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井冈山】系列五:忆我曾长梭镖师 (上) -- ifuleu
ifuleu,就是ifuleu,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总是弄些难考证的东西来熬我们的脑细胞。不过,大头嘛,经得起熬。
先一个“深山寂静夜芳馨”,不知出处,但字面上还比较好理解。然后一个“古代曾云海绿”,唵,就很晦涩了,挠头。“海绿”,海是绿的?井冈山古代是大海,当时或许是绿的吧,但是井冈山是大海的时候人类还没有出现呢,是谁在“云海绿”呢?现在又有个“忆我曾长梭镖师”。问一声Dr. 爱敷了油,这个“长”怎么说,是“建立”,还是“掌握”的“掌”?要是建立的话,仲弘怎么不直接用“建”呢?多直接啊。要不就是“长短”的“长”,瞧梭镖一根根竹竿,多长啊。
“话语权”的问题是革命宣传的首要问题,西方的投票是按人头来的,说话的分贝可是看钱袋子的。老铁不愧是精于此道啊。今后发帖要付钱了,大头是穷人,少说为妙,干脆这次就一次说个够。我记得先前讨论叛徒的时候,史文恭史大侠曾经和李特讨论过已故废中堂张公春桥的诗作。李特如同关老爷,大战史文恭的情形就好比过五关斩六将,可惜在忙总那儿走了麦城,壮烈牺牲了。大概今后史大侠还会再掏出江青的诗,康老的诗来卖弄一番。李特已经牺牲,我估计另一个G2级别的雪大侠也已经指望不上了。就算在庄严肃穆的人民大会堂讨论军国大事,雪大侠也能出来遛个弯下河洗个脚,可是现在来不了了。你看,还有什么比军国大事更重要的?那就是两只乌龟爬进门,或者牵了两只乌龟到别人门上去。所以,下次史大侠再撩拨诗的话,只有你敷了油可以对上几句了。看了你以几首不甚流传的诗句做篇名,大头对敷了油就充满了和史大侠对决的期待。
史大侠如同司马懿,G2的水准,属于院士级别。但司马氏能三家归晋,关键不在于兵精粮足,而在于“上应天命”。在西西河,什么是“天命”呢?那就是“主旋律”。史大侠的文章,正与老铁钦定的主旋律合拍。所以,大头事先提醒,和史大侠对诗的话,对得上就对,对不上就走。你看李特和雪大侠,逞一时之快,被开革了吧。
扎扎拉拉说了这么多。还是回到先前:“这个‘长’怎么说啊”?西西河都是鸿儒,就大头一个白丁。憋了这么些日子,还是没憋住,很不好意思的探头问一下。
大头不怀好意的百度到邓颖超邓奶奶年轻时写的一首诗的一句话:“床上的剪刀不和你握手了”。敷了油兄要是能以此写个什么文,(文体不限,可用甲骨文),那你诗功之高,真可以盖世了。史大侠见了你也要落荒而逃。
俺是混水蟹,潜在水里而已,倒是老雪有日子没见了。
嗯,从4月28日四军成立到5月下旬30团,33团分编成四路游击队离开井冈山根据地不到一个月时间,中间建制又有变化再加上下山的队伍随后失败溃散,想不乱也难呐!
稍稍整理了一下,从四军成立,下辖10师、11师、12师,三个师一个教导大队,其中,
10师下辖 28、29、30团,30团存疑,
(罗荣桓传中曾提到过三师八团的概念)
11师下辖31、32、33团
12师下辖34、35、36团
12师里集中了湘南农军的大多数,枪少人多,还有很多妇女儿童,按照张宗逊回忆录里的说法“这个师实际为群众性的武装组织,不是正规战斗部队”
随后,5月上旬撤销12师,所属三个团编成30团,归入10师建制,四军序列变更为两师六团。
5月下旬,30团,33团下山后,四军取消师级建制直辖28、29、31、32四个团。
这么看来,四军初创阶段确实有过3个师级,9个团级以及一个教导大队的番号,鉴于现有资料中除了30团外, 各个团的来源均比较清晰,个人认为四军创立时,没有30团,或仅为一个空番号的可能性比较大。
就以回忆当时自己做师长的情景,有点“掌握”的意思,这个字用得很传神,是陈老总的神来之字。
“话语权”的问题,俺上网是来寻开心的,可是现在老铁改革了,俺囊中羞涩,2,30文钱赶明就花没了,所以这个权力朝不保夕,到哪天算哪天。
历史就是个丫头片子,怎么被打扮,她自己是没有“话语权”的,但是,打扮的人如果剪裁的太明显,那进去化妆的是丫头,牵出来的可能就是个野小子了。
和史妹妹论诗,诚所愿也,但像大头警告俺的,俺决不请而。俺也热爱老铁,热爱西西河,俺文质杉杉,与人为善,热衷八卦。所以,有时候如果较真了,希望大头和老几位多提醒,以避免和谐悲剧的发生。
赛诗的最高境界,俺觉得就应该象下面这两位一样,要惺惺相惜,情不自禁:
至于“床上的剪刀不和你握手了”,俺初次看的时候一激灵,吓了一跳,后来看看全文,才发现是大姐和女性朋友的互勉之词:
但你要使它和人类之魔接吻啊!
床上的剪刀不和你握手了,
但你要使它和“杀你者”、“杀人者”握手啊!
南羲哟!奋起!
