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电影《勇敢的心》谈起 -- 燕人

共:💬179 🌺223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电影虽然精彩,你的文章更精彩
家园 del

del

家园 送个宝,这里富宝集成

30花,5+1个宝

家园 苏格兰也没啥好抱怨的,在不列颠旗帜下他们没少侵略

无论是在印度,鸦片战争,布尔战争,还是在别的什么地方,几乎是有不列颠就有风笛,有风笛就有苏格兰,那位洗劫巴特农神庙和圆明园的额尔金爵爷不也是苏格兰众武士之一么,在北爱尔兰占人家地盘杀人家人的新教徒,不有很多也是苏格兰人么,这个时候他们的征战,他们的米字旗就成了光荣,成了武功了,呵呵。

比起爱尔兰威尔士,苏格兰似乎有不少的维京海盗血统,所以也许可以理解。人爱尔兰喜欢小风笛和竖琴,而苏格兰就喜欢粗野的大风笛

家园 关于斯特林桥战役

也写几句应和老兄一下

关于威尔士大弓,这帮人确实参加了斯特林桥,不过比较杯具的没能取得展开阵型的机会,一部分先过桥的被苏格兰伏兵干掉,另一部分挤在桥上大多落水。

Schiltron这个阵型是当年少有的全向防御阵型,很多翻译为长枪圆阵。其起源有说法是来自罗马的龟甲阵,古凯尔特人在面对罗马军团的时候吃过很多次对方使用密集防御阵型对抗本方单兵实力占优的散兵队形的亏。再结合日耳曼的矛枪传统,有站有蹲的兵士组成一组紧密的仿佛豪猪的枪林,这种怪异的防御阵型在同英国大弓和大陆弩兵对抗之后发展出后期的标准版,通过蹲伏的步兵减低被远程投射武器伤害的机会,士兵肩并肩排列将长矛一段支在地上,倾斜向上支起,再加上配备了不错的盔甲,成为了彻底的移动城池,但是缺乏机动情况下防御的能力。

据说斯特林桥头苏格兰人就使用了Schiltron,这也是为什么英格兰重步兵也难以突破的原因。

不过我看到的版本之一是桥并没有塌,是过河的英格兰重骑发现情况不对,反身冲破Schiltron逃回之后拆断的。老兄提到的那位苏格兰贵族应该还有仔细的计算了全军过桥时间,并向英国将领做了说明,这也是为什么他提出侧翼迂回的原因。

克莱辛格姆的那段老兄估计是看的英文原文?这位是被分尸了,切成条的是他的头皮,据说被华莱士用来系剑了。

家园 历史上布鲁斯真地说过这句话吗?

1314年的班诺克波恩战役(Battle of Bannockburn)前,苏格兰国王罗伯特布鲁斯对他的士兵说道:你们曾经为华莱士流血,现在为我流血吧,就是一个明证。

好奇地问一下,呵呵。

家园 同意这个观点

可能的原因是,苏格兰真正无畏的战士都团结在华莱士的旗下,牺牲在这次战役中。直到此役的17年后,新一代战士成长起来,苏格兰才能再一次战胜英格兰入侵者。

最勇敢的人都已经战死了......

家园 苏格兰人在联合王国中可能

类似俄罗斯大地上的哥萨克,是个勇猛善战的民族,先是被征服,接着充当对外扩张的急先锋。

del
家园 老兄,多谢补充

不过你看的是另一场丹灞战役,从链接看来似乎是1650年?

