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十六国风云 1.1 -- 应侯范雎

共:💬85 🌺63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里确实是个硬伤,错了,多谢指点。

吴王晏一直活到洛阳沦陷才死的。

其实那一句与我“八王之乱”里“司马炎一生儿子众多,有二十六个,夭折过半,活到成年的只有九个。这九个皇子后来全部被卷入“八王之乱”,七人死亡,唯有先天残疾的司马晏与幼子司马邺侥幸活了下来。”——一对照,马上就发现有矛盾了。

在我草稿里已经修改过来了,想在河内修改,发现已经过了修改时限,呵呵。多谢指正。

家园 1.1中的两处

晋初武帝司马炎置天下为二十州,分别是东北的幽、平两州,中原的司、冀、兖、豫、并五州,海隅的青州,关中的雍、秦、凉三州,西南的梁、益、宁三州,江汉的荆、两州,江淮的徐、扬两州以及远在天南的交、广两州。

武帝时只有十九州(长江中游只有荆州):

三国时魏有十二州,吴有四州,蜀有一州,西晋将吴、魏分治的荆州、扬州合并,得十五州。晋武帝从原凉州中分出了秦州,从益州分出了梁州、宁州,从幽州分出了平州,共计十九州。晋惠帝分荆、扬置江州,晋怀帝分荆、江、广三州置湘州,最终得二十一州。

------------------

南匈奴的活动区域依然只有河套地区,他们将匈奴的王庭迁到了并州太原郡的左国城,断绝了回归故土的希望。

左国城在西河郡,而非太原郡

家园 这个问题,我觉得必须配合地图看,这才清楚

可恨我发不上图。

大致画了张示意图,这几个地方的地理关系大致如下:(根据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拓跋鲜卑------------+

-----------------------+

-----------------------+太

-----------------------+行

-----------------------+山 冀州

-----------------------+脉

------------晋阳--------+

-----------------------+

-----------------------+

-----------------------+-----------------------------------------------

----------------------壶关---------------------------------------------

---平阳城-------------------------------------------魏郡邺城----------------

--------------------------------------------------------------------顿丘城------

-----------------------------------------------汲郡-------延津-----------------

----------------------------------------------------------------------------------

---------------------------洛阳--------------------------------------------------

当时的地理分布是这样的:并州与冀州的分限是南北走向的太行山脉,壶关位于太行山脉的最南端,是太行山大陕谷的南部大门。

壶关做为一个关口要塞,起到的作用是:北方的拓跋鲜卑——将刘琨所在的晋阳——壶关——洛阳,联在一起。使晋阳不至于成为孤军,也可以使洛阳、晋阳、鲜卑有机会展开联合军事行动。

壶关是凭着天险,呈守势的,无法主动出击。所以壶关的守军既无法阻止石勒去冀州(太行山上的东西走向的通道不止壶关一个),也无法阻止匈奴肆虐司州。

退一步讲,即使壶关守军可以出击,他们也不敢——有那个实力,晋军还会被匈奴欺负成那个鸟样?

家园 非常同意

那么以下词句也许应稍作修改:

光熙元年十二月,刘琨抵达并州上党郡的壶关。壶关位于太行山大峡谷南端,是易守难攻的天险。刘琨敏锐地发现这是一个战略要地,北方的鲜卑、并州的匈奴如果要进犯中原的东半部分(包含司州东部、兖州),壶关是必经之路。刘琨于是向洛阳请求调拨谷五百万斛、绢五百万匹、绵五百万斤到壶关,巩固壶关防御。

事实证明刘琨的判断是正确的,此后的两年,壶关就像一个扎紧的袋口封死了匈奴染指中原的道路,争夺壶关成为刘琨与匈奴交战最初两年的战略重心。

家园 关于“武帝置天下十九州”还原“二十州”这个问题

在天涯上也与人讨论过。

其实严格说起来,“晋初武帝置天下为二十州”也好,或者“十九州”也好,都是错误的。因为在武帝统一天下后,十七州、十八州、十九州,都出现过,比如说秦州,它就是从雍州分割出去的,再比如宁州,它也是从益州、交州里割出去的,再比如说梁州,它也是从益州里割出来的。

