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泉畔人家
呵呵,我是觉得罗马不如汉朝的。不过这不是你我谈论的重点。
以“罗马城”为关键字,在网页检索,可以看到罗马城的人口数量。
144个厕所,我觉得不够。
如果够了,只能说明罗马人口少。
另,144个厕所,这数据哪来的?
消费两通宝推荐 关闭
惊喜:你意外获得【铢钱】 八个
此为 【通宝推荐】 32 铢 已收,得三点乐善,对方获得铢钱 4 个。推荐已被记录。被推荐帖会以适当的方式被推广
消费两通宝推荐
"According to O.F. Robinson, Ancient Rome: City Planning and Administration, there were 144 public latrines in Rome in the later Empire. Apparently mostly concomitant of the public baths, which only makes sense as they could share water and sewerage. There may have been a token payment if they were separate from the baths, she conjectures. She also writes that they were comfortable places, where one might sit and read, or otherwise "amuse oneself sociably," hoping for [dinner] invitations. She cites a ditty by Martial:
Why does Vacerra spend his hours
in all the privies, and day-long sit?
He wants a supper, not a s**t.
[Urine tax] "Public urinals consisted of buckets, dolia curta. The contents were regularly collected and sold to the fullers for cleaning wool, etc. That's where the tax story comes in. The fullers were the ones who were taxed. The collectors had public contracts and could be fined if late
没有文字的原因吧,城市/部落的旧址有确定的吗?
另,文明和文化的差别很小吧?好像文明仅指积极的方面,文化包括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试着搜了搜,古罗马有900个浴室,每个可供300人用。
有些不可思议。太大了点。
我用“CCTV 海参”搜了一下,看到下面的链接:海参哪儿去了?,不长,统共25分钟,麻烦您看一下
这位养殖户丢了2万多块钱的干海参,人家可没怪女人。片子里讲的很清楚,山东的养殖户都知道不仅活海参怕油(片中说,海参碰油后会烂),干海参也怕油。
另给一个链接,大连海参网:鲜海参处理与存放的注意事项,见最后一条:
最后提醒:鲜海参存放时应注意不能放在阳光下,不能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盛放的容器必须是无油无其他污染。
有没有说女主人勿动?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而且我也是小白,也不敢乱说什么。
我的建议是,搜搜良渚文化、二里头,再搜搜苏美尔、古埃及。自己看看这些遗址和出土的各种文物,自己比较一下。
考古上,文明和文化是有区别的(人为定义的。文化,culture,文明,civilization),一般来说,文明较文化先进,文明区别于文化之处有三点,文字、政权、青铜器。任何遗址都可以称为文化,但却不一定可以称为文明。
但是,文明和文化的标志性区别,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口水仗;什么“图案”可以被认定为文字,什么不被认定为文字,是一个口水仗……
至于城市和旧址,对中国来说,实在太多太多;但文字和青铜器上,却还缺少有利证据。不过,这也是一个口水仗。
当个热闹看吧。
The civilisation of ancient Egypt can be traced back in recognisable form to around 3000 BC. It was to endure for over three millennia and it is perhaps the most instantly recognisable of all ancient cultures today.
And about Egyptian hieroglyphics, also from BBC.
The earliest writing ever seen may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southern Egypt. The hieroglyphics record linen and oil deliveries made over 5,000 years ago.
The find challenges the widely-held belief that the first people to write were the Sumerians of Mesopotamia (modern-day Iraq) sometime before 3000 BC.
The exact date of Sumerian writing remains in doubt but the new Egyptian discoveries have been confidently dated to between 3300 BC and 3200 BC using carbon isotopes.
毕竟当时, 这就是西方文化的巅峰了。 堪称西方世界之都。 而希腊和罗马文化都特别重视洗澡。
另外, 似乎那时候澡堂也是另外一种古老职业营业的场所。 这样你就更加能够理解为啥古罗马有那么多澡堂了吧。
每一个都可以让300个人同时洗澡,最大的可供1500人~~
咱们今天的澡堂,可以达到300个人的规模吗?
