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国庆见闻 -- 三笑

共:💬162 🌺2054 🌵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东北农户种地收入情况

虎头镇的人均耕地在40余亩,户均200到500亩,应该是个笼统计算,大部分农场的情况看户均人口在3到5人。

而单靠种地的收入,俺以前发过帖子详细讲过东北地区耕地的收入。是按照10年的农场情况整理的,在帖子http://www.here4news.com/article/3462359 里

说回种地的收益,不知道的不能乱讲,就说说东北的情况。一亩农场耕地,地税100,粮补油补神马的相抵消,耕作玉米一亩产量是800到1000,收购价格年前一阵是0.8元左右一斤,现在好像是近1元一斤,这里有含水量的关系,基本差不多,那么一亩地的总收入在650到800之间,费用来说种子化肥除草灌溉收割一般不会超过300元,这里还是保守的估算了收割可能雇佣机械的费用。好吧,计算一下一亩地存收入在350元到500元之间。而农场一家2到4名职工一般情况下可以耕种100到200亩耕地。

11年的最新粮价似乎又有上涨,总的来说东北无论是种大豆还是玉米,水稻或者黑豆葵花等,一亩的算上国家补贴的收入大约在500到700元。

但是一定要强调的是中国农民没有太多的耕地,黑龙江这个种植大省农民的户均耕地能达到30到50就很多了,所以从种地这块来讲粮价几乎历史最好,国家政策历史最好大部分农户一家辛苦大半年而且要有50亩以上耕地的保证情况下,一年的净收入不过3到5万元,这才是中国农村,中国农业的现实情况。

PS:这里的地税不是农业税,是农场的承包基本费用,这个用来给农场职工上社保,农场职工有退休金,大概与城镇企业工人差不多。而农村的耕地没有这项费用。

家园 眼见为实

这样的态度是最可取的。

国家大了,地区差异很大,这个在公开的场合都是不用避讳的,但是发展毕竟是事实,无论谁有不同的意见,这个都是可以从身边就基本的社会单元就可以求证的基本事实。

今时今日,最大的问题不在于生活水平有没有实际的提高,而是在社会分配体制没有完全完善的情况下,个体之间的差异在加大,从而提高了大家的危机感和不满意程度,这才是矛盾的焦点。

至于那些还在认为中国很穷的,实在应该走出去走下去看一看。

家园 俺也来谈谈什么叫做

眼见为实,萨大在虎林看到部分富裕农户肯定属于眼见为实。

但是俺几乎每年都回老家也应该称的上眼见为实吧,对于耕地收入一块俺是有一定的发言权的,因为打小的部分同学邻居恰恰许多都是农场的种地大户。

无论是萨大还是俺去过的农村或者农场都是有一定数量限制的。但是中国的总耕地面积是一定,农村人口是一定的。18亿亩耕地,农村人口6,7亿,平均到每个中国农民身上耕地就那么俩三亩。

萨大的帖子里说的属实,虎头镇的户均耕地200亩,极少数的上千亩,那么大家想过没有如果一个地区的人均耕地越大,意味着黑龙江或者中国其他地区的人均耕地越少。而中国现有执行的农补政策恰恰是按照耕地亩数补贴的,虎头镇这些农民由于历史原因户均耕地200到500亩,也就是说这些农民每年什么也不做可以把耕地承包权转让出去就是10万以上的收入,加上国家补贴2到5万,那么对于中国其他少地的人口大省的农民不是很不公平,特别是一些省份的人均耕地不足1亩。

俺老家农场和周边的农村就有这样的矛盾,这个农场的人均耕地在30亩,而周边的农村人均耕地在10到20亩,俩个农场的居民生活水平就着很大的区别。

所以所谓的眼见为实,还是要从整体来看。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最近俩年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远称不上富裕。

而且作为一个基本常识,中国农民的人均耕地很少,萨大文中所讲的家庭户均500亩是没有普遍性的。不然中国6亿农民的存收入就要将近30万亿了。

家园 为了核实,刚才通过中国青年报的记者向虎林了解了一下

因为虎头镇采访没有对口负责人,只好直接打到市里。情况大概是这样的 --

虎林有农业人口大约两万一千到两万两千户(根据发放农业补助金统计)。

去年播种土地面积大约二百一十万亩,其中90%以上是水稻(从去年补贴款发了两亿多,每亩100元左右来计算),大多数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其他为经济作物,很少小麦,高粱和玉米。

