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三十年前的一次爆发 -- 奔波儿

共:💬43 🌺35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三十年前的一次爆发

每天到办公室,第一件事情拿水果,去晚了,香蕉就没了。

第二件事情,看看水果筐旁边的信夹里有没有信。这天终于收到了《National Geographic》寄来的第一本杂志,封面是一座喷发的火山,一排红字---“Mount St. Helens”。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心说,这国家地理也真会赚人眼球,冰岛火山爆发,把英伦三岛和大半个欧洲大陆搞得鸡飞狗跳,编辑部趁着这热火劲儿,这马上就来一期火山。

1980年美国太平洋时间5月18日早上8点32分,位于华盛顿舟的圣·海伦斯火山大规模喷发,其引起的大规模山崩使其海拔高度从2950米直降400米,形成了一个1.5公里宽/125米深的马蹄形火山口。喷发出的火山灰和碎屑多达2.3立方公里,造成57人死亡,摧毁了250栋住宅、47座桥梁、24公里的铁路和300余公里的公路。

记得三十年前,我已经上了小学,好像是从厂里的广播里知道了大洋彼岸的一座火山喷发了,火山灰满世界乱飘。当时想“这火山嘛,威猛高大,怎么起个大姑娘的名字?”,还模模糊糊地琢磨着找机会去看看这座火山的庐山真面目。

二十年后,我真的在圣·海伦斯所属的Cascade山脉到处晃悠,并在一年之后登临了这座儿时惦记着的火山。

圣·海伦斯火山属于Cascade山脉,该山脉实际上是与俯冲带有关的一条火山弧。由于Juan de Fuca微板块向北美大陆板块俯冲,在进入软流圈以后,俯冲板块中的含水矿物在高压高温作用下,变成岩浆上涌,一旦条件适合,就以火山喷发的形式进入地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Cascade山脉,一系列火山自北向南一字排开,最北边的是位于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Mt. Lynnton(2049 m),进入美国境内以后,火山群中比较有名的是Cascade最高峰和西雅图的永恒标志---雷尼尔火山(Mt. Rainer,4395 m),因为30年前秀了一把后声名大振的圣·海伦斯火山(Mt. St. Helens,2550 m),跨过哥伦比亚河(Columbia)以后,波特兰的居民可以一年四季享受的滑雪胜地---胡德火山(Mt. Hood,3428 m),还有位于俄勒冈州南部的Mt. Mazama山顶的火山口湖国家公园(Crater Lake National Park),进入加州不多远,就是排名老二的Mt. Shasta(4321 m),最后终结于北加州的Mt. Lasseen(3170 m)。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Cascade意思是“小瀑布”,山间溪流纵横,瀑布密布,特别是在哥伦比亚河谷一带。Cascade的火山在展示自己毁灭性的破坏力的同时,也带来富含养料的火山灰,故而此地山林木茂密,鸟兽繁盛。由于环境适宜,当地的印第安部落千百年来一直在这儿繁衍生息,在他们中留下了无数关于这些火山的传说与故事。

哥伦比亚河谷中,有一处地名叫“众神之桥”(Bridge of the Gods)。当地的印第安部落流传着一个传说, 有兄弟两人,同为两个印第安部落的酋长,他们带领着自己的部落住在哥伦比亚河两岸。由于哥伦比亚河的阻碍,兄弟俩喝酒吹牛话家常很不方面,应他们的请求,神灵为他们在河上建了一座“众神之桥”。后来,这两位兄弟同时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因而见色忘义,或者说有异性没人性,为此各自率领部众,大打出手。神灵一气之下,毁灭了这座桥,就剩下一座桥基----Cascade Rapids,而且把这两男一女全都变成了雪山----大哥是俄勒冈州的Mt. Hood,小弟是华盛顿州的Mt. Adams,姑娘就是那座Mt. St. Helens。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Cascade Rapids,人们建了一座白色钢架桥梁,为纪念这个传说,就命名为“众神之桥”。当年,我和朋友在哥伦比亚河谷溜达的时候,也曾从此桥上走过一遭。

TO BE CONTINUED........

关键词(Tags): #读书笔记#Mt. St Helens# 火山元宝推荐:海天, 通宝推:愚弟,海天,捷克,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大胖子沙发
家园 【Mt. Baker】本人爬过的唯一终年积雪山

夏天汽车可以直达雪线

家园 居然有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自从通胀以后,俺有半个月没见着宝了~~花等下文

家园 "温哥华,温哥华,它爆发了“

这个温哥华不是加拿大的温哥华,而是美国华盛顿州的温哥华,就在俄勒冈波特兰市的北面,是当时美国国家地质调查局在观察圣·海伦斯火山时的临时基地所在地。

年青的地质学家David Johnston这天在火山口值班观察,火山爆发后的火山灰将其掩埋了。

"Vancouver! Vancouver! This is it!"

这是他通过无线电报话器发出的最后信息。

David Johnston's voice crackled over the radio link from Coldwater Observation Post, north of Mount St. Helens, on the clear Sunday morning of May 18, 1980. Seconds later, the government volcanologist was engulfed in the volcano's gigantic lateral blast. Other people died that day, but for me David's death hit the closest to home—he was a co-worker of mine at the U.S. Geological Survey offices in the San Francisco Bay area. He had many friends and a bright future, and when "Vancouver," the temporary USGS base in Vancouver, Washington, became a permanent institution, it took his name to honor him.

Mount St. Helens Eruption of 1980

这是David Johnston的生前照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他的生平:

David A. Johnston ,December 1949 - May 18, 1980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你说的是温哥华吧...
家园 牡丹花下死, 做鬼也风流

死在风景这么独特的地方,

他是否也是同样的感受呢

家园 是华盛顿州的温哥华

Vancouver, WA

美国加拿大同名的地方太多。

家园 都是以George Vancouver命名的

不过华盛顿州的比加拿大的要早几十年.

