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新年政治经济展望之七:和平衰落(一) -- 井底望天
因为在中国目前阶段要实现这个法律要达到的目的,根本不需要这个法律。
the STATE ENTERPRISE monopoly.
现阶段,必须要给国企垄断的地位,尤其在资源类和战略类的产业中。反这个,就是自断机杼。
同时承担某些政策性亏损,那么会有反托拉斯法么?
七
从这个角度理解重庆的一系列动作,和在新疆喀什搞经济特区(以及其他边境地区,如云南、广西和内蒙),都可以看到是往这个方向的一个努力。
没有政治指导的经济,是糊涂的经济。没有地缘参照的政治,是盲目的政治。
当初俺写《大国游戏》这个系列,就是试图弥补中国当前思想界在思考经济问题上,不参照国内和国际政治的坐标,不着力于地缘政治上的考虑的弊病。
而考虑中国的地缘环境,估计就像是所有中国的事情一样,那就是中国国内的自己人一致看空,但是海外的人们,包括俺这种中国人,或者外国人比如说未来学家奈斯比等等,算是一致看多。
中国许多战略学家,都对中国的周边环境表达悲观,认为中国四面敌对国家太多。而在80年代兴起的新一代学者,则大概着重于对历史的片面和狭隘的解读,自然就形成了对海权意识的过度重视,出现了从《河殇》到《大国崛起》一系列的鼓吹海权的思潮。
而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漫长海岸线的国家,海权的自我意识确实需要得到重视。但是从整个中国历史来看,中国的国家安全威胁,一直是来自于三北—就是东北、正北和西北。真正的海上威胁,只是最近百年来的事情。
当然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在中国海岸线外面形成的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就慢慢开始从具有进攻意识上的跳板,演化成防守意识上的烽火台。而中国对外原料和能源的依赖,海外产品市场的运输,都和海洋息息相关,加强海军建设是很自然的选择。
但是和《河殇》那样,喊着黄天已死,蓝天当立,就是要放弃陆地的黄土文明,拥抱海洋的蓝色文明,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中国的地缘政策的优势。
而西方人的看法,就完全不一样。他们认为中国的地缘优势其实非常好。
比如说英国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认为中国的强大在于可以同时结合广袤大陆的路权和漫长海岸线的海权。
有趣的是,在麦金德发表于1904年(想象一下那时候的中国是什么状态)的论文《历史的地理枢纽(The Geographical Pivot of History)》时,他担忧的是中国这个“黄祸”有一天征服了俄罗斯,并且占领他认为的东欧这个世界心脏地位,从而最后控制整个世界。
后来在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1918年,麦金德又出版了《民主的理想和现实(Democratic Ideals and Reality)》一书,认为中国将形成一个非东方非西方的新文明模式,将和英国(那时候还是世界霸主)和美国(那时候已经开始崛起)一起,统治世界。
考虑到当时中国的国际环境,是相当的险恶。北方是俄罗斯帝国(当然十月革命刚刚发生)从东北、蒙古和新疆的南侵,东边是日本(刚刚算是从德国那里拿回山东)在朝鲜和东北的兼并,南边是法国和英国在中南半岛的占领,和英国介入西藏。
那个时候敢于把中国抬上轿子,告诉西方人说,这些长个马辫子的劣等人种,会是世界未来的共主之一,是要有超凡人的眼光的。
不过回到今天来看,日本和英国是没有陆权,德国和俄罗斯没有海权。美国是唯一例外,有海权也有陆权,但要命的是离开世界中心岛太远。
日本一直想对中国的占领,算是想变成一个陆海双栖的大帝国。但是海洋岛国对大陆的征服,是完全不可能的。比如说英国就一直没有办法控制欧洲大陆,所以只好采取分而破之的路子。比如说法国和德国,在拿破仑和希特勒时代,都是无法搞定自己的大陆问题,因此没有办法解决英国。
尤其是德国在希特勒的手下,离开石油能源中心巴库只有弹指之间,却是功亏一篑。猛将隆美尔企图从北非通过埃及而杀过去,也没有成功,最后导致德国战败。
但是中国的周边环境,在1949年以后,先是通过中苏结盟稳定了北方边界。然后靠的是北边和南边的两场战争—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算是保住了东部沿海的安全。
可是真正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是在于中苏分裂之后,中国和美国的同盟,最后因为苏联的崩溃,导致了中国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北方边界的安全问题,同时使得中国在北方一线,因为苏联崩溃带来的俄罗斯衰落,让中国的东北和内蒙边境,强弱易势。
另外一个变化就是中亚地区重新变成势力真空地带,给予了中国发展经济和政治影响力的空间。
虽然说中国西部出现了一些乱子,在企图阻止中国崛起的某些强权的支持下,西藏和新疆都出现了骚乱,但是想要撼动中国从清朝乾隆皇帝以后,奠定的西部局势,是不太有成功的希望。
当然现代的国际社会,不太会出现上个世纪那样赤裸裸的搞战争土地兼并的游戏。而现在的情况,更像是不牵涉政治地图改版(就是说现有的国家仍然保有人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但是却关系到经济联系和文化关系的影响力区域建立。
这也是为啥俺不同意一些中国思想界人士,把当前国际局势对照战国时代,从而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俺认为现在的世界局势,不是战国那样的兼并时代,倒是更像春秋那样的结盟时代,大家争当盟主的情形。
这个时代的策略,倒是可以用近笼远插。就是自己就近的国家和地区,采取笼络的方式,形成区域政治经济共同体。而对远处的竞争者,就要进行插桩子、使绊子,和渗沙子的办法。
看一下美国的例子,在德国和俄罗斯之间,渗波兰和捷克。现在有玩罗马尼亚,前一阵子玩乌克兰和格鲁吉亚,都是这个路子。
美国在伊朗、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这个区域的玩法,也是剑指中国。当然人家其他国家,在古巴、委内瑞拉等地方,现在又鼓励巴西人民站起来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可以和美国较量一把,都是同样的兵法。
离开中心城市一个钟头左右,就行了。
想想北京、济南和南京之间,都是分散大学的好地方。
when they are powerful enough, the central gov. will lose control...
