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东北抗日联军奇特旗帜之谜 -- 萨苏
考虑到东北抗联相对孤立的环境,他们使用通用信号旗与外界友军沟通的可能性不大;模仿信号旗样式,自己规定旗语信号,内部联络使用的可能性最大。
不像现在都用窗帘箱的。
至于房前高杆子挂的,倒有可能是某种旗帜,因为看房子的式样,不像密营的半地屋,也许是山里的车马店,需要挂招牌。
把前面讨论中的见解,整理归纳补充一下:
已经确认了这是一面“东”方向旗,现在有争议是用途。
如果是缴获了这面旗后只是作为一块布(包袱皮、窗帘等)的用途,旗帜不应这么平整,且日军也不会把没有任何番号字样的包袱皮、窗帘当军旗的。
(包袱皮的联想,或来自抗美援朝的战例,但那是战场缴获后不知是军旗,而把旗当包袱皮的,反过来的做法则实是无法理解)
这面“东”方向旗,一侧用细杆撑住了,个人认为是为了挂旗时,信号旗可以充分展开,更好起到远距离可以看清的作用。
上端缀的布条,可以是做旗套之用,横着穿过绳索把旗帜挂到杆子上。
高的杆子上有一横杆,我想到的是“桅杆”的造型(上面或有更多横杆)——陆地“信号桅”。
据此,旗帜很有可能为了于茫茫林海中挂到“信号桅”上发信号的。
流动作战中,信号旗难以起到作用的。
但是较巩固根据地的后方基地(宝清、桦川交界这一带,曾是抗日根据地或者游击区),信号旗是可以发挥一定作用的。
虽说森林中视野不开阔,这房屋建在树林中的空地之上,旁边的山坡高处的部队,俯视可以看到信号旗的。
关于挂信号旗是否会招鬼子?
我个人认为:
这一片曾是根据地和游击区,史料载:“1937年底的宝清除了敌人占据的县城和七星河两个据点外,其它地方全部是抗日联军活动的根据地。”
桦川也属于史料常常提到的“依兰、桦川游击区”。
位于根据地之中的房屋,树高杆、挂旗,就都不难理解了——根据地开大会,不仅挂旗还演节目呢。
作为根据地的后方基地,隐蔽上也本不必那么讲究。房屋附近的道路可以有埋伏且设好眼线,鬼子是很难接近的。按照这些照片上的文字,鬼子其实也是靠叛徒带路才实施偷袭的。
如果这一片不是根据地,须隐蔽,那么树立这样高的杆子,上面又挂着什么,本身也会招鬼子。虽说杆子可以解释只是碓营的标志,但是鬼子也知道抗联一直利用碓营,发现碓营也会搜查的——既是已树立了杆子,就不会不敢挂旗了。
个人的见解,大家继续讨论。
史料载:“1937年底的宝清除了敌人占据的县城和七星河两个据点外,其它地方全部是抗日联军活动的根据地。”
桦川也属于史料常常提到的“依兰、桦川游击区”。
巩固的根据地之中,挂旗是可以理解的。
当时看到了照片,就觉得多半是红白相间的。
前一阵发《我们不熟悉的抗战瞬间》,前后收集整理了几百张黑白历史照片…红底的旗帜(青天白日满地红)、膏药旗都看的比较多。在黑白照片上,红色一般就是那样的。
前面发了一个【补充】,见解都写到那了……
冯仲云从清华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到哈尔滨商船专门学校任数学教授。该校是青岛海军学校分校。
根据前面的考证,抗联的大部队已经西征了,留守的应该是小部队,这里所讨论的“根据地”是否还有条件?合理地推测,那个高杆是否应该在大部队西征之时就被放到隐藏起来?
浅色部分应该是白或黄色,白色可能性最大,上面的横条象是黄色。
细看起来,深色部分深浅又有所不同,不知是光线问题还是两种不同的颜色。
就和长征之后中央苏区又坚持了一段一样。
根据看到的史料,这一带的汤原抗日根据地基本丧失,是到1939年4月了。
这个东方向旗,如果只能用你下面那张彩图的颜色,那么颜色肯定对不上。如果颜色在某些时候可以变通,那么就对上了。也许抗联搞不全颜色布,只好变通了,反正在很远或光线不好时颜色很难辨清,只能从大致轮廓上辨旗。
不管是从哪学来的招,只要是抗联的作为信号旗可能性最大,志愿军入朝时都只能靠小喇叭作前线指挥,抗联更不可能有多少无线电。我觉得最大的可能是抗联用做在作战时指挥旗,不同的旗表示不同的行动。但这样又有个问题,作战时指挥旗不大可能只有这一面,小日本缴获了只拿这一面旗拍照有点不大合情理。
旗的两边都要细棍撑着,否则不会那么平展。
前面支着的步枪应该是四支,正中间象是落在旗面上的阴影,这样的话机枪手被打死一个刚好五个人。但是小日本拍照时前面放着自己的武器,缴获抗联的物资只拿出一面旗来合影,又好象有点不通。
前面收集的历史照片中的“青天白日满地红”等,也有这样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