  

所以在写这一句的时候,我很伤了脑筋——因为只有用一句话的容量。

最后,我决定,不管它了,只要在武帝时期出现的过的州,我都给它列上。

于是,我就写了个“二十州”

  

按《地理志》上的说法,江州是惠帝元康年间才设的。

但是,江州在惠帝之前有没有出现过呢?是不是武帝时曾设过江州,后来又由于某种原因撤销了,到了惠帝元康年间又重新设立呢?

我原先也以为只有十九州,认为江州只有到了惠帝时期才设立。

后来,我就不敢肯定了,《武十三王传》里说,司马允在武帝太康十年被改封为淮南王,任命为镇东大将军,都督扬、江两州军事。《资治通鉴》里也是这么说的。

——所以《晋书》前后又开始打架了,按《武十三王传》的说法,武帝时期是设有江州的。

  

我不知相信哪个,最后想,妈的,宁可信其有,就写了二十州。

家园 左国城确实在西河郡

《中国历史地图集》有明白无误的标着呢,我也不知道当时怎么把它写到太原郡去了,呵呵。多谢指正。

家园 这样如何?

嗯,刘琨的判断出现于光熙与永嘉之交,他应该没有料到后来的局面如此一泄千里,不可收拾。

改成这样,老兄以为如何:

刘琨敏锐地发现这是个战略要地,并州“虽去边朔,实迩皇畿,南通河内,东连司冀,北捍殊俗,西御强虏,是劲弓良马勇士精锐之所出也”,守住壶关,就是守住并州的南大门。刘琨于是向洛阳请求调拨谷五百万斛、绢五百万匹、绵五百万斤到壶关,巩固防御。

至于“事实证明刘琨的判断是正确的,此后的两年,壶关就像一个扎紧的袋口封死了匈奴染指中原的道路,争夺壶关成为刘琨与匈奴交战最初两年的战略重心。”——这一句删除。

家园 您的这句话对我很有启发

壶关做为一个关口要塞,起到的作用是:北方的拓跋鲜卑——将刘琨所在的晋阳——壶关——洛阳,联在一起。使晋阳不至于成为孤军,也可以使洛阳、晋阳、鲜卑有机会展开联合军事行动。

太行八陉(由西南到东北:轵关陉、太行陉、白陉、滏口陉、井陉、蒲阴陉、飞狐陉和军都陉)中,前三陉通河南,滏口陉和井陉通河北,后三陉是河北向塞外的通道。

整体说来,八陉对据有山西的政权来说是险要(如潼关之于关中,剑阁之于蜀地),对于处于平原的政权的来说,并没有太多的好处。

壶关往东去是滏口,往南去是太行(有险要天井关)。对于处于中原的政权来说,壶关要是守得好,北大门就比较安全了。

八陉中距离洛阳最近的是轵关陉和太行陉,但是汉军始终没有走这两条道,因上党一直在晋的手里,直到永嘉三年壶关战败,上党太守以壶关降汉。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即使过了两陉后,和洛阳之间还隔着黄河呢。

刘渊派出的人马,要么东出滏口或井陉争河北(石勒一路);要么在蒲坂渡河,沿着黄河南岸东下,直捣洛阳(刘聪、王弥、刘曜、刘景一路)。

冀并两州刺史应该派人严防死守滏口或井陉才是,不过事实是石勒好像没有遇到什么麻烦就到了河北,此后一直在河北打游击,直到永嘉四年正月在白马渡过黄河,和王弥会师。

永嘉三年十月刘聪打洛阳不成功,他和刘曜两个人灰溜溜地回平阳了,但王弥却继续留在黄河南岸打游击,在司、豫两州来了个大闹天宫,直到两三个月后和石勒在白马会师。

刘琨在晋阳,几乎对汉军没有牵制作用。可恨幽州刺史王浚,这时还在跟冀州刺史大打出手呢——冀州也牵制不了石勒。东海王越的部队人数不少,可也任由王弥在黄河南岸胡闹。——晋不亡何待!

