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西游记1 - 我的西班牙之行一周年纪念 -- 肘子
刚看到日历,今天是2005年3月5日。想起是整整一年前的今天,我开始了西班牙之行。去年那时,我无忧无虑,正是刚做完毕设,还没有开始上班的空档。如今回头看来,早已时过境迁,对于那样全心全意旅游的心境,除了怀念,还是怀念。
此次西行,从首都马德里开始,持续了11天,走过了一些城市,经历了一些事情,留下了一些回忆。
就从马德里写起吧。其实马德里给我的印象非常一般,有天气的原因,有城市本身的原因,也有我自己的原因,总之觉得和这个城市没有太多缘分。勉强才能挑出几张照片来,大家凑合看吧。
这是Atocha火车站,相信大家就算不记得火车站的名字,也一定记得去年311马德里火车站爆炸案吧,就发生在这里。
这里其实是个很美的火车站,车站内种着高大的温室植物,人们安静地在周围休息。我那天并没有坐火车,是特意来参观的。几天以后,当我在Sevilla当地的报纸头版上看到Atocha已经面目全非,周围站满了警察,挤满了记者的照片时,无法抑制悲痛。
马德里有三家世界级的美术馆,普拉多博物馆(The Prado Museum)、索非亚王妃艺术中心(Centro de Arte Reina Sofia)和提森?波涅米撒美术馆(Museo de Thyssen-Bornemisza),前两家都在Atocha附近。自觉对美术知之甚少,并且时间有限,普拉多这种大多为宗教美术的地方还是不要浪费时间了。只是粗略地浏览了一下索非亚王妃艺术中心,贴一张偷偷照的毕加索《格尔尼卡》来充数。
据说马德里皇宫是仅次于凡尔赛宫和维也纳皇宫的欧洲第三大皇宫,可我觉得它毫不起眼,不知是不是天气的原因。现在皇宫已被作为博物馆,不过我没有进去,忘了什么原因,大约是那时没有参观博物馆的心情吧。
离开皇宫,天气忽然晴了,天色湛蓝,赏心悦目。
坐在观光大巴上,用一种最轻松的方式探访这个城市。午后暖暖的阳光,伴着耳边英文的解说,在早春三月的微风里,我竟然也能昏昏欲睡。忽然看到这面随风招展的巨大国旗。如果我没有听错,这应该是在西班牙国土上飘扬的最大一面国旗了。
谁说国外人少,就用这张照片来反驳。其实这里是马德里的周末市场,拥挤的这些人群,是来赶集的啦。各种邮票,硬币,以及任何可以被纳入收藏的小东西,在这里都可以出售或和别人交换。还有衣服,包,墨镜。。。不过这些东西,也就是地摊货的质量吧,还是看看热闹就算了。
沿着市场那条小路走到底,就来到这个建于17世纪的马约尔广场,骑在马上的家伙是菲利普三世。这里自建成就一直是马德里各种活动的举办场所,很喜欢后面房子上彩色画的装饰。
周末马德里的人们热衷于坐在这个广场晒太阳,喝杯咖啡,享受一下休闲时光。西班牙的酒吧也出售食物,分量不大,价格也不贵,就是供人茶余饭后打牙祭的零食,看那两个大章鱼。。。街上走来走去身材火辣的西班牙女郎,真不知道她们是如何在这样的饮食习惯下保持苗条的。。。羡慕
最后来一张特色的西班牙小吃作为今天的结尾吧。这样的东西叫做tapa,各个酒吧都有自己特色的tapa,多数味道怪怪的。我吃的这个是橄榄和某种鱼泡在油里弄出来的,吃起来酸酸的,应该是很称职的下酒菜吧,不过我就着面包吃,看看这油。。。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从Atocha火车站乘火车出发,没过多久,就能看到Toledo古城出现眼前,塔杰河清澈的水带环绕着褐色的城墙,我不禁摒住呼吸,仿佛站在了中世纪的欧洲。Toledo距马德里70多公里,古城面积很小,却在西班牙历史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罗马人、西歌德人、摩尔人、犹太人都曾经在此定居过,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也先后进驻,因此这个小城里融合了多种风格的建筑。
Toledo古城号称是西班牙最重要的国家古迹,我跟着成群的人流,来到城门口。这是比萨格拉门,古城正门。可惜那时背光,这张照片没能照出城门的雄伟。
再来一张城门的近照吧,这是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的王徽。
进了城,看到城外的风景是这样的。如果没有那些车,能看出这是在什么年代么?
