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全球干旱与葡萄在2010年的预测文章 -- 海峰

共:💬124 🌺898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把心和力都放在与自己眼前利益相关的地方

这就是普通人啊。如果打不开这个眼界,不管有多少钱,不管代表什么,还是注定会回到这个普通人的层次里面来。

人家说一个贵族要多少代才可以培养出来,现在想想也是对的。一个人柴米油盐还没解决,是不会考虑后年在哪里度假,10年后别墅买哪里的,更不要说考虑几代后的事情的。夏虫不可语冰,因为根本不可能见识过,这是与生俱来的局限性。

我很感谢葡萄传递的信息、分享的思路,让我又多了一个看世界的角度,但是我知道我永远不会拥有这样的分析能力,虽然我会尝试接近。

总之,我们都是获益的一群。

家园 呵呵

《中庸》说,至诚无息,打不开井口,能学到这份诚恳,我已知足。

家园 人只相信现实对自己最有效的逻辑、经验与判定

很显然,微观个体的最有效却有可能把社会整体带入死胡同,在这种趋势还没到反过来影响个体惯常行为规则有效性的时候,很少人会有觉悟主动放弃惯例,都抱着希望继续赌下去获取超额利益,更相信自己是抓住最后机会的人,谁又会去关心那个对整体而言可能的死胡同。这是社会心理学的范畴吧。

家园 我记得和预测干旱相关的是一个写太阳黑子的文章

大致是说这次太阳黑子到2013年会达到极限值。也就是说这1-3年可能是最严峻的时刻。

家园 扯点题外话

单纯谈谈人的一个常见现象。

从自己的经验来说,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对自己的领域有了一定信心后,会对外界的信息先由主观的判断,不管那是否涉及自己的专长。看了身边很多人,觉得似乎在专业人士里面是一个普遍规律,在劳动阶层倒不见得。

家园 赤道雨林的消失

地球的氣候受本身的大環境影響,但是人為的破壞也不可忽視。

阿馬遜雨林日漸消失,還有洋流的改變,與我們的極端天氣有多大的關係呢?

以下是我的兩篇有關回應文章,供參考。

氣候異常的真正原因链接出处

赤道雨林链接出处

只要看看我們身邊有多少巴西出產的咖啡豆、牛肉和雞肉,就可以想像多少雨林變成農場及牧場。還有,橡膠林.....

另外,非洲的開發.....

罵土共的人可知道,全球的森林在消失著,我們的森林面積卻人為地在增長。但是,我們不在赤道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熱帶雨林在地球的水文系統循環中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每天大量的水(例如約50-70%的降雨在亞馬遜雨林地區)被蒸散到空中並逐漸形成雲。這些雲除了反射部份太陽光回到外太空外並對熱帶雨林形成降溫作用,空中的氣流及洋流能將太陽能從赤道分散到中高緯度地區,這個機制除對中高緯度地區形成增溫的效果外並冷卻熱帶地區,對於全球氣溫的調節非常重要。所以破壞雨林將同時影響熱帶和寒溫帶的氣候,氣溫及降雨。在一些雨林被砍伐的巴西地區,年降雨量已很顯著的降低。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欧洲大陆的西边,大西洋的东北区域,有一支自西南向东北流动的洋流——北大西洋暖流,它给欧洲带去了温暖湿润的空气和丰富的降雨,使北欧的冬天不至于那么严寒。这支暖流也相似地影响到北美东北部。如果没有它,那么北欧的冬天就会变得异常寒冷。不仅如此,北半球很大一部分地区的气温都要受到影响。这是因为,北大西洋暖流是全球洋流系统中很重要的一个成员,它的变化会打乱洋流格局。北大西洋暖流是温盐环流(Thermal-Haline Circulation,简称THC)的一部分。THC就像一个巨大的传送带:在北太平洋和印度洋中部,分别有一个区域,海洋深处的冷水往上涌,来到海洋表层后,向西南流去。这两支寒流会合于印度洋西南部,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进入大西洋,一路长驱北上,穿过赤道,流经墨西哥湾,流经西班牙、葡萄牙西海岸,向大不列颠、冰岛、格陵兰岛开去。到达格陵兰岛南端的时候,由于水温降低,以及连续的蒸发浓缩,它变得又冷又咸,密度很大,于是在这里又下沉。在海洋深处,这支海水循着来时的路,返回太平洋北部和孟加拉湾,然后再次涌到海洋上层。大家可以看到,温盐环流流经很多海区和纬度,并且它的流量是很大的,所以它充当了在不同纬度之间运送热量和水汽的角色。在从低纬度流到高纬度的时候,温盐环流带来热量和水分,这对于处在高纬度的挪威、英格兰等地区是十分珍贵的。同样处在高纬度,北欧却没有阿拉斯加、西伯利亚那么寒冷,就是这个原因。不仅是北欧,几乎整个欧洲、北美大陆的温和气候都受惠于北大西洋暖流。如果它中断了,那么冰川就会在这个地区发育,首先是挪威中部的高山(格利特廷山脉)、阿尔卑斯、北美的阿拉巴契(这个我不确定,这个山脉纬度可能没有那么高,一下子发育冰川可能不大容易),然后,以这些地方为中心,冰川在大陆上铺展开来,覆盖波罗的海,覆盖北欧和北美的广大地区,分别形成冰期时的斯堪第那维亚冰盖和劳伦泰冰盖。冰盖生长过程中,还会由于冰雪大量反射太阳光而造成地球对太阳能的吸收能力下降,引起进一步降温。