Anyway, when facing foreign competition, it is a good excuse to allow those inefficient firms to maintain their monopolistic profit. I do not mind--I do not have to pay for their higher prices.
还是先考虑怎么打破地方政府的割据吧。
我倒是不怕为某些东西多支付点价格,只怕外资进来后打垮土鳖后再行涨价的鬼蜮伎俩。比起低效高价,我倒是更害怕食用油的例子在各个行业里泛滥。好像高效的外资并没在价格问题上照顾中国消费者多久。
不过感觉井大点到为止,很多东西都没说出来,再写一写吧。
比如对中亚,对克什米尔,和现在的俄罗斯,每年一个样,很多人不了解那边,除了个别人,请井大多说说。
说的是日本征服中国,再征服俄罗斯啊
不过似乎有点脱离国内的实际情况了。
比方说把北大和清华从北京迁到旁边河北的承德、秦皇岛、保定,先问问北京方面干不干?现在可是开一所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分校就能让一个楼盘从18K涨价到45K的年月,这里面有太多的利益。你有本事通过行政命令让大学迁址,人家就有本事让一半老师留下,另起炉灶。
井大的思路,是把资源分散化,避免过于集中在少数中心城市、少数地区。但在目前的体制下,这类似于痴人说梦。且不说省级行政区之间,哪怕在下一级的行政区之间,要动一些资源,你都难以想象有多少掣肘。Microsoft几年前想把一部分机构迁到CBD(朝阳区)去,海淀区硬是想办法给留住了,因为这对海淀个税影响不小。北京北部最大的两个经济适用房社区,总居住人口估计不少于50万,八年了,交通问题硬是解决不了。一个是千军万马过清河上的一座桥,死也不肯修另一座。另一个是千军万马过一座立交桥上京藏高速,死也不开第二个出口。每天无数上班族堵在这两个咽喉要道上。因为这两个地方属于昌平区,交通好了,不利于城八区的土地出让。现在这两个地方开始集中卖地了,一口气修好几座桥,呵呵。
俺们现在的问题,不在明君,而在胥吏。不在于人民群众缺乏智慧和辛勤劳动,而在于没有王法、缺乏制衡、恶性博弈。中国发展到现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已经日益显现出来了。
中国的大学,真正厉害,不是因为其对真理追求的学术精神,而是靠近行政权利中心资源中心。上海交大倒是放到闵行了,离中心城区1小时车程了,旁边的土地倒是交到开发商去作商业开发了。不过,可能放到嘉兴吗?还有啊,清华北大哈工大倒是有到深圳异地办学的,除了捞钱,对深圳的作用都有限,要不然深圳也不会想自己再搞一个大学。
地方割据不符合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所以以后都是中央ZF和大企业当道,中小企业由行业管理或自治。地方ZF就是小ZF,做点服务罢了。这个全球都会变成一样的,只不过在中国,前台后台都是中央ZF说了算,其他国家是利益集团在后台提着前台的中央ZF玩。
再往后,全球变成一个村,全球一个联合ZF,办点啥事都得协调......
现在打仗抢东西肯定不行了,只有“拼经济”。
这个世界搞生产比较厉害的,其实就只有两伙人。西欧北美一伙,东亚一伙。两伙人恰好离得比较远,有广大的中间地带。
从拉美到非洲再到中东,离欧美较近。从中东又分出两支,一支往北到中亚、俄罗斯,一支往南到印度、东南亚、澳大利亚,离东亚较近。
地缘争夺就是争资源,想办法从这些中间地带换来资源。欧美东亚自己的资源不够用,但是能靠发达的生产力换资源。中间地带的人们似乎已经放弃了生产竞争。
现在的焦点是东风要压倒西风,欧美经济崩溃,中间地带纷纷倒向东亚生产集团。
下个月将在新疆实施“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仅此可以为新疆财政增加上百亿的收入。
此资源税项征收改革什么时候在其它西部资源省份推广开尚不知道,但总算是在平衡东西收入和发展之差异做出点实际的、经济/财政上可持续的改革,而不仅仅是过去那种财政上拨款救助,弄得东边不满而西边被贬低至“要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