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原创】朝鲜战争 - 英国篇(下) -- 思炎

共:💬43 🌺358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整理原创】朝鲜战争 - 英国篇(下)

【整理原创】朝鲜战争 - 英国篇(上)

【整理原创】朝鲜战争 - 英国篇(中)

上一帖讲了,中国的参战打乱了英国的“算盘”和计划,执政党工党不仅要面对国内高涨的反战情绪,和工党内部对战争政策严重分歧,更要应对保守党的攻击。保守党领袖丘吉尔在1950年11月警告,联合国应极力避免陷入与中国无法摆脱的战争,越早从远东转移使其进入静态和稳定状况越好,世界真正的核心危险是在欧洲。英国陆军大臣John Strachey 约翰斯特雷奇,在1951年1月2日的备忘录中也表示:近期,美国的政策正威胁着并把我们拖进了一个过早的全面战争。

As Churchill warned in November 1950, 'the United Nations should avoid by every means in their power becoming entangled inextricably in a war with China .. the sooner the Far Eastern diversion ... can be brought into something like a static condition and stabilised, the better it will be ... For it is in Europe that the world cause will be decided ... it is there that the mortal danger lies'.

正当中国人民志愿军把联军打得节节败退,五角大楼开始秘密讨论使用原子弹之际,1950年11月3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华盛顿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无意间泻露了“天机”,他宣称:“联合国部队不打算放弃他们在朝鲜的使命”,“将采取任何必要的步骤应付军事局势”。记者问他,“任何必要的步骤”是否包括使用原子弹,杜鲁门说:“我们一直在积极地考虑使用它。”

此言一出,惊得全世界目瞪口呆,引起轩然大波。当天下午,在日内瓦的西方特别是美国的盟国大使们极为震惊,发狂似地向美国使馆打电话询问详情。伦敦、巴黎、罗马、维也纳的各大报纸纷纷谴责美国试图扩大战争,并对事先未与盟国协商就做出如此重大的决定表示强烈不满。他们认为,美国人正在“一个不可思议的时间和可能出现最困难的战略条件下,把他们拖入亚洲战争的深潭”。在各方压力下,杜鲁门被迫正式声明“不使用原子弹”。

其中,反应最激烈的是英国。在伦敦,大约100名工党议员联名向首相艾德礼致信,反对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核武器。英国参谋长会议还致电“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在我们看来,如果在朝鲜使用原子弹,不仅不能有效地阻止中国军队的前进,而且将会使局势变得更加糟糕,苏联空军将不可避免地参加战斗”,这样的话,英国将成为欧洲的第一打击目标。因为英国在1948年准许美国在英国的空军基地派驻B - 29轰炸机,从理论上讲,美国B - 29轰炸机可以未经英国同意发动原子弹打击,在此种战争情况下,苏联可能会对在英国的美国机场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

1950年12月4日,英国首相艾德礼匆匆忙忙、未请自赴华盛顿会晤杜鲁门。临行前,艾德礼还与法国总理交换了意见,双方一致同意:应当阻止美国把战争扩大到中国,要求美方与中国达成协议。希望在与中国的协议为基础上,早日解决朝鲜问题。 为了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应尽早的同苏联协商。 英法还要求扩大他们在战争中的军事指挥权,给予盟军更多的发言权,建议联合国大会可以考虑成立一个小规模的军事委员会。英法认为只有联合国,而不是美国自己单方面决定是否在联合国的战争中使用原子弹。

*1950年的报纸报道(看不到图片的可以看下面引用中的文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British and France want an early Korean agreement based on an agreement with Red China。

British and France want an early Big Four parley at with Russia the issue which might touch off world war III.

British and France want widen the military command of the Korean war, by giving more say to countries which have forces fighting alongside American and Korean in the field. This possibly could be done by a small military committee which the UN general Assembly could set up.

Finally British and France believe only the UN - and not the United States on its own - must decide whether to use the Atom bomb in a UN war.