家园 OOPS, dui
家园 海盗兄看的很仔细

我的资料全部来自英文,不过有综合整理的地方。毕竟不在学校里,没有很多书籍可以参考。所以网上的二手资料有很大比重。更重要的是,这末古老的战斗,很难保证有真实的记录了,所以只能当作演义来看。呵呵。

关于斯特零桥的倒塌,有英格兰方面的记载说是Warrene下令干的。但我想那样紧急的关头,他不大容易下此决心。技术上也难以实施。我觉得华莱士预先作手脚的可能更大,也更合理。因为重甲骑兵和骑士们掉到水里肯定要被淹,而步兵就没有这个问题。所以华莱士有这末做的动机。

已过河的英格兰重甲骑兵全身逃回对岸的肯定不多,否则英格兰编年史也就没有必要特意指出那位约克骑士冲破包围的英勇了。有说重甲骑兵脱下甲胄,跳水游回对岸的。

我也看到故事说收税人大人被分尸剥皮切条,华莱士本人也用了一条来系剑。我认为这里传说的成分比较大。人皮的坚韧程度恐怕不足以支持一把重剑。要理解英格兰人把华莱士妖魔化的程度。

家园 老兄,我倒相信这话

华莱士残存的战友们到1304年的时候,估计差不多人到中年了。即便如此,我相信他们也会出阵的。

家园 (四) 爱德华一世:苏格兰人的锤子

影片《勇敢的心》为观众刻画了一个非常严酷的君王:爱德华一世(Edward I)。当然,为了电影故事本身的逻辑性, 电影改动了一些历史细节。这个人物的塑造基本上是成功的。不过,历史上的爱德华一世在位期间颇有建树, 是对英格兰的历史影响深远的君主之一,而绝非电影形象表现的那样单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爱德华一世

爱德华一世是开创一代历史的君主。虽然是法国的安茹伯爵(Count of Anjou)血统,从他开始,英格兰的君主不仅着眼于王朝在法国的传统领地,同时将目光放到不列颠本岛。他率先将自己与英格兰传说中的亚瑟王结合起来。1278年他和王后共同参加了在格拉斯通伯里(Glastonbury)举行的亚瑟王遗骨下葬仪式,因此在英格兰人心目中成为传说中的亚瑟王的化身。

爱德华一世非常符合中世纪的君主标准:战士,信仰的维护者,法律的化身。他一生参与的大小战斗不计其数,在其中载入史册的几次著名战役中他都是获胜者。他早年参加十字军,是西北欧最后一位来到圣地的君主级人物。1290年他颁布驱逐异教徒犹太人的敕令,为他赢得了国内主流阶层的普遍支持。他在位期间颁布的有关条例,对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法律和制度更是影响深远。因而17世纪的英国史家曾称他为“英格兰的查士丁尼(English Justinian)”。这里有夸张的成分,但是他在英格兰国家的法制和制度化方面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并不亚于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颁布法典。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SIZE=3]英格兰编年史中墨特福特(Simon De Montfort)死去的场面[/SIZE]

他的成长伴随着他的父亲亨利三世和贵族们的争吵和战争。这使他很早就成熟了。20岁时他正式加入了改革派贵族的联盟,支持贵族们的改革政治体制的要求。然而当他认识到贵族们的政治改革将危害到王权时, 他转变立场,站到王室一边。他的军事才能使他成为这些贵族最致命的对手。他的行为被当时的诗歌赞誉(或讽刺)到:效忠不同的主子,如同豹子选择猎物一样迅猛。1265年的伊夫萨姆(Evesham)战役中,24岁的爱德华一世(彼时还是王子)重创了改革派贵族的势力,将其首领,他曾经的教父和恩师墨特福特(Simon De Montfort)杀死并将其尸体肢解,充分表现了他冷酷无情的一面。

因为他的个人才华和影响力已经超过了老国王,有历史学家认为,他离开英格兰参加十字军时候,他父亲一定感到很欣慰。在他到达圣地之前,本次十字军的号召人法国国王路易九世病死。这留给他一份无法收拾的烂摊子。他带领英格兰的不超过1000人的军队展开一系列缺乏战略效果的战役,最终不得不设法和当地的阿拉伯人缔结休战条约,准备回国。这时他遭到一个伪装成信使的穆斯林刺客的攻击。他多年积累的搏斗技能挽救了他。有故事说他击杀刺客之前,被刺客的毒匕划到了手臂,幸亏他的妻子用嘴吸去毒液。1272年归国途中在西西里,他接到老国王驾崩的消息。他并没有急于回国登基,而是来到他在法国的领地加斯科涅(Gascony),又呆了两年才回到伦敦正式加冕。

