地缘板块,从而有效降低维护安全利益的成本。有一块独立板块的殖民地,就得有一套殖民军队及署理相应事务的总督。一个有机板块领土的获得往往无需更多的驻军,而且在帝国衰退的时候,往往还能守得住。即便往那里移民华人又如何(想想台湾新加坡就知道了)?帝国力量衰退的时候一样守不住,过去强大的哈布斯堡家族同时享有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的王冠,可是最后因为地缘板块的分离不得不分家。大英帝国的衰落也同样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未来的帝国一定是会类似于当下美国的资本金融帝国,这种帝国比殖民帝国维持起来成本要低多了。
不过到时候要能够打赢争夺殖民地的战争。太遥远了点。
。
只要是一部分人控制资本,以资本增值为目的来组织经济活动,其他人靠出卖劳动来获取产品和服务的制度,就是资本主义。
资本可以是货币,可以是权力,可以是受控的人群、国家机器。
增值的方式可以是货币在数量上的增加,权力在范围上的扩张,也可以是在保持控制力的前提下人群能力的提高,国家机器的壮大。
其实把人口和国家非人化或者说货币化一下这几种方式就都一样了。
西方的失误在于没有得到对中国的控制力。于是中国资本,或称中帝国成长起来了。以金融治国需要高度的愚民,对外或许可以,对内也这样的话会失去过去几十年里相对西方的增值方式的优势。在中国一统地球之前应该不会这么做。
金融确实是在对外战略中用来控制他国的工具。鉴于中国目前的人口状况,其实很多人也都分析过了,一定是高中低通吃的产业布局,因为有个就业问题。
这就是各种各样的硬实力软实力。我的看法是中帝国未来所使用政策工具不会和美帝有巨大差别,但是结构布局和侧重点会有一定不同。目前的问题——经济我们有自信,军力尚需要进一步建设;紧迫的是有号召力的中国式普世价值。目前新儒家的复兴是一个方向,只不过我有时实在受不了腐儒的虚伪,但是包装过后也许有可能作为一种文化上的意识形态进行输出。当然毛泽东思想是最有普世意义的,只是当局恐怕很难采用。
现在的中国不管是走去工业化还是帝国主义都是必败。我们既不想被拉到砧板上剁,也不想被推到火坑上烤。多极化就要能吃亏,吃别人的亏,吃自己人的亏。占人便宜不吃亏的帝国主义我们中国人还没学会做。
纯粹的空对空聊聊。所谓中帝国,其理论指导和实际操作还不如十点钟的毛泽东思想。毛思想是和中华文化相结合,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都有多年实践(有些实践今日仍然存在)。达雅的中帝国主义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如何把“西方先进帝国主义思想”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拭目以待。
另外。按照你的标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算几点钟?
还有一个困难就是生产因素(资源)的投入不是无限的,不管社会主义也罢,帝国主义也罢,其承诺给国民的生活方式必然不是苦行僧式的。这也就决定了其生活方式必然要受当前技术水准的影响,而当前的生活方式,没有一个是真正的实现100%无浪费的。
这也即是说,如果综合环境回收技术和太空采矿技术不成熟之前,或早或晚,总是有人满为患导致地球爆炸的那么一天。当然,这地球爆炸之日可能不在我们这个时代,甚至不会在我们子孙的那个时代。不过既然讨论的时间段是永久安定跨入共产主义大同社会了,我认为这个困难要考虑进去
太空将是人类最后的解答。
从对硬实力的促进作用看,中式的增值方式远优于西式的增值方式。无论两个体系是互相开放还是彼此封闭。西式资本主义的唯一机会是在中国还绝对弱小的时候用武力或者洗脑消灭或至少改造中国。
西式烂掉之前,中国会保持自己的增值方式。西式烂掉之后呢?这是个文明的选择了。
中华文明在奋斗了两百年之后终于可以击倒敌人,应该很清楚敌人的错误和弱点。
这个想法好啊
罗马帝国吞并地中海前夕,本土的自耕农也大可这么赞美
不过如果对外实行的是帝国主义,对内不可能实行社会主义,大部分人就是那99%。要走帝国主义,买办的道路是最顺畅了,何必绕大弯子呢。
成为主人和附庸的差别,那可是很大的。买办就算过得再好又能如何,终究也不过是狗而已罢了。
大家看看能不能有机会忽悠出去,虽然我自己觉得很恶心,不过估计应该还是有人会买账的
在历史和现实中,不断涌现出狡黠的商人和政治家,甚至自负的哲人和科学家严肃地论证,爱的反题——怨恨、恶,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这并没有真正撼动爱在人类社会中的根基地位。自古至今,在滋养人类思想的日常语言中,人们从来都说,“因爱生恨”,爱的不足或缺失衍生了怨恨,而鲜有人讲,“因恨生爱”。所有对恶的控诉、对义的实施都需要接受爱的指导,统合于爱。
至于集市上对谈爱的呵斥,也许应从言行理论或文字修辞学的角度考虑。这声音并不是对爱的狙击,不是观念或者语义上的反驳,而恰恰是对爱的特性做出的有力提示,要求对人类世界中的爱进行热腾腾地践履、活泼泼地落实。如同阳明子曾经云过的,“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
爱的功夫,始于近者,推至远方。就近者而言,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夫妻恋人,血缘亲恩,自然而爱。就远者而论,对亲者之爱,更会推恩至人,扩充及物,将心比心,超越血缘亲情,至于人己物我、四方天下。
也许集市中有人会喊,亲者之爱易察,而推扩之爱难见。其实,任何世界、任何年代都不缺乏推扩之爱,而是不愿意睁开爱的眼睛,对于爱进行细微观察与真实体验。
比如,每周日,某老师会指导人民大学的学生们阅读《论语》;每周一,某女生会带领同心小学的孩子们朗诵《三字经》;逢假日,某志愿者会为洛阳山区的贫困户提供帮助。
子曰:“仁者爱人。”又云:“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圣贤之言,声声绕耳。美善之行,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