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高科技创业的一个模式 -- 穿越
庄小威同学的老公是她做博士后时候组里的研究生,专门为了追庄mm跟过来做博士后,博士后完了以后也出去工作了一段时间,刚刚才回来的...
深入浅出,极其精彩
就罚你好好八卦,展开了讲了。
讲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不合格打回去重讲哦。
鹿透社的新成员啊。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少。
大概很多人看过一张囊括了整个物理界精英的照片,那就是在二十世纪早期的一个会议。你如果在1880年把巴斯德的手下都认识一遍,那么恭喜你,你对于整个生物界的精英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而且将来30年,一般大牛都将与这些人发生点什么联系。
你现在去个什么会议看看,比如说生物中的神经学,或者细胞学,几万人注册。你想把所有的重要讲座听一遍恐怕都不可能。
因为人少,周围全部是处女地,随便做点什么,就是大成果。现在不要说大发现,小成果还要抓紧时间,要不然就要被人抢了。
物理书,觉得写得 不错
的学科方向细分的趋势也越来越严重,人多是正常的。而且理科不比工科,应该也不是靠人多出成果的吧。现在有什么大成果呢??没事么吧
一个成果从研究转化到工业界,再到商业化,其实是一个很漫长的道路。自主科研创新,在国内是一个很响亮的口号,但是想从把这个从口号变成现实,还需要很漫长的时间。除非国家从政策上进行倾力扶持,否则在十年之内,这个依然只是一个口号。
楼主在美国待久了,在这个环境里就习惯了。好多事情都觉得理所当然,但是回去以后,就会发现美国这边什么最厉害?不是发考题们,也不是科研仪器,更不是科研经费,最厉害的,是一整套齐全的配套机制。
这些成熟的机制体系,有些是我们知道的,比如说从研究生到博后到发考题这条道路;有些是我们日日遇到,但是忽略的,比如说快递的物流,比如说银行存取;有些则是我们所不知道或者一知半解的,比如说科研成果的商业化过程。
楼主从国家扶持角度来说明了高科技创业的过程,我就搭一个顺风车,说说在民间的科技创业(要成功,不一定需要高科技)。
首先呢,让我们着眼于科研成果。科研成果有很多种,有些可以激发同业者的灵感,这些都将被发往顶端的杂志,有些具有创新性的发现,这些也会发的不错。其中的某些发现,肯定可以作为高科技的一个起点。但是有一部分成果,不具有普遍意义,也没有多少的创新性,却可以对某些生产技术产生巨大的推动。举一个例子,就是耐磨的轴承涂层。其原始成果,不过是某位研究生发现某种聚合物的强度和耐磨性比较好,而且化学稳定性也比较好。这种发现不足以在任何一份好的杂志上发表。
然后呢,这位倒霉的研究生,因为其发现不能被发表,而被老板骂了一顿,甚至被告知要推迟毕业。于是他很郁闷,便去酒吧里买醉。
但是却在无意中听来的谈话中,产生了作为耐磨材料的想法。然后便开始振奋起来,开始了以此为基础,自己开厂子当老板的念头。
但是很显然,他的这份发现,不足以递一份,或者保证这份申请会被国家资助,那么这个时候,美国成熟的运作体系就开始起作用了。
当然,不是你走在街头,忽然从路边阴暗的树丛中听到一声“外烟要法?(错了,是创业基金要伐)”或者是某个抱小孩的妇女在擦肩而过的时候
,留下一声“光碟(又错了),是创业基金要不要?”
你需要光明正大的去寻找。
召唤铁牛。。。
你举的耐磨材料的例子是在美国吧?按我熟悉的路子,也就是上面讲过的,我会想法编一个SBIR的项目骗钱。对有经验的来讲,编项目不难。我会先介绍这种材料,然后proof-of-concept证明材料可以用在轴承上,在某些技术指标上能超过现有水平。但是找理由证明材料本身还不完善,其他技术指标还不如现有水平,所以风险很大,云云。这样做的原因是如果风险不大,就不用proof-of-concept,不符合SBIR一期的宗旨。
但所谓风险,就看你怎么说了。说大就大,说小就小。
当然如我题目所说,高科技创业的一个模式,没说是“高科技创业的唯一一个模式”,只是多条路中的一条而已。
等着看水风介绍别的路线。
如果又用功但也玩,别人的注意力就在他的玩上了,就会说他不用功了。
要寻找什么呢?