登基之始,爱德华一世借口他不在英格兰期间,各级官员和贵族对王室的权利有所侵犯,因此展开了大规模的调查。这次调查的范围和深度是自征服者威廉的《末日调查书》(Doomsday Book,公元1085-1086)以来仅有的一次,其结果被汇总成卷,叫做《百户邑卷轴》(Hundred Rolls公元1274-1275)。1279年又实施了进一步的调查补充。这些资料被用来作为爱德华法制改革的基础和依据。到1290年为止的15年间,爱德华一世颁布了多项法律,主要内容是关于英格兰国内的诉讼机制和法律的权威地位。但是爱德华一世也设法恢复了自他父亲与贵族斗争以来王室失去或者定义模糊的王权。1290年颁布的一份正式文本表明,臣民所拥有和行使的一切司法权力最终来自于王室。这表明虽然国家通过法律治理,但王权仍然凌驾于法律之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SIZE=3]英格兰人想像中的天下归一场面:爱德华居中,苏格兰国王亚历山大和威尔士亲王Llywelyn ap Gruffydd左右分坐[/SIZE]

自征服者威廉以来,诺曼贵族的势力逐渐侵入威尔士边境地区并蚕食威尔士的土地。威尔士的凯尔特人公国仍然维持了半独立的地位。在1267年的蒙哥马利条约中,英格兰承认威尔士最强大的公国Gruffudd国君Llewelyn的“威尔士亲王”(Prince of Wales)称号。1274年Llewelyn的弟弟戴维Daffydd因为谋反失败而投向英格兰并得到礼遇和重用。因为对英格兰收留戴维和边境地区的英格兰贵族对威尔士土地不断的蚕食极为不满,Llewelyn拒绝向英格兰的国王,威尔士国君的霸主(Overlord)爱德华一世行觐见礼(Homage)。爱德华一世以此为借口,于1277年进攻威尔士。威尔士被迫割让西北部分的大片领土。1282年当戴维最终起兵对抗英格兰并得到来自Llewelyn的支持时,爱德华决心将威尔士彻底降服。11月Llewelyn在与英军作战中被杀。1283年6月,戴维被捕获。作为英格兰王室的叛逆,他被处以绞刑,剖腹和大卸八块(Hanged ,Drawn, Quartered)。这是爱德华特意设计用来惩罚针对英格兰王室的叛逆行为,下一个受刑者就是苏格兰的威廉华莱士。爱德华征服威尔士最持久的纪念,是他修建或者重建的一系列遍布威尔士各地的城堡。这些城堡被派驻军队,用来监视威尔士人,许多城堡至今还存在。1284年颁布的威尔士条例(Statute of Rhuddlan)取消了威尔士的公国地位,将威尔士地区划分成几个郡,直接置于英格兰王权和法律的管辖之下,。1287年和1294年威尔士接连发生暴动,但是都被残酷镇压下去。1301年爱德华将“威尔士亲王”(Prince of Wales)称号授予他的最年长的儿子,未来的爱德华二世。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SIZE=3]爱德华修建的威尔士城堡之一[/SIZE]

爱德华在威尔士的经验或许激发了他一统不列颠天下的雄心。他在苏格兰的作为为他赢得了“苏格兰人的铁锤”的墓志铭,虽然在他的有生之年,他试图将苏格兰纳入英格兰版图的设想失败了。