网上论诗,俺绝对不做剪刀手,俺是爱敷手,油爱手:有人撩拨,俺喜欢敷之以油。
俺那可怜的两文钱啊,就这样被大头撩拨走了。。。
要不就不熬,有料绝不放过--也是妙人。
ifuleu兄让大头茅塞顿开。“曾长梭镖师”就是曾经当过梭镖师的师长。当年梭镖师下面的队长后来也可以写诗,“忆我曾长梭镖队”,就是曾经当过梭镖队的队长。同理可证,“忆我曾长机床厂”就是曾经当过机床厂的厂长,“忆我曾长二锅头”就是曾经当过二锅头酒厂的厂长。传神。
受双虎兄鼓励,承蒙哥儿几个送花,得了俩小钱,趁热赶紧花出去,继续818“古代曾云海绿”。古代曾云海绿,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古人曾经说过,井冈山地区,原先是绿色的大海。大头我的问题是,毛公65年写这句诗的时候,脑海里到底是什么意境,这个古人是谁。
毛公65年重上井冈山的时候,中国社会正是文革前的最和谐时期,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想到30年前离开井冈山,正是长征时期,实际上是逃离,不禁感慨沧海桑田的变幻无常。要是朱元璋在洪武某年銮驾回凤阳,来到当年出家的土地庙,望着当年熬珍珠翡翠白玉汤的那口破锅,大概也会发出同样的感慨。
井冈山地区在几千万年前曾经是大海,在60年代,已经是普遍承认的事实了。喜马拉雅山7000万年前就是大海。但是,古代,也就是从秦朝到清朝,有谁能说这里是海呢?这个古人,最有可能的就是宋朝的沈括,明朝的徐霞客之类的古代科学家,但是还是很牵强。一则,沈括、徐霞客即使在井冈山脚下捡到过贝壳之类的,也不见得就能判断出这里若干年前就是大海。二则,就算沈括徐霞客早于西方几百年就提出造山运动的理论,他们怎么可能猜到这大海是绿色的呢?
所以,毛公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心里想的原型一定是其他人。那会不会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呢?某隐士?某牧童?我们可以看其他的毛诗,比如,“若问杭州何处好”,“借问瘟君欲何往”,都是借作者的语气说读者的。似乎只有这句“古代曾云海绿”比较出奇,明确地指出是古代的某人。可是这“绿”实在是不好解。这要是海也就罢了,怎么能看出来这海是绿色的呢?
要不,毛公想到这是一个外星人站在一个7000万年前绿色的井冈海边?或是一只吃饱了树叶的大恐龙望着绿色的大海?看样子只有这样了,不过这个古代也太古老了点,都古到地质时代了。
还有个不明白的,ifuleu兄为啥要选这句诗啊?要我就选“离天三尺三”。井冈是本朝太祖龙兴之地,是从理论到实践的形成过程,革命事业从此上了正轨,有一飞冲天的架势。但是,太祖上井冈,如同刘邦进咸阳,李世民平陇西,还不是最高领袖,离天还有三尺三的距离。
武器调配嘛,让人从自己的腰包里往外掏,肯定是不情愿的。有收入才好调配,大不了以新换旧。不过山头这么多,工作确实不好做,也难怪毛委员喜欢用自己的人。
这一段到之后瑞金建都当选主席算是老毛的第一浪,第二浪差点破位,而建国后的第四浪算是三角形整理,没有脱出掌握。这也符合交替原则。
杜修经,杨开明,邓乾元等人的报告都记录在案,有据可查的。兄弟虽然八卦,但是自始至终,可从来没有编史实的,您要是有什么疑问,要不一一列出来,咱们探讨一下如何?
以后八月失败之前的七月分兵,湖南省委还专门点名指定28团抽调枪数百枝留给地方。
红军,八路军,解放军区别于国民党的一个方面就是无私,您想想凳公以后的那句xx打残了,xx照样解放全中国就知道了。当然,完成这个转变也要过程。
还有“也难怪毛委员喜欢用自己的人”这句话,我不知道您从哪得出来的结论,老毛要真是那样做,那跑到台湾的就不会是老蒋了。
大头所言极是,“古代曾云海绿”这一句做标题,以前副将兄哥几个也提过意见,我当时太固执了。现在想想,确实有点生硬。而且对这句的理解,我觉得你说得最在理,而我其实一直不太懂。
我选择的题目,都是尽量争取用和井冈山这段历史有关的,所以以后的一些,虽好,但我都忍痛割爱了,包括你说的山山山系列。
下面一个系列,我打算用“凭阑静听潇潇雨”,这句和井冈算是没啥关系了,但我想作为先声,暗合下下一个系列“为谁流下潇湘去”。
“为谁流下潇湘去”是要写返回湘南的八月失败,这一句,河里的 驿寄梅花 老兄肯定会拈花微笑了。
大头和诸位麻烦评点,建议一下?
我同意你的判断,“四军创立时,没有30团,或仅为一个空番号的可能性比较大”,我也觉得空番号的可能性最大。
老毛用自己人并不是我的说法,比如李韶九。当然I兄如果能够推翻此前的说法,吾等当然欢欣鼓舞。其实成大事者不避小节,在复杂的局势中推行自己的主张本来就不是简单容易的事情。如果说老毛提出紧抓枪杆子,农村包围城市是雄才大略。那么整合各路人马,打出中央根据地成立红色政权则尽显革命家的实干风采。红太阳绝不是凭空出世的。
对于现实来说,雄才大略的意义早已经在中学历史中写尽了。实干的细节才是重要看点。当然八卦精神也是必要的。
I兄在炎夏时节利用闲暇还原历史的努力,我等皆是感佩不已的。
谷歌了一下,大哥说的是对的。。。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成功送出,消耗 铢钱 1 个,可能得宝。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加乐善、声望、帖得花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