要寻找一个中介,一个既懂得工业界也懂得学术界的人或者机构,来给你出主意。其实,很多大牛小牛中牛老板,本身就是中介,所以他们不需要求人,自己有个想法,就知道该按照什么路线走下去。穿越就属于这一类,不过他的课题离着商业化稍微远一些,跟工业界的关系也就没有这么密切。还有一些人,是身处商业或者工业界,但是他们出身就是学术界。他们知道自己这边需要什么,所以会有意无意的去跟以前的老板或者就近的研究机构联系。你要是实在找不着了,还有咨询公司,只要你不在乎投入,他们倒是比前两者更可信一些。
这个倒霉的研究生当然可以去找老板,但是那个时候,就是老板继续当老板,他继续打工。要想自己干,就需要找别的,没有直接相关利益的人。比如说,一个退休的工程师。去慢慢地套话,如果很凑巧的,他的朋友里面有这类人作为亲友,或者他老爹就是工业界的。那么久很好办了,回家跟老爹国庆节的时候,喝喝啤酒,聊聊天,说不定就聊出灵感来。
我感觉国内最缺乏的,就是这类两栖的人才。不一定要两边都专,到了一起至少是不会鸡同鸭讲。这就够了。
你要跟他们谈什么呢,就是我有这么个材料,你看能够做什么?因为如何作材料,我是能手,但是工业界需要什么,我就不清楚了。这里有这么个东西,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呢?
美国人也有好事的,就有人给你出主意了,我看做轮胎涂层不错,耐磨啊。另一个就反驳了,轮胎公司巴不得轮胎磨损得快,他们好快点卖呢。另一个说,我看涂在鞋底下也不错,可以控制厚度,等磨穿了就扔,而且化学稳定性好,保证不会把塑料鞋底给化在大马路上。另外一个琢磨了一下说,我看用在内燃机里面不错。你可以去试试。还有一个说,可以作为外表面处理,什么东西拿这个一涂,就省了用不锈钢了。
反正呢,这个研究生是收获了一堆的想法。你不可能拿着一条主意,就想去开公司吧,多少有若干条备案。一个不行了还有一个,能够继续忽悠钱的。反正就是围绕着我们这个材料,能做什么就算什么,关键是哪个最能招钱来。
有了想法,接下来就是去搞一个公司的架子出来了。研究生拿着一个想法出去找钱,恐怕是不行。但是你说,我这里有一个公司,我们公司准备生产这种产品,你看这是样品(自然是实验室规模的),这样子人家给钱的可能性肯定大得多。
但是研究生的这个公司,需要多少人呢?其实也不需要太多,一个执行官,一个技术官,一个财务官,一个对外联系的,(其实就是主要忽悠钱的),最后还需要拉几个人来唬人,比如说你老板是大牛,可以直接列在scientific board上面,承诺分股若干。剩下的都可以出去雇了。
这帮人的组成灵活得很,可以找同学,拉同事,甚至自己七大姑八大姨的都可以拉进来,只要信得过。
拉起了队伍来,这个时候需要个高人给你们写企划书了。
美国的大学有个好处,就是时不时的会组织创业大赛。只要你感兴趣,想要写企划书,有书籍,有材料,还有培训班(免费的和收费的)。反正美国人从小培养就是如何说服别人,搜罗一批高人来,其实一个就够了。好好写写,写完了你一看,这个项目好啊!我也要掏钱加入。(其实本来就是你的项目)到这个程度,就可以出发,进行最最艰巨的工作,去找风头了。错了是风向投资了。
美国这边的风向投资,其实很好找。各大银行,投行,包括咨询公司,还有无数的私人基金都开办这个业务。当然这是在2008年前的时候,现在的情况妖道就不清楚了。
他们的区别,不是在于给钱的多少,第一笔风投大家都差不多,就是10万级别的。而是在于给出条件的苛刻程度。
这类风投一般都直接要求买断你的产品生产权。这意味着什么呢,以后你哪怕不用这家了,你生产每一件产品都要经过他们的同意,并且就像版税一样,要论件交钱。然后再要将来75%的收益。当然了,你将来可以赎买,但是除非你现在就注明有优先赎买权,将来这个东西火起来了以后,你买不买的回来,很是一个问题。