艾德礼在与杜鲁门会晤中强调不同意用有限战争对付中国,他提出了一系列对中国让步的建议,包括在三八线停火和要求美国同意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的建议。但美国驳回英国的建议。 艾奇逊警告说,美国不会部署资源帮助欧洲防止苏联的威胁,除非美国的盟国全力支持美国在东亚的政策。美国还要求英国支持他在联合国的提案,谴责中国为侵略者,要求对中国实行经济制裁。

英国政府为此极为担忧。艾德礼认为,这份提案不仅反映了美国的道德利己主义,而且会使通过谈判解决朝鲜问题雪上加霜,因此坚决反对这项提案。1950年11月29日,英国驻美大使福兰克接到伦敦指令:在没有经过内阁充分讨论之前,英国不能支持美国任何反对中国的行动。

Attlee immediately flew to Washington for a face-to-face meeting with his counterpart, where he proposed a series of political concessions to China and a cease-fire around the 38th parallel. The Americans dismissed the notion of concessions. Acheson warned that America could not deploy her resources against a Soviet threat in Europe unless America's allies gave full support to the American policy in East Asia.45 Attlee's attempt to secure an American agreement to consult Britain before employing atomic weapons also failed to materialise. Thus, Attlee's achievements during the visit were extremely limited, and showed again that America could, and did, go about her own way of conducting the war.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美国不断向英国施加压力,要求支持其谴责中国的提案;并威胁说,是否支持该提案是检验盟友对美国忠诚度的试金石。英国如果不支持该提案,孤立主义浪潮将会席卷美国,这将有可能使美国政府被迫取消对英国的援助,以及将危及美国对北约的承诺。

英国内阁为了是否支持美国谴责中国问题上犹豫不决,有些人建议现在是英国应该对华盛顿坚定和显示自己的独立性的时候,其他人则认为,英国必须保持一个忠实的盟友的角色。特别是,财政大臣警告说,由于经济后果,英国是没有能力对抗美国的。

1月12日,英国驻美大使福兰克向英国外交部发回报告说,美国政府并没有停止战争扩大化的意图。不过根据惯例,即使联合国通过谴责中国的决议,也不大可能立即采取针对中国的军事行动,并且他从美方得知美国将要在1951年1月13日提出停战建议。福兰克建议英国在谴责中国问题上让步,而英国仍可以坚持其“通过谈判政治解决朝鲜战争问题”的立场。英国当时的政策是,在不损害英国在华利益和香港稳定的前提下,支持美国那些非实质性的提议。因此,1951年2月1日,英国对美国向联合国提出宣布中国为“侵略者”的提案表示支持。该决议以44票赞成、5票反对(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印度、缅甸)、7票弃权(南斯拉夫等)获得通过。

Acheson also warned that a British failure to condemn China in the UN debate would jeopardise American commitments to NATO, as a wave of isolationism would sweep America.48 Although this was possibly an exaggeration in order to bring Britain back into line, London could not afford not to take the threat seriously.49 It was eventually agreed that Britain would support the resolution, and this was passed in the General Assembly on 1 February.

但是,美国在朝鲜冒险的军事政策并没有停止,并且越走越远。1月25日-2月16日,联合国军对中朝军队发动进攻,中朝方歼敌2.2万余。接着在2月17日-4月21日的 “横城反击战”中,中朝方歼敌5.6万余。不过,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攻势在砥平里战斗后几乎达到极限,开始边战边撤,3月13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主动撤离汉城。

这时,美国也发现自己陷入朝鲜半岛的泥潭而无法自拔,杜鲁门希望避免与中国或苏联产生直接冲突,不想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而麦克阿瑟却公然叫嚣要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和海上封锁,在中国大陆开辟第二战场,英国对此当然表示反对。麦克阿瑟还多次提出针对中国大陆的攻击,如大规模轰炸东北、动用原子弹轰炸东南沿海大城市以及邀请台湾军队参战等,都被杜鲁门驳回。1951年4月11日,杜鲁门终于对麦克阿瑟忍无可忍了,免除麦克阿瑟的最高司令官职务,由马修李奇微将军接任。 4月20日,志愿军完成撤退,联合国军在“三八线”附近也停止了前进,4月21日历时87天的第四次战役结束。