家园 坛子里也通胀啊?

坛子里也通胀啊?

管理层没推出点积极政策 /tx

家园 这哥们让俺想起2012里面的那位记者

明知火山即将喷发,依旧坚守在黄石公园,最后在自己疯狂的呐喊声中化为灰烬。我怀疑《2012》的编剧就是根据David Johnson的事迹写的。

家园 【原创】三十年前的一次爆发(续一)

记得有位地学前辈提出过一个很形象的“红肿理论”,说这地球就像人一样,身体里有火,就要发出来,人一般会在火气大的地方长个疮,疮破了就要流脓,而火山爆发就是地球长疮流脓。

一般标准的火山是一个圆锥形,还真像一个大疮,日本的富士山就是一个很好的范本。

火山的剖面示意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 岩浆囊

2. 基岩

3. 岩浆通道

4. 地面

5. 岩脉

6. 岩墙

7. 火山灰堆积层

8. 侧翼

9. 岩浆堆积层

10. 火山喉

11. 次级火山锥

12. 岩浆流

13. 裂缝

14. 火山口

15. 火山灰云

火山按其活动性一般分为活火山(Active Volcano)和死火山(Inactive Volcano)。所谓“活火山”,是指N年内曾经喷发过的火山,但这个N,却是众说纷纭,尚无一定标准,有的说N=500年,有的说N=一千年,有的说N=一万年。“活火山”之外的就是“死火山”,但这个“死”也不能绝对化,说不准,某个“死”火山在N+1年后因为构造活动变化突然喷发,那就“死而复生”了。

圣·海伦斯火山,就是一个这样反复无常的家伙。火山学家根据收集到的地质历史证据,将其喷发历史分为五个阶段,即:

1)远古时代(Ancestral Stage:公元前2500年以前)

2)Smith Creek and Pine Creek Periods(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400年)

3)Castle Creek and Sugar Bowl Periods:公元前400年至1480年)

4)Kalama and Goat Rocks Periods(1480年至1980年)

5)现代阶段(1980年至今)

其中,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中,整整有4000年没有火山活动证据,而第三阶段之后,圣·海伦斯也沉寂了将近700年。1980年大爆发之前,圣·海伦斯的上一次喷发时间是1842年,位置是在Goat Rocks,规模很小。

圣·海伦斯火山一带很早就有人类活动痕迹,最早的遗址可以追溯到至少距今6500年前。由于富于营养的火山灰的滋养,火山的山麓和山脚地带,林木茂密,当地印第安部落在森林和溪流间采集野果,捕鱼狩猎。距今3500年前即第二阶段的一次大爆发所形成的火山碎屑,曾经掩埋了一个印第安部落的营地,以至于圣·海伦斯在此后2000年间被印第安部落视为禁地。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火山不是地球独有的现象,在其它行星或者卫星上面,也能观测到火山喷发。例如,在木星的卫星---木卫一(IO)上面,就有400余座活火山。2007年2月26日,在前往冥王星的途中,New Horizon探测器就观测到在木卫一的北极地区,Tvashtar火山喷发,其烟尘高达700公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根据其所含矿物质成分的不同,火山喷出的岩浆一般分为基性(碱性)岩浆和酸性岩浆,基性岩浆粘稠度较大,一般出现在洋中脊这种扩张环境下,溢出缓慢,不易形成火山爆发这种大场面,而且因为大多是发生在水下环境,冷凝后,会形枕状或柱状火山岩,比如北爱尔兰的巨人之路(Giant's Causeway)就是由于这种典型的基性岩浆喷发而形成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与基性岩浆相比,酸性岩浆粘稠度较小,也就是说流动性大,容易出现在挤压环境下,在压力的作用下,更是好风借我上青云,一旦喷发,那是地动山摇,山河色变,一般大规模的火山喷发都是以酸性岩浆为主,经常性的整个山头被抛起,粉身碎骨,形成火山碎屑岩,根据其颗粒度划分,大点的是火山弹,中间的就是火山砾,细小颗粒就是火山灰。由于火山熔岩中的结晶水会汽化,在火山碎屑中形成空洞,许多火山弹或火山石像蜂窝一样,而且能漂在水上。当年,在同属Cascade山脉的三姐妹山(Three Sisters)附近,我就曾见过一大片这种火山石。

火山喷发前一般都会有地震活动,这种因为岩浆活动而引起的地震被称为火山地震(Volcanic Earthquake)。因为大规模喷发前,地下深部的岩浆上涌,会将火山通道原来凝固封死的岩石烤化,引起坍塌。如果在火山地区布设有地震台网,就能准确记录发生坍塌的位置和规模,一旦这种火山地震频率变高,震源位置逐步上移,且规模越来越大时,就说明新一轮的火山喷发即将发生。

另外,还可以通过测定火山喷发气体来监测火山的活动,比如二氧化硫。1980年5月18日晨,在距离火山口十公里处的一处观测站,供职于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火山学家David A Johnson利用光谱仪正分析火山喷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硫含量。8点32分17秒,一次火山地震引起圣·海伦斯的北坡发生大规模滑坡,而火山通道中早已经储满了蓄势待发的岩浆,在潘多拉盒子的盖子打开的那一刻,魔鬼被释放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火山灰席卷而来的时候,David A Johnson留给世人的最后一句话是“Vancouver! Vancouver! This is it!”

关键词(Tags): #St. Helens# 火山
家园 有一个记录火山爆发的视频是不是这个火山?

半个山都被炸掉了,这是第一次记录火山爆发的视频记录。

家园 只从旁边路过,远远地遥望了一眼

恐怕没有机会再去了。

家园 奔得好

再接再厉!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