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谈谈海啸 -- ArKrXe
损失不仅仅与受袭的广度有关,更要看受袭的地点。我想那些悬崖临海之处,恐怕也并非人口密集之处。台东岸有哪些滨海城市呢,关键是那些地方。
印象中太平洋最多, 而印度洋也是第一次听到.
先谢谢了!
台湾东岸比较重要一点的城市就是台东和花莲了,这两处的沿岸海底都比较陡峭,水深很深。值得注意的是台南向南延伸出去的一块,沿岸的海底有一小段大陆架,水深不是太深。
再加上俺这一斤。
Discovery 频道曾经有过一个专题,就是讲Tsunami的,他们是围绕着美国的安全讲,在非洲西海岸有几个地方,山体结构非常的不稳定。如果发生大地震的话,那些地方发生大规模的山体滑坡,很可能产生危及美东海岸的巨型海啸。
海啸的成因不爱吱声的文摘里面说得很清楚了,主要有地震,火山爆发,山体滑坡(或者冰山崩塌)以及巨大的陨石冲击。就地震和火山暴发引发的海啸而言,在大西洋好象不大可能发生。因为大西洋地区正在扩展之中,这是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互相背离的结果。这样一来,就不会发生在太平洋地区的板块挤压而形成的频繁的火山爆发和地震。所以大西洋沿岸发生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可能性就小得多。山体滑坡还是很常见的,但是要规模足够大,可以引起tsunami,那就很少见了。其中大部分是由地震和火山爆发引起的。如果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可能性减少,山体滑坡引起的海啸的可能性也相应小得多。至于巨大陨石,那只是一个可能性。目前还没有见过历史上有过记载。但是一旦发生,我们就只好祈求上帝保佑吧。据说加勒比海就是一石头给砸出来的,恐怕美洲的生物都因此换了一遍吧。
另一重要原因是大西洋的海底地貌。一条南北纵穿15,000km的大海岭,把大西洋半儿劈,使得波动可以自由传播的范围大大缩小。细节可参看如下链接。
顺便把北冰洋也扯扯吧,哪儿海啸也闹不起来,一来水浅,表面又被冰层覆盖,即使震了,(只要不是离岸太近),波动的能量会大量得消耗在水与冰的交汇处。在那里,冰盖替代海岸成了能量传递的终点。当然,在北冰洋里,逃往深海以躲避海啸的方法失效(佛兰肯斯坦除外)。
唉,死亡人数已经将近12万,今后一段还会上升,看来15 万打不住,20万有希望,30万说不准。
昨天早上,CNN的记者采访专家,看得俺很不爽。一个白胖子(注:白人胖子)科学家,好像是美国有关部门的成员,大谈美国面临的危险。正经说起来,美国曾经经历过的大点儿的海啸袭击(飓风Hurricane不算),也就两次,1947 年夏威夷和1964 年阿拉斯加。每次都是百十口子人,夏威夷那次还饶上了几十口子日本人(唉,这被海啸扁要也遗传,可够倒霉的。 除非你非起个名字叫‘水扁’,那纯属自找,李大师来了也没辙。)。美国本土48个州(当然主要是指临近太平洋的几个,你‘阿利桑那’想有也困难),都没事。
那白胖子信心十足地宣告,看来美国应该是每二十来年啸一把,现在都四十多年了,所以很危险。他认为,在今后的二十年中,在美国西岸(也不排除东岸)的某个州的某个town,在某一天(也许白天,也许晚上),可能发生某种程度以上的海啸。如果处理不当,会有一定的死亡,白胖子说当然希望是零。但是,这需要政府和工业界提供更多的资助,要不然这就是独裁反动政府外加冷血资本家,要打倒!!!(嘿嘿,这句是俺加的)。
你说这是哪门子的事儿呀,这不跟没说一样么。不过还是比心浪强,俺觉着。起码人家没胡说,对吧?
Tsunami的传播速度等于
重力加速度和水深的乘积的平方根
所以水深4000m的话,速度就是
sqrt[4000*9.8]=200m/s=700km/hr
这样的话Tsunami到岸边的时候,速度应该恨小才对啊?
所以我想
当Tsunami传近大陆的时候,由于水深变浅,后面的速度要比前面的速度大,故形成激波,冲出了水面,以高10几米的浪前进。
海啸的英文tsunami 这个词是日文音译的。哈哈,不知道这样能不能算作是证据。
seiche更像是共振波,而不是像tsunami那样的浅海长浪。
海水中的声波速度随深度变化,但并非简单线性关系.速度最快为水深600-800米左右,大约1500m/s,时速4千8百公里.浅海处约600m/s,时速约2000公里.不过以上都是高频(3Hz以上)的数据,不知道低频是不是另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