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三国武力点评(10) -- “攻击能力”和“防守能力”(5) -- 煮酒正熟
先看原文:
关公大骂曰:“量汝一匹夫,亦何能为!可惜我青龙刀斩汝鼠贼!”纵马舞刀,来取庞德。德轮刀来迎。二将战有百余合,精神倍长。两军各看得痴呆了。魏军恐庞德有失,急令鸣金收军。关平恐父年老,亦急鸣金。
由于是庞德阵中首先鸣金,且有“恐庞德有失”一句,而且还是“急令鸣金收军”,给人的感觉是间不容发,十分急迫。根据“胜负未分高下已判”理论,基本可以判定:庞德场面上落于下风。
但请注意:由於二人战例数量颇大,因此我们尚不能因为这一场单挑的场面谁占些优势而判定谁武力高,还应综合两人全部战绩,才能最后判定。
有朋友会说:任何势均力敌的交锋,在结束时总会有个谁先鸣金谁后收兵的问题,不能据此来判定谁占优势。
--- 关键的问题不在於谁先鸣金,而在於是否有“恐某某有失”这样的交待。比如马超与张飞的第二个百合恶战,也是由刘备叫停的,但刘备当时并未担心张飞有失,我们自然就不能判定张飞在这百合中落于下风。
[看张飞与马超又斗百余合,两个精神倍加。玄德教鸣金收军。二将分开,各回本阵。] (65回)
--- 另外,演义中确实有多场势均力敌的交锋,文中都没有特意告诉我们是哪一方先鸣金收兵的。比如:
1 [壮士曰:“你若赢得手中宝刀,我便献出!”韦大怒,挺双戟向前来战。两个从辰至午,不分胜负,各自少歇。不一时,那壮士又出搦战,典韦亦出。直战到黄昏,各因马乏暂止。] (12回)
2 [言未绝,许褚拍马舞刀而出。马超挺枪接战。斗了一百余合,胜负不分。马匹困乏,各回军中,换了马匹,又出阵前。] (59回)
3 [德叫曰:“吾奉魏王旨,来取汝父之首!汝乃疥癞小儿,吾不杀汝!快唤汝父来!”平大怒,纵马舞刀,来取庞德。德横刀来迎。战三十合,不分胜负,两家各歇。] (74回)
在这三个单挑战例中,作者均未刻意强调哪一方首先鸣金收兵,但他却偏偏在关庞之战中明确点出是庞德一方首先鸣金,而且还给出了原因 -- “恐庞德有失”,这难道是偶然的吗?是作者随意所写吗?我以为不是。我以为,我们只能理解为:关庞这一场与上面那三场,确实存在些许微妙不同。是什么不同呢,就是这一场在场面上有优劣之分,而上面三场没有,是完全的势均力敌。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还有朋友会说:后来关平不是也紧接着就“急鸣金”了吗?两边没差多少呀。
煮酒答曰:
1 毕竟还是有个先后早晚;
2 双方所担忧者不同。魏军担心的是“庞德有失”,给人的感觉是庞德武艺方面令人担忧;关平担心的是父亲年老,因此所忧虑者,关羽的体能也;
3 魏军对庞德的关心,应逊于关平对其义父的血肉相连一般的关心程度。因此,按常理推之,当两人处於同等凶险境地之时,必然是关平首先鸣金。但是此战却以魏军首先鸣金而高结束,可见庞德当时的凶险程度高于关羽的凶险程度。也就是说,关羽对庞德的威胁要高于庞德对关羽的威胁;
还有朋友会说:庞德此前先与关平连战两番,首战即战了30合,次战不详,因此体能已有相当损耗。
煮酒答曰:
这一证据对於“关场面略优”的判定的确会起到弱化作用,但此证据本身也遇到其他挑战:
1 关平、庞德交锋地点距关羽大帐约为15里,如果是两战之后关羽才得到消息并马上出发赶至交锋地点的话,再加上关平接入并介绍战况的时间,庞德应有半个时辰左右的时间休息 (原文本有(关平、庞德)“两家各歇”的字样)。因此庞德体能消耗很有限。
2 庞德正值壮年,体力恢复较快;更兼其素以体能好、耐久战著称。前者于58回时即有步战力保韩遂杀透重围的出色表现,后来在七军被淹后居然自深夜直杀至次日日中,还“勇力倍增”。因此,区区数十合的消耗,对於一个体能如此超卓的武将来说,对其武力发挥影响不大;更何况他还歇息了一段时间呢。
因此,这一对“关场面略优”起弱化作用的证据,本身也遭到了弱化,因此其对於中心论点的弱化作用非常小。
更何况,我们还可以找出其他证据以强化“关场面略优”的判定:
1 关羽此时身份类似于一镇诸侯,而庞德不过一中级武将,因此关羽为以大击小,庞德是以小搏大。由於双方这种身份地位的巨大落差的存在,庞德在场面不利时更容易把出同归于尽的拼命招数来,而关羽则不愿与其拼命。由於这种情况,关羽有可能比较吃亏,而庞德有可能比较占便宜;
2 庞德在出征前曾发誓,如果自己砍不了关羽,自己也决不活着回来。因此关庞对刀时,庞德的决死之心远远高于关羽。这也令庞德在场面不利时更易把出同归于尽的拼命招数,以逼退关羽的凌厉攻势;
综上所述,关羽与庞德战至百合,确实抢得一定优势。而且此战较关黄长沙之战,明显要凶险得多,双方对对方的威胁都极大;关羽对庞德的威胁更大一些,以致魏军火急鸣金以终止这场惊心动魄的交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文聘,。。。挺枪跃马,直取魏延。两下军在城混战,喊声大震。。。。魏延战文聘,从已至未,手下人皆尽折,匹马出城。
文聘开始是奔魏延而去,两人展开单挑,但双方手下人都没闲着,文聘人多,交错混战,能想象当时场面这种纯单挑难以维持,这种场面在电影特洛依和角斗士里常见,双方主将往一起凑合,还得同时忙活小卒。要不然,魏延专心琢磨文聘,等末了发现自己单蹦儿了,想走就不那么容易了。
应该是间断的单挑,两人短时间难决胜负,但谁高谁低还很难说,倾向与魏延在不利条件下坚持战斗,武力较高。
至于“第二次提到二人交锋是“魏延战文聘,从已至未,手下人皆尽折,匹马出城。”改为“魏延(率部)战文聘,从已至未,手下人皆尽折,匹马出城。”也是说得通的。
刚进坛子,正在回顾前人经典。
某愚笨,没找到煮酒公式,怎么根据武力计算单挑回合数的?
二维武力这东西,我也纳闷很久了。
这跟下围棋也类似,有的人下低手,怎么下怎么有,但是跟比自己高的高手就不太灵,比方你跟老聂下让子,感觉是下不过,那也是实力不行。但某一业余几段,能玩的你满盘没有活子。
水浒里的秦明就有这毛病。我试图把这规因于武艺发挥或战斗意志,不太满意。
煮酒大人二维武力的解释还是比较圆满的。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86年比利时是4:3胜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