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宗教的基督和历史上的耶稣 -- texasredneck

共:💬148 🌺699 🌵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基督教是大众的柏拉图主义

尼采这样说。在对这个世界基本结构的描述上,从耶稣基督到经院哲学,到康德、黑格尔,都没有超出柏拉图的框架。

家园 认为儒家思想是不平等的就等同于追求绝对平等?

非黑即白,不符合儒家的中庸之道啊。

任何情况下都有不平等,这是大家都认可的,但是在制度上就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这不符合现代社会的潮流。

家园 把孔乳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当做平等精神崇拜的

也算是该开一大景观

已经遇到过好几个所谓的对马列对毛“有心得”的人这样表达了

不同网站的不同ID,所以希望不是同一个人

家园 什么理解力啊

不是说把孔子的君君臣臣等同于平等精神。孔子实际上主张的是遵循一种道义精神的人间秩序,而不是一种诉诸于暴力或金钱的秩序。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平等。你在现代西方社会的日常生活里看到的人与人的平等,实际上掩盖了又金钱(资本的意志)所决定的人与人的绝对不平等。拜托至少读点书,不要总是拿被灌输的所谓“现代”观念来乱喷。

家园 我反感的是直接对一种思想传统贴标签的行为

不要对一种存在了两千年的思想传统简单的贴上“不平等”的标签。这是对先哲和人类追求自我尊严的努力的严重玷污。当然,由于现代人的狂妄和无知,这种玷污其实已经普遍的不算什么了。自轴心时代已来,任何一种可以称得上思想的政治和人文思想,其中都包含着基本的对人性的关怀和尊重。对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来说,其核心的主张的是建立一种遵循道义精神的人间秩序。所以,才会有“从道不从君”这样的认知,才会说出“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者,吾不惴焉”这样的话,才会有“有教无类”的教育和社会实践,才会有“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这样的呐喊。多读点书没害处,至少会采取一种谦逊和同情的态度,看待我们自身的历史和文化,而不是狂妄的拿一个“不平等”的标签往孔子或儒家思想身体那么一贴。这种狂妄,最终导致的是自身的蔽塞。

在倡导自由平等的西方社会和时代里,人也是被分成三六九等的。稍微列举一下历史事实,就知道所谓平等只是一种理念而已:美国的废奴运动,排华法案,美国妇女1925年才获得选举权,美国60年代的民权运动。不看这些事实,就是在现代社会里,由金钱所决定的社会地位不平等也处处可见。而事实上,这种不平等就是某种制度上的安排。而真正争取民主的运动所追求的,就是消除这种制度上的不平等现象。如果现代社会已经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平等,左派思想和运动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

家园 呵呵,你说的对啊

现代西方社会的“平等”确实是资本意志下的“平等”啊。

孔乳的“平等”不过不是资本下的,而是等级制下的而已嘛。

正是因为孔乳的“非暴力”秩序才使它对统治阶级有二千多年的魅力,而且又正在被复辟的统治者高举着要继续魅力着啊。

可是,如果失去了等级,你以为孔乳会接受你的“不是一种诉诸于暴力”的秩序吗?

孔乳的“道义”是什么道义呢?那就是君君臣臣的等级制嘛,如果这都可以成为“道义”,那这个世界还有谁是不讲道义的呢?

你既然这样说了,那我一定相信你读的书比我多多了,但是你怎么才能说明我是“被灌输”来对你“乱喷”的呢?

其实,像你这种只具有书柜书箱的特征装满了以后自然外泄的状态才是名正言顺的“乱喷”啊

家园 西方文明的精髓我们已经吸纳过来了

共产主义理想,说白了就是无神的基督教之彼岸世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就是去掉神格的基督教之上帝。而一神教的主神上帝或者真主其实就是神格化的“道”。这也是中国人之所以能接受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原因。

我们从小学习的那一套马哲理论,无非是把中国古代的阴阳对立统一的辨证思想换成一套马列的外壳罢了,其核心完全是中国自己的东西。而共产主义理想中建设现实中彼岸世界的理论,完全符合中国人自称天朝的心理。

而西方人到底在想什么和说什么,从基督教就能看出来。西方一代代文明精英全部身心都致力于构建一个世界模型。宗教也好,科学也罢,归根结底都是研究世界本源的。科学本身就是脱胎于神学的,古代中国之所以没有科学,其原因就是中国没有那种形而上的神学。

家园 孔子的君臣父子一种现实社会的秩序

周礼是一本如何组建一个在落后生产力的农业社会的基础上的等级社会秩序的指导书,而圣经的人人平等指的是在上帝面前人类人人平等。一个是现实的技术指导书,一个是纯粹形而上的精神指引书。完全是两种东西,这两样东西根本扯不到一块去。

那古代中国人到底有么有平等精神呢,绝对是有的。我认为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这种思想,在中国属于先天性的基因的东西。这种思想根本不用强调,正因为人人平等在中国属于基本前提,所以中国的诸子百家都是强调如何建立一个秩序。西方没有平等所以才强调平等,中国缺乏秩序,所以要强调秩序。

家园 君臣父子是平等精神?

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啥精神啊?

难道君臣父子的意思是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

家园 中国还真折腾过皇帝轮流坐

那就是王莽。王莽及他所代表的士人集团相信有德有道者才可以坐天下。王莽篡位不是单纯的权力更替,而是对某种政治信念在现实中发展的必然结果。不过王莽失败了。东汉及后世王朝对王莽的评价很低,这是必然的。

平等不是绝对的,你在今天西方社会中看到是怎样的平等?

君臣父子说的是一种遵循道义观念的人间秩序。在这种秩序中-用孔子的话语来表达,就是“克己复礼”-实现“天下归仁”这个目标。

时代不同,道义观念的具体内容会有不同。但是孔子率先创立和揭示出的这个原则,这种精神,却适合所有的时代。孔子当然有历史局限性,像所有后世的思想家一样,像朱熹和王阳明一样,像康德和尼采一样。但是孔子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如同耶稣和佛陀在各自文化中的地位,正在于其率先揭示出的这种人文精神。这正是轴心时代世界各大主要文明所发生的主要事件。

有很多言辞可以表达这种精神的不同层面,比如“从道不从君”,“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等等。这种人文精神,使得中国的文化经孔子改造之后实现了一种提升。从此之后,对人道尊严的追求变成了中国历史文化演进过程中的显意识。孔子所倡导的这种人文精神,是包括了所有人的,不仅仅限于贵族等特定的权势阶层。表现在孔子打破了三代以来“学在官”的传统,也即打破了贵族对知识和文化的垄断;孔子倡导有教无类,孔子主要从道德和学问的角度评价一个人的价值。这些基本的认知,是后世建立更平等更开放的平民社会的基础。

家园 你既然这么推崇传统思想,就不要老拿西方的价值观套嘛

不平等,在现代西方的价值观里是反动的,但在儒家价值观里是基本点啊。没有高低贵贱社会就不能和谐,人就要变成禽兽。

但人家一说儒家不讲平等,你反驳就是西方实际也不平等,他们都做不到老孔肯定更作不到。那不是还说明在你的意识里平等也是永远正确的吗,你还是没跳出西方价值观的圈嘛?

家园

。。。

家园 基督教的平等

是上帝站在天上看人像在地上奔跑的猪那样的平等。

孔子的平等是:人人都有当上帝的权利,这才是平等。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