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谈谈书和出版社:写在前面 -- GPRS

共:💬156 🌺95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谈谈书和出版社:写在前面

从高中时候就喜欢买闲书,到现在也十几年了。成为书虫的过程,也是对书的质量和出版逐步了解的过程。

由于国内特殊的市场结构,出版社成为选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指南针。六年前到了美国,一下子懵了,因为美国的出版市场结构和国内迥然不同,就好象两国的经济结构一样。一个是计划经济残余加无序而蓬勃的市场经济,一个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到了这两年工作了,有了点闲心和闲钱,开始慢慢在Amazon上找可靠的版本,算是有了一点点了解。虽说是这样,我还是想集中在中文图书上。

我虽然做过几个月的临时杂志编辑,但是完全还是从一个读者立场来写这个文章。

关键词(Tags): #出版社(嘉英)#书和出版社(嘉英)元宝推荐:史文恭, 通宝推:有道理,唵啊吽,holmers,北极星光,上古神兵,duanjian,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谈谈书和出版社:大陆的出版社

谈大陆的出版社,就要谈点历史。我本身不在出版界工作,所以很多是基于一个读者的嗅觉来判断的,难免有差错之处,希望方家校正。

在1949之前,大陆著名的出版社大都是私立的。今天大名鼎鼎的中华书局,当年还是靠出版教辅读物出名的。到了1949之后,像其他各行各业一样,出版社开始全部公营化。和其他各行业又不一样,由于图书出版行业的特殊性,这一“公”之后再也没有“私”下来。书号成为一种控制手段和稀缺资源,也是中国很特殊的一个现象。

计划经济的想法,总是想把所有东西归类化,条框化。很自然的,这些合并公营的出版社也就变成各类专门书籍的出版机构,特别是那些大的全国规模的出版社。如人民出版社基本是党的喉舌,出版党的重要文献。一切以“人民”两字开头的出版社,都是该行业的权威出版社机构,如人民音乐的音乐戏曲类书版本最权威,人民卫生的医药方面书最标准。大部分同学小时候读的课本都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这些出版社当年都是由相关部委直接领导的。这是一个很容易判断版本权威性的过滤方法。当然也有例外,比如科学出版社,就没有人民两个字。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集中力量,保证书的质量,坏处是垄断,缺乏活力。

那些解放前的大出版社,则被分配了人文方面的不同职责:中华书局负责古籍,商务印书馆负责外国经典著作的中译(除文学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是出版各种人文读物。隔开了圈,好饲养。一旦界定不清,就容易出矛盾,如前些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和中华书局的《中华活页文选》的官司。各个大学的出版社,基本为本校的学术著作和教材出版服务。这一格局,到了今天也没有打破。所以下面将分出版社来讨论。

家园 献花支持啊,楼主请继续。
家园 谈谈书和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看这个名字,就知道这是我国文学类作品出版的权威单位了。当年我还是黄口小儿,开始买闲书,当然最早都是买小说之类的。那个时候啥也不懂,只知道买便宜的名著,比如岳麓书社的三言二拍(当时根本不知道那玩意儿少儿不宜)。后来看见人民文学的出版物才知道什么叫做正规军。

人民文学是1949之后才创立的出版社。文青出身的毛主席深知文学武器的厉害,人民文学也是占领文学阵地的桥头堡。人民文学出版的,都是面向大众的普及本。但是他的普及本又带有权威的定本性质。从文本的校订到内容的阐释,都是严格按照官方学术规范来的。人民文学出版的古典名著的前言,基本就是官方对于古典名著的评价。而人民文学版本的注释,几乎和教科书上的毫无二致。好的方面是严谨,坏的方面是死板。如果你家的书架上只有一个位置留给《聊斋志异》的话,我绝对推荐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的《全本新注聊斋志异》。

官方的钦点作家,如鲁迅,还有郭沫若作品的文学部分,都是由人民文学垄断全集出版的。

对于古典名著,人民文学的校订是严谨的:这是一切其他野鸡出版社不能比拟的。但是在删改方面,也是毫不留情的。人民文学八十年代出版的面对普通大众的《金瓶梅》,当时引起轩然大波。以至于停印了很多年才再印。这样一个引发关注的版本,其实早就被删减得干干净净了,第一版删去了两万字,最新的版本也删去了五千多字。人民文学删节书很多地方连(删去多少字)都不注明,你一口气看下来,浑然不觉。当然人民文学也曾经出过影印全本明版《金瓶梅》,最近一次大概是2008年。所有这些限量全本,都是要有级别和介绍信的读者才能买到:你能想象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还有人需要介绍信去买书么?你确认不是生活在三十年前?正是由于人民文学的半官方身份,出版社的运行也显得谨小慎微。