2009-2-12

http://www.chinadaily.com.cn/zgzx/2009-02/17/content_7484693.htm

翟盘茂】应该说长时间干旱,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因为长时间的不下雨。不下雨的原因是大气环流发生了异常。中国,尤其是北方地区的降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来自海洋水汽的供应。在去年11月份以来,来自于印度洋、热带太平洋的水汽输送渠道基本上被切断,所以没有有效的水汽输送到北方地区,很难产生有效的降水。当然,一些大气环流的异常使整个中国大陆受到了高压系统的控制,在海洋上副热带高压系统基本上偏弱,偏东,这样使得海洋上的水汽无法有效送到大陆上来,这是一个直接的原因。当然从长期背景上看,我们华北地区最近这几十年来也特别容易发生干旱,降水基本上处于一个长期偏少的情况。冬季的降水基本上处在长期偏少的趋势当中。所以这次的干旱也是在长期背景上产生的一个部分,和气侯变化也有一定的联系。

http://www.jnny.cn/kanghan/details.asp?id=3178

进入2月份以来,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出现明显调整,北极涛动处于正位相,意味着冷空气龟缩在极地,向南扩散势力减弱,欧亚中纬度地区环流出现以纬向型为主的特征,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较1月份明显减弱。虽然受西太平洋副高偏弱的影响,来自太平洋的水汽输送仍然较弱,但是来自孟加拉湾的西南水汽表现为阶段性偏强的特征,并输送到长江以北地区。冷暖气流在长江以北地区交汇,使得华北、黄淮等地区出现降水,但由于来自南方的水汽输送条件总体较差,降水量较小。

家园 我理解这方面的体会

身边也有这样的例子:用自己的学识和经验(或者是浅薄和自大)为自己累起了一座象牙塔,把自己关在塔里。面对外面的敲门者,始终抱有疑心甚至敌意,认为象牙塔永恒不倒,殊不知外面已沧海桑田。

家园 胡佛大坝是美国建的,更是原罪,要为这70年气候变化负责

胡佛大坝建成75年,库容352亿立方米

三峡大坝建成5年,库容393亿立方米

(75x352)/(5x393)=13.4,美国的原罪是TG的13.4倍,你个瓜娃子被龙卷风卷糊涂了

家园 所以,三峡大坝还要为美国的龙卷风负责!必须的!!

美国的大坝是民主的大坝,是顺应民意的大坝。

共党的大坝是专制的大坝,是拦截民意的绿坝。

罪不可赦!!

家园 ...貌似我被钓鱼了

家园 不够,根本不够,不单要为全球干旱负责、为美国龙卷风负责

还要为日本地震、冰岛火山、智利地震。。。负责

最终要为恐龙灭绝和冰川时代负责

家园 这个我深刻同意

大学时候我看了点西哲史,想出一个道理:信息来源渠道和信息的处理方式(思维方式)决定了一个人的走向。在您给我们讲课之前,我一直以为是信息不对称占主要原因,直到您把很多消息摆在我们面前时,再给出自己的结论时,我才慢慢相信是思维方式造成。很多人思维僵化了,或者说被异化了,总是按照着自己既定的方式来理解这些信息。

多谢您,葡萄。你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头脑风暴。

..
家园 很喜欢“夸父计划”这个名字,类似的还有

“嫦娥计划”,“子午计划”。很中国!很三体!很给力!

家园 最后一句,深有感触

自觉也有自负封闭的倾向,需警醒,继续学习

..
家园 大都数

关于气候引起粮食危机,我最早看到的是葡萄在天涯发的那个《奔向危机或者奔向复苏的2007》。当时下面马上有人回复,楼主疯了,目前全球市场上多余的粮食可供人类多少年的。。。结合当时的环境,相信这话的我想应该是大都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