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新《中国通史》(live) -- 普罗丁

共:💬86 🌺216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新《中国通史》(live)

中国有可靠记载的历史,据说很漫长,很丰富。  

但我研究的结果,不完全是如此。  

这里的关键在于:哪些史料是可靠的?  

所以,我将沿着一条确定的线索,为大家整理这些可靠的史料。  

首先,三皇五帝的记载,是要排除的。排除并不意味着他们完全不是真实的。他们究竟在何种意义上是真实的?这个我们会在今后讲到。  

其次,夏和商这两个朝代,中国存在过吗?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夏”存在过,而“商”的历史,也是一种依据片断资料的遐想,跟“可靠”二字相去万里。  

所以我所讲的《中国通史》,开始于“周”。为什么周代的历史非常可靠?因为这几百年,中国出现了大量的民间文人。中国最早的信史,就是由他们记载下来的。其中最优秀的一个,叫做左丘明。  

但是我的讲课,却不从左丘明的记载开始。为什么?因为他只写春秋,只写春秋时期的意识形态,而忽略了其他同样重要的问题。  

既研究历史与思想的长期变迁,又相当可靠的作品,我发现有一部,叫做《资治通鉴》,我们知道,那是北宋年间的作品。  

所以,我的任务就是以资治通鉴为线索,讲解我所认为真实的、有价值的中国通史。  

我的第一讲,主题叫做“三家分晋”。

  

=============================================  

我们知道,晋是最早的周代诸侯国之一。为什么从它讲起,而不从文王和武王讲起?原因是相似的,那就是我只会选择那些认为可靠的历史。《资治通鉴》从三家分晋开始讲,本身就是很有道理的。道理在哪里?我们很快就会知道。  

那么,晋这个诸侯国在当时的整个中国或者华夏,究竟有什么不同之处呢?那就在于,晋的“创始人”,叫做叔虞。叔虞是谁?周武王姬发的一个儿子。据《史记》记载,(司马迁的文字,当然不是全都可信,甚至大部分不可信)姬发跟一个女人在床上睡觉的时候,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有一个声音传来,声音很长,具体的内容难以辨别,但是其中连续出现了三次 yu 这个音,令人印象深刻。  

后来,这天晚上的成果----一个孩子被生下来,他的手臂上,赫然印有一个“虞”字。于是武王想起了梦中的那个声音,认为那无疑是上苍的启示,具体内容应当是“余命女生子名虞余与之唐”。于是这个孩子当然就被命名为虞,他的封地也是一个叫做“唐”的地方。  

可见,唐或者虞,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充满神圣意味的名字。以此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晋“国”,当然也就是一片神圣的土地。这里有个问题,我们知道周王朝的合法继承人被称为天子(在洛阳),天子当然是神圣的。现在晋国及其统治者也被视为神圣的。这会不会导致某种可怕的后果呢?  

司马光记载下来了一种可怕的后果:(周)威烈王23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待续)

关键词(Tags): #中国通史#政治史#资治通鉴#民间史#史实通宝推:大圆,
家园 【原创】三家分晋(2)

这一幕,究竟是怎么出现的?  

对这个问题,司马光是这样解释的:昔晋文公有大功于王室,请隧于襄王,襄王不许,曰:“王章也。未有代德而有二王,亦叔父之所恶也。不然,叔父有地而隧,又何请焉!”文公于是乎惧而不敢违。是故以周之地则不大于曹、滕,以周之民则不众于邾、莒,然历数百年,宗主天下,虽以晋、楚、齐、秦之强,不敢加者,何哉?徒以名分尚存故也。  

基本的逻辑是,一个神圣中心的存在,并不在于物理面积的大小。所以周天子及其生存空间虽然并不庞大,但一种特殊的存在,保障着他们的特殊地位。这种存在叫做“名”,或者更具体一点,叫做“名器”。名器的主要内容,就是一套“辨贵贱,序亲疏,裁群物,制庶事”的礼,当然也包含这些礼仪中需要用到的物品。  

按照这种逻辑,拥有一套复杂的礼仪和器物系统的周天子,就有着非常可靠的神圣性。在司马光看来,像孔子这样的宗师级人物,都会通过写作《春秋》等实践来维护这样的神圣性。相比之下,晋室及其先祖虞作为上帝所派遣的神子,其长期具有统治效力的依据似乎就要薄弱的多,是不容易获得中华大地普遍承认的。或者说,晋只能作为周室神树之下的一根光彩夺目的“金枝”而出现,而不能导致这棵神树本身出现生存危机。  

