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大家分析一下世博会遇冷的原因 -- 海点
结论别下得早,尤其是可以自购票的第一天,上午那么大的雨自然没多少人去。至于7k万能否达到只看tg想不想,到时候一动员一组织就可以了——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
这楼主出言也太不慎重了吧,这里在国外混的兄弟一把一把的,居然这样信口开河?
否则只好看自己的经济能力住不同档次的宾馆旅馆。不过这几年上海的廉价连锁旅馆开得很多,像如家,莫泰等等,适合普通人群居住。
否则只好看自己的经济能力住不同档次的宾馆旅馆。不过这几年上海的廉价连锁旅馆开得很多,像如家,莫泰等等,适合普通人群居住。
这么多人去光排队了,看不到什么东西,大家自然就要调整下了所以很多人就不去了.
“Science&Nature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专业期刊”这个论断不敢苟同。
纯粹意义上的专业期刊有哪些标准?谁来设定?
窃以为:为专业人士提供的专业学术信息交流平台(不管是Original article, review, 还是letter,news)、定期出版的刊物,都可以称之为专业期刊。早先专业期刊连专业质量控制体系如peer-review都没有。
从发展角度上来看,Science & Nature更像是已经开始逐渐摆脱传统形式的专业期刊,拓展了专业期刊的内涵。
对中国大部分老百姓来说很贵吗?
我刚帮朋友定了。花木地区,在龙阳路地铁站附近(走12分钟)。
下面一个是什么?
Dear,你帮错忙了。
160元的门票,和一般的旅游景点差距也不大。主要是展览的内容大同小异,还要排队,得不偿失,游客的兴趣不大。当然,如果降低票价的话,对游客的入园意愿还是有帮助的。
也会分流一部分客流,SB会不乐观啊
1:你觉得世博会会给上海,给中国带来一些什么?你能用什么来比喻一下世博会呢?
答:我觉得不是世博会会给中国带来什么,而是中国会给世博会带来什么。因为本来世博会并不是一个规模如此大的展会,随着信息的流通越来越便捷,世博会正在渐渐式微,是中国将世博会升格了。如果一定要比喻的话,有点像某些在国内非常火的品牌,经过了宣传,你穿在身上觉得牛逼的不行,奢华的不行,出国一打听,原来是二线的。
3:世博会的会馆等结束以后就要拆除,你认为这个浪费么?
答:我认为不浪费,当时动迁,我们国家自己建设会馆,帮别的国家建设会馆,杂七杂八政府化了不少钱,这些会馆留在上海也没有用,也不能当成政府办公楼,拆了平整平整,好把这一大块地给卖了做房地产,所以到最后,其实这届世博会既不是政府开的,也不是企业开的,而是房奴和炒房客们开的。
4:那既然如此,为什么政府还要留下几个展馆不做拆除呢?
答:当然不能全拆了,全拆了这块地就不能叫“世博板块”了,到时候就卖不出一个好价钱。
6:你认为世博会会为上海吸引多少的游客?
答:这个我不好说,专程为此而去和顺便到此一游是不一样的。官方说这半年里会有六千万人次来到上海,不过我估计,上海本身就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一个城市,就算没有世博会,在那半年里也会有五千九百万人次因为别的事情来此来到上海吧。反正如果我去国外旅游,这个国家正在举办不举办世博会并不对我的行程产生任何决定性的影响,可能外国人没见过什么世面,都想来看看吧。当然,我身边也有不少朋友是期待世博会的,他们都希望去看看,这些我也非常理解。世博会的场面应该会很大的,因为中国人天生都喜欢赶集,车展都有那么多人看呢。当然,我也非常能理解很多上海人希望世博会早日召开,因为如果有很多外国游客或者外地游客的话,他们可以展示给游客们看,我们上海是多么厉害的一个城市,房价五万一米,停车二十块钱一小时,油价超过一美元一升,看病吃饭坐车买东西什么都贵,生活成本是你们的五倍,工资是你们的五分之一,但我们活下来了,还欢天喜地高高兴兴的迎接五湖四海的游客。他们才是这个城市里最牛逼的展览品。我建议挑选一些市民代表作为艺术品陈列在中国馆里。
9:官方一会说转基因食品无害,一会说要严禁在世博园区里出现转基因的食品以免外国人误食,这是一种自己对自己的歧视么?
答:胡说,这明明是一种自信,是对我们中国人虎躯的一种自信,我们天天呼吸着这样的空气喝着这样的水,都是大风大浪里过来的,人家老外喝一口农药就死了,我们要喝三口才死。所以你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虽然俺也不大待见扔那么多银子,不过奥运会起码也算是世界级的运动会,世界人民一起happy一把,天朝做个东,办了也就办了。
世博会算个什么玩意阿。好比天朝的广交会,若干年前可能还很牛鼻,现在算个啥阿,不就是大点的地摊城市版的农贸市场么。
狗尾续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