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和穿越:也说说我经历过的中国教育(小学)上 -- 酥油茶

共:💬125 🌺15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明白过来的话,我一年级就明白过来了

但我找了个办法跟这个系统调戏着玩,呵呵,以后可以讲讲

我克服的主要是,这种教育给我带来的知识结构问题,我为了应付这个系统带来的一些不好的心理和思维习惯。

家园 话说,我一直没应付他,就很任性的自己去做了

所以成绩不好。用了三个月考上高中,用了一年的时间考上了大学。

我的知识结构没有太大问题,如果有问题,也是因为环境的闭塞引起的。过去的环境就是个荒漠的感觉。

家园 拍拍姐姐,呵呵~

我就是一直过自己的小日子,从来没考虑过环境问题,现在想想,都是不真实的,不过中国的学校确实是与社会隔绝的哈,一般要安个铁门,中国的学生生活很多也是与社会隔绝的。

我上大学的时候,发现往西走个几百米就是“红灯街”了,呵呵。

家园 呵呵,我那个时候接触社会蛮多

因为所处的环境烂。三教九流。

高中见过的同居的,辍学的,打架的,盗窃的。。。

你们那是好学校,自然就与社会隔绝啦。

北大西门有红灯区啊~~~

我只知道那边有不少小书店,有的在住宅区里面单元楼里开着,有的在车库里。我还去买过书呢。

红灯区最经典的我认为是华中科技大旁边。小旅馆、小饭店、洗头房之类的,蔚为一景啊。号称堕落街~~~

家园

能不能少些评论??

文章不错,但议论过多,喧宾夺主,反倒显不出叙述的分量了。最好不要用过多的文字评论所经历的事情,客观的诉说自己的经历就很好了。至于你的感受和想法,人们自然会从你的文章中读出来。

家园 谢谢建议,被

我以后会注意的,欢迎看下一集

家园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来说句大实话

听起可能有点刺耳,但对于在国内的家长来说听听还是有好处的,国外的就没有必要听了,因为国外的整个社会环境完全不一样。这句话就是:做人莫装B,装B遇雷劈。对于孩子的教育还是随社会的大流为好,不要以为读了几本有关西方教育的书就比一般老百姓聪明高等,其实老百姓的很多行为方式是最符合社会要求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老百姓是最聪明的,千万不要把那些自己认为是西方教育精髓的东西随随便便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原因很简单:1、自己不可能精通西方教育,知道的也不过是皮毛而已。2、这是最重要的一点,社会环境不同,孩子是生活在中国而不是在西方。有的家长读书很厉害,成了教授专家什么的,就认为自己的孩子那肯定是与众不同的,至少也是跟自己一样聪明的,老子英雄儿好汉,可惜忘了一点,智力是不会遗传的,上一辈的成功经验下一代很难复制,不然爱因斯坦的儿子也会是大科学家了,结果自然就是杯具了。举一个我知道的真实例子:某大学教授,师范学院的,自认为很懂教育了,就把自己对教育的理解用到了儿子身上,充分发展其个性,顺其自然,想学就学,不想学就拉倒,尊重个性发展,结果高考的时候连专科都没有考上,最后靠老爸的面子在学校图书馆找了个打杂的工作,说起这事是后悔莫及

家园 晕倒,中国教育的问题是

大部分小孩没有很好的教育环境,或者环境不足以让他们有好的动力和习惯去学习。和智力未必有很大关系,学习好的可能智力不算差,但和他/她智力差不多的人很多的学习成绩是天差地别。智力这个东西也和早年的大脑活动有关,从而和环境有极大的关系。所以说什么学习好是天生的纯属缘木求鱼。

爱因斯坦的儿子,他根本没有亲自教育过,有成就的人未必懂得教育孩子,大学教授一般来讲专长是科研,开课根本不需要教育能力,所以读教育书,是科学家教授和会教育孩子未必有关系。但是大部分老百姓都会教育孩子了么,如果是的话,我们可以期待大部分老百姓的孩子都是社会定义里的成功人士了,但现实呢?