平均一亩收益一千元以上(有数万亩可达亩产一千多斤,亩收益一千三四百元)

其中种地百亩以上农民的私人农场共两千七百五十余,占地一百一十万亩以上,平均每个农场四百亩以上。

以此计算,这两千七百五十余农户种地收入或应在四十万元以上,此外每户还有数万元到十数万元农业补贴。

虎林农村不仅靠种地,虎林生产蜂蜜,有养蜂户五至六百户,种蘑菇大户两千五百户,依靠乌苏里江和湿地进行渔业养殖的七百至八百户,仓促间无法提供具体数字,但记忆中其收入都不低于种粮大户。为农业大户提供运输等致富的不好统计。

虎林农户还做不到家家有车,但普及率很好,家家有摩托车基本是没问题的,汽车中轿车并不普遍,更多的是可以辅助农业生产的卡车等半农业用车。

这些数字,在公开报道中都有介绍。

因此,虎林农民中家庭年收入四五十万以上的大约能占到四分之一,但虎林市仍在努力通过发展多种经营,提高这一比例,并改善低收入农民的生活状况。目前,与俄罗斯方面的边贸由于对岸属于伊曼边防区没有搞起来,也在通过国家有关部门努力与对方协调,希望成为虎林发展的新途径。

虎林是湿地风景开发区和绿色旅游开发区,去年新修水泥道路一百六十多公里,热烈欢迎各地朋友到当地旅游,考察,并可在乌苏里江畔领略俄罗斯风情。

以上大体是采访内容,记者朋友开玩笑“我都想去虎林当农民了”,对方也开玩笑表示“没四五十万落不了户”。记者朋友近期可能据此写篇文章。

我并不懂农业,只是托付朋友做个采访,以多了解当地情况而已。感觉和我当时看到的情况有一些差别,但也有合理之处 -- 如果农民中有四分之一的绝对人口比较富裕,那在整体中,就比较显眼了,或被认为普遍也有可能。而且,四分之一以外,也不能排除还有农民因为工业或者其他方式获益成为富裕阶层。

虎林靠农业致富,因为它有足够的土地,绥芬靠边贸致富,因为它有和俄罗斯的陆路交通线,山东靠外贸致富,因为它有优质的港口,各地有各地的长处,如果让中关村改而靠种水稻致富,那就南辕北辙了。关键的问题是很多地方能够让你看到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健康进取的心态,忙碌的人群,这是让人非常愉快的体验。

我们之间的讨论,相信都是为了让大家了解更多,更准确的现实情况,而且我认为您对黑龙江省整体农业状况的介绍,有着非常客观的背景,对我了解全面情况也有很大帮助。这也是匆匆托人采访,又匆匆写成此回复的原因。同时,很不希望有人把我们所说的内容对立起来,或者成为互扔的砖头,至于站队,揪背后的用意等等更是无聊又耽误时间的事情。所以,这个讨论继续下去,我认为还不如鼓励大家多下去看看。

也许,这句话就算是我对这次讨论,从我这边的一句总结和期待吧。

关键词(Tags): #虎林(大圆)#农业致富(大圆)通宝推:辣椒炒牛肉,我爱莫扎特,
家园 萨兄了解的并不错

转移农村劳动力出来,或者通过其他副业分流,然后让种粮大户保证农业安全,本来就是现在的基本政策。有空到河南看一看,那里的动作也开始了。

家园 很感谢萨大的回帖

从你的帖子看,你是很关心黑龙江农村近几年的发展。俺觉得咱俩的观点没有太多的对立面,你的帖子介绍的属于虎林的真实发展情况。俺回帖的主要意思是看到网上在央视播出那个农民收入节目后讨论很激烈,胡乱谩骂的俺懒得去理,不过也有一些网友误会黑龙江的农民种地收入都相对很多,萨大的这个帖子本身写的很好,主要是谈中国农村当前是一片向上的积极一面,对于这点俺持有赞同态度,毕竟农村的实际收入在提高,但是俺看到一些网友的回帖也似乎理解上有所偏差,觉得中国农村的农民生活水平已经很富裕了。