这个时候,你需要雇佣第一个雇员,并且花费极其高额的雇佣经费。一个好律师,这笔风投的目的是为了让你生产出样品来。但是,绝大多数的人都会假公济私的先把样品给搞出来,然后再来拉钱。所以这笔钱的很大一部分甚至是绝大部分都会进了这个/这群法律顾问的手里。为的就是能够尽可能多的为你保留一点将来的权益。
你不要忽视这个简单的步骤,在你看来,就是花两个钟头听律师讲解一遍,然后半懂不懂的掏笔签字。一个好的律师给你改动几个字眼,将来会带给你10%-50%以上的收益差别。
所以,你签个字,看着十几万流尽了自己的腰包,在还没有捂热的时候,就流了出去,进了律师的口袋。然后咽咽口水,把自己的构想中拿出一个不怎么重要的来,一个还算重要的来(最关键的王牌,要留到最后用),交给风投公司。
然后风投公司,通常会撒银子进咨询公司,或者找专家来评审论证一番,给你打一个产品将来的市场分数;然后再来财会专家,打一个将来的收益分数……最后汇总产生一个总分数。(不要问我细节,我也不清楚,但是每个风投公司,好像都是美国国家基金的好学生,都有极其仔细的评分标准)。然后就开始排队,排在前3%或者5%的,直接进入二期甚至三期风投程序。然后留下15%左右的备用,剩下的,对不起,您不符合要求。
如果您被归为最后一类,不要灰心。继续寻找,这个时候,多换几家风投公司,肯定是最明智的选择。最后,在不断地修改和美化之后,您的产品终于进入了二期风投。
这个时候,风投公司,就开始介入您的皮包公司的生产了。
他们会派一个专家小组来,您放心,绝对是专家。都是资深的50,60岁的老家伙们,每一个都是人精,拿着风投公司高高的薪水,他们的作用,就是来给你的公司来一个从头到尾的评审。然后具体指出改善的意见。包括开除您的七大姑八大姨之类的闲人,同时给你改派能够胜任的职业人员过来。这个时候,您以及您的各种执行官们还是所谓的公司头头,但是具体的运行,就由下面的这些人进行了。这很可能是您第一次品尝权利的滋味,但是要小心不要是最后一次。
在这帮人的辅佐下,您的公司将会运行一段时间。如何生产出小批量的,能够受到业界欢迎或者承认的新产品,是你这个公司能否存活的关键。这个时候,无路你是否学过MBA课程,每天的繁琐杂事可以保证您不需要任何体育锻炼而自动减肥。虽然您的薪水已经足够高了,(当然是相对穷学生而言),但是其中的绝大部分,都要流进律师的口袋里,因为缺了他们,风投公司会立刻把你榨干最后一滴油水踢出门。
如果您的产品足够幸运,能够跻身大约十分之一的成功者的序列,那么第三批风投即将进入,从而转入正式生产阶段。那么接下来,将回到楼主所说的,大公司收购之类的常规道路。
这条道路的关键,在于产品的设计是否受欢迎。这里贩卖的,是直接的产品,而不是像高科技产品一样的概念。当年比尔盖茨的公司,就是沿着类似的道路发展起来的,而现在,已经有了成套的配套公司,同时也更加的限制了自己创业的自由度。职业经理人和职业执行者的进入,让这类公司进入了生产流水线。每年都有若干大公司在不同的高校或者地区组织创业大赛,那些幸运的胜出者,大部分就是沿着这样的道路,进入了业界。而更多的人,是像那个倒霉的研究生一样,慢慢的发展出了自己的想法,最后创建了公司的。
所以,这已经成为了一个人人熟知的道路和惯例。无论是何种产品,创业者知道自己只需要进入到某些步骤,就可以有职业人士来替自己打理,而那些,是绝大多数刚刚脱离学校的,甚至是专业人士所不具备的。让专家来做专家的事情。这是个理念,也是整个创业界的戒律。
反观国内,固然,我承认,有成功的个例。但无论是理念,还是环境,都离此甚远。要想形成自主创业的高潮,恐怕还要先等创业的环境潮流到来以后,而不是像现在一样,是一片干涸的沙滩。
(匆匆写毕,都是胡言乱语,那些想要创业的,可以去网上自己耐心找一下找,千万别仿效妖道这条道路)
你这帖子里面的风投跟俺知道的那些风投怎么差别那么大?
