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我对袁、单、田三人评书比较 -- 早生华发
就让人无尽回味啊。迷上张先生就是从《长坂坡》开始的。当时想,文字都如此,听起来看现场岂不更加精彩?精彩是精彩,等真正用耳朵时候那个受罪啊!从此开始学说两句苏州话。
不知现在有没有电子版的《评话》,俺手头只有长坂坡之前的。哪位仁兄能够提供,这里就先谢过了。
老先生们以前一般是在专门的书场登台表演,后来也有在电视台录像的,不过基本都是些片段,没有连贯完整的讲一部书的,因为要讲整部时间太长了,任何一部都起码要2 3年.电台也有,不过这个不看光听表演的精彩程度就大大折扣了.
这方面评书似乎好些,单听电台基本就可以了,看电视更好不过没那么必要。
您也听不懂粤剧,是不是不幸呢?
记得南方人如果以馒头为主食,会觉得吃不饱,要是顿顿都这样,会觉得非常难受。可是我岳母,标准北方农民,要是连着两顿吃米饭,就会说胃不舒服了。
不过给人感觉好像功夫也不怎么深了。如果这一部篇幅脱得太久,风格也不变的话,就有点腻了。
不知道您听过田连元说的水浒没有,像您描述的一样,他对水浒中的每个细节都充分扩张,每个不起眼的人物他都要加上一段关于他的故事,不起眼的情节也要发挥出一大段前因后果。如果是书中的著名段落,他也把它面面俱到的描绘一番。比如,潘金莲被王婆请客吃饭,都跟西门庆做一个桌了,这一回结束;然后我跳过了下一回,听第三回,西门庆居然还没跟潘金莲挑逗完毕!还有武松第二次发配,去恩州,都出了孟州城,碰上施恩来送行吃上了,这一回结束;然后我跳过下一回,第三回居然武松才刚到飞云浦。要知道,这部水浒每回的时间都挺长,都是27-29分钟的篇幅,比现在一般的一回都长多了,其他类似的情况还很多。
但这样我就觉得太罗嗦了,听了半天如果没有情节进展,都是细节描述,就叫人兴味索然了。况且现在的剧集都是按篇幅算得,这样随意拉长作者是高兴了,没有地方愿意买就没用了。我想您说的这几位在电视、收音机里少见全篇盖因于此。
最后,我觉得终归还是个米饭馒头问题,如果没有米饭,只吃馒头,我也满足了,没什么幸与不幸,是吧?
我想表达的意思是除了家喻户晓的北方评书外,在南方的江浙一带还有另一种评书的表演形式,由于方言的关系所以它的地域性很强,也由此它的影响力比北方评书小的多,但它也同样很精彩。我为能同时欣赏这2种表演艺术而感到幸福,仅此而已。鄙人嘴笨,言辞之间如果引发了误会大家多包涵撒。
不搞盲目崇拜也不妄自菲薄不是。来来,献花压惊。
我手上有从《三气周瑜》到《水淹七军》的PDF,不过个人感觉不如博望、新野、赤壁三蓬火。尤其东川书里的曹彰太BT了
这样分也不知对不对,大家看啦。
解放前生人,多喜欢单老,我爷爷辈的就认单田芳。
70年以前生人,喜欢袁,算是老一辈评书艺术家的听众。听书长知识呀。
70年以后,喜欢田应该多些,更合电视评书(第一位电视评书表演者)的受众。
那时我家才买个黑白电视,我能记起来的好节目也就是田连元的“扬家将”了
但现在仔细琢磨琢磨,还是觉得单老的评书味道足、魅力大。
总体来说,我觉得单老的书,风格传统正宗,味道十足;一大优点是投入感特别强。
单老的书令人感到比较遗憾的是一些书有点滥芋充数、不精益求精的意思。
袁老的每部书都是高质量的,平均质量应该略高于单老。但袁老的书多数太过冷眼旁观,缺乏激情,所以最终令人感觉味道不如单老来的那样浓那样厚。
至于田先生,我觉得从功力来说他可能不逊于袁老单老,也很敬重他的投入热情。但不知怎么,就是不太喜欢,觉得他的书太拖沓、不引人入胜。也许不喜欢听田先生书的原因是因为田先生出来时我已经过了迷评书的年龄段了吧。俺也糊涂了,和和
张国良先生的平话三国,别的我不太了解,不敢妄评,但长坂坡那段书,我觉得改得不成功,让人听着不太舒服。给人的感觉似乎是,赵云最终能杀出长坂,运气因素特别大。尤其是单挑枪王张绣那场,好象主要就是靠运气取胜的。再一个就是把曹营那些成名人物的武艺贬得一钱不值,如曹洪之伦,在子龙马前不过就是一个照面的水平,等等。这种夸张手法,痛快倒是痛快了,可惜合理性太差了。
还有就是关公对文丑那一战,也是关公堪堪不支,最后是以计取胜。还有就是张飞不敌曹彰那段书,这些改动我都觉得没什么意思,说难听点都是败笔。评话三国直接取材于三国演义,适当的改编和加工当然是必要的,但应该只改动那些合理性差的,原书中合理性好的部份,为什么要去改它呢?就为了有所不同有所创新?其实真要改什么地方的话,原书中有的是可以再加工的部份,比如袁绍公孙之战中赵云的表现,怎么尽忠护主、如何劝公孙而不被重用、如何与公孙失散、如何单枪匹马杀出重围,甚至可以杜撰一场单挑颜良或者二战文丑之类的,算是长坂坡的一个序幕吧。
还有吕布与袁绍颜良文丑共攻张燕的情节,张飞如何与夏侯家小姐情投意合,等等,都可以编出不错的故事来。
在电视普及之前,那几乎是我们唯一的乐趣,现在大隋唐里十八条好汉都能一口气说出来。
后来评书听的少了,也没什么研究,所以恨佩服楼主能写出这么一篇分析细致的好文章。
就我个人来说,还是最喜欢袁阔成,他说的《三国》,那确实就是一经典。偶一次到南昌玩,在那里买到了袁说三国的光盘。单田芳的书其实我也是在小学时才开始听的,那时候听他的书,感觉照袁差远了,太粗糙。后来又过了十几年,单突然暴红,这是我们当年绝对想不到的,现在听他的书,确实倒是老来见醇厚,开始觉得有味道了,但说的那些传统侠义书不免多而偏滥,我最喜欢的倒是他的《一代枭雄》,东北味十足,确实过瘾。
田连元的长于表演,其实和他的出身背景有关,我记得他好象是话剧演员出身。
其实我是物理系的,不过原来都是一个系嘛,也都在一个教学楼里啊。本来对文学也有很大热情的,不过考虑到生活俗务,后来就搞电脑了。想不到真有像您这样勇于投身于此道的,并取得成功的,佩服!想想我要是也能像您一样在课堂上,评古论今,指点人物,该多淋漓痛快啊
我的电邮是[email protected]
多谢多谢多谢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