人民文学的装帧设计我很喜欢,特别是早些年的,朴素大方而不失美感。比如它的四大名著。在当年装帧技术和成本都非常有限的条件下,李吉庆这些设计家在人民文学留下了很多设计的精品。但是近些年,特别是1995之后,人民文学的装帧设计也出现了滑坡。一个方面是偷工减料,比如原来四大名著都有名家插图的(戴敦邦的《水浒》,刘旦宅的《红楼梦》),一律删去节省成本。一方面是俗气化。到了2000年后,中国人民富裕起来了,书籍装帧也讲究起来了。人民文学对经典作品也开始搞包装。比如把同样的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又包装成什么插图典藏版,里面搞了些清代的版画。个人觉得清代的版画几乎是中国绘画艺术中最薄弱的一环,人都和面条一样,房子都是二维化的(有效对抗二向箔武器)。这些仓促生成的版本反而破坏了这些书的经典性。当然还有更精装的,比如典藏版的杨绛译的《神曲》,价格不菲,完全是炒作了。

除了古典文学,人民文学还出版外国文学和当代中国文学作品。特别是建国前三十年的红色小说,大概人民文学要排第一(第二是中国青年?)外国文学,我觉得人民文学是唯一可以同上海译文出版社相比的。

现在很少买文学类,特别是小说类作品了。所以这两年对人民文学的书也买的少了。但是如果要买方便阅读的当代和古代中国文学作品,首选人民文学。如果有一天我的孩子也开始读中国名著了,我也会第一个推荐人民文学。

每年书市,人民文学都在北京地坛有半价展位,较之中华书局,半价书的书品都还不错。据说他们家的读者服务部也有半价优惠。对于我,这些都成为京华旧梦了!

关键词(Tags): #出版社(嘉英)#人民文学出版社(嘉英)
家园 前女友的一个朋友写了本关于红楼梦的书

非要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才行,费了好大的劲呢。

这个就叫做怨念吧。

家园 花!坐等评点下列出版社

楼主勿怪,吾来点题了:

作家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中华书局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少年儿童出版社

春风文艺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家园 怎么能没有三联

书店呢?

家园 对对!

忘了这个不应该

家园 谈谈书和出版社: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听这名字就是传承中华文化的不二之选。如果你留心市面上的古代经典,尤其是经,史,子三部,你也会得到这样的印象。明年元旦是中华书局百年,几乎可以和清华一样搞个“与(中华民)国同寿”的牌匾了。

其实中华书局1949前没这么风光,至少在古籍出版领域没这么风光。当年出版古籍的重镇是商务印书馆,百衲本二十四史那是杠杠的。中华书局是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起家的。大家知道,如果按照读者年龄来划分的话,当代中国出版市场最大的消费者是中小学生们了:这个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有点悲哀。所以教辅读物发行量大,来钱也快。中华书局前两年用中华书局自己的牌号大量出版教辅图书,颇有人有微词,认为中华书局不该自降身段,搞教辅这种速朽的出版物。主事者回答也振振有词:中华书局本来就是搞教辅起家的么。

1949之后,中华书局也公营化了,同大学里面的系科调整一样,国家把古籍整理的专业人才给了中华书局。当时领导人对于古籍又有特别的爱好,于是国家制订了大量的古籍整理计划。在官方支持下,在五四后一代承前启后学人的余荫下,中华书局出版了不少善本。比如点校本二十四史(特别是前四史),比如新编诸子集成(刚刚完成,最近在出版续编)。这些书可以说是现当代古籍整理的最高成果。如果要选共和国善本的话,几乎可以全部入选。

说来惭愧,中国对于近现代人类文字文明贡献不大,倒是老祖宗留下的传家宝还值得炫耀。加上研究古籍的人才一直没有中辍,中华书局出版的这些善本古籍,就是在世界上也是顶尖的。就好象上面所说的,如果你要买经史子三部的图书,中华书局是上选。但是有点需要注意,中华书局这些年搞了不少横排简体普及本。入门固然好,但是如果为了妆点门面或者要体会玩古典的感觉,还是找中华书局的繁体竖排本。