---------------------------

守住壶关,刘琨得以不孤立,此言不虚。其实并州本来和幽州、冀州连在一起的,可惜各刺史之间根本不能合作。

家园 我得向您表示感谢

我得向您表示感谢。

因为是连载,每天都有点赶字数,然后就错误百出,有您这样的朋友指正,真是太让我高兴了。

个人认为,八王之乱后,西晋的局势也未必不可收拾,可恨执政无能,地方跋扈,最后被个个击破。

像石勒、王弥,一开始只是流寇而已,如果东海王不与苟晞争兖州,王弥很难坐大;

而如果王浚主动一点,与丁绍相互关照,冀州可保不失;

刘渊在并州折腾了两年,也没折腾出什么名堂,刘琨单身前往晋阳,刘渊也拿他无可奈何,可见匈奴也并没有那么强大。

最可恨的还有东海王,领着晋军主力游荡在黄河南岸,处处忌贤害能,硬生生逼出苟晞、周馥两个敌人。

中原诸州是如此,再看别处:

关中,百战之余,残破不堪,南阳王无所作为,我倒觉得可以原谅;

但是荆州就太不应该了,前都督刘弘打下的基础还是可以的,可是后来几任都督刺史,全是混蛋级别的。高密王司马略,无能之辈;山简,酒鬼;最可恨的还是王澄,硬生生把蜀中流民逼到造反的境地。荆州也因此废了。

上游荆州一废,中游的江州跟着倒霉,下流的扬州,驻在寿春的周馥与驻在建邺的司与睿又要同室操戈——长江一线整个都废了。

而长江一线废掉之后,官兵就腾不出手来镇压王如等人,然后,淮河汉江流域也废了。

永嘉末的时候,偌大一个王朝,找不到一块不打仗的地方。晋怀帝简直就是在洛阳等死,毫无办法。

这段历史真是想起来就让人恨,自作孽不可活,这样的王朝不亡,真是没天理。

家园 看了两晋史

看了两晋史,忍不住对魏晋风流的说法嗤之以鼻,血写的风流

家园 太行八陉

我个人感觉,匈奴军队根本就没有从太行八陉上过。

匈奴迁到平阳之后,他们的出兵方向

要么向南借道河东郡渡过黄河,进入弘农郡,然后沿洛水上游,从西向东进攻洛阳。

要么向东南,借道河内郡,然后沿着黄河从西向东,进攻汲郡、魏郡、顿丘。然后或者继续向东,进攻冀州,或者渡河,进攻兖州。

总之完全避开了太行山天险。

倒是石勒在太行山附近很活跃,王浚大败石勒于飞龙山,这个飞龙山应该也属于太行山脉。

石勒后来学乖了,他就在沿河一带的冀州地盘上活动,像清河国、平原国什么的,避开王浚的鲜卑骑兵。

家园 汉向东南出兵,需要过上党

上党就在太行山南段,还是绕不过太行呀

家园 哎呀您太谦虚了

我从您这里也学了不少东西

家园 壶关

壶关算是个钉子吧,早年匈奴没有定下战略要直奔洛阳,他可以不打壶关。

但到了永嘉三年,刘渊改变战略,要直扑洛阳了。那么晋阳、洛阳之间的联络就必须切断,壶关这个钉子必须要拔除。(刘渊怕的应该不是刘琨,而是拓跋鲜卑)

所以就有壶关之役,东海王也知道此役非同小可,于就派出王旷,于是又爆发了上党之役。

此役之后,壶关失守,刘琨就基本不存幻想能指望洛阳了,你看他以后就一心一意去搞统战,统战拓跋鲜卑、统战段氏鲜卑。

而匈奴、石勒就可以毫无顾忌的东西往来于上党等区域。

家园 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成功送出,消耗 铢钱 1 个,可能得宝。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加乐善、声望、帖得花总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