这样的一根“金枝”,究竟会如何生存下去呢?从现有的史料看,它的生存跟神树本身的生存状态,的确有着某种奇特的关联。当周室迁到洛阳,神树整体的运转体系非常脆弱和危险的时候,金枝就罕见地发出了光芒。当时晋国的新任统治者叫做重耳,他和一帮外姓的,也就是非神圣血统的家臣(仆),流离辗转,最终在里应外合之下,重夺了晋室的神圣江山,并协助强化了周天子的地位。但是,由于外姓人员在一系列事件中作用巨大,远远超过了重耳本人的作用,所以在最后形成的政治格局和军事格局中,他们也就占据了核心的地位。总之,从那一刻起,神圣的晋国主要由非神圣血统的人士世代统治着(这种特殊的统治者叫做“卿”,也就是据说孔子非常藐视和反感的“世卿”)。  

至于上帝之子----虞的后人们,包括晋文公在内,他们的任务不难想见,就是主要在诸位世卿之间搞平衡。到了《资治通鉴》开始的这个时间段,此种政治平衡终于迎来了它最深重的一次危机。凡有危机,便有英雄。这里的英雄,叫做“小瑶”。  

· 初,智宣子将以瑶为后。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弗听。  

(待续)

  

关键词(Tags): #三家分晋(大圆)#晋国(大圆)#唐叔虞(大圆)#叔虞(大圆)
家园 【原创】三家分晋(3)

智,就是晋室中强大的世卿之一,卿能够帮“公”做很多事,当然也包括带兵打仗的事。那么,这里为什么司马光要单单讲述其中一个世卿的历史?这里边有非常深刻的原因,下边就会涉及到。从这里看,智家的接班人问题,一时让宣子有些头痛。他的一个亲戚认为,小瑶跟小宵相比较,劣势非常明显。他虽然有出众的外貌、强健的身体、丰富的才华、聪明的大脑和勇敢的精神,但是缺少“仁”这个东西。如果让他接续智家的事业,家族就危险了。  

宣子不同意,坚持传位给这个具有英雄气的儿子。小瑶上台以后,继承了父亲在国家军事方面的作为方式,而且气势逼人,在一次跟韩、魏两家的掌门人饮宴的时候,开玩笑开过了头,让韩家的掌门和手下都有些难堪。一个亲戚来规劝他,说连“蜹、蚁、蜂、虿”这些昆虫都能伤害人类,所以要么别得罪人,要么就需要防人之心。小瑶不同意,说:我不给别人找麻烦,这个世界就不会有麻烦。  

这个时候,小瑶其实在做一件重大的工作,就是削弱诸卿的力量。他以种种理由,先后跟韩、魏、赵直接索要土地,考虑到智家此时在国家的地位和小瑶的性格,韩魏先后同意了,都给出了“万家之邑”。按照后来苏秦的计算,万家之邑至少有人口60000。但是赵家拒绝给出蔡和皋狼两处的土地和城池,于是小瑶作出愤怒的样子,联合韩魏两家的军队,一起攻打赵家。  

· 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沈灶产蛙,民无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  

这次与孔夫子堕三都性质相似的战争,进行得艰苦而漫长,在晋阳死守的赵家已经遭到水淹,但仍然拥有民心的支持。“仁”的力量,在此时显现出来。在小瑶这边,同样出现了问题。韩魏两家心怀兔死狐悲之忧,在脸上也多少表露出同情,于是一个叫絺疵的人,劝告小瑶防范两家。小瑶却非常奇怪,直接把他的话告诉了韩康子和魏桓子。二人连忙解释,说这乱世之中,谁有时间考虑将来的存亡?难道赵家的土地都送到手边了,却不去分吗?  

小瑶相信还是不信,我们不知道,但是絺疵得知此事后,一气就离开了战场。剩下小瑶,遭到了赵襄子的离间之计。韩赵魏三家阴谋联合起来,把本来灌向晋阳的水,引向了小瑶的军队。然后前后夹攻,小瑶死在了乱军之中。整个辉煌一时的智家(就是后来三国时的荀家),也几乎灭族。  

(待续)

关键词(Tags): #三家分晋(大圆)#晋国(大圆)#唐叔虞(大圆)#叔虞(大圆)
家园 三花都没钱。。。我伤心了
家园 花!说说我见到的资治通鉴与春秋左传的关系

《资治通鉴》的主要编撰者是司马光,他七岁时就能读《左传》,在作《资治通鉴》时更是以《左传》作为模板,而当时以及后来的很多人也都认为《资治通鉴》之所以自三家分晋起,就是因为此前已经有了《左传》了,也就是认为《资治通鉴》是在继承《左传》。《资治通鉴》与《左传》还有另一个相类之处就是二者都是教材,虽然前者主要是面对皇帝而后者面对的则是“君子”。

家园 【求助】没钱啥意思?我需要做什么吗?
家园 【原创】三家分晋(4)

世卿之一的智家的消失,意味着什么?司马光和本文的作者,为什么都同意把小瑶的故事作为整个中国历史的起点?