但是中华书局,特别是近年,也有它的问题,一个是上面说的滥用招牌的问题,一个就是印装质量。由于这些校点古籍出版年限跨越五六十年,而一直没有修订再版的机会/需要,所以中华书局一般拿旧版印刷新书,直到印得字迹漫漶。这还不是最差的,最差的是很多书版已经毁坏,书局干脆拿老书影印新书,这样缺笔掉字,甚至版面歪斜都有可能发生。雪上加霜的是,自从1990年代以后,出版社大量使用胶装本,就是在书脊上用一层胶来粘合大量的单页,看几次就断背了,随时可能分崩离析。而用纸在1990到2000年之间的大低谷时代,也粗劣不可看。这就出现了怪现象,很多书比如中华书局版《资治通鉴》(黄皮20本平装),版本本身经典,但是装订和印刷质量使得该书完全没有收藏价值,而市面上又没有可替代的!而同样的还在印刷的书,90年代之前的采用锁线装的老印本,反而价格被炒上了天。这大概是垄断的坏处之一。到网上随便一看,就看到大量的抱怨。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出版社(很多出版社,如上海古籍,和中华书局一个表现)。有什么样的市场,就生长什么样的出版物。这些书远没有《鬼吹灯》卖得好,读这些酸不溜丢的古书的,又多是寒酸书生,对于价格非常敏感。所以中华书局要控制成本,又没有打造经典的勇气,当然没有可能重排这些图书。

在所有的大牌出版社中,中华书局可以说是在商品大潮中最不淡定的。这些年大量出版畅销书,而原有经典的质量控制也远不完美。感觉书局就像冷门工科专业研究生,什么赚钱学什么,但是又没有个明晰而坚定的计划。中华书局毕竟是当代中国古籍出版第一重镇,祝愿它走出低谷,再造经典。

以后决定每次评点一下出版社的经典图书,增加点实用性。

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清史稿(繁体竖排简装):书架上摆一套绿皮本二十四史+清史稿,一共289本,望过去就好像walgreens,倍儿有范!这套书的淡绿色非常怡人,花纹淡雅,每本大小适中,又很轻,特别适合时尚女性拿在手上同衣服搭配。封面上的题字也是非常经典,如《晋书》,前后几版好像题字不一,有的版本好像是郭沫若的题字,有的是隶书。这套书并不贵,全套只要不到5000。但是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现在正在做重订工作,估计2012年能有首批问世,值得关注。但是设计上能不能那么经典就难说了。

《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这书本身经典,但是如上所述,目前找不到装订质量满意的版本。

《新编诸子集成》:研究诸子恐怕得看这书。最近似乎刚刚出全,一共大概60种。同样善本的还有各种古代类书,比如《太平广记》之类。

中华书局还有些不错的面向入门读者的图书,比如《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译注者大多是大家。

虽然中华书局的集部不是强项,但是它的《古典文学基本丛书》里面的书也还不错,有几本可能还能算目前最好的版本。

但是特别要注意的是,中华书局近年出的一些书,比如这个

外链出处

排印质量低劣,错别字不少,版面设计恶俗,绝对是砸牌子的。

最后向大家做个隆重推荐。文革时为了老年毛泽东,各大出版社专门制作了所谓文革线装大字本。字大行稀,制作精良,被称为“当代殿本”。中华书局复制了其中两种:

外链出处

外链出处

再弄一套水点桃花的毛瓷,坐在宽大的布沙发里面翻阅,绝对有点儿菊香书屋的意思。

通宝推:毛锥子,履虎尾,
家园 不好意思

只有几个出版社在我的计划名单中,很多出版社我也不熟悉。

家园 说说商务出版社吧。

说说商务出版社吧。

最近一本书在他家出,从交稿到现在,一年多了,都还没有付印。整个一老大帝国的感觉。。。

家园 您写的真好,勾起了我读《中华活页文选》的回忆。

雪上加霜的是,自从1990年代以后,出版社大量使用胶装本,就是在书脊上用一层胶来粘合大量的单页,看几次就断背了,随时可能分崩离析。而用纸在1990到2000年之间的大低谷时代,也粗劣不可看。

非常真实。

家园 呵呵,您写您的

俺只是随便说说,抛砖引玉

家园 这个问题我一直不解

从装订来说,有三种,一是老式的线状,二是后来的订书钉,三是现在的胶装。

胶装从成本和人工来说,确实省事了,从外观来说,也很好看,起码书脊码起来很整齐,但最大的缺点就是阅读不便,不易翻折,而且易坏,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有替代方案。从手感来说,还是老式的线装(穿书脊的那种)翻阅最为方便。当然天长日久容易散开也是个问题。

家园 谢宝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