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夏王朝---从疑古说起 -- 夏商楚歌
的确是笔误,感谢您纠错,希望继续,献花一朵,居然得通宝一枚。哈哈
几千年的历史,大家可以慢慢聊。
请问在中文里面,文化的原意也是耕种吗
好莫名其妙啊
“文化”的概念,是从西方传入的。它与“文明”相近,但又有所不同。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积累而产生。”
不过文化也往往依赖物质而存在,或者说物质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如中国传统的酒文化、茶文化等等。因文化是积累的,非一朝一夕所能产生。所以文化的定义有多种表述方式,我比较赞成文化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总和这一说法,也就是“大文化”,即广义的文化。
还有一种“文化”的概念更狭小,指音乐体美(如文化局所管之“文化”),这是“小文化”,即狭义的文化。
我们一般所说的文化,更偏向于精神方面,叫做“观念文化”,它介于广义与狭义之间。我们这里所讲的“文化”,基本上都属观念文化。
站在学术角度谈这个词,文化属于石器时代范畴的慨念。用于专指时代特别是新石器时代包括金石并用时代的原始部落人类遗迹。
文化一词来自西方。文化的原始意义是耕作。文化慨念的本义是属于与农耕相联系的原始部落时代范畴的。
但文化很明显是个时髦的词,因为它总在不断的组成新词,特别是如“文化官员,文化工业”等。
为什么今天我们看到文化的本意是耕种如此难于理解?这还是从我国的文化革命引起的,当时的欧洲还习惯于把革命和政治以及社会动乱联系在一起,突然发现我们居然把革命和文化扯在一起了。
跟着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就出现了“文化宫,文化国务秘书处,”这就意味着是以国家政权承担文化任务。如此,世界就开始争论文化的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等意义。
于是欧洲中心说和文化交流问题等等也出现了,为了方便各文化之间对话,也为证明不同文化的存在,自然很有必要规范文化一词,
可是,德语中两个不同的词“bildung和kujtur"翻译成法语居然是同一个词;“文化”。
它们也和法语一样产生了大量的派生词和复合词。如;bildungspolitik教育政策,bildungskatas-trophe教育灾难,kulturjrager文化人等等。
如此,文化culture作为转义词,学者也无法准确下定义,于是就找到另一种使用方法,那是安托万。菲雷缇埃在1690年编撰的《通用词典》中有它的本义,
他所下的定义是;人类为使土地肥沃,种植树木和栽培植物所采取的耕耘和改良措施。并且他还加上一条在今天技术时代看来很可笑的注解;耕耘土地是人类所从事的一切活动中最诚实,最纯洁的活动。
当然,时代不同,社会背景不同,各民族和国家产生的文化不同,语言意义自然更不同,所以,今天全世界的学者对文化一词始终争论,却一直无法准确定义,目前文化一词往多了说有二百多个解释,在学界中主流意见有十一种。
希望我的解答能使您满意,也给西西河的朋友道声;抱歉,又一次多日未上线,对不起。。。。
我们完全可以说只有中国是原生态文化,因为世界文化分为两级,即“原生道路文化”(第一代)和“次生道路文化”(第二代)。中国文化是唯一由第一代文化延续下来的原生道路文化。文化必须是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积累而产生的。我们文化的积累和传承从未断过,哪怕亡国期间。宋朝和明朝时期我们是亡国了,但侵略者蒙古人和满人由于不具备高于汉民族的文化,因此蒙古不到百年被大明所灭,而满清是连族都没了。
一句话;强大的武力可以征服一个国家或者民族 ,但治理和彻底征服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只能是文化。
事实证明蒙古人文化低于我们,又不愿妥协,统治时期短命,满人很乐意学习汉文化,结果导致学习太投入,忘了自我,连族都没了。彻底的融入到汉民族中。
这篇文章很早就发在西西河,文章中说的非常清楚,如果还不能理解,可以读世界文化组织有关文化和文明概念的相关书籍。只要你把“原生道路文化”(第一代)和“次生道路文化”(第二代)的概念理解清楚,就不需要问我,自己直接能理解相关问题。反之,如果不把这些概念搞清楚,我们无法展开讨论,谢谢
文章链接;http://www.talkcc.com/article/3716014
中华文化的特征主要有:
中国人信仰的儒家、道家的思想、佛教是中华文化的主体。而宗教信仰虽说不一样,可我们的文化有很大包容性,包容性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我们往往是包容的同时吸取对方精华。所以不仅古代,就是现在,全世界学习汉文化也非常多。
简单提醒下,来自于宗教伦理的儒家前史和老子道学思想等等一直延续到今天,这个你应该清楚的。另外就是大家熟悉的,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这点一直没变过。我发的那篇《中华文化起源》有这方面的解释,文章中把中华文化的主体;道家,儒家,佛学等分别说明了。
再说细点不防看看我们熟悉的文化特点:孝(服从、尊敬、赡养父母、尊崇祖先)、勤劳、容忍、随和、谦虚、忠于上级、礼仪、礼尚往来、仁爱(恕、人情)、教育、团结、中庸之道、修养、尊卑有序、正义感、恩威并济、不重竞争、稳重、廉洁、爱国、诚恳、清高、毅力、耐心、俭、报恩报仇、文化优越感、适应环境、谨慎小心、信用、知耻、有礼貌、安分守己、保守、要面子、知己之交、贞节、寡欲、尊重传统、财富。
研究部门是收集了22个国家的资料,统计分析,这些特色可归纳为四价值面相:整和、儒家动能、仁慈心、道德感。
另外就是特定文化和概念的关联,中国人没有强烈的“自我”概念,个人主义是西方的观念。个人主义到了中国就成为“个体主义”,强调的是个人主义的负面,即“自私自利”的一面,而不是“自立自责”的一面。
各国人和文化分配有很大区别,比如;日本人有区域上的区别,美国人不但有区域上的区别,在内部人种和文化上有很大的歧异性。日本可说是个同质的社会,美国是个异质的社会,有黑人、白人、拉丁美洲人、亚洲人和其它各色各样的人种。
说起中华文化的特色其实大家都很熟悉,可能就是太熟悉一时想不起来。比如;
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
二;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
三;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
四;刚健为本、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五;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气节,
等等这些都是判断其文化是否断裂的根据。而且中华文化从没断裂过的这一结论是世界公认,不是我国关起门自己定的。
台湾杨国枢教授研究的结果,中国人的传统性:
1、孝顺父母,
2、积极心态,
3、男权至上,
4、宿命主义,
5、自我控制等,
除了孝顺父母外,已大幅降低,而现代化:
1、男女平等,
2、进取和乐观,
3、民主心态,
4、尊重个人感情,
5、独立自主等则大幅上升。
这就是古代国人和今天现代人的文化区别,希望这样的对比能给你点提示。还有什么疑问我们共同探讨。谢谢
精神损失费啊!
俺就想,如果是简牍之类的东西,说不定就腐朽了,要是老天开眼,能挖出那么一片两片的,不知道能鉴定时期么?
楚地湿润。所谓“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大半年”。湿润的地下埋藏木简,数千年没朽烂玩,是完全可能的。
楼主显然是行业内的,我也是历史系出身,行内的事情也多少了解一些,所谓大家方家巨著,还是存疑比较好
舜、喾、俊是一个字的变化。
貌似看有学者说过,俊(jun),又做“夋”(qun),转写做舜(shun),也写做“喾”。帝俊据说生了十个太阳。
就是商人总归要在什么地方记录一下商朝是怎么来的,现在发现这么多甲骨文也没有发现任何提到夏的事,那么夏只好存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