1951年4月22日~6月10日,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在"三八线"南北地区向联合国军发起大规模反击,即第五次战役。第五次战役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4月22日,第二阶段始于5月16日。此战役历时五十天,是朝鲜战争中规模最大、双方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战役。在与联合国军进行极为惨烈的战斗后,志愿军终于阻止住联合国军的进攻,稳住了局势,然后全线后退40公里等待兵力补充。6月10日,联军也停止了进攻,第五次战役结束。志愿军付出了惨重的损失,重创敌军8万多人,为五次大战役中歼敌最多的一次。之后朝鲜战场上没有再发生大规模兵团作战。双方转入了持久的阵地攻防战

第五次战役期间,在4月24日的雪马里之战中,曾是英军自豪的第29旅Gloucestershire Regiment的"双徽营"格洛斯特营在战斗中,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中国人民志愿军63军187师第560团共歼灭英国1个步兵营、1个重型坦克连和1个炮兵队,共毙敌营长以下129人,俘其副营长以下400多人。缴获各种炮26门,坦克18辆,汽车48辆。 在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共俘虏英军961人,雪马里战斗占了近一半。此战中,志愿军战士刘光子一人活捉了63名英军,创造了朝鲜战争中只身一人俘虏敌军士兵的最高记录,荣立一等功,获二级孤胆英雄称号。

英军“王牌”的覆灭——“格洛斯特营”被歼记

休息中的英国步兵第29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志愿军突临津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63军第187师战斗英雄刘光子,一人抓获63名英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被俘英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副图,就是关于雪马里之战中的“格洛斯特营”和志愿军的。英方吹号的是中校Colonel Carne,他也被俘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格洛斯特团逃回去的幸存者,在列队点名中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消息传来,英国国内反战情绪高涨,也有人在联合国指责美英的指挥官不该把“格洛斯特营”留在这么危险的位置。 此外,在这场战役不到两个星期后,李承晚公开批评在南朝鲜的英军,及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英国政府。李承晚指责战争的失利都归咎于这些政府施加影响造成麦克阿瑟被解雇。麦克阿瑟和李承晚一样,想把中国完全赶出朝鲜半岛。由于是英国经历了战场上的失败,痛失官兵,李承晚的言论导致了英国的抗议风暴。尽管,南朝鲜方面第二天立即否认这种指控,但已引起英国和英联邦公众对其的极度反感,加上李承晚政权腐败统治的真相不断暴露,英国民众对于朝鲜战争以及联合国行动的支持率越来越低,甚至连英国外交官,议员也对美国军事政策发生疑虑。

*李承晚的批评

英国外交部在报告中引用了李承晚对英国和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国家政府的批评,以及最后稍微积极的评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国内因素也是促使英国政府抛弃战争政策的重要原因。1951年是英国大选年,为赢得大选胜利,保守党把朝鲜战争作为攻击艾德礼工党政府的突破口。保守党领袖丘吉尔指责艾德礼背弃了当初竞选时向英国人民许下的诺言,非但没有“创造一个进步而和平的世界”,反而将英国拖入了战争。丘吉尔承诺,保守党如果当选,将与苏联改善关系。最早提出“英美特殊关系”一词的丘吉尔,这时强调,必须“把英帝国和英联邦的安全、发展和团结放在外交政策的首位”。

由于战场上的失利,1951年5月18日,美国在联合国大会提出通过“要求对中国和朝鲜实行禁运”的决议。这个决议超越了英国政府的“朝鲜战争本地化、有限化”底线,并且直接损害英国的利益,使得英国对美国的政策更加不满。

1951年7月10日,朝鲜战争作战双方开始了停战谈判,但美方为了获得更多的地盘,从1951年8月中旬开始,向中朝军队发起夏、秋季攻势。最终,志愿军取得马良山争夺战等战役的胜利,包括后来的金城大捷和上甘岭战役也给以联军沉重打击。在马良山争夺战中,英二十八旅、二十九旅也被打垮(后被诺法克斯团、维尔曲团和从香港抽调的莱斯特团换下),这些部队都同样的遭到打击,马良山成了英国人的“伤心岭”。