这个就有些偏差了,最近身边还经常听到一些城镇居民对国家倾斜农村政策的不理解,所以俺就多说了许多。

俺只能说中国农村的事情很难,很复杂,从耕地情况看18亿亩耕地远远不能解决几亿农民的生活富裕,更多应该从乡镇经济的多样化来解决,而且最最重要的是中国对农业的政策倾斜应该保持下去,而不是弱化,应该让大部分城镇居民了解到中国农村的真实生活水平。

俺觉得大家都是表达对中国农村建设的支持,没有所谓的观点对立一说。

家园 萨大和井大的观点俺很赞同

中国农村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多余劳动力的转移,假设中国是18亿亩耕地,一个家庭在3到4口人,以东北的经验看即使在家庭式的半机械化状态下,就可以耕种200亩左右的耕地,那么从理论上讲18亿亩耕地只需要不到5000万的人口去支撑这还包括老人孩子。按照现在最好的收益水平200亩耕地的收入在10到15万之间。可以说已经是小康之家了。

但是中国的农村人口在6,7亿,考虑到外出就业的农民工1.5到2亿,也要富裕出好几亿的农村人口,所以这部分富裕劳动力的就业转移和未来收入水平是中国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家园 萨大的回帖中的一些数据

也能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中国农村问题的复杂性,从俺到过的农场或者农村也普遍存在类似的问题。

==========================================

虎林有农业人口大约两万一千到两万两千户(根据发放农业补助金统计)。

去年播种土地面积大约二百一十万亩,其中90%以上是水稻(从去年补贴款发了两亿多,每亩100元左右来计算),大多数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其他为经济作物,很少小麦,高粱和玉米。

平均一亩收益一千元以上(有数万亩可达亩产一千多斤,亩收益一千三四百元)

其中种地百亩以上农民的私人农场共两千七百五十余,占地一百一十万亩以上,平均每个农场四百亩以上。

以此计算,这两千七百五十余农户种地收入或应在四十万元以上,此外每户还有数万元到十数万元农业补贴。

==============================================

以上,虎林的耕地面积在200余万亩,总农户人口2万多户。而承包大户有2700多户,户均承包面积400亩,收入在40万元,国家补贴4万元那么就是说这将近8分之一的大户承包了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100多万亩,而剩下的8分之7的1万8千多农户,户均承包面积50多亩,收入在5万元,国家补贴5000多元,俩者相差8倍多。

要清楚的看到,中国的耕地在国有的基础上,同一地区的农户耕地这一块的收入差距如此之大。现在的耕地是资源,收益率很多,特别是在国家按照承包亩数给予补贴的基础上如何做到相对的公平合理,在承包权的分配上如何避免腐败是农村土地分配的重点。

再者,东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于灌溉节能的普及,现在东北农业大多是粗狂型的打井灌溉,不是滴灌,虽然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业抗旱问题,但是长期利用地下水灌溉造成地下水的水位不断下降,从长远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东北农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家园 2011年最新的调查报告

2011依安县农作物亩投入及收益调查表

种子成本

肥料成本

播种

中耕及管理

喷药

起收

其他

总效益

纯收入

玉米

48

160

5

50

20

50

30

960

597

马铃薯

240

146

15

50

20

50

20

1400

859

大豆

30

75

5

50

20

20

20

600

380

水稻

30

120

180

50

45

50

1560

1085

杂粮杂豆

24

26

5

50

15

20

20

750

590

这个应该是没有计算农场承包费用,以及扣除国家农补油补的存收入。

家园 农村的年青人减少是好事不是坏事。

种地的全部都是五十岁往上中年人和老人,说明现在农村机械化已经相当普及,不需要那么多强劳力在土里刨食。这些中老年人种地,耕地、收割等都是雇用“专业”人员来干,甚至是打药、下种等较轻的劳动也有许多是雇人来干的,我在苏北就见过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妇女雇一位小姑娘来打除草剂。