传统意义上,10万美金级别的不叫风投。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某风投III期基金2亿,10个合伙人,基金五年期。200,000K/10/5=4,000K 也就是平均每人每年要投4百万出去;4,000K/100K = 40每人一年投40个案子。哪个风投合伙人每周能投一个案子?合伙人平均每月能投一个案子已经是非常非常高效的了。
不好意思,算错了1位数。
风投标准应该是百万级别的。
我这个是前几年琢磨这个事儿,跟一帮同学纸上谈兵来着,没有实际操作过。具体的信息来源都是网上的公开信息。
但写这么多,用意不是介绍风投,而是说明国内不行。
还是等着看您的吧。
我们明显在说两种类型的高科技产品,所以要走不同的路线。
我熟悉的例子,正如水风说的,课题离着商业化远。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需要很多年的不断研发才能产业化。新闻媒体里不断地提到,用来忽悠老百姓的新兴产业很多是这种的,离实用化还早。大家都在焦急地寻找突破口,谁能第一个找到,一个亿万富翁跑不掉,可是到目前没人找得到,也许所有这些只是画饼充饥,死胡同而已。所以政府资金的帮助至关重要,因为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来拉到风投。
而水风说的产品,在实验室里把研发阶段基本已经完成了。在以后的日子里,精力集中在如何把它应用在某个方面,实用化的前景相当明朗。所以能一步直接跨到风投这步。不过大家要注意到,在拉到风投前,创业者仍然需要一定的投入。要做出一个产品,要雇一帮人,不会每个人都不要工资的,所以仍然需要自己的启动资金。创业者太穷了可不行。
前面提到了瓦特的例子。我认为这个例子接近于第一种情况。如果当年有政府资金帮忙,他的成功就不会如此艰辛。从这点来说,1982年设立的SBIR项目让很多创业人的道路变得容易多了。
以下说的要供懂经济、懂中国国情的人批判了。
据我的了解,中国目前的风投跟国外不是一个概念。中国的风投要求被它看中的对象的产品已经有一定市场份额了。风投资金进来后,主要用来加强市场营销的力度,扩大市场份额。这哪是风投啊?没什么风险嘛。只不过没个抵押而已。在国外,银行会抢着给这种公司贷款,风投根本就没有生存空间。也就是中国的银行贷款审批严格,风投才有机会。说起来中国的银行贷款审批之严,世所罕见。我家亲戚中有做生意的,会找亲戚、同乡来融资,情愿付称得上是高利贷的利息。为什么呢?虽然他是做正经的手工加工业生意,他在银行里也常常拿不到所需要的贷款,因为手头没那么多东西可以给银行抵押的。银行一味地回避风险,情愿放弃潜在的赚钱机会。要打破这种局面,基本上要等中国放开私人银行才行。
但同时中国也有风险很大的机会。这十年来,中国是冒险家的乐园这句话不是白说的。去年我在魔都住了一段时间,被家里领导的弟弟的媳妇的老妈好好地科普了一顿。她说现在沪市有专门给高科技公司开的版块。初衷是为了高科技创新,让高科技公司在资本市场融资。结果玩得全是概念。股价像过山车,心脏不好的人受不了,就是一专门投机的大市场。不过,要能上股市圈钱,高科技公司要开到相当程度才有可能。
除了缺乏合适的融资渠道,中国也没有类似于SBIR/STTR的项目。虽然各地都宣布自己对高科技产业很重视,但通常的做法是建高科技园区,在税收、租金、水电费上给予优惠。在少数省市,比如说帝都,倒是对海归的高新技术产业创业者有一次性的奖励,不过,这是给个人安家的,也不是用来创业的。咱们公私分明,私人的钱能不花就不花。
凡此种种问题,都对培育国内的高科技产业不利。高科技从实验室出来的时候,只是一株脆弱的幼苗,需要很好的条件、小心的培育才能发展壮大。
但在中国复制美国的路线也不是不可能。凡是了解中国科研的都知道,高校里可以申请973和863项目。863是应用,973是基础科研。但中国的基础科研项目应用色彩也很浓。而在中科院系统,同样很多项目其实就是应用项目。甚至有时会要求地方上要配套拉一些资金进来。作为老师其实有优势,就是把在美国应该去申请SBIR/STTR一期、二期的计划塞到这些项目里作为子课题去申请。不过有一点要注意。在中国每个实验室一般只能拿两个纵向项目,把这个机会用掉了会影响其他的机会。所以要钱的时候要多要点钱,否则亏大发了。
如果能在实验室做出个简陋的产品来,相当于完成了美国SBIR/STTR二期的目标,下一步在美国就该去拉风投了。不过前面刚说过,中国还没有美国概念里的风投。那么找朋友、亲戚集资?这主意也不照。项目风险太大,如果垮了,经济损失算谁的?杀熟可不是个好习惯。要做这个,得找那财大气粗、扛得住损失的主。
在中国谁最财大气粗?作为官办经济,当然是大型国企啊。同国企签个共同开发的合同,中试车间什么的利用国企的资源建,成果共享。对于老师来讲,这样子做的红利不可能像美国这么高,但有总比没有强。而且不用老是出去拉项目经费,只要吃定一家就行了。对于国企来讲,即使是最后做出来的产品成本太高,不实用也是可以忍受的。毕竟专利照样可以申报,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绩就有了,对上有交待。
现在中国的特色就是自主创新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如果真的有什么成果,即使还不成熟,上上下下出于政治考虑都会给予扶持,无形中降低了生产成本。这点对于民族工业其实是弥足可贵的。
我预期在未来,中国有可能推出有中国特色的SBIR计划。类似于美国风投的公司也会在中国生根、发芽。现在还不行,但也许几年以后,美国的一些成功故事就可以在中国完全复制。
【完】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