*志愿军第64军战士在防守马良山的战斗中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英国国内反战情绪高涨,保守党咄咄逼人的攻击下,工党内部发生了激烈争执,最终导致工党在外交、防务政策上的分裂。反对战争政策的人指责战争造成了沉重的国防开支,使得英国二战的旧伤未好,又添新伤。而工党大臣比万更因反对政府用医疗保健经费支付军费而愤然辞职。艾德礼内阁内外交困,不得不改变战争政策,在工党向全国发布的竞选纲领中宣布,工党的“首要目标是挽救和平”。这表明了英国工党政府将抛弃追随美国的战争政策,也承认了在朝鲜的战争的失败。但承诺已无济于事了,1951年10月25日,工党在大选中落败,丘吉尔再次上台。保守党执政后,开始积极推动朝鲜停战,

到了战争的后期,盟军特别是英国变得非常不安,他们批评美国未能使停战谈判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和结束战争。1951年8月17日,在第七次联大特别会议上,美国策划了一项15国提案,妄图取消政治会议,使之不能成为解决朝鲜问题的依据。对此丘吉尔政府不但不予支持,反而同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同提出一项“四国提案”,反对美国的提案,并就政治会议等问题与美国在联合国公开争吵。尽管如此,英国自身的实力因素限制了他对美国的影响力。

即便1952年11月5日,与丘吉尔有着“特殊关系”的“老朋友” 艾森豪威尔当选美国总统后,也不预示着英美分歧的结束。英国一直主张克制政策,美国人则是考虑进一步的行动,迫使北京屈服,所以丘吉尔和艾森豪威尔在华盛顿会谈未能取得任何共识。1952年11月,英国,加拿大在联合国大会上支持印度提出有关战俘遣返问题的决议也引起了美国的恼怒,虽然英美再次达成妥协,但英美关系达到了最低点。

由此,丘吉尔得出结论,英国需要重新审视英美的“特殊关系”,而这只能通过减少对美国的财政依赖才能实现。

1952年10月14日凌晨,“联合国军”发动金化以北的上甘岭战役,英军千方百计拒绝参加地面进攻,但同意增派第1913空中联络中队支援美军。双方在表面阵地上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多次反覆争夺、皆死伤惨重。中国人民志愿军伤亡情况遽增,不过阻止了美军的攻击,更使美军伤亡情况剧增,环岭遭击毙美军遗尸超过千具以上。 英军飞行员们平均每天出动7架次,每名飞行员每月飞行45小时。由于自身防护能力极弱,结果南风飞机的战损率极高,共有4架飞机被击落,飞行员丧生,另有1架南风飞机在执行观测任务时因误算高度坠入山谷,1913中队几乎全军覆没。美军不能夺得上甘岭后,就没有能力再发动过营以上规模的的进攻。

当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一签署,英国根本不管美国的态度,第一时间就开始撤退航空兵。伦敦很清楚,他们在这个该死的地方呆得太久了。

一个国家,没有永远的敌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但要得到和保证利益不受损,最终靠的是自身的实力。

元宝推荐:橡树村, 通宝推:方天化几,水风,游识猷,飞马萧,飞过星空的流星,天涯无,万里风中虎,格里高利,起于青萍之末,寒塘冷月,赫然,石千里,playpig,huang,iwgl,行走的考拉,三妞,树袋熊毛毛,重重无尽,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沙发
家园 作者收宝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那个全军覆没的双徽营后来没有重建吗?

不过他们的战斗意志可真够差的

志愿军63军187师第560团共歼灭英国1个步兵营、1个重型坦克连和1个炮兵队,共毙敌营长以下129人,俘其副营长以下400多人。
战损连1/3都不到就崩溃了,与之相比志愿军战至最后一人的情况比比皆是。

家园 向志愿军战士致敬。上周去小镇Colchester玩,镇中

有个很漂亮的公园,鲜花盛放,花床上立了块小小的碑恰是纪念韩战里死伤的战士们,当时看到就很感慨。

家园 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永垂不朽!