再说中国的教育也未必符合社会要求,对基层社会来讲,真想让小孩在他身处的社会里混得好的话,就应该让他多练武,上街,学习各种娱乐之道还有混社会的经验

家园 也说两句

小楼也教过两年书。啰嗦两句吧

教育是一个社会职能,所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社会人,教育问题本质是社会问题。

社会在变革,大环境在变化中,管理者、教师、学生和家长也身处其中,不可能不受其影响,其中的绝大部分是后知后觉的,也即是有其滞后性,所以教育的问题尤其严重而拖沓。

家园 我的观点很简单,就是要随大流,不要太特立独行。

不要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样子,别人的孩子去补课,你的孩子也要跟着去补课,当然如果学习跟得走或者自己有能力辅导就可以不去补;别人孩子去学琴棋书画你的孩子最好也去学学。这样最保险。对于教育孩子,两个原则:1、管比不管好,放任自流不可取。2、专业的事情最好让专业的人士去做,实际上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不独是教育。至于教育专家的话少听为妙,教育专家都是扯卵淡的,没有几个所谓的专家有基层教育经验,属于空对空的人才。

家园 同意,专业的教育人才一般是成功的基层老师

很多这样的人都被挖走了,曾经带过我的语文老师就被挖到了大学,自己开了一个辅导班。

不过在教育方面的决定,跟大流就和买股票一样不保险,要有自己的判断,如果大家都进去了你跟进,边际收获一般不会高,比如大家都学生物你也跟着学...具体到基础教育,如果你想让孩子学个特长高考方便的话,学低音提琴或者小提琴比学钢琴好。

你说的当然也没错,如果大家都学习,自己的孩子当然也要学习了哈

家园 对嘛,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奇,呵呵!

不过不能强迫孩子学,要正确引导,其实小孩子对很多东西都是感兴趣的,就算不喜欢琴棋书画还可以考虑搞点体育运动,踢足球打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什么的,对孩子都有好处,都比浑耍好。我们小时候因为没有那个条件结果都是浑耍大的,现在都还遗憾小时候没有机会学学艺体方面的东西,打球游泳什么的都是野路子,音乐什么的更是一窍不通,泡妞的时候连个吉他都不会弹

家园 佩服一下。飞天鸭前面说要写篇文章,转头就能码出这么多字,

不是一般得牛。

比较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区别相当的触目惊心。我们那代的老师还算是温良恭谨让,怎么九十年代就这么多?(户犬,这字打不出来)气了?

家园 很难说,感觉跟这个责任感的变化有关

那时候已经是大家开始谈美国多么好,或者小学老师多么不受重视的年代了,老一代的教师们还以她们挽救了多少小混混,小流氓为自豪,年青一些的就以抓住有财有势家庭的孩子为目的了

家园 每个人的自身条件也影响着他们眼中的教育

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就是到底中国教育问题在哪?

呵呵 我也算是底层教育的产物了。不过说心里话我对国内的教育印象蛮好的。虽然我也经历过很多不管是现在还是当时看起来都很残酷的事情。比如你举得例子——写语文作业写到2点钟。我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就这样了。但这种认同可能跟我家庭教育也有关系,我们家从来就这么教育孩子的——学习靠的是铁棒磨成针的劲头。

虽然最后我不成器,但反思起来,我觉得归根结底还是在自己努力的程度,虽说有天分的差距但这不是决定性的。

就个人的体会来说,我觉得可能早慧的孩子,敏感的孩子对教育的负面观念要比我这样混混僵僵傻不拉基的笨孩子强烈的多。比如说,攀比的心理。我跟我的一帮差不多中游的朋友就对争排名这种行为很不理解。即使理解也是最粗浅的,无非为了奖励。我对考得很好,被老师表扬这种事情反而会感觉不安。感觉这种状态似乎是把自己暴露在所有人的目光之下,我宁可自己考得差点。就跟大家一样。

所以可能人和人之间的差异造成了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结果。是不是对教育的感觉,个体差异也非常明显呢?

回到最初的问题就是,我觉得不应该空泛的谈教育。我们最好首先限定一个框架,即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目的是否达到了。如果没有,问题出在什么上。解决这种问题的可操作性方法,以及这种方法所要注意的事项。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