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所见到的钱学森,朱镕基 -- texasredneck

共:💬252 🌺2870 🌵4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家园 袁老的伟大

得和钱老的伟大联系在一起,但他们的伟大都得和毛主席的伟大联系在一起。

从个人角度出发,理解你的感受。从这个民族的感情出发,鄙薄你的心态。

当然,事不到自己头上,谁也不知道那个难受劲儿,我承认我是站着说话不害腰疼。

家园 小国只能走依附型道路,但大国不能走。

对中国这样的大国,在很穷的时候,经济总量很小的情况下,可以短期走一下依附型道路。但经济总量增长到一定程度,这条路就必然会被堵死。原因就是被依附的大国承受不了这种依附。

问题在于,如果一开始选依附型道路,就必须放弃政治上的独立。而一旦放弃了政治上的独立,在依附之路被堵死的时候也就没有另选道路的自主权了。

中苏当年的分裂原因就在于此。中国为了保持政治上的独立,只好放弃依附苏联的道路。刚放弃的时候必然要过一段苦日子,但现在就可以看出当初保持政治独立的好处了。

家园 河里

很多的争论,是因为对某些话语的理解不同。

新中国成立后,一开始是依附苏联,在苏联的大力支援和帮助下,建立了最基本的工业体系。没有当时的依附,很难想象中国在当时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会以什么样的速度发展,能发展到什么样子。

至于说朱镕基依附美国体系,我觉得用捆绑更恰当,将中美从经济上捆绑在一起。九六年台海有台海事件,99年有炸馆事件,现在呢?就算抛开金融危机的因素不谈,美国还敢像前几年那样羞辱中国么?捆绑在一起,既能发展自己,又能使美国挥舞大棒时顾忌到一损俱损,我觉得就算是依附也没关系,并且只要美国还是第一强国,甚至中国国力超过了美国,这种所谓的依附还得长期存在下去。

独立自主,一直是中国内政外交的根本、底线,所谓依附,或许某个阶段有些过分,但绝对不是那种仰人鼻息的跟屁虫的依附,像英国之与美国。

所以说,对依附这个词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才有讨论的基础。

家园 严重支持。

中国之大,问题之复杂,不是任何一任国家领导人能够全面解决的。以主席如椽的手笔,最后也把中国带入了文革的泥潭。

邓、江、朱,每个人都做了应该做的事,带来的弊端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有可能避免吗?有可能,但避免了现存的弊端,肯定会有其他的弊端出现,万全之策是没有的。

只看到他们的错误,看不到主流的、正确的成绩,那只能让上帝来治理这个国家了。

家园 总理没有相关部门人事权,那谁有重大人事权呢?
家园 最后一段不认同,但也会给花支持

薄恰恰是光说不练的,花架式

家园 哇靠,什么案子这么大,需要惊动太上金口玉言?还是清廉官
家园 刚看到一篇袁老写的纪念母亲的文章,很感人,忍不住转过来。

【水稻熟了,妈妈我想你了】

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

本来是想一个人静静的陪您说会话,安江的乡亲们实在是太热情了,天这么热,他们还一直陪着,谢谢他们了。

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我在梦里总是想着您,想着安江这个地方。

人事难料啊,您这样一位习惯了繁华都市的大家闺秀,最后竟会永远留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还记得吗?57年前,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我说,“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最后,受累吃苦的,是妈妈您呐!您哪里走得惯乡间的田埂!我总记得,每次都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您才敢走过屋前屋后的田间小道。

安江是我的一切,我却忘了,对于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您来说,70岁了,一切还要重新来适应。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点一定好好的陪陪您……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的同行都来了,搞杂交水稻不容易啊,我又是召集人,怎么着也得陪大家过这个节啊,只是儿子永远亏欠妈妈您了……其实我知道,那个时候已经是您的最后时刻。我总盼望着妈妈您能多撑两天。谁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赶,可是我还是没能见上妈妈您最后一面。

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我真的好后悔,妈妈当时你一定等了我很久,盼了我很长,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儿子说,有很多事要交代。可我怎么就那么糊涂呢!这么多年呐,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试验,少出一天差,坐下来静静的好好陪陪您。哪怕,哪怕就一次。

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着和鼓励,我怎么能够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我的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的幼年时种下!

