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宁夏内蒙古行之采访农牧民 -- 逻辑子

共:💬137 🌺1380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那拿了大棚的牧民分不分呢?

分,结果还是多干多得,少干少得。

不分,不劳而获,干大棚的就要退大棚了。

家园 谢谢回答

你们也不容易,有些问题可能只有事后才想得到。

只是,认为牧民们不纯朴,理由不是很充分~,他们可能没有“投资”“收益”这类现代经济的观念意识,但对于眼前利益的得失和承而未诺的言行,还是看得到的,单单因为没出2000元就没拿到大棚,确实牧民还是是有损失的。希望政府工作能做的更细致点。

家园 我也不是说牧民不淳朴了

您看我原文不是写了吗,再淳朴也是一面之词。

但是第2个采访对象确实对我们撒了谎。这点我也是会记住的^^

家园 这个算入股吧

粗粗地设想一下,拿了大棚的自己单干,收益归自己。或者拿了大棚的以大棚入股外地人的农业合作社来分红,没拿大棚的以大棚用地租给他们只拿租金。这就进入到资本市场运作了,和前面政府的异地安置没关系,牧民就没什么可抱怨的了。

家园 嗯,有个前提,大棚的所有权
家园 那个大棚的规格不清楚,但是在山东

2000元根本就不可能买全农膜和设备,远远不够

家园 还可能卖掉,还可能抱怨,也还不能说与政府无关
家园 虽然只是两千,但是自己口袋里的钱要改名换姓,

总会有人不愿意的.

眼前这钱还是只去没回呀.

家园 书本对自己的两大误导

工作整十年了,认清了书本对自己的两个重要误导!

1、农民兄弟很淳朴

深山里面的的确很淳朴,但毕竟是少数。集镇/郊区的可以让你深刻认识“刁民”两个字的含义。

2、非洲兄弟很勤劳

落后的原因就一个字:懒。

其实人所受的教育是关键,善良者不是以地域来区分的。

家园 那里的蔬菜大棚

  那里的蔬菜大棚,北边是约两米多一点的土墙,弧形的钢管或钢筋混凝土支架顶着塑料膜直到南边的地面。那里冬季最低气温要达到负二十多摄氏度,所以需要双层膜。上面还有可卷起的保温层,为降低成本,一般是草帘。主要的成本是支架与薄膜,因为那里不是农区,所以用的草也得从外地买了拉来,最近的宁夏农区距离40公里,但中间隔着个贺兰山脉需要绕路接近100公里。

  政府给牧民准备的大棚从卫星照片上量是68X8米,超过500平方米,当然这个不大准,就少点按500算。大棚薄膜成弧形,所以还要乘个1.3,也就是一座双层膜大棚要用1300平方米膜。

  因为是双层,膜可以用薄些,一般农用大棚膜厚是0.02-0.12mm,按0.04算,一公斤是16.4平方米,整座大棚要用膜约80公斤。现在大约是一万四/吨,就是说光膜的成本就要1120元。加上其他材料和人工成本,2000元一座不算贵。

  大棚只能靠冬天种反季节农作物赚钱,只靠夏天种(那里无霜期是4月初到十月底7个月,只能种一季玉米或一季小麦加一茬大白菜)不到一亩地也就是能挣几百元,对一户来说基本无意义。那里虽然是干旱地区,但地下水相对比较丰富,用煤从路程150公里处的石嘴山煤矿就能拉到,冬天种大棚成本肯定比内地低。

  那里的牧民,根据我在牧区(离那里两百多公里)三年的经验,说不好听是比较懒,说好听是不习惯于干体力活。放牧主要靠走,每天给牲畜打饮用水、挤奶算是最重的体力活了。只要不遇大旱放牧基本上无风险,所以让他们改行干农业而且要自担风险,肯定有一部分人不愿意。

  现在内蒙普遍采取各种措施保护草场(实际上西部大部分草场干旱少雨,草本来就很少,与城里的草坪有天地之别),有限制牲畜数量,放牧改圈饲,还有就是象逻辑子介绍的“移民”改行。08年回插队的地方,牧民说沙区牧民可以搬到城里(旗政府所在地,相当于内地的县城)住,给三万还是五万补贴,(俺插队的旗现在牛了,因为有煤、天然气、稀土,政府手上钱很多)但细节不清楚,也不知道是把他们养着还是改行。从卫星照片看,旗“城”傍也建起了大片的大棚,不过与逻辑子去的地方不一样,是每座250X110平方米的连片温室,看来有钱就是不一样,也许政府就是想让弃牧的牧民在这里打工?

家园 NGO的老师也说了,这边的农民比起南方的来是比较懒

放牧其实是很轻松的,白天把羊放出去吃草,晚上还会自己回来,可能是这样才养成了他们的性格。

政府想在这边推广滴灌技术,很多牧民不愿意,嫌麻烦。因为管道需要每年维护,且要三年一换。

家园 这个世界真有趣

一边有人处心积虑压制平民上升,一边有人想方设法要让子弟为官。

家园 一般大棚得上万元成本

2000块是小意思,政府要个人掏这钱,目的是为了珍惜国家投资,防止其完全变成福利。

如果个人这点钱都不掏,拿来的大棚不知会干什么去,真有可能放杂物了。那就浪费了国家的投资。国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生产。

家园 宁夏内蒙古行之采访农牧民(三)

前文提到的NGO的名字缩写是SEE。他们在这里推广的小额信贷计划是由村民出一半钱,协会出另一半,作为启动资金来运营的。

SEE的宗旨是培养村民的自我管理能力,所以这个小额信贷的管理委员会是完全由村民自己选出来的。

有资格借款的村民(即出了一半钱的)被分成三批。第一批先借。只有当第一批全部还完了款之后第二批才有资格借钱。同样,在第二批还完之后,第三批才能借。这个方法是村民自己想出来的监督机制:要是1/3的人不还钱,我剩下2/3的人打架也能打赢你。

第二天去的两个村子都是试点村。但是我们组上午的采访对象并没有参加,下午采访对象的甘肃话我只能听明白一半。他主要跟我们抱怨协会不应该停掉之前他参加的一个项目,而去搞一个不赚钱的其他项目。

在回程的车上,各组对自己的采访结果做了汇报。其中有个组提到了一些不和谐的事情。NGO的负责老师当时也在我们车上,对此作出了回应。最后又出现了两边说辞不一的情况。

据那组的采访对象说,谁和SEE关系好谁就能当上小额信贷委员会的负责人,就能决定谁能拿到贷款谁拿不到。

老师回应说这不可能,因为委员会是由村民自己选的。SEE根本不会管。

采访对象还说似乎有的管理者有贪污现象。

老师的回应比较含混,没说有也没说没有。只是说既然是村民自己选出来的,就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我觉得SEE的理念是对的:最重要的是提高人的素质能力。但是SEE自己也承认,现在的问题是,很多NGO工作者自己的能力都不够,更不要说去教农牧民了。小额信贷的良性运行,还需要更多的摸索。

通宝推:卷心菜,njyd,
家园 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

暴力机器也应该适当的用一用,总闲置着可是会生锈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