你们永远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家园 金城大捷是53年7月的事,打击的重点是李承晚

“从1951年8月中旬开始,向中朝军队发起夏、秋季攻势。最终,志愿军取得马良山争夺战等战役的胜利,特别是金城大捷,给联军以沉重打击。”?

怎么把金城大捷算到美军51年的夏秋季攻势去了?

“当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一签署,英国根本不管美国的态度,第一时间就开始撤退航空兵。伦敦很清楚,他们在这个该死的地方呆得太久了”?

英军很多部队在53年12月之后还呆在韩国。5th Royal Tank Regiment 还是在53年12月部署到韩国的。

家园 英国人真是阿Q,把被全歼的格洛斯特营官兵画的英明神武

神态自若。

对面的那群志愿军画的倒象是当年拖着辫子的大烟鬼。

仗打输了,还要在画上找点便宜。

英国人就这德性。

家园 人家打这仗本来就不是很情愿的,连上层都不情愿……

而且人家传统上就是如此。

129人只是被击毙的人数,加上负伤人数,怎么也有三四百号人吧,也算对得起美国人的钞票了。

家园 我这贴又不是写抗美援朝战争time line的

时间表wiki里都有了。另,我文中用了最终这俩字。。。

你就看成我把:“把金城大捷算到美军51年的夏秋季攻势去”了

如果我再加一个上甘岭,那你可能也会认为,我把上甘岭也算到美军51年的夏秋季攻势去”?

“当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一签署,英国根本不管美国的态度,第一时间就开始撤退航空兵。伦敦很清楚,他们在这个该死的地方呆得太久了”?

这里的“开始”俩字你没看到?

至于英军后来的部署,当然也是出于英方自己的考量和交易了。不过在这个系列里就不再延伸下去了。我写贴也要花宝贵时间和精力的。。。

你既然对抗美援朝这么感兴趣,还曾说过你很有研究滴,那么你也可以写点主贴,给大家涨涨见识和知识。

家园 据我目前所看到资料,没有发现双徽营有重建的信息

等我有空的话,也许会写写有关Gloucestershire Regiment格洛斯特联队, 很多人把格洛斯特联队和双徽营搞起来了。还好你没搞起来

其实,看老志愿军对马良山争夺战的回忆,好象评价英军比美军战斗力更强的,更勇敢一些。不过,跟伟大的志愿军就根本不能比了。

看到一份当年西方的报纸,里面有报道志愿军为了炸坦克,同归于尽。。。我看了眼泪都流下来了。

家园 您的文章是写给读者看的吧?

还是自己孤芳自赏的?

这就是阁下的原文:

“从1951年8月中旬开始,向中朝军队发起夏、秋季攻势。最终,志愿军取得马良山争夺战等战役的胜利,特别是金城大捷,给联军以沉重打击。”?

您把51年10月的马良山战斗(马良山那个规模是战斗,不是什么战役)和53年7月的金城大捷都一锅烩到您那“最终”里面去了。

您说您那“最终”是什么最终?是秋季攻势还是整个抗美援朝?

您这篇介绍历史常识的文章莫非也玩什么意识流?不按时间顺序东一下西一下?

“当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一签署,英国根本不管美国的态度,第一时间就开始撤退航空兵。伦敦很清楚,他们在这个该死的地方呆得太久了”?

阁下这段文字完全是复制粘贴的,这篇文章去年就流传在各大军事论坛。原文作者也是随便评论的。

撤退人数很少的航空兵就能说明什么“该死的地方呆的太久”?

那部署一个坦克团是否又说明英国人是美国人的跟屁虫,赖在朝鲜不想走?

家园 是给读者看,但就不欢迎你看,我就这样写贴,气死你。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晕倒 待了四年去公园N次 一直没注意下意识觉得是一战纪念
家园 看王树增的书

志愿军对土耳其兵的战斗意志评价最高,土耳其兵常常死不投降,所以俘虏不多,不过被俘后却比其他国家俘虏老实很多,容易管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