  这种专业化的工作预示着将来大农业的前景,农村种粮户最终的出路是每户种几百亩以上的土地,主要工作雇专业人员或公司来干,平时只要看管一下就行了。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村种粮户的收入赶上城里人。多余的人全部进城从事工业和服务业。

家园 喜迎萨老。。后面保持队形。。
家园 文不对题

我想我们说的不是一回事。

我想表达的是目前农村的变化很大,纵向比较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了,基本的物质保障在大多数地区和大多数人口中是不存在太大的问题的,当前中国社会底层群众最不满意的不是生活的改善,而是分配方式的不完善、不健全,这个是我要表达的基本意思。

人均耕地少,这也是一个基本事实,我绝不否认,而且我所在的区域恰恰也是人均耕地不到一亩的西部地方,但是就生活水平而言,除开个别好逸恶劳、失去劳动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况的,都不存在问题,大部分住的都是一楼一底的房子,买车的也很多。收入近一点的地方搞蔬菜种植,畜牧养殖,进城打工,远一点的基本都是成群结队的出去打工。这也是为什么说农村386199部队(妇女儿童和老人)盛行的原因。

下面是我了解处于西部一个三线城市农村的基本情况,全部属实。

最好的地方在于城郊结合部,通过城市拆迁、项目实施,可以说这些村的经济水平都相对较高,拆迁户更是有几套到10几套房子不等,光靠拆迁补偿和房租收入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这些地方出现了一些租二代,消极享受思想逐渐盛行是个值得警惕现象。

另外一个是种植蔬菜的地方,离城大概半小时车程,人均耕地不足一亩,平均家庭年收入3-5万元是个合理数字,考虑到农村生活成本低的问题,这个几乎约等于城市家庭7-8万元的收入,属于比较好的。

最后一个地理位置本不差,但是由于高速高架桥的建设严重限制了当地的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稍大的车都过不去,本地的路也是到09年才建成水泥路面。这里的人观念相对落后,基础设施较差,人均收入相对较低,但是通过外出打工,蔬菜种植、家庭收入基本也在2-3万元以上。

我无意否定别人的任何观点,但是就我所见所闻所知的情况陈述一个事实。来到西西河,是因为见识了一些大牛的文章,观点新颖独到,内容浅显易懂,但是就做事而言,恐怕很多人不过是书生造反,纸上谈兵而已,这也是我为什么觉得萨大说的出去走走看看的原因。中国这个地方,从新闻上看,人间乐土,从网上看几乎是18层地狱,但是事实究竟如何,我想大家都应该有个严谨求实的态度,毕竟实践出真知嘛。

家园 当前农村的主要矛盾

当前农村的大多数问题都还是集中在利益分配、法制不健全、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几个方面:

一是由于征地拆迁、项目建设等带来的对于分配问题的矛盾。这些问题中有的是由于社会发展过快,前后不过数年,但由于特别市房地产发展等因素造成标准的变化;有些是由于集体财产的分配问题;有的是建设过程中损害到群众利益或者利益上的争执。这类利益矛盾占总得比例是比较多的。

二是法制不健全的问题。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在这些年的高速发展中已经逐渐显现出不适应或者有漏洞的问题,部分矛盾的解决要么难以适用,要么干脆没有法律支撑,这些问题的解决比较难。

三是农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实在的说,自从2000年前后农税提留免除后,农民的负担是切实得到了降低,而且随着国家对民生、信访等工作的重视,群众的权利和地位得到了比较大的提高,基层干部的素质有好转,工作的作风也日渐文明。但是农民中胡搅蛮缠、无理取闹的也日渐增多,加之地方政府稳定压倒一切的政策,政府的公权利在降低。

当然,从大的看,群众的素质提高必然有个过程,从管理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也是政府转型的目标,这些经济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矛盾也只能有经历这个历史时期的人来承受。而且随着各种社会保障措施、法律法规、分配体制的逐步健全,农村的条件肯定也会越来越好。

家园 这个完全不懂了……

只玩绿松石,青金石只搞到一点隔片做点缀

家园 什么是文玩?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