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三十年前的一次爆发 -- 奔波儿

共:💬43 🌺35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三十年前的一次爆发(续3)

在1980年5月18日这天,一共有57人遇难。他们之中,除了David Jasonson永远为大家所纪念外,另外一位也算是青史留名的人物名为Harry Truman。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Truman”英译过来就是“杜鲁门”,这位哈瑞·杜鲁门还真跟那位叫嚣要往中国扔原子弹的总统大人同名同姓。不过此杜鲁门先生乃是一介平民百姓,与总统大人并无直接的亲戚关系,他生于东部的西弗吉尼亚,后随父母迁居到华盛顿州,曾经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是Tuscania海难的幸存者(注:1918年2月5日,Tuscania是一艘邮船,在运送美国大兵前往欧洲战场途中,被德国海军的UN-77号潜艇用鱼雷击沉,210人丧生)。而立之年,他在St. Helens火山下的Spirit湖畔开了一家旅馆,在这儿一呆就是52年。

由于火山喷发前,早有预警,当局多次动员他搬离这个危险的所在。可已经83岁的老哈瑞也许是见惯了生死,对这些劝告嗤之以鼻,认为人们有些夸大了危险,觉得这火山就应该是这样的,时不时喷个烟冒个气,要不怎么能叫“火山”呢?他对采访他的记者说“俺们俩个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生死相依了(If the mountain goes, I'm going with it)”。最终,他如愿以偿,和他的旅馆被火山灰掩埋,也算是求仁得仁了。

通过媒体的渲染,老哈瑞名声鹊起,居然有无数的歌曲和故事传唱他的传奇,其中比较有名的一首是爱尔兰乐队Headgear所作的Harry Truman。

[FLASH]http://www.youtube.com/v/JvcZnKkM_DE&hl=zh_CN&fs=1&[/FLASH]

老哈瑞和大卫两人在明知危险即将来临的时候,都选择了坚守,他们向死而立的行为是否有意义?

“有意义”很重要吗?不重要吗?重要吗?也许大概可能重要或者不重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答案,不过人类在大自然的面前的确是非常渺小的。人们在形容自然灾害的威力的时候,常常喜欢拿日本鬼子半个多世纪以前挨的那颗蛋蛋当计量标准。St. Helens的这次爆发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三亿五千万吨TNT炸药,即27000枚广岛原子弹,7倍于人类扔过的最大当量核武器沙皇炸弹(Tsar Bomba)的威力。

剧烈的火山喷发一直持续了九个多小时,烟柱高度达到了20~27公里。火山灰以每小时95公里的速度向东飘移,中午时到达爱达荷州,一度笼罩了北美中西部大部分地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根据火山喷发强度表划分,St. Helens的这次喷发属于普林尼级(Plinian),即5级。与其类比,今天三、四月间喷发的冰岛艾雅法拉火山(Eyjafjallajkull)的强度则只有4级。至于最高的8级,最近一万年来还没有发生过。人类所知道的强度最大的火山喷发生在大约2.6万年前,发飙的是新西兰的Taupo火山,那一次达到了8级,体积达到530立方公里的岩浆将北岛的中心地区几乎全部覆盖。

通宝推:jufeng,
家园 【原创】三十年前的一次爆发(续完)

自打1980年发了一次威之后,St. Helens就没有消停过。小规模的喷发时有发生,新的火山丘就像小青年的青春痘似的此起彼伏。

1989年12月7日到1990年1月6日,以及1990年11月5日至1991年2月14人,St. Helens持续喷发,在火山口上方形成了火山灰云团。随后St. Helens就安静下来,十余年生息皆无,似乎让人们忘记了它曾经峥嵘的一面。一直到2004年,St. Helens才又重新开始活跃。

在2001年的五月底,因为要离开美国了,心想如果再不去看看St. Helens,就可能再也没机会了。于是乎,邀上两位朋友,一起开车直奔火山而去。

上山的公路编号是504,也被称为灵湖公路(Spirit Lake Memorial Highway),是一条曲曲折折的盘山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山脚上还是郁郁葱葱的Gifford Pinchot森林,但过了David遇难的冷水湖(Coldwater Lake)后,周围的颜色大变,那些参天大树全部变成了灰白色,没有树皮,更没有枝叶,但还是一片片立在山坡,保持着生前的队形;公路边是Cowlitz河,在河滩地上时常能看到当年冲下的枯木。公路边的再往前走,连这些枯树都没了,公路两边的地上全是灰黑色的火山碎屑,没有一星半点绿色,一片恒古洪荒之地。

