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读《易经》心得】引子:胡思乱想 -- wqnsihs
明知道人会死(不需要用周易算就知道的),但是还是会辛辛苦苦把孩子抚养大。这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
其它的比如,战败了宁死不降、宁愿冒着坐牢的危险也要贪污等等。世界上很多事其实结局早已注定,但是大家仍然义无反顾的做了选择。正所谓,尽人事,听天命啊。。。
预测是不可以预测自己,刀不削把
但假如有相当部分人掌握而且利用了其中人性方面的规律,那么这些规律也就失效了,因为人的因素会影响这个系统。
这个跟很多股市的技术很像,一开始很灵,但用的人多了就不灵了。
这个是先天八卦的,还有后天八卦的。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4 铢钱。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3。本帖花:1
一些经济学诺奖就是把大白话与直觉弄成数学了。
这个周易,如果是经验总结,那就是把大白话与直觉加了个八卦的神秘主义外壳。加以模糊的解释,可能写的人自己也是瞎蒙,就跟着感觉扯。有没有可能把它的内核剥离出来,啥是喝高了胡扯啥是真正的经验,往回推。
看到他再论语中说有机会写易经,心理非常遗憾,很期待他的角度和解读
主要是看金景芳、吕绍纲两位写的《周易全解》,不知忙总看过这本书没。
有些人还说易要拿来推理,但一直不知是如何入手。忙总也推吗?
兄台的感觉也是我的感觉,别的经没有看过,估计最后的结果也是这样,咱们又不是古人,古人怎么想的没法还原了。当然,也可能是自己没有深入研究的事。
除了上面的感觉,再有一个感觉是这个经学起来怎么用。说起来用,学易四大块,象数理占,综合用起来,可能两大块,占卜和哲理(不知道这个说法对不对)。
对占卜来说,汉代以前,人们是直接可以以易经里的象来预测的,左传里这样的例子很多,熊逸先生的《周易江湖》说了一些,有兴趣可以瞧睢。从汉代以后比较流行是加入了纳甲五行,直接以象预测很少,只是到了近代,只有尚秉和先生直接以象来做了一些预测。
再有一个就是义理,好象有一个说法,对易经的注是中国历史最多的,不论什么人都可以对易经做注。我的想法是最早给易经做注的应该算是孔子了,随后这几千年,每个儒生估计都有自己的一翻见解。从流传后世的书籍来说,确实也印证了这个说法。
尚秉和先生对易经千翻注的观点是自汉代以后,关于易经象的方面失传了,导致了许多人对易经的不理解,不明白,从而才有众说纷纭的现象,这样做最早的人好象是汉代王弼的人,王弼扫象,只谈义理。
说白了,易经就是一个占卜用的书,可以直接当字典来用,当然,因为学的水平低,查到了也会不知所云。孔子及弟子后人做十翼进行了解读,上升到了哲学意义,由此对易经从一本占卜用的书进行了升华。具体孔子及后人的解决对不对,老子的解读对不对,墨子的解读对不对,孙子的解读对不对,就不知道了。
上面是自己的胡言乱语,想到那儿写到那儿,不妥之处,请指正。
这东西还是要当哲学书来看,虽然是占卜的书。娱乐一下可以,不宜沉迷。
本来是算卦占卜,西北一位人士首次将其与预测学挂钩,似乎披上了科学的外衣。
所以这位朋友的夫人一把火烧了,也是有智慧的啊。因为平常生活才是真理。成天算来算去,能算出J20,DF吗?
经验判断,例如一个20多岁的家伙正在干我当年的事情,我当然可以预测其结果,虽不中也不远了。
《易经》是历史记录,有一定的经验价值,例如物极必反,否极泰来,肯定是正确的,但是你说有多大预测价值?预测的价值是:要说清楚什么时间,用什么方式,以什么路径,发生什么事情,产生什么后果等等。否则从技术上是没价值的。
几千年前的东西,早就时过境迁,想预测准确,那绝对是自己把自己搞成白痴才信的。
钱钟书的《论中国诗》中说“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辩证法的周到,足使黑格尔羡妒。”
《管锥编》的第一个题目论易之三名,特意拿黑格尔做了对比。
“黑格尔尝鄙薄吾国语文,以为不宜思辩;又自夸德语能冥契道妙,举“奥伏赫变”(Aufheben)为例,以相反两意融会于一字(ein und dassel.be Wort für zwei entgegengesetZte Bestimmungen),拉丁文中亦无义蕴深富尔许者。其不知汉语,不必责也;无知而掉以轻心,发为高论,又老师巨子之常态惯技,无足怪也;然而遂使 东西海之名理同者如南北海之马牛风,则不得不为承学之士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