1286年苏格兰国王亚历山大三世驾崩,王位落于当时仅3岁的玛格丽特身上。1290年,爱德华安排了英苏两国之间的伯格姆和约(Treaty of Birgham),规定玛格丽特前往英格兰与爱德华的长子成婚。通过婚姻两国可以自然合并。当玛格丽特病亡,苏格兰出现王位继承危机时,作为强邻,一家之长(已故女王未来的公公),和著名的法律维护者,他被邀请仲裁苏格兰贵族的王位继承权争执。他利用这个机会,试图将苏格兰置于英格兰的摆布下。然而他忽略了苏格兰作为独立王国的长久历史和封建结构,以及远比威尔士强盛的国力。1297年威廉华莱士率先起兵,在斯特零桥战役中击败了一支英格兰军队,迫使爱德华不得不从与法国的纷争中暂时退出。他于1298年再次亲征苏格兰,在法克尔克战役中击败了华莱士。1305年华莱士被捕获,按照爱德华的旨意被残酷处死。爱德华于同一年颁布条例,规定新苏格兰政府的结构,包括政府官员的安排和苏格兰司法系统的持续有效。公正地说,这个条例一定程度上考虑了苏格兰人的情绪和利益。然而,1306年罗伯特布鲁斯再次挑起苏格兰独立的大旗。这显得爱德华关于苏格兰地位的设想是多末的一厢情愿。1307年7月, 68岁的老国王爱德华不顾重病,最后一次出征苏格兰。在路上,他的病况愈来愈重,没有到达边境之前就再也无法支持下去。临死前,他留言给太子,未来的爱德华二世:在彻底征服苏格兰之前不得放松自己。他就这样带着怨恨去世了。

有英国历史学家认为,爱德华一世在苏格兰的失败,起因于他在法国和威尔士战事中花费巨孥,已经超出英格兰国力,从而使得英格兰无法负担在苏格兰修建城堡,派驻军队。据记载,在1294-1298年间他总共花费了大约至少75万英镑的军款,来自于国内税收外的其他部分是筹借的款项。到他去世的1307年的时候,还有20万英镑没有偿还。这个巨大的税收负担给英格兰的国内政治带来深远的影响。1297年对税收严重不满的贵族们向国王上书陈诉苦情,反对国王以“国家紧急状态”为由,既不遵守约定的规矩也不通过协商,任意加收税款和征集贵族的从军义务。爱德华和贵族们的争端极端火热,使得爱德华想起他年轻时他父亲与贵族们争吵的场面。据当时一本英格兰编年史记载,爱德华厉声斥责领头的诺福克伯爵(Earl of Norfolk):以上帝的名义,伯爵先生,你如果不跟随我,我就将你处以绞刑。而诺福克伯爵毫不客气地反驳说:以上帝的名义,国王先生,那你可办不到。说完他就在全副武装的随从护卫下离开了。内战的危机被苏格兰在斯特零桥的胜利化解。爱德华一世不得不屈从贵族们的要求,同意签署法令Confirmatio cartarum(大宪章确认令),确认大宪章(Magna Carta,公元1215,英格兰贵族试图限制王权的第一次努力的结果)的效力和其中国王不得任意加税的附加条款。对此耿耿于怀的爱德华终于在1305年利用新教皇曾经是他的加斯崆尼臣属,撤消了1297年的法令,逃避了毁约的责任。贵族们对爱德华一世毁约的不满,只能发泄给继承王位的爱德华二世。

爱德华一世有个别名“长腿(Long Shank,shank即小腿)”。因为他身高6英尺2英寸(1米9左右),远过于常人。他是一个深沉的人,不轻易发脾气。但是他一旦发作,他是一个令人恐惧的形象。有故事说他曾经把一个女儿的凤冠扔到壁炉里。电影《勇敢的心》里他把王太子的男朋友推下塔楼那一幕实在令人血冷。历史上他倒没有谋杀太子的男朋友。但是据说当他和太子就此事争吵的时候,暴怒之中的爱德华把太子的头发掠下好几撮。

当他去世时,海内外不知有多少人松了一口气:总算摆脱了这个难于相处的人和征索不绝的君王。但是我相信同样会有人真诚地为老国王的辞世而伤心。真正的历史学家都认同他的成就。

通宝推:玉垒关2,晨池,液化,
家园 送花送宝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家园 [锤子]在有些方言里是贬义滴,苏格兰的锤子,嘿嘿...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