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安江可好?那里的田埂是不是还留着熟悉的欢笑?隔着21年的时光啊,我依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亲,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哔啵作响,水田在西晒下泛出橙黄的味道。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

【袁隆平】

通宝推:baresi,加东,南山南,柴门夜归,天涯睡客,伪叔叔,霜迹板桥,
笑死
家园 远华也是同样的故事

白玉堂禀包大人说:偏远郡洲有一员外,极是急公好义,愿大人一见,褒其忠义。答曰:此人吾素知,唯其发家乃破国家禁海令之故,今可令该人如数缴清官银800万贯,则吾囿其罪,并见之可矣!员外闻,即遁,避居枫叶国十余载。后闻包已不视事,昔日座上客皇子某当应天命,料无刑杀之事,乃归,然仍被系,今已数月矣。

家园 写得真实又生动,但是分析部分深度还略微弱了一点。

按年纪我比老哥要小,而且从来也没在官场混过,父母算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所以我对这些涉及政治的事情是没有认识的。

但是河里面有很多这方面的帖子,我也是跟着学习慢慢有一点理解。

你说到文革那些事情,包括对周总理的讲话印象,还有其他几位的讲话及政策的理解,我觉得没有到位。

政治人物的作为,不能脱离当时的政治背景!政治是什么,就是力量对比,重心往比重大的一边倾斜。所以那个指鹿为马的家伙不是真的分不清是鹿是马,他是要人站队!你觉得指鹿为马荒唐吗?还真有一点,但是站在政治的角度,这不是常态吗?谁不要选边站呢?

要看到政治人物行为背后的意味是不容易的,这一点我这种老百姓完全没有办法。

关于朱镕基,建议你看看忙总的帖子,他的所作所为完全可以理解,他算不上什么异类,成就也不在现任之下。

还有钱学森说袁隆平厉害,应该不光是谦虚,可能当时国家要减少国防方面的投入,钱也许是给大家吹风而已。

按忙总的说法,国家安全是建立在四大支柱上面的,那就是“国防,能源,粮食,金融”,这些东西缺一不可的,但不同阶段还是有所侧重的。

现在网络上贬低钱学森的人都是要么无知要么别有所图的人,直接无视就可以了。中国直到十九世纪前半叶还是最富有的国家,可是这后面的一百五十年被糟蹋成什么样子,现在的人哪里能明白国家安全是什么概念?我的父母还跑过日本鬼子,80,90后的父母都是出生在和平环境的,他们哪里能理解鬼子一来,什么财产都要化为乌有!这些人会扯什么航母与老母,实际是他们不愿意要航母和老母,而这两者都对他们的生活有贡献。

家园 高严当国家电力公司总经理不是升官是被贬

高严是因为褚时健出问题而被贬,由云南省委书记贬为国电公司经理,落差巨大,因此高严在国电公司除了捞钱不做正事,最后一走了之。当然他被贬到国电公司是和李有关系的,因为高严过去做过吉林电力局局长,是电力系统内的人。

家园 老实讲,我实在是没有看出来这老朱到底怎么个官场“异类”的

老实讲,我实在是没有看出来这老朱到底怎么个官场“异类”的。

要说起朱镕基这个人,大概可以用得上“毁誉参半”四个字。他做的几件事情比如说分税制,一方面增强了中央的财力以及权威也是好事;不过另一方面从此以后绝大多数地区的地方财政难以为继行将破产,最后无一例外地纷纷走上“卖地财政”的道路,让房子成了一座“大山”。他主政时期的教育,一方面高校扩招使高等教育平民化,更多的人从此可以上大学,当然也是好事;但同时高等教育开始乱收费,也让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担上了极其沉重的另一座“大山”;而一些高校扩张太快,背上了动辄几十亿的银行贷款,眼看现在就要撑不住却还不知道到底这银行坏账最后是谁来买单,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至于几千万国企下岗后东北男女的惨状,估计大家心里都有数,也就不多说了。

朱镕基的功过放在一边不提,但如何从朱镕基对下级“挺凶”这件事上就能得出朱镕基就是中国黑暗官场中的“异类”,就能得出朱镕基就是正直无私光明磊落的“青天”?恕我迟钝,实在是想不通这其中的联系来。

朱镕基这个人“挺凶”当然是很出名的。但在中国的官场里向来是官大一级压死人,上级对下级“挺凶”这不都是官场的惯例,常见的不能再常见么?如果朱镕基在当年面对比自己要大一级的邓小平江泽民那里,为了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而毫不退让,甚至对老邓老江也“挺凶”的话,那估计大家要对老朱树起大拇指,赞他一句是不畏权势敢于直言犯上真性情的真汉子。但现在一方面,朱云来的故事摆在那里却不见老朱对他的儿子“挺凶”,实在很难让大家相信老朱就是海瑞式的人物;另一方面,老朱面对比自己官位低了十几级都不止的县长行长那里大发雷霆,仿佛好事都是老朱作的,而坏事都是下级搞的,这个么。。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刚开始的时候,所谓新时代新气象,咱们英明的党中央是急于树立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大全的。在挑挑拣拣筛选了一番后,地方省委与新华社推荐的张海迪被看重,在此之后由团中央将张海迪命名为“优秀共青团员”,于是就像历史上众多高大全一样,张海迪的事迹就被轰轰烈烈地学习开来了。谁知道后来,新华社又在内参中说张海迪的事迹有一些不实之处,比如说她的高考分实际上没有她自己提到的四百多分那么高。于是当时的团中央书记王兆国面对与自己同级的新华社社长就大发雷霆:“张海迪这个典型是你们发现的,团中央正在宣传,全国正在学习,你们自己现在又否定,到底在搞什么!”看起来有了团中央第一书记这个潜力股的位子在手,这王兆国好像也是“挺凶”的么。

