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地铁见闻】痴情女子负心汉 -- 水风
而那些关系尚在确定中的,用过度亲密的行为来进行彰示,和自我暗示,是一种行为本能
俺们两口子出去还经常牵着手的啊,这怎么算呢?
说说前两天的事儿。
周六早上上班,刚一上车,就发现一位超正的MM作在对面的座位上。上身衣服以深蓝色为主色调,胸口和领口、袖口可能是白色(记不清了),下面是灰色丝袜,大概穿的是中短的裙子(因为是坐姿,分辨不太清)。大概二十或二十一、二岁。MM面目清秀,给人很干净的感觉,长相有一点萌,但没有幼小的感觉,很清秀丽质,鼻子较高。一直低头在看手里的书。眼睛比较大,尤其是睫毛很长,很细。绝对不是假睫毛哟。手里还拿只铅笔,不时画画。
我低头看看她手里的书。是本外语教材。中日文双语。似乎在学日文。看看汉语句子都很简单,算是初初级的。突然看到上面有这么一句:“您会说汉语吗?”
于是向书的页眉看了看:“汉语会话”。
车到五道口,MM收拾起书,起身下车。目测身高大约在一米六以上。
都有一个令其痛不欲生的男人。当然还有一群生不如死的挫男,等成熟后再去伤害另一群女人,如此冤冤相报何时了
行为学里面有专门研究女性行为的。细究起来就太复杂了,我们长话短说,就跟小朋友喜欢跟着大人一样,属于本能性的行为。
嘻嘻,反正都是成年人,我就放开说吧。结婚只是一个仪式而已。算不得什么,你很可能把牵手和更加亲密一些的挽手,就是用手从另一人的臂弯处伸过,混淆了。给个例子如下:
这是牵手,
这是挽手
是牵手的升级版本。
最后多说一句,结婚后两个人性行为模式趋于稳定之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处于稳定关系。你猜猜需要多久?
能够自然的牵手而行,说明这对伴侣关系很好。
我更喜欢看步伐,越是一致的步伐说明关系越稳定。
真的很奇怪,
你不觉得么?
冷风吹过。。。。。
结婚两年之后,还只是牵手,而不是挽手,那么这两个人的关系一定有问题。
比老婆矮的人冷笑飘过。
两位的评点真是言简意赅,一语中的
看不见最后的那张图,那到底是张怎样的脸??
就此道歉。
有点象壮志凌云 里面的汤姆克鲁斯。嘻嘻,自己去想吧。。。
地铁公车的坐久了,会有一种心电感应。
比如说,我坐在座位上,会在汹涌而上的人群中迅速找出接下来会坐在我的身边的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游戏,每当身边有空位,总会有一种期待,在下一站打开车门的短暂的几秒中内,看着呼啦一下挤上来的人,迅速的判断出,究竟是哪一个会坐在我身边。而一旦选定人选,看着候选者走过来,近了,更近了,那是一种让人心跳加速的期待。然后,或者他们继续走过去,无视这个空位;或者坐下来,给与自己一个肯定的无声的欢呼。
有意思的是,只有我有心电感应的时候的判断,才会是正确的,其余的时候,根据我几年下来不懈的统计,跟瞎蒙没什么区别。
这难道就是所说的缘分?
摇船摇过断桥边,
月老祠堂在眼前,
短短人生一照面,
前世多少香火炎。
十世修来同船渡,
百世修来共枕眠
当年白娘子和许仙,可就是这么会面的。
当然,这些有缘分的人里面,高矮胖瘦,红男绿女,各色人等都有。
但是妖道不是来摆摊算卦给大家先讲个故事吸引观众的,俺是来说正经的行为学研究的。说到研究,就要讲究个方式方法,定性定量一下。
俺是这么研究的:如果车上有若干个,大于等于一,而且我身边有空位的时候,就盯着车门。看看上车的都有哪些人,并且预测一下每个人来我这里坐的几率。如果那个人来我这里坐了,就开始回想一下,这人从上车开始,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结果里面,所有的熟人不算,俺只算陌生人。而且,如果某个我认为有很高几率来我身边坐下,却没有坐下的,需要更详细的回想为什么我会这样认为,这人有什么特别的行为。
分析来,分析去,发现了一条规律,叫做第二眼定律。
所有坐在你身边的陌生人,如果存在的空位数大于一,而且是女性的话,不论年龄,种族,信仰。。。都会看你两眼。
男性通常都会找离他最近的第一个空位子坐下,根本不看坐在身边的是男是女,不管你高矮胖瘦。很多人坐一路到下车都不会抬头看一眼。这个似乎与性取向无关,我见过若干花枝招展的帅哥一屁股坐在我旁边,然后发短信,或者嗲声嗲气的跟人在电话上打情骂俏的,从来没注意过我一眼。
但是男性中也有那种坐下后,把你从头看到脚,然后再倒过来看几遍的。印度人居多,我想是与他们的个人空间极端狭小的习俗有关。
女性的话,一上车,会把座位先扫一眼,然后再确认一下,才会坐下。哪怕是一手拎个大包,一手抱个大购物袋,用脖子夹着手机打电话的,也绝对不会忘了在坐下之前先看一眼,再看一眼,才坐。
女性看的第一眼,绝对不是看空位子,而是看坐在空位子旁边的人的,视线停留时间足够让你觉察到有人在注视你。如果有若干个空位,很多女性会一一巡视,然后停顿一下,再看一眼自己选定的那个,才会继续前进去坐下。也有人会在确定了自己钟意的那个之后,就不再看下去了,然后再看一眼,才去坐下。也有人会来回看好几遍,而最终决定站着。
一般说来,看第二眼,是决定去做,而看第三眼,一定是拒绝的信号。我坐车经过一个机场,经常可见拖着大包的疲惫的旅客,很多人走了一半,看第二眼,然后不放心,再看一眼,决定站着。我从来没见过一个看了若干遍,最终决定去坐的。倒是有很多次,被人看过两遍,又觉得不放心,然后掠过的。
这种现象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燕师兄举的是另外一个大家常见的例子。就是在课堂上,通常女性老师提问的时候,第二眼看的那个学生,通常就是倒霉蛋。因为第一眼的时间,只是平均2秒左右,会让你觉察到;而第二眼的时间,一般会超过3秒以上,这个时候只要不是木头,都会有所觉察。而心中忐忑不安的,其实就是被老师注目所带来的压力。只不过大多不为我们意识到罢了。
另外一个常见的现象,是在blind dating, 或者初次见面的约会中。有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女性会在7秒钟之内,定下自己的第一印象。而这7秒钟,包括了扫视的第一眼,以及详细观察的第二眼。如果我们把第一印象的好坏,跟注视的次数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会发现,所有第一印象比较好的,都是第二眼的时间比较长。而在正式站起来会面之前,很少有第三眼。而第一印象不好的,都是第二眼的时间比较短,但是接下来会是用苛刻的眼光扫视的第三眼,甚至是第四眼。
我没有用录像机录下来进行定量分析,但估计也不会允许我在公车上如此的进行取样分析。但是至少我们能够从中得到一些比较定性的结果。
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