这座有两千年历史的古城坐落在山崖上,周围地势险峻。即使是周围修好公路的今天,地势落差也是显见。小城在历史上几易其主,大约也是看中这样的城市在战争中优越的战略及地理位置吧。
在古城石板街上静静漫步,那感觉如此熟悉,仿佛无人的江南小镇。只是街道两边出现的,不是空气中飘散的米酒香,不是烟雨中撑伞走过的黑发女子,而是教堂、修道院和旧时的宫殿。
在小路中穿行,这样的教堂忽现。巨大的哥特式风格教堂始建于1227年,建了两个世纪。正如那时看到的一句形容:无论从教堂附近的任何一条街巷取景,都将是美丽的风景。我的相机比较傻瓜,只能这样斜着才能照的全。
不过我有些好奇的是,哥特式教堂通常正面两个高塔都是对称建造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高一低的样子呢?而且较低矮的那个穹顶,似乎并不是哥特式风格。有人说高的那边是作为钟塔建造的,还有人说是因为教堂建造时间太长,最初的建筑方案随着时间流逝,建筑师的更换产生了出入。我比较相信后者,毕竟在教堂建造的那两个世纪,是Toledo最为繁盛的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变迁一定会在建筑上留下痕迹。
大教堂前的广场上,这样的街头艺人在表演。
共有三座这样的古桥跨过塔杰河,通往城中。
走了很长时间,终于觉得饿了,却不想耽误在Toledo的探访时间,于是,这是我的下午饭。西班牙也算是美食众多的国度了,这顿饭大概是我印象中最难吃的一顿,面包硬得铬牙,肉也薰得不好。唉,果然是有得必有失。
当天返回马德里的最后一班火车要开了,依依不舍的离开这座古城,在城外最后给它留张影,却还是背光。不过在我的记忆中,一年后的今天Toledo依旧美丽,这就够了。
最早可以追溯到罗马时代,它在414年被定为西班牙国都,现在也进了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单。可以说西班牙是从托雷多发家的,因为哥伦布就是在这儿拜见当时的国王,拉到了著名的探险发现加掠夺之旅的第一笔赞助,由此后西班牙迅速崛起,无敌舰队横扫四方,成为一代海上霸主。可惜国家发达了皇帝就开始摆谱儿,小小山城托雷多发展潜力有限,配不上伟大的西班牙了,这才迁都到马德里。现在看来,这次搬家肯定没提前找人看看风水挑挑黄道吉日,迁都仅27年后的1588年,无敌舰队在加莱海战中全军覆没,从此国势盛极而衰,西班牙只得蛰伏在伊比利亚半岛,再不复当年荣耀。
人当然更好啦
多多宜善!
西班牙国势盛极而衰就在他们“发现”美洲大陆之后不久,这么快!
希望以后有机会的话,我也能去欧洲住写日子。
右面的塔楼已经不是哥特式了,属于罗马复兴风格,可以参照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的穹顶及其顶上的小帽。即使左面的也不是纯粹哥特式,纯粹哥特式的尖顶没有那么多花样,以简单的尖塔为主,最多围一圈小尖尖,可以参照巴黎圣母院。
关于逆光照,一个小小的建议:如果可以控制曝光的话,按建筑曝光,这样天会过曝光一点,但主体曝光容易正确。要是地道一点,拍两张,一张按天曝光,一张按建筑曝光,然后在Photoshop里拼起来,两者兼顾。
我也觉得这教堂风格比较奇怪,说是地道的哪种风格都牵强。
照相的问题嘛,我其实就是傻瓜相机傻瓜用,的确不太懂一些技巧,不过这个建议的确不错,我以后要多学习啦
在我去过的西班牙寥寥几个城市之中,要挑出最喜欢的一个,毫不犹豫,一定是这里。
不要任何中文的译名,Granada,只喜欢重复念出这个名字。这座城市位于Andalusia东部,Granada省的首府。都说Andalusia是西班牙最迷人的部分,Granada显然在其中最被老天宠爱。由于这里曾是阿拉伯人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最后一个王国的首都,特殊的历史背景赋予了这座城市与众不同的文化沉积,既有摩尔人修建的宫殿,也有基督教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瑰宝。
Granada是一座适合在黄昏漫步任思维不停游走的城市。狭窄的街道,白色的建筑,沿着石子小路随意行走,不必费心查对地图,不用考虑路要通往何方,就这么走着,无论走到何处,眼前都是美景,心中都是感慨。
阳光照耀下,教堂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无论是坐在街角安静的老者
还是小空场上弹琴唱歌的青年,都能让人感觉生活的简单美好。
走累了,街边阿拉伯风格的小店也能打发好一阵时间。
或者找间咖啡店,品尝西班牙特色小吃:浓巧克力和西班牙油条^_^。这东西本名叫churros,可是无论长相,味道,都和油条极为相似,就这么称呼吧。顺便说一下,这两样东西配在一起是典型的西班牙早餐,一定要用油条沾着热巧克力吃,我的最爱。不过从西班牙各个城市吃过来,似乎只有Granada这家咖啡店的最地道好吃,热巧克力浓得可以把勺子竖直放进去不会倒。
