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刚看了印度片《三个傻瓜》,拍得真好 -- 脑袋

  • 共: 💬 218 🌺 3022 🌵 8
  • : 💬 1
这个游戏宣发做得好

得到了普通女性以及女孩的垂青,不是说她们会去打,而是她们不反对甚至支持自己的孩子,或者男朋友去买,去玩。

这种打打杀杀的游戏,实属难得。

我老婆让我给儿子买一个,我说等一年,会打折,又不急,有的是经典游戏给他玩。她就发扬了买东西不能等的精神,逼我下单了。

通宝推:脑袋,
XBOX估计是没戏了,微软的眼光之差也是人所共知了

黑神话还是PC端比较好,PS5的优化真是太差了。

提到XBOX,想到这张图了:

点看全图

一开始我看到黑神话的故事有点不以为然的

什么年代了还是斗战神阴谋论的那套。玩着玩着发现没那么简单。仔细看各种矛盾的影神图还是能看出不少隐情。

等最后看到结尾曲《未竟》,真是歌未竟,东方白,黑神话想表达的主题真是表达在了这首冯骥亲自作词的歌曲中。真没想到冯骥这个老登能藏那么深。

看看现在上下层的分离隔阂,再看看黑神话中继承自斗战神的天庭灵山作为幕后黑手的背景真是越看越顺眼了。

通宝推:麦喀士,
那先听听OST吧 -- 有补充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Ost -- 补充帖

https://youtu.be/V3YUHk56zYo?si=Whm8gQtjDjMsHg4s

人一般都会想着等价交换

坏蛋想着占别人便宜得了便宜还卖乖,但无奈这世界聪明人太多傻子不够用,如果是长期关系,也不能打一炮就分手,长期而言很难一直占便宜。对未来充满期待和希望的年轻人,也许会本着先苦后甜的出发点付出多一点,但别人也会利用这点,当然另一个角度而言,年轻本身就是资本,有句老话叫做"宁欺白须公,莫欺鼻涕虫",鼻涕虫还有很多逆袭的可能性。无欲则刚,你都无所求了,不想交换什么了,也许就不想再付出什么了。不过,除了工作,事业,还有生活,情感,方方面面哪能就无所求呢,自己不求,那家人,小孩呢。显然人和社会之间还是有联系,要交换。工作上,事业上的交换其实是最简单的,简单到就是赤裸裸的利益,要爬,要上进,那就只能交换,都说反小圈子啥的,实际上江湖到处都是小圈子。你现在不鸟灵道,前辈,那他们也不能指望日后靠你,所以,显而易见。人总是有自己的私心的。

看水浒,宋大哥还没出事的时候,在老家人际关系处理得666,所谓“刀笔精通,吏道纯熟”,不就是专业技能扎实,又懂得搞关系,能搬砖能办事,会做人嘛,这样的人,不论在体制内外都混得开。所以他杀了人,别人也帮他上上下下打点得妥妥的,典型的预存了交换的额度。至于后来因为“损友”聚餐搞出事,那就是下一环节的故事安排了。宋江能做大佬,是实至名归的,不是偶然,即便晁天王不吃盒饭。

之前偶遇的点球例不虚发的秃头大哥是个狠人,工作游刃有余,据说下班就关机(可能就是切换个一般人不知道的号码),绝不加班,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谁也不得罪,但谁的事也不上心,当面笑哈哈,回头自己撸的家伙。按他自己说的话:“这辈子我又不能长高不能变大了”,还图什么,图个清静。这位大哥不是傻,不是情商不高,而是衡量过成本:既然不想获取什么了,也就无谓扩大交换的范围和筹码了,倒不如自得其乐。

通宝推:潜望镜,脑袋,
见前补充 5012574
【原创】哪矺2观后有感

今天冒着大风雪,一家六口时速20公里/小时慢慢开到市中心去看哪矺2。这么大的雪,电影院还是坐了80%,都是中国人。有的是父母带小孩,有的是几个年轻人一起,估计是留学生。几个播放厅都是哪吒,电影院里满是中国人。估计老外工作人员也会好奇,平时不大出现在电影院,基本都在自己家地下室播放厅解决电影需求的老中,为啥魔术般突然集中冒出来,这电影有啥魔力?不就和普通好莱坞打斗搞笑兼骟点情的套路动画差不多的片子吗?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察点。现在由于网络发达,我们和国内朋友在咨讯接受,个人间交流其实没有空间和时间障碍,都是同步即时的。这就造成了一个新的文化现象。

九十年代及以前的华人华侨,他们因为物理上身处西方,咨讯和通讯上也和国内被迫隔离,所以他们就渐渐产生出一种西方环境下的亚文化,有东方味道,但本质上是西方文化的一部分。就像唐人街的老中餐馆里面的左中棠鸡,有个中国名字,但你在中国任何省份都找不到这么奇怪味道的鸡,他本质上是一道美国菜,在美国本土由早期华人创出来,适合本地人口味的菜,只是取了中国风的名字。那时华人要看电影也只有好莱坞电影,运气好遇上好莱坞的李小龙片子,讲讲唐人街的唐山大兄。

但互联网以后的西方华人社区,咨讯上和中国同步了,通讯上也即时了主要是便宜了。这时的华人社区,也许还有些当地特色风味,但慢慢变成中国文化圈的一部分,只是物理上处在西方,但是中国文化圈的一种亚文化,一种特别偏远地方的亚文化。本质上多伦多华人社区与上海社区的区别也许小于上海社区和平遥县社区的差别。就像国内有小粉红也有恨国党,西方华人社区也一样,也许比例上会有差别,但这两类人都是华人社会的一部分。不管他们对中国政府是啥态度,但他们都同样参与是中国文化圈的事。华人社区的mall,比如太平洋广场,我看到过中国好声音的海选会广告,从没看到过american idol的海选广告。涉及到电影现象,我可能知道今年好莱坞有啥爆款电影,因为新闻上会看到,但不大产生去电影院有仪式感参与一把想法,在家里地下室了解一下就够了。但中国文化圈的现象级爆款,我就会有参与一把的兴趣。结果一到电影院,发现快变成了老乡会,因为大家想法差不多。餐饮业也是变化和国内同步起来。前天经理皱着眉头用别扭的发音告诉我:“我昨天去了海底捞。每样东西我都用茶水洗了,但还是太辣了。受不了。”一边说一边揉肚子。你看,海底捞都不用改个英语名字,而且味道肯定和国内同步正宗。

而中国文化企业其实也把海外华人算入自己的目标客户群体。以前的流浪地球也是。到海外发行,其实也没想赚老外的钱,都不英语配音也不英语海报广告。就提供个字幕悄悄在电影院放。总之老中通过微信小红书抖音能找到电影院。其实他们也只是瞄准的是海外华人,一块处在偏僻西方的中国文化亚市场。是按中国文化市场来处理的。说不定重视级别还比云南傣族自治县的高。

互联网带来了新的国家,文化,社区,市场的定位。

通宝推:北纬42度,zwx650,达雅,潜望镜,红十月,风雪,方恨少,为什么不可以,大眼,chuchong,回车,
中文加英文字幕--这样挺好

好莱坞大片进美国,第一部公开放映的应该是《亡命天涯》吧?在这之前,各种渠道放映的都是没有配音的录像片,也都没挡住当时大家对好莱坞趋之若鹜。从市场角度,现在这样就算低成本预热一下,期待以后水到渠成。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