一直以来,咱们中国的官场就是“一把手负责制”,这在地方也可以说就是“书记负责制”,不要说省委书记,其实就是市委书记县委书记,只要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当然都是权势滔天、说一不二、无人敢于违背的人物。若干年前在某地一个接触到一个市委的宣传部长,已经一大把年纪都要退了,那时候他刚从书记那里回来,愁眉苦脸地说:“这书记都不把人当人看,隔三差五,只要稍有不满意就能动不动训你一顿。”看起来一把手负责制下,就是市委书记也可以对只比自己低一级的宣传部长“挺凶”的么。

其实不要说书记了,就是前面那个例子里面的宣传部长,他对自己下级的电视台报社,怕是也动不动就“不把人当人看”,“挺凶”的吧?地方是这样,部委也一样。你看一个部长对司局长是不是“挺凶”的,司局长对外地的官“挺凶”的,甚至实权部门的一些处长是不是也牛气冲天,“挺凶”的?

大概是去年还是前年,在某个地方听到的事,是说一次省银监会开会,建行还是工行的行长来迟到了,这省银监会的一把手刚调上来,比较年轻,估计也是牛气冲天了,当即就发作:“开会居然还迟到,你也别坐着了,给我站着去吧!”不过估计这一来银监会对银行毕竟只是“监督”,可不是“管理任命”,二来好像“凶”的也是过头了,这行长根本不听这一套,找了把椅子就坐下来,结果反而是银监会一把手下不来台了。

以前李大总理的日记里提到,老江在上海的时候向中央汇报,结果中央居然不置可否推托责任,老江当时感慨:“某某同志这样的讲话对我们地方工作的同志真的是五雷轰耳,不可理解,过去在地下党工作时期,我们有什么困难就去找上级组织,党就是我们的母亲。”

到了老朱这里么,反正好事都是老朱作的,坏事都是下级搞的。给公务员教师加工资,是你下级财政自己的问题不是中央的责任;因为地方财政入不敷出而拖欠教师工资,是你下级的问题不是中央的责任;为了不拖欠教师工资而给农民摊派,也是你下级的问题不是中央的责任;为了不给农民乱摊派而大干快上房地产让房价高涨,还是你下级的问题不是中央的责任;最后,如果你居然没炒地皮而财政没钱GDP上不去,当然更是你下级的问题不是中央的责任了。

这样的党,这样的中央,还是“母亲”么?

官大一级压死人,面对上级曲意逢迎小心讨好,面对比自己低的下级就一手遮天动辄“大发雷霆”,难道这居然不是几千年封建官场陋习,而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新气象不成?

当然,就算是封建官场,只要稍懂些历史稍有些常识的人也知道,可以对下级官员凶,对自己身边的普通人比如说司机警卫保姆,却不能因为态度凶恶而让身边人生出了怨恨之心。但这可不是因为居然就看的起这些普通人了,其实不过是历史的教训罢了。有张飞的例子在前,刘备的评价在后,这样的道理自然谁都明白,当然谁也不会跟自己过不去的。

另外,说到老朱去一个粮库视察的时候居然火眼金睛,在路上就能看出“一级公路”的猫腻,这固然是可喜可贺。可让人纳闷的是,老朱时代粮库在他老朱眼皮子底下弄虚作假不是出了名的么?老朱怎么在粮库问题上就没有火眼金睛呢?

通宝推:寒冷未必在冬天,迷途笨狼,醉后何妨死便埋,老虎五,无事忙,注册之后,不系之舟,黑色眼睛,大厨,readerg,达雅,倒海翻江卷巨澜,dashanji,朱测,西望长安,goo111,Javacai,威武,奥森,海峰,清风咋地,阿忆,楚庄王,
家园 深有感触

官大一级压死人,面对上级曲意逢迎小心讨好,面对比自己低的下级就一手遮天动辄“大发雷霆”,难道这居然不是几千年封建官场的陋习,而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的新气象不成?

-----深有感触。我们的官员怎么了?见到上级跟哈巴狗一样谄媚奉承,面对下级就跟奴隶主一样凶恶残暴。。。。

家园 跟随过他的一个秘书,现在是副部长,他给朱的评价是刚愎自用
家园 老江有一点还是比老朱强了很多的,就是老江心胸还是宽容多了

老江有一点还是比老朱强了很多的,就是老江心胸还是宽容多了。

别的不说,周立波在上海这个老江的大本营模仿三代领导人拿老江开涮,至少老江没有跟周立波这样的小人物过不去。而老朱在清华评论《中国农民调查》,虽然竭力想表现自己“宽容”,但他还是一股子高高在上的味道,仿佛别人都是不对的,别人都是无知的,就他老朱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知道。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