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数学也需要记忆 -- 月色溶溶
因为太懒了...
不是题不知道咋做,只是记不住定理公式……于是狂背例题,倒也有效呵呵
倒不是说有些孩子就特别笨,死活学不会,而是说,我们还没有找到一种适合她自己理解方式的表达方式。
编制系统例题深刻理解记忆非常有用.
我学习只是理解,不过从多角度理解。简单的说,就是学了一个定理之后,拼命的多角度来理解。做一道稍微复杂的题,基本上要搞出四五种算法才罢休。
可能在反复折腾之后,记忆也就自然形成了。
这么做的好处,是考试时检查试卷的正确率极高,因为答题的时候就有了检查的方法,答完再换个方法检查一遍。每次考完之后的估分很准,而且在交卷前基本上心里就都有数了。缺点是很耗费CPU,边答题边想其他思路检查,而且在考试进行到1/3的时候就要基本上把所有的题做完,好把时间节省下来应付难题和检查。我高三的时候数理化任何一门都能在25分钟之内答完,不过也经常出现考试刚考到一半就检查完了,监考老师就直勾勾地看我在一群奋笔疾书的同学中自己下五子棋玩。。。
那个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怎么也记不住那些指数的关系,什么n,n-1。只能记住推导过程,每次做题就现推导,不过越来越熟练,最后在脑子里就能完成,比纯记忆慢那么一点点吧。
到了学习三角函数,那一大堆公式,俺的妈呀,有的硬记,有的推导,倒也算记住了。
我觉得不管什么方法,对自己有效的就行。不过理解与练习,还是最重要的。
华罗庚说过:读书先从薄到厚:就是要做很多题,看不少辅导书。然后从厚到薄:要善于归纳,提炼精华。
人,是会成熟的,不要让他在成熟之前因为没人引导所以成绩差而完全放弃学习.
你说得非常对.
再上面那位朋友,其实我个人认为,你说得那些顶尖聪明的孩子,
比例比较小,绝大多数普通智力的人都适用月色说的方法,
整体水平上升,至少有两种,
其一,顶尖水平特别高,和落后的一平均,整体水平也不差了.
其二,没有特别差和特别好的,整体水平都处于均值附近.
我觉得,所谓天才,还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更需要多关注的并给予一定引导的,是绝大多数普通的孩子.
尤其是我们这种人口大国,
如果个体的平均水平均衡上升,那是多可怕的能量啊.
一定的量是必须的.
以前我的一位老师说过,
理解并熟练需要一个"保底量",
如果你没到这个量就理解并熟练,那你超越普通水平,
但,他的经验是,绝大多数孩子需要这个保底量.
她是以前成绩也不太好还是小学成绩好进入初中后一步一步拉下来的
有些人可能就不需要这样,他们学好理科似乎只是一种本能。
但是,通过对经典例题的记忆,恐怕更适合大多数不是依靠本能来学习理科的学生通过考试。考试这个制度,我们没办法改变它,就只好适应它。教学,应该是能帮助所有类型的学生的。子曰:“有教无类。”要是广大教职员工,都致力于使用不同方式教导“差生”,将会有更多的“好学生”涌现出来啊!
既然叫“术”,本来就是教人怎么用的,而不是怎么理解的。话说数学这东西要说理解可真不是容易的事情,据说大学数学本科毕业也只能说刚刚入门而已,更何况小学初中高中呢。而且教材也都是春秋笔法,微言大义,我猜是对数学这么抽象的东西,原理性的东西实在不好讲,讲的不好或不全面反而会对以后的学习造成障碍。
俺们的老祖宗其实一直都是这么教的,《九章算术》,《海岛算经》不就是一习题集吗?工部官员以及工匠们不都是做题做出来的吗?至于概念原理那可不得了,是圣人们的领域,不读《易》是不敢开口的,不是大儒您都不敢谈。举个例子,关于自然数,为啥叫自然数?当然这个名字是近代起的,可以看成“Natural Number”的直译,但前两天翻《皇极经世》,才突然想到,这个“自然”其实应该就是“道法自然”的“自然”,怪不得Kronecker说:“上帝创造了自然数,其余的是人的工作”,这个应该也算是殊途同归吧。百度一下,自然数的定义居然是:“自然数是一切等价有限集合共同特征的标记。”,这抽象程度......,还是放弃吧,这数学还真不是俺能搞的。
俺学数学基本就是照猫画虎,碰到题目就回想类似的例题,或者把问题花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再找类似例题。这样下来居然成绩也很不错。可是到了初三学函数时傻了眼,死活不明白这个函数到底是啥东西,照猫画虎都不知道怎么画,直到今天也还是个疙瘩。(话说这个“函”到底是个啥意思?字典上说是“信件”,咋“函数”就成了“function”?)
所以说,理解其实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越到后来越重要。.....,呃,好吧,俺承认自己是两面派,不过根据猫论,不管哪种方法,好用的才是真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