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律师,人民日报,高跟鞋,超模 -- 淮夷
博闻广洽的杂家和货真价实的专家而言,《管锥编》值得仔细品读,如入宝山,必不空手而返。普通读者,往往在古典文学、诸子百家、外国文学和文艺理论方面腹笥匮乏,纵然胜景铺陈也无从得赏。
俺也是学理工的,高中时看《围城》和《谈艺录》(记得80年代初尚无“钱学”恬噪),惊为天人。后来始觉自己知识储备可怜,难以为继。一路恶补到现在,仍旧窘迫不堪。好在钱先生不喜、不愿或不屑构建“宏大体系”,札记注疏式的文体,倒适合随意抽出一段阅读,小叩小鸣,自得其乐。通篇看,对于普通读者,也许冗余信息量太大。具体到每一句,引人入胜的语词和典故反而高度密集,洞见呈现之前的铺垫尤堪咀嚼。
太祖本人对“开中药铺”的党八股深恶痛绝,当年不论是新华社还是人民日报都和太祖本人的风格类似,比较少这种成心把话往绕了说的毛病。当然,当年的那些笔杆子也不是现在这些人能比的。
凑趣儿,聊一聊关于打破这个僵局的博弈手段:
1。为了还“真”复“本”,可以用忙总常用的“定位替代法”,把出现的频率最高的最悬乎的词语,用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大白话换掉,就是一篇琅琅上口,露腚现形的东西了。这个是可以用现代手段的编程自动化实现的,可以试试。
2。反向的实践,我多年前客串秘书的时候也干过,把头头们的海阔天空的聊天,也“换词”处理一遍,“水词”都换成最时兴的政治术语后,就是一个领导很得意的大报告了,下面的人笔记会记得不亦乐乎,回去又是传达,又是“体会”,最后,不知歪到哪里去了。
hao
忙总说过碰到一堆貌似专业,半中半洋的名词叙述,基本可以判定他的专业水准。这个判断我的体会很深。
人民日报的社论明显是交功课,既然领导那么重视,那就用文章架构堆起来,供起来呗。
这次大会的中心思想要建设成文化强国,强化核心价值观。问题是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八荣八耻?和谐?
薄熙来谈了他的认识,一是爱国主义;二是热爱人民;三是博采古今中外的文化精华;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1_10/23/10070737_0.shtml
薄的认识包括了文化的导向和宗旨,算是比较清楚;问题是这能够形成九长老的共识吗?核心层意识形态暧昧,核心价值观不清,要人民日报把文章写清楚,难为人家啦。
高手风范!
书评写到这水平,没有十年八年的功力,是不可能的!
有领袖型的,有和平型的,有忠诚型的,有艺术型的......
如果预期对方的“背叛”是致命的,就不适用“tit-for-tat”了。你的最优对策,即使重复博弈情形下,也是不停的欺骗,因为你根本输不起任何一次你合作而他欺骗的结果。对方基于同样的推理,也会始终恶意对你。
这造成了每一个单次博弈都是囚徒困境,且只有唯一答案。
如你有更大的善意,且没有致命背叛的极端风险,那还有一个策略是“tit-for-two-tats”,这是说对方背叛你两次,你才报复一次,而不是睚眦必报。
这个变种策略在博弈大赛中也取得非常高的模拟结果。
玩家还可有更加善意的变种策略,比如打三还一、打四还一.... 最终也要看每个人的理念是相信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
钱先生的其他作品我很早读过了,唯有管锥编是一例外。本来他的《谈艺录》已属阳春白雪,管锥编尤其登峰造极。人生匆匆,有缘分读完的书,拢共加起来,一辈子未必很多,如此想来,遂不再和钱先生较劲。
不能都算到李长老的头上,呵呵
多谢指点。文山会海可谓秘诀多多!
把观点说清楚说明白,这样的社论不难写,但要写成“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感觉,是考验功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