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失败男人的案例集锦 (0-1) -- muilho
这就决定了市场价格.
尤其是条件好一点的女青年,再尤其是条件好一点的出国的女青年,价格高得像房地产了.
这种情况,估计会越来越少.
那幅画,是上个生日礼物,楼主用心了,LD不也就满意了吗?
这次楼主买挂历,是自己觉得如何如何,那.....
不过,像黄蓉,赵敏,任盈盈那样的,条件那么好,还没有恩赐心态,比较难得.
医科大学从事遗传工程研究,有一定的科研、临床自主权限,环境不错,但进一步的资源就是搞不到(据他说是要评上去的非专业因素太多),05年就去了MD那。
当时我在上海送他走,那可是拖家带口一家人。
官员、央企、优秀国企,能容纳多少优秀人才?全国有多少人在努力?——假定最优秀的在使用这些资源,类似忙总,但位子总是有限的,其它没资源的呢?
能走出去闯的,至少有梦想——回来就行吗?回来就有资源、有机会吗?
所以不能说,没占到资源的就不优秀——总有某种原因,让这些优秀的人才没有机会。这是无奈。
过日子的方法有很多种——只有一种是不幸:无话可言,无架可吵。
一辈子这样过下去,等你回头时,发现一点一滴都是故事。
结论:只有标题不对,其它都不失败。
没有人可以随便成功,每个人的地位资源都是抢来的,美国也一样,幻想到美国可以不劳而获,更是梦想。很多人现在梦是醒了,但是出于面子,无颜见江东父老,不敢回来。
人类任何时候都在竞争,凭什么你想不劳而获。
其实80年代中期我也准备出去,但是我的先生说:
1、都走了就没人干活了;
2、我等至多在二流大学混个终身教授,对国对己都毫无价值;
3、出国不能证明一个人价值和能力,就像挥剑英语不能证明一个人价值和能力一样;
4、每个人必须优化自己的成长路径,不能一窝蜂随大流;
5、中国人的机会在中国。
(他是与钱学森同船回国的,中国运筹学奠基人)
芒总也说过,逆向淘汰。
在外呆了几年,最感慨的是别国的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受到的尊重。比如餐馆里的服务员,不需要早上10点晚上12点的全天工作,也不会被人呵斥。
古人说苛政猛于虎,今人用脚投票,不都是盲目的,更不是偶然的。
目前二流货色差。精英淘汰主要在政治领域。国内绝大多数人还是有所成就的,举例的话例子太多了,例如神舟,例如反导,例如核潜艇,例如高速铁路,例如超高压电网等等的主力或骨干,这些人也都没背景,在大学也不是最优秀的学生。
为什么人家能,你不能?无非是人家没有选择逃跑而已。
国内的个人生活其实不差。
记得有个去国外的曾经说,国外有中先进的东西,叫做尿不湿
忙总这番话也令不少人痛彻心扉。
会给您发一封短信讨论一点问题,请恕我冒昧。
失望了才离开的。
国内发展确实快,也提供了众多机会,也确实有许多人取得了成就。
但更多的人呢?
国内的失意者都是个人不努力的错么?
说到选择逃跑,我想举个例子,我当年是从山区考到北京上学的,还是全国统一命题的年代,比我的北京同学我的高考分数要高150分。芒总你能告诉我这是一个公平的地方么?我只配被这样的对待么?
当年我买不起房,女友离开了我。如果我还留在北京,我还只会是仰望房价叹息的人群中的一个,可谁又会在乎多这么一个loser呢。
但幸好,不憋屈,而且,还有希望。
出来几年的,过得还那么不体面的,很少见到。
我高考那年,上海的标准是历届生(往年高考失败又来的)就算一样分数也要排在应届生后面,理由是你玩过一/几次了.而且要是历届生考中不去报道,第二年取消报考资格.
但是我外地的同学,完全没有这个事情,他们可以一次不好,放弃大学,明年再来,后年再来,直到考到自己满意的大学,我甚至还有同学大学读了半年退学回家,又高考去了北京.
高考以一次考试分数为准,已经在最大限度上做到公平了.至于一直说什么分数高,朋友,为什么有些地方考生分数高几百分,最后在大学里不过一般般?中国的大学也不傻,要是都是天才,会漏掉吗?
家庭生活,最主要是双方价值观一致,相关宽容体谅,共同努力。
能看到楼主很喜欢他太太,但是这种生活是不是对自己太委屈了。其实楼主这个样子,按照常理楼主太太从内心也会觉得这样的生活没有什么意思。如果楼主真的想改变现状,应该反思一下该如何调整调整关系。对于中国人来说,一家之主应该是主心骨,能够让女人依靠。所以在一些事情上一味的谦让未必是对的!
不一定对,您自己考虑
你可以去说服说服他们。
另外,我的前同事们很多都在为了孩子的学区房而心力憔悴,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也都是庸人自扰。
最后,己所不欲则勿施于人,站着说话别闪了腰。
虽然楼主的生活方式和处理与老婆之间矛盾分歧的方式我并不赞同,但作为一个平庸的选择留在海外生活的80后,我想说的是,人各有志,或许大多数人没有那么伟大,将治国齐天下作为终生的奋斗目标,所追求的只是安稳幸福平凡的生活,而我,是这平凡人中的一位。
去年回国,见到很多同学,很多同龄人,说实话,几乎每个人,都说他们对生活的感觉很不好,或者说,幸福感并不高;理由无他,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压力太大,举步维艰。
同学中有留在小乡镇的,有在大城市的,有接手父辈房地产业的,有政府公务员并带队参加联合国活动的......背景不一,现状各异,但对生活的总结却是基本一致的失落,这个,或许能说明点什么。
坦率的说,我的出生毫无背景,通过努力能拥有现在的生活,我很满意;看了同龄人的现状后,我也毫无疑问,若在国内,我无法拥有如今的生活。
您提到不敢接手挑战二逃跑的结论,我觉得并不适用于每个人。有时候,或许他们考虑的,是值不值得去接手这种挑战的问题。
有同学如今在国字号企业做得不错,有些河里“老虎”笔下箭鱼的味道,很可惜,他有时候累得像条狗,有时候更是活得像条狗,值得么?至少,在我看来,不值得。
河里萨老大曾简单提到过“红二代”,有些红二代糊涂过日子,也并不是没有那能力那资本,只是实在不愿意用那份心。
虽然我的观点有些消极,但在生活中,还是热心真心关心tg的发展,之前看到他们写tg,还曾很积极的理解成“天国”——关心tg发展的理由很简单,没有强大祖国作为后盾,二战犹太人的悲剧或许就就会在海外华人的身上上演。
只是,我留学的生活中,我见过还不算红的红二代(没有丝毫的鄙视,他们为人处事真的很厉害),我工作中,几乎每天都能见到来赌场“考察”口音各异的大陆官员和那帮富二代们;在如今的生活中,零星的和来访的大陆官员(级别不低),所谓外交口的人员等等有过交集(抱歉这些东西不想说太细)
坦白的说,见到了他们的举止言谈,还要像您一样如此信心勃勃,真的很难。
抱歉胡言乱语一通,很没有中心思想,似乎一句“此处乐,不思蜀”便能概括所有;只能说,这是一个安于现状,有点苟且偷生的普通80后的为何选择留在海外的最真实心理状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