海参女人不能碰的节目,是cctv 4 走遍中国某期关于大连某个岛(獐子岛还是什么岛)的节目。里边主题是哪个岛水下几十米的野生海参。但里边附带了关于海参和女人的这段。这个我记得很清楚,也没必要造假。
这条我问过一些胶东人,他们也从渔民那听说过。有些事情,你搜不到不一定就代表不存在。渤海真正采集野生海参的人里,有相当多人亲身经历过海参被女人摸过后的自毁。这个,我没必要编造,你不相信可以,但我劝你要不要试图证明这个不可能。这个是我看过节目,也亲耳听人说过的。老百姓的俗话有时候上不了大雅之堂不奇怪,专家解释不了就信口胡说也不奇怪,你搜不到也不奇怪。但你如果不是对采集野生海参很在行的行家,劝你也不要认为能搜到的就是真的,搜不到的就是假的。人类对自然的了解,还远没到掌握一切的时候,猜测和解释一种现象,任何人都可以,但如果否定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就是唯心主义了。
海参对女人的自毁,我猜测这是海参为了生存采取的一种自保措施。对个体而言无意义,对某种海参而言确有意义。当一种生物面对一种天敌,无法反抗又面临灭绝的时候,进化出用自毁来对抗的方法也不奇怪。而这种自毁机制对女人的敏感和男人的不敏感,实际上可以说明在可能相当长的时间里(至少超过10万年),女人是海参最危险的天敌。
按我有限的进化论知识,优胜劣汰进化出来的基因要传下去才有意义。你这个自毁掉的基因又如何遗传下去呢?遗传下去的难道不是那些不会自毁的海参么?
海参有六亿年的历史了,按百度百科讲,“海参的天敌是螃蟹”。姑且说人类采食海参有十万年了吧,海参在这几千万、上亿年遇到螃蟹不自毁,这十万年遇到女人就自毁?何况,不说十万年前,就算一万年前有多少人吃海参?
海参对螃蟹,也许还有隐藏,逃遁到缝隙的能力。但对智商已经高度进化的人类,他们没有任何机会。
而人类和螃蟹最大的不同,螃蟹一次只能消灭1个,2个海参,而上古人类的出海捕捞,应该是群体性的。一次多人潜水到一片区域,直接会把这片区域的海参捕捞干净。尤其比如某些在某个地区高密度分布的海参,人类可能会多次对这个区域扫荡性的捕捞。这对某种海参种群来讲,就是毁灭性的威胁。
而自毁的作用就是让人类的采集者发现。这种海参没有捕捞的意义,摸过之后就会消失。这会使人类放弃对这种海参或者某一地区海参的捕捞。对个体而言是基因无法遗传,对群体而言,确是有利于群体基因的保留和发展。
自毁并不奇怪,有人说中风等一类疾病实际上就是人类的自毁机制。对个体而言的毁灭,对群体而言是有进步意义的。
就我的推测来说,人类采集海参,估计有可能已经超过2百万年了,大规模的采集可能再30万年左右开始吧。韩非子的五蠹里,列举上古之世人的食物就是“ 果蓏蚌蛤”,海产品占了一半,我觉得还真未必只是为了写文章的巧合。也许当时,还流传着一些遂人之前人类的食物的说法。
韩非子 五蠹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我准备开始系统的写一下我的历史发展进程推测,细节错误也许会很多,但我自信内在逻辑,应该能讲通。海参我准备放第一节,您要是感轻兴趣或者想反驳,都可以一看。
关于夏商周断代,10年前就完成了。但是,结果没有公信力。商周易代的武王伐纣到底是那年,还是个悬案。所以说商朝是多少到多少年,夏朝多少到多少年,现在都是推测。
殷墟里边是关于商代23代王之后的东西了,不要说汤,《尚书》里边的4代王太甲,后边的盘庚,孔甲之类的,实物还连边都没有那。
要说判定文明,按说最简单的标准,比陶器。陶器是用火的标志,陶器水平的高低代表着人类控制火的能力。也代表着文明的水平。世界上最早的陶器在那?以前说是在日本(对,没错,以前基本说法是在日本,1万年前出现),现在已经是中国了(2.1万年前出现)。而7千年前左右的大汶口,北辛等文化,已经能烧制工艺比较复杂,需要加温到1200度(这意味着通风,炉灶都需要相当水平,需要大手工业协同了)的白陶了。龙山5千多年,已经是薄如蛋壳的黑陶了。(1000度,需要渗炭处理,工艺已经很复杂)。
而这个时期,两河,埃及之类的陶器是什么情况那?有没有到达这个水平?
而且,埃及,苏美尔人的黑头发低鼻梁的人种特点,西方研究者,向来能回避就回避。5300年前的冰人奥兹的人种问题,为什么身上会有中医穴位问题,西方科学家也是回避。这个,我感觉,里边必有文章。
里边会详细写到底是怎么会事的。我是当初看过cctv的节目,记住了这会事,后来看天涯某位牛人的海人系列文章的时候才把逻辑理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