首先,智瑶旨在抑制诸卿的快速而恶性的膨胀,一定程度上恢复晋室本身的光荣。如果他“削藩”成功,则晋国会不会在与秦国的争锋中越战越疲,终于被吞并乃至一并葬送东方诸国,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其次,外姓也就是非神圣家族的发展,对于整个中国历史流程意义重大。他们在发展的过程中,是否可能获得新的、同样渊源流长的神圣性?

再次,司马光在智瑶故事中,发现了一个关于“人”的重要问题。人之作为人,有哪些最重要的素质呢?

· 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这里,司马光区分了小人与君子,认为小人的根本特征是“才胜德”。他进一步感叹:

· 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但是,此处有一个不小的问题:司马光作为臣,建议君主在选用人才时,应当尽量考虑“德”也就是信仰和操行,这没有不妥。但是智瑶本人就是个君主,是个家族的掌门人,司马光以臣议君,没有僭越之嫌吗?

所以,他在此未必是真正批评智瑶或智宣子,而是另有所指。究竟司马光的指向是什么,他的同情对象是哪一方,我们需要进一步观察。

· 三家分智氏之田。赵襄子漆智伯之头,以为饮器。智伯之臣豫让欲为之报仇,乃诈为刑人,挟匕首,入襄子宫中涂厕。

小瑶的头盖骨,被得胜而回的赵襄子涂上某种颜色,用于饮酒。这激怒了智家的人。但是智家的人,亦有非常奇怪的行为模式。

(待续)

* * *

那一年,是公元前403年左右,按照司马光的记载,叫做“著雍摄提格”。这个奇怪的名字是不同于后来天干地支纪年名称的另一种称谓或语言,它显然不是汉语,而是一种可能已经消失的北方上古语言。

智瑶死后,他的家臣豫让没有放弃,试图在厕所中杀死赵襄子,但是被对方提前察觉。赵襄子称之为“真义士”,放了豫让,说自己小心躲开他就可以了。此时豫让的选择是:他把身上涂了一种难看的颜色,然后把木炭放里嘴里,用漆黑的牙齿和舌头来表明自己已经哑了。这样的打扮在街上行乞,连他的妻子都认不出来。不过,有一个朋友认出他来,表示非常不解:你豫让是有才华的人,如果真想为小瑶报仇,大可去做赵襄子的手下,随时有机会下手啊!

豫让回答:如果我已经成了赵襄子的近臣,又去杀他,就需要有两颗心才可以。现在我做的事,都要求只有一颗心,这是极其困难的。虽然艰难,却能够让那些为人臣而怀有两颗心的人,感到永久的羞愧。

豫让的志向似乎是坚定的,但是暗杀技巧不足。他伏在桥下,再次被赵襄子轻松发现,最终被杀。至此,神圣家族的传续,似乎走向了终结,而接下来要发生的,则是世俗家族的故事。

在司马光看来,这些家族中第一个值得提及的人物,是前述魏桓子的孙子魏斯,亦称魏文侯。由于家族本身缺乏神圣血统和文化,魏文侯选择向外求索,找到了当时的著名知识分子如卜子夏、田子方。同时他还看上了段干木,于是每次经过该家门口,都要从事一种叫做“式”的特殊礼仪。如此态度,果然就得到了“四方贤士”的归附。

这天,魏文侯在和群臣饮宴的时候,忽然想起自己跟“虞人”的会猎约定,于是不顾风雨和群臣的劝阻,坚持前去赴约。所谓虞人,既可按《周礼》解释为负责园林打猎的官员,也可以按照前述理解为“虞”或“唐”地方的人。无论是哪一种,魏文侯当着众人坚持赴约,其志都显然不小。他的手下,逐渐聚集起来了文武两类人才,这些人才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重大的问题。

(待续)

关键词(Tags): #魏文侯(大圆)#三家分晋(大圆)#智瑶(大圆)#豫让(大圆)#赵襄子(大圆)
家园 【原创】理想主义(1)

