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艾ww被抓起来了?抓得好 -- mhymark

共:💬324 🌺2428 🌵4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家园 是姜文对马晓晴介绍的时候提到的

说布置房间的一幅画是艾未未的。马晓晴说这个名字挺逗。

家园 赞同这句

“看中外的诗词、书画、雕塑等等艺术作品,别管咱欣赏水准如何,至少是都能认可。近现代的一些艺术作品就觉得不像人干出来的了。甚至于这些作者,就更觉得是来自火星了。”西方也有人认为,有些现代派画家认为文艺复兴时代的大画家只是画匠,而在那些大画家看来,这些现代派画家连画匠的徒孙都比不上。

这里面有一个矛盾,就是先行者把很多事情都做到极致了,你照他们的路子走永远也无法出头了。就象我们现在再怎么拼命练字,能指望超过王羲之的十分之一么?只能搏出位,要搞怪,才能暴得大名。

家园 这个是很明显的谣言

鲁迅是一个意志极坚定的人,对肉欲抵御能力极强,因为反抗封建包办婚姻,他曾长时间的过类似苦修僧式的生活。很多人都知道鲁迅的原配朱安夫人是包办婚姻,鲁迅实际上是被老妈骗回家来结婚的,他又是个孝子,不能撕毁婚约,于是他抵抗的方式就是不和朱安圆房,但年轻人毕竟气血方刚,每天都和一个年岁相仿又对自己百依百顺的女人过夜,说不起欲望那是不正常的,鲁迅怎么办?他就寒冬腊月只穿一身薄长衫,里面就光着,靠冻自己折磨自己肉体的方式来控制自己的欲望,并且一直坚持多年,这是一个决心和毅力何等坚强的男人,怎么可能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去偷看弟媳妇洗澡?他想看女人早就看了,也有很多女人愿意让他看,周作人的日本老婆又不是什么美色(如下图),鲁迅有什么道理偏偏见她就控制不住自己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当然,最后我还得多说几句,鲁迅让朱安小姐守活寡这个事情,我虽敬佩他的坚强决绝,但这样也未免对朱安太残忍了一点,这也是鲁迅最为人诟病的方面之一:倔强到不近情理,执著到刻薄残忍。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人们对鲁迅多是只远远敬仰,而很少有人觉得他亲近的原因。

朱安其实是一个非常温良贤淑的纯朴女性,只是从小受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家教影响,文化上和鲁迅差得比较大而已,她为人的品德和对他人的宽容是足以让现今大多数女性汗颜的。终其一生,她没再嫁,也没离婚,为鲁迅守了一辈子的活寡,她的人生是令人同情的悲剧。

家园 我觉得TG或中华民族的领域能力是融合,天下大同的

融合,不是吞噬的融合。

家园 西西河真是左到家了,连晨大这样的人说话都越来越没谱了
家园 问题是艾未未之类的东西太怂了

纳粹是明目张胆说要消灭劣等种族的,证据大把。

而中国的怂货基本就是阴阳怪气影射挖苦,真刀真枪说“俺就是反TG”的不多——从这个意义上说刘晓波至少还有点胆气——这种东西在法律上不能当证据用。

如果说纳粹是黑社会和恶狗,怂货就是二流子和鼻涕虫——恶心人而不是杀人,是他们展示存在感的方式。

家园 突然看到这一句,不得不说亲王祥瑞

就像雷斯林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读书,把学校的教授吓倒是必然的。

家园 同行是冤家

为了争夺狗粮,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家园 同意!未见伟大到何处!
家园 得有一定批判力才能看出书里的矫情

现在小孩子对过去年代的艰难了解不多,倒是伪贵族情结一把一把的,瞧不起TG太土,自怨自艾中国没贵族,为了吹捧这个贵族情结,把老蒋都抬上桌面了,什么民国风度,什么大家气度,网上这样的帖子一堆一堆的。那种为了逃避批斗连夜含泪切高跟鞋跟、把玫瑰花用开水浇死的“悲惨”遭遇,在煤球炉上烤馒头片充面包的“优雅”气质,很多人受用的。

禁了也好。

家园 实在很难理解,能写出大堰河这样的诗的人

还有那句著名的“为什么我的眼中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的人,对待自己的儿女是这样的冷漠寡情。

一个人连自己的儿女都不爱,怎么可能爱自己的祖国爱到深沉?

我爹教我的择偶观时就说,你要多听听他对国家的想法和看法,一个人如果不爱自己的国家,恐怕也不会有多爱自己的家庭。

当时还有些不以为然,事后的经历还真验证了这一点。这句话反过来用我觉得更合适些。

家园 向乒乓球队学习

搞个几连冠,十几连冠。

家园 是啊。不过,现在不是有炒作么?硬是把这些东西也炒成艺术,

硬是把这些人也忽悠的自我认同。

家园 您的理论也未必通得过心理学的检验

一般越是这种心理坚定、不惜痛乏己身的人,越可能有极大的诱惑在心中。很多时候普通老百姓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可能反而有正常的心态和较高的道德标准。但是,平日里用最高道德要求自己的人,往往会有一些奇怪、异常的心理欲望。

生活中偶尔也会遇到鲁迅这样的人。这种事情,人生经历多了、够了,才能有体会。

总之,无风不起浪,很多时候谣言往往是真实的,费力去护卫一个偶像的专家往往是吃力不讨好的。

家园 “未必”而已,不是吗?

其实这件事,没有人可以下定论。不过很多人出於护卫自己心中偶像的原因,选择不看而已。回忆录就真实吗?作者自身的回忆、编者的立场、出版的选择,太多因素了。很多时候在历史研究中你会发现,回忆录和当时的档案、新闻报道对比,往往是最不可信的一种史料。

起码可以说,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你再在网上讨论一百年、两百年,历史学家也只能说是疑案。

除非你用公权力介入,不过这样一来,先天就输了。(针对任何一方都是如此。)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