在距离火山口以北9公里处,是公路的终点,在这儿修了一处火山纪念馆。

我们停稳车以后,在纪念馆里参观。里面展示了很多相关的纪念物,包括监测火山活动的地震仪。纪念馆里有一个放映厅,进去以后,我们在黑漆漆的大厅中看了一部记录片,讲述当年的人和事。

影片结束,放映厅并没有亮灯,而是徐徐拉开白色的帆布影幕,隔着透明玻璃幕墙,一座硕大的马蹄形火山口慢慢呈现在人们眼前。那一刻,我相信所有的人都被震惊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一头黢黑的山鹰在天空一掠而过,至今我还在怀疑那是真实的景象,还是我的幻觉。

St. Helens火山因为离大都市不是很远,交通也还方便,一直以来就是科学家,尤其是火山学家研究的对象,在某种意义上,St. Helens就是火山界的小白鼠。人们在利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大地测量学等各种方法,对火山孕育喷发的过程进行详尽的监测和研究,使人们现在已经能够相对比较准确对火山喷发做出预警,从而减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同时,生态学家把火山口附近230平方英里的喷发区作为实验场,用以研究火山喷发后的生态恢复情况。为此,除504公路和火山纪念馆以外,火山周边地区严禁人们涉足。比人们预想的要乐观的多,在灾难过去一个月之后,人们就发现了地鼠,科学家估计当时因为St. Helens很多地区有积雪覆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火山灰对老鼠洞的直接灼烧,因此有些掘洞教深的地老鼠逃过了一劫。接着人们又陆续发现了有冬眠习惯的青蛙,估计也是由于同样的原因得以幸存。慢慢的,兔子、麋鹿,还有北美郊狼也出现在保护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另外,人们还在离火山口最近的灵湖(Spirit Lake)发现了很多的虹鳟鱼,而这种鱼在喷发前也从未在灵湖中出现过,有人说可能是好事之徒偷偷往湖里撒过鱼苗。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用google map所提供的街景功能,又走了一遍504公路,当年寸草不生的荒芜之地已经能够看到绿草了,而枯树身边围了一簇簇小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太白兄说过:“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诚我不欺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通宝推:zwx650,jufeng,
家园 送花得宝

看过历史纪录片,有那个小旅馆的一些故事。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Vancouver,Washington

当地有个标语

Vancouver, not BC

Washington not DC

可见重名是多痛苦的一件事...

——实际上加拿大的温哥华得名要比这个美国温哥华还晚六十年。

关键词(Tags): #温哥华
家园 火山喷发后的硅酸盐构成发生变化意味着什么?

刚才去查看冰岛Eyjafjallajkull火山喷发的熔岩化学组成,硅酸盐矿物的组成在变化:

3月21日,硅酸盐组分是47.8%;3月27日,还是47.8%;4月15日,上升至58%;4月27日,略降为56.7%;5月5日,上升至61.5%。

另外,氧化钙组成从3月至5月,下降了50%。

家园 可以用来大致分析一下岩浆来源

如果岩浆来源较深(来自地幔),则以中基性矿物为主,即硅酸盐含量会降低,相应氧化钙这种碱性矿物的比例会增加;否则,酸性矿物含量会上升。单从你的数据分析来看,应该是岩浆囊的位置越来越高,如果再结合喷发量分析,比如说,单日喷发量逐步降低,则可以认为是喷发接近尾声。当然,俺不是专门研究火山的,可能见解会有问题。

家园 好些国家地里的照片
家园 是啊

开篇就说了,看了《国家地理》,如何如之何..........

是啊
家园 无恶意。
家园 这两篇最后的引用总结都很贴切

有一种超然世外的感觉。

家园 万象更新啊

每一次毁灭都代表着一次新的开始

家园 大卫和他的学生的故事

5月18日本来不是David Johnston在那个观察点值班,而是一个研究生Harry Glicken的任务,是个临时助理,大卫是他的指导老师,这个研究生在2月已经定好在5月18日回加州讨论他的研究生论文工作,所以这天David Johnston义务顶替Harry Glicken的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而这位Harry Glicken,后来也成为一名火山学家,1991年在考察日本长崎的火山时遇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Harry Glicken

火山学是一个高度危险的专业。

爆发前的Mount St. Helens,由Harry Glicken摄于1980年5月17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2012黄石公园的那个科学家的原型是不是David

A Johnson.

科学家总是值得人尊敬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