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整理】读报摘要:最近一些经济信息的汇总 -- wqnsihs
开是从一个口子开始,关也要从一个口子开始.
仕途,地方上必须给面子,尤其重庆,上海。没有任何借口,薄三少挤下上海俞的可能越来越大。没有政绩,有限的人脉不能保证某人上位,朱总,岚清,吴仪都是凭借政绩上位的
我上个月准备买房(一直在深圳工作,我们俩户口都不在深圳),开始办按偈时,中介和银行都可以查到我们俩在深圳的基本信息(好象是通过人行系统),并且实话实说现在不可能做假信息,我不知道W总说“2)、二套房的界定标准是什么?界定所需信息如何来?信息如何互联互通?如何共享?(可能涉及各家银行交换信贷信息;银行与房产局,公安机关交换信息;这些工作都非一时可以仓促办理的,不经过几个月的准备,连数据接口都开发不出来)”这个的标准是什么?
真是郁闷呀.........
界定所需信息如何来?信息如何互联互通?如何共享?(可能涉及各家银行交换信贷信息;银行与房产局,公安机关交换信息;这些工作都非一时可以仓促办理的,不经过几个月的准备,连数据接口都开发不出来)”是指炒房团,因为他们来无踪去无影,在当地根本就没有信息,必须跨行,跨地区采集,而这都要依靠例如公安机关之类(实际上相当部分就是阴阳身份证)来认证,你这种在当地定居的不算难题。而很多地方很欢迎炒房团,不想一刀把他们杀死,因为炒房团是为政府抬高卖地价格抬轿子的。
那时我们对TG也很不满,不过当时的不满最主要的是针对各种各样的宣传限制。开编前会的时候大家都骂政府,基本没有人反思市场化的问题,反而都觉得市场化、民主化是唯一的出路。按我的观察,那时候干媒体的基本都是右派(2004年左右),看问题都是南方周末、财经那个思路。
出国以后想法有了很大变化。最早触动我反思的就是了解了新加坡的房地产政策以后,跟国内的情况一对比,发现社会主义是对的,资本必须受到限制。
不知道现在的媒体人对这些问题怎么看?我估计中高层应该还是很右,一线的记者编辑的想法应该有些变化了。
年初看好的房子在三个月内平方米价格从1万7左右涨到了2万6以上。。。
结果上周四到昨天,不到5天时间看的一套房子从210万直降到175万,还有的谈(现在还价170,估计能成交了,但问题是那同学又不很想买了)。。。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同是买房郁闷人
前几天(新政之前几天)正好陪同一个朋友买了套房(深圳龙华),了解到的情况如下:
在买房的过程中,贷款之前会审核你的户口本上几个名字是否都没房,如果有房,2套房贷款是拿不到利率优惠的(第一套房按7折,以后85折)。不过中介肯定地表示,基本上只要你愿意,他都可以帮你弄成第一套,并且用后来的行动证实了这点:我朋友想多贷点款, 把本来准备首付的资金留多点在手上用于生意周转,结果在银行评估完之后居然通过中介,只花了1500元手续费就足足多贷下来7万!!!
你说的是事实,但是
不必100%拦在外面,能有效砍死60%的二套房贷款人,效果就有了
无非就是在社会转型期间后因为心理落差、加上其中的很多人转型期自己获得的利益没达到心理预期,就产生的一种怨念:
感到自己被宣传口欺骗蒙蔽了导致利益受损(经济OR心理上的)。
根源还是物质文化需要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现在人看多了电视网络,希望过上米帝中产上流的日子,而且是马上就要,明天就实现。
但问题是:
在中国现有的技术和资源条件下,
我们是不可能让14亿人中的大多数过上“失业了的普通民众们在愉快地享受复活节假期的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还有一位老船长”的生活的。
两三亿中上层十几亿下层才是一个比较能够想象的未来。
至于米帝中产上流的日子马上就要?
那还是召唤三体星人洗地来得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