魏文侯手下的第一类人,是武将,其中包括著名的吴起、乐羊等。另一类是文臣,最有名的除了李克,还有一个叫做翟璜。翟璜是一个有些奇怪的人,他作为魏文侯的近臣,既做好事,也做一些看上去很愚蠢的事。前者的例子是任座事件,当时魏文侯在席上询问众臣,自己是不是一个优秀的君主,只有任座投了反对票,因为文侯把新得的中山国土地封给自己的儿子,而在任座看来,封给弟弟是更加正确的做法。当时魏斯非常生气,但是翟璜恰当地指出,有这样直率的大臣,更加证明君主的贤明。于是魏文侯转怒为喜,待任座为上宾。

后者的例子则是:魏文侯后来向李克打听,自己的两个近臣(魏成和翟璜)能力和品德如何?李克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敏感的问题,但是当他出去见到翟璜的时候,正遇上对方急切地上来打听此事。李克于是说自己夸奖了魏成,翟璜果然大怒 ----

· 翟璜忿然作色曰:“西河守吴起,臣所进也;君内以鄴为忧,臣进西门豹;君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已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以耳目之所睹记,臣何负于魏成?”

李克的回答比较巧妙,他说自己其实是按照文侯的心意来回答的。为什么文侯喜欢魏成?因为魏成帮他找到了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这些杰出的知识分子,正是他最需要的人才,于是他以之为“师”。而你所找的这几个人,不过是“臣”,当然就低了一大块。

翟璜犹豫了一些时间,最终同意了李克的观点。但他未必心服。这里的关键在于:西门豹和吴起这样的人,难道还没有几个知识分子更加重要吗?他们对魏国究竟贡献了什么?

《史记·滑稽列传》中记载,西门豹到达鄴以后,发现当地有势者以为河神娶亲为名,征收额外的税收。被看中的女子,被要求在河边新盖的房屋内独自居住,沐浴斋戒。最终她将坐在新床上,被漂到河中,一直漂浮很久,最终沉没。许多人相信,如果不这样做,夏秋季节就会大水泛滥,伤害人民。这样的习俗对于社会发展,据说有两种恶果:其一是导致富户的逃亡,其二是使余钱聚集到少数有势者及巫师手中。

在举行仪式的那一天,西门豹亲自来到现场,看到一个70岁的女巫,和她的十几个女弟子,都穿着丝绸制的单衣。西门豹很有魄力,借口新妇的形象不佳,先后将女巫、3名女弟子和三个元老都投入河中去“报信”。由此取得威信,并消除了人们对于河水的过度恐惧,然后西门豹组织人力挖渠12条,以灌溉农田。当时有民间反映挖渠工作辛苦而缺乏价值,但西门豹强调“百岁后”人们终会理解他的坚持。这样一直到汉代,已经过了几百年,司马迁了解到当地人仍然以西门豹为“贤君”。

(待续)

===========================

历史启示生活 ---- 欢迎分享每日心动。

QQ群:152790811

家园 呵呵,没事没事,好文逐篇送花~

哈哈,捡到四个铢钱~

家园 【讨论】春秋无史

呃,没可比性吧。有左传当然也个原因,但根源在于左传非史,没有在司马光看来像样的史实保留下来。

与我文中全是史实相比,春秋的记载都是空话:)

家园 没有在司马光看来像样的史实保留下来?有何根据?

您或司马光所认为的像样的史实是指什么?衡量标准是什么?

家园 魏氏的祖先本身就是文王后裔

魏的祖先是毕公高,毕国后来灭亡,其子孙仕晋

后来毕万封于魏,于是改魏氏

若论血统,毕国与晋国都是诸侯。毕国建国还比晋国早呢

韩氏是“晋之同姓”,本身就是从晋国公族分出来的

家园 【讨论】真假历史的标准

当然是“细节”。

凡无细节,都是伪历史。

家园 【讨论】魏韩的祖先

仅凭司马迁说他们都姓姬,证据不足。何况司马迁也没说他们是文王之后,只是“碰巧”同姓而已。

在晋国就讨论晋国的神圣性。这个比姬家的可靠多了。

家园 左丘明是司马光的偶像

一千三百年后,司马光的第二部编年体大牛书有续左传向左传致敬的意思。终于比肩左传,也站上了千年史学的高峰。

后世又有多少人想续通鉴啊,不过已经不能望其项背了,几百年间几个小牛试了一下,没人敢再上了。

向一切千年长河中孤独的大牛致敬!向一切从小人物仰视大人物,一步步成为小牛、成为大牛的,接近偶像、比肩偶像、超越偶像的人致敬!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