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文明从何而来1--时间与空间 -- 泉畔人家

共:💬65 🌺24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为了小脚趾的2片甲,花一下!

还以为自己小脚趾上的2片甲是病呢,现在明白了,呵呵

家园 能给个图看看吗?实在想象不出来12片脚指甲是什么样子.

也不知道我是不是.

家园 我老家山东北部。

虽说无由的以民族而自豪,但对祖先文明的源头还是充满了遐想。黄帝前神农氏衰,神农前呢?期待泉畔的妙思奇文。

家园 还在4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时代,石器工具就已经诞生

在200万年前的直立人时代,锋利的石器和梭镖就已广泛使用,直立人甚至掌握了火,这时的古人类已成为猎食者,牙齿的退化就是直接证明。直立行走最大的好处是耗能低,直立人已拥有非常接近现代人的下肢,体毛退化,可以适应在炎热的正午靠耐力捕食,典型的战术是追踪、袭扰,令动物不断奔跑而不得休息,待被捕猎动物的体温升高而不能继续活动时逼近用石器或梭镖猎杀,这方面(指猎杀行为)有大量的化石证据,而这个捕猎模式直到今天还被桑人/布希曼人采用。靠耐力捕食,耗时很长,桑人捕猎羚羊的平均时间是4-5小时,奔跑距离达数十公里,在危机四伏的野外过夜也是常事,迷路的话,这个物种早完了。在200万年以前,直立人的大脑已比较发达,直立人走出了非洲,其生存环境不但包括非洲的稀树平原,还有热带雨林(爪哇人)、温带山区(如蓝田人、北京人)等,谁说他们会迷路?直立人的活动区域远远大于黑猩猩,归巢能力自然远比黑猩猩强,更不要说比直立人更发达的智人和现代人(现代人是智人中的一支)了。

至于食盐,所有的哺乳动物都依赖钠的代谢来调节电解质平衡,而目前发现的直立人生活的地方都是远离大海的内陆,智人、现代人中的多数也世代在内陆生存,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人类的祖先主要依赖大海和咸水生存,在大海中捕食已是现代人时代的事,至于天干、地支、八卦出现的时候,现代人已经散布于世界各大洲,城邦文明在地中海沿岸早已兴起,甚至金字塔已屹立于尼罗河畔了……

古人类学的资料很多,建议楼主去看看。

家园 这个更不靠谱

人类进入美洲的时间大约是在距今1.8万年前后,有巢氏即便为真也是远远在这个时间点以后,弓箭的发明更早,人类是带着弓箭进入美洲的,在3万年前的史前岩画上,长矛和弓箭已经出现。

家园 这个,mm还是自己搜吧

图片贴上来怕影响大家食欲。:) 现代人的已经是很不起眼的残甲了,退化掉了。但几十万年前,这片指甲也许比今天要明显的多。

家园 正解

我妈的三叔是兼职的风水师,大拇指在其他四个手指的指节上点来点去很熟练的。

家园 有讲非洲土著狩猎的,是全部落合作完成的

事先侦察好猎物,譬如羚羊的位置,以及周围的环境。然后猎人们分散开,沿着预先设定的线路布置开,并注意隐蔽好。当所有人都到位了,开始向预定的方向追逐猎物。猎物被惊动而逃窜,人追不上,但是下一个隐蔽位置上的人出来,继续轰赶猎物,直到猎物倒下,或者速度慢下来,被捕获。捕获以后才是麻烦开始的时候,得尽快转移,要提防其他捕食动物的抢夺,碰上狮子这样的大家伙,甚至会导致伤亡的。

家园 你怎么知道有巢氏是在这之后?

弓箭发明的更早,那么好,现在世界上能被公认的弓箭文物是多久以前的?还有,印第安人住的是什么地方?他们是露天住还是搭草屋子,他们搭草屋子的技术是去美洲之后发明的吗?

家园 脉络非常清楚,典籍里也都有

主干 女娲--伏羲--有巢--遂人--疱牺(畜牧)--神农--轩辕

中国典籍把遂人作为文明社会起点。

家园 这个说法我接受,但不敢肯定。

《史记》应当是一部认真的历史记录了。司马迁只所以神农始,而不写其它的,我想应有相当深的含义。

即:在当时黄帝有据可考,神农有言可传。其它就不可(敢)言说了。谁敢说神农之上就仅是女娲、伏羲、有巢、遂人、疱牺?

如果仅以:造人、记录、建房、生火、养牧、农耕为分,感觉有点想当然。

我一直深信我们民族的先古历史非常精采,只是我们还没发现。

先声明下:天道远,人道迩。不信宗教,只崇祖先。

见笑了。

家园 呵呵,给你看段更猛的

自人皇已后有五龙氏,大庭氏,栢皇氏,中央氏,卷须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盧氏,浑沌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斯盖三皇已来有天下者之号,但载籍不纪,莫知姓、王年代、所都之处。而韩诗以为自古封太山禅梁甫者,万有余家。仲尼观之,不能尽识。管子亦曰。古封太山七十二家。夷吾所识十有二焉。首有无怀氏。然则无怀之前,天皇已后,年纪悠邈,皇王何升而告。但古书亡矣。不可备论。岂得谓无帝王耶。故春秋纬称自开闢至于获麟,凡三百二十七万六千岁,分为十纪。凡世七万六百年。一曰九头纪。二曰五龙纪。三曰懾提纪。四曰合雒纪。五曰连通纪。六曰序命纪。七曰脩飞纪。八曰回提纪。九曰禅通纪。十曰流讫纪。盖流讫当黄帝时,制九纪之间。是以录于此补纪之也。

看了没,历史是从327万6千年前开始算的,猛吧?这可不是老泉瞎写的,写这个的是唐朝人司马贞,是补《史记》的《三皇本纪》。

实际上,司马迁《史记》本来有没有三皇本纪,历来就有不同看法。唐朝的司马贞本意认为流传的《史记》亡佚了《三皇本纪》所以他要补上。他记录的这些东西和年代,我们也不能认为就完全是瞎扯。小司马可是皇家学者,和当初司马迁身份差不了太多。

 司马贞,字子正,唐河内(今沁阳)人。开元中官至朝散大夫,宏文馆学士,主管编纂、撰述和起草诏令等。唐代著名的史学家,著《史记索隐》三十卷,世号“小司马”。

另外,我建议你看一下《史记》《五帝本纪》的结尾,在这,司马迁写的很明白,不是没有资料,只是资料不雅训,不符合儒生的说法,所以司马迁没有收进来。

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於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家园 最原始的弓箭无法保存,没有直接文物遗留

只有石制和骨制的箭头有可能留下,另外就是岩画上的证明,距今大约3万年,但更早期的弓箭因材料问题无法保存至今,原始弓箭全部使用植物材料制成。

至于有巢氏,先证明他的存在以及年代,否则没有意义。

家园 高健群《最后一个匈奴人》,多一小指甲是匈奴血统的

楼主真个听风就是雨啊...

家园 老兄可能想复杂了,12也在手上,那些算卦的人现在还是

这样用的吧,我也不是太了解,仿佛在网上看到过。

有一个词叫作“掐指一算”,就是这样吧。把你的手掌翻过来,掌心面对自己,大拇指自然弯曲,4X3=12就在你的眼前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