继续顺一条小路,专心致志地行走,忽然一阵喧嚣。抬头一看,这样的一个平台,人们或坐或站或攀谈,脸上却都是轻松美好的笑容。
这是个怎样的地方呢?我爬上台阶,放眼望去,眼前的景色让我沉醉得忘了任何语言。是了,这就是Alhambra。
阿拉伯人进入西班牙后,用漫长800年的时间,缔造了伊比利半岛上的阿拉伯文明,而曾经作为王宫的Alhambra,集回教文化艺术之大成。Granada是带着最多阿拉伯文明痕迹的西班牙城市,不仅因为摩尔人在此处停留的时间最长,也因为自摩尔人离去,这里发生的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了。这样的结论,在真正来过Alhambra以后,一定不会怀疑。
到Granada绝对不能错过对Alhambra的造访。Alhambra这个名字来源于阿拉伯语“红色”之意,因此这里也有“红城”的别号。从古到今,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清晨黄昏,红城都赢得过无数的溢美之词。带着有些激动的心情走入这座宫殿时,便知道,无论怎样的夸赞,都嫌不够。
虽然那个繁盛的年代已不再,虽然墙壁已经剥落了色彩,还是仿佛能够看到,悠扬的钟声里,披着轻纱的阿拉伯公主,缓缓走入这样的花园。
透过这样的窗,看外面的世界。
花园里喷泉依旧迷人
门框上精致的雕纹,什么时候,却已成了小鸟的栖息之所。
城墙上飘扬的旗帜,已经换了再换
有谁还能记得,在这样的墙壁上写下可兰经,需要多少时间
亘古不变的,怕是只有远处山上的白雪皑皑。
从Alhambra看Granada,是这样的一片干净。
入夜,Alhambra灯火通明。我在此停留了好久。可惜照片还是糊了。
照片精彩,解说也带着浓浓的感情
作为Andalusia的首府,西班牙第三大旅游城市,如今的Sevilla和15世纪时的它拥有同样的魅力。
城市不小,但处处干净明亮。用石灰刷得粉白并点缀着鲜花的房子,和漂亮的庭院一样随处可见。
在Sevilla看到过的很多都忘了。可能旅行就是这样吧,每天都全心投入,时间稍长,就不能像旅途的最初,对什么东西都能保持高度新鲜感了。但有些,却是一定能记住的,比如城市里最具代表性的东西。对于Sevilla,一定会记住的是Alcazar和大教堂。
Alcazar是城堡的意思。西班牙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Alcazar,不过以Sevilla的Alcazar最有名。此处曾经是摩尔人的宫殿,和红城一样,也是伊斯兰风格代表作。
虽然风格相似,可总觉得这里不如红城那样令人感动,或许是因为这里不如Alhambra保存得完好吧,当然,更大的可能是因为我对红城有了先入为主的好印象。
无论我喜不喜欢,宫殿还是宫殿,供曾经的王室居住,供如今的游人赞叹。
Alcazar的后花园非常漂亮,植物和建筑完美结合在一起。这片错落有致的花木之后还有一大片的草坪,想来在天气晴好的时候,一家人来此野餐一定惬意。
这座高达98米的教堂是Sevilla的象征。据说此处原本是清真寺,摩尔人离开后,天主教组织为了显示自己的势力,在这里重新盖了这座教堂。教堂原本是哥特式风格,由于中央圆顶曾经坍塌,重建后风格有所改变。
有说法是这座教堂是继梵蒂冈的圣彼得教堂和伦敦圣保罗教堂之后,世界第三大教堂。似乎有很多个版本的世界前三大教堂,可能是不同方式的排名吧。不过无论如何,Sevilla教堂的确恢宏壮观。里面保存的祭??屏锾,哥伦布墓葬纪念碑和各式无价的艺术珍品,让我在这座巨大的建筑中不住惊叹。
高高的教堂钟塔,原来是开放可以上攀的。一览城市的风貌,非此处而无它。不过攀登的过程比较痛苦,以前为了让达官显贵可以骑马直接上塔,钟塔内是没有修建楼梯的,都是斜坡向上。闷着头走了好一会,才终于有个窗口可以看到塔外的教堂和城市,先喘口气。
教堂院内种了八八六十四棵橘树。正是春天,草木新绿,让古老的教堂也有生机勃勃的景象。
Alhambra里面人确实那么少吗?还是等到了一个好时机?这是什么季节?
夜景不容易拍,要不糊更难。如果能有一点依托,相信抖振的问题会好很多。比如双肘支在石墙或窗台上;被背靠墙或电线杆,双肘内收、抵住前胸等。把相机设到自拍,也可以减少按快门的振动。摒住呼吸也有利于稳定相机,但有时摒得时间长了,心跳得厉害,反而把相机晃起来了。有这些条件时,我一般可以做到200毫米焦距1/8秒不糊。不妨试试看?
Alhambra里人不算多,但也不少,没人的时机还是要等的。
我在那个位置拍了很多张夜景,都是用手肘架着的,勉强还算能看的这张就用的自拍模式,可是好像还不太好。可能是光线太远了,或者我自己技术不过关吧
换一个带电子防抖的DC吧,在暗处的效果相当明显,现在相机价钱掉的不象话,终于不用像以前传说拿着砖头练铁手功了。
嘿嘿,不会有人误解这个标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