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宁波农村二三事 -- 谈机

共:💬52 🌺478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宁波农村二三事

胡乱写的一些文字,很杂,无绪,纯为亲身经历某些事后的一些感慨.

我本人是宁波市鄞县某镇某村的农村孩子出身,我们的村子经济相比鄞县其他较发达镇的村子,经济上应是位于平均线以下.

家里社会资源较少,自家人和亲戚当中,几乎没有发达的,自然也无从提携于我.

是以,从小,父母亲教育的,便是要走出农村,而这,对于我而言,自然只有读书一条路.

于我而言,这一路走得还算顺畅,或许是有点天资和运道罢,读书并未见用功,但初中考上的是省二级重点,高中考上的是省一级重点,高考虽有惊险,也上了重点大学.

毕业后,找工作极其辛苦,没有门路,没有人情可托,当年本县的公务员招考,一个录取3人职位,报考者达1300多人,虽进入面试,综合成绩只有第5名,未能谋得一个铁饭碗,只得奔波于招聘会,但凭仗着几分口舌几分灵便,做了一个较大型企业的业务员,初时工作忙累,半年后渐渐顺手,两年后心血来潮下再报另一县公务员,终于成了万恶的体制中人.

一路走来,原本愤青的热血已经渐然冷却,见不公事,总是冷静为先,妥善为要,学会了看开些,但有时,却又忍不住忿忿.

以下几件事是对我颇有影响的:

1、我小学入学是虚岁9岁,原因是按我们当地小学规定,8虚岁小孩,出生年月晚于8月者,不得入学,我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原本既有这规定,也只遵守罢了,但同村有一小孩子,与我同岁,生日更晚于我,却入了学,同村人都熟悉得很,父母便去托那同意该小孩入学的校长,说能否也让我读书,那校长说起来也扯得上自家人的关系,却勃然大怒,说我某某就是同意让那小孩读书了,难道不行?这一事,在我幼年留下不轻的印痕,却只是悲凉,老实巴交农民出身的父母,那隐着怒气却无奈的神情,让我心头隐痛。

2、农村的孩子有农村孩子的活法,一般吃过不少城市孩子未吃过的苦,但也有些虽不登大堂却纯粹的野趣。记得读小学时,几个孩子一商量,你家带个锅,我家弄点番薯,时常去野地或水库边上烧烤,还背一把锄头,去山上竹山里挖点笋,偶然在小溪里还能捉到几条鱼。大家没有分别,没成年后什么家里穷富之分。但苦也是真苦,虽是出生于80年代,也在田里插过秧、割过稻,插秧时,水田里到处是蚂蝗,腿脚上套了布套,但每每插完了秧苗,小腿上叮满了黑黑粗粗的蚂蝗,血吸得饱饱,而心头一股凉气直冒,鸡皮疙瘩顿时满身。又有一次,割稻割得困了,钻进稻垛子睡过了头,中暑发昏了七天七夜。

3、读初中起,就一直住校了,家里条件差,每月只有100元生活费,来回交通之类所有的都计算在内了,现在仍记得,那一碗菜汤一碗饭的日子,怕父母辛苦,每次寒暑假往返二十里地的学校与家之间,铺盖都是自己一个人背来背去。那时去家的路极差,是石子路,车又少,一个中巴车内塞满了近四十个人,连放脚的地方都无。初中三年里,也有过几回奢侈的享受,现在回想起学校对面那家快餐店里的青菜小鸡腿汤,仍是口水不已,很清楚的记得,三年中曾吃过十六碗鸡腿汤,每吃一次,痛快同时,心头又隐隐发疼,4元一碗,可真是太贵了。

4、家乡多山,尤其是竹山,可竹子卖得极贱,不如笋值钱,记得初二初三春天那段时日,每逢礼拜日回家,便去山上挖笋,春笋刚上市时价格贵,却数量不多,难于挖掘,但待天气渐热,毛笋便多了,笋价每过一段时间便会变化,从1—2元收购价渐渐下跌,最后只有2、3角一斤,要想赚钱便得抓紧时间。我一般上山便是大半天,带一个大编织袋,等挖足了一袋才下山,一过称,卖得了七八十元,真是欢喜得不得了,简直好似考试考了满分,卖得钱里,会把大头给老妈,小头就是我的私房钱了,那可真是捂了又捂,觉得“阔”了许多,可真要花出去的时候,却又心疼,舍不得花,一张5元的整票,一旦要找碎了,思前想后,实在是难以决断。

5、从小爱看闲书特别是武侠小说,我省下来的生活费和压岁钱,基本便是花在这上头了。读小学时,村里的一个租书店便全部看完了,读初中起,到镇里租书店借书,1本书1天要5角钱,由此,学会了一目十行,更练就了一双“毒”眼。许多小说,不过是滥竽充数的伪劣产品,假冒金、古、梁、司马、卧龙等人笔名,而我呢,基本一本书翻开一看前面数页,便能断定真假,盖因冒名容易,文风却是截然有别,每一作者均有自己格局,文字上更有独特风格。而看快书呢,记得我的记录是一天工夫看完了天龙八部,且不是粗粗翻过,而是每一情节看过后均历历在目。自然,能够练就这一功夫,也与我的自身处境有关,因钱少,只能看得快。不过那一段日子,心志却磨练得成熟不少。因家离镇远,寒暑假每日骑着自行车往返镇、家之间,昨天借来的小说看完了,今天就去还上,一来一回40里地,身体倒是锻炼得强健了不少。尤其是寒假出行,双手冻得如冰,暑假往返,则常遇大雨,浑身淋漓湿透,雷声闪电交替刺响,全身上下惟有包着书的尼龙袋子却是好好的。

暂且先扯到这里,睡觉去也。

通宝推:发了胖的罗密欧,特里托格内亚,醉寺,南寒,mezhan,篷舟,懒龙,大头大头,老老狐狸,多大EE,漠北以北,长少年,辽东半岛号,闯江湖,龙驹坝,乌柏,五谷不分,笨笨猪,韦红雪,五磊山,池塘中的雨滴,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有句话说吃的草根百事可做!
家园 看到LZ的贴,想起自己以前初中的生活

我是台州某县的,年龄上应该比谈机兄少3,4岁吧,其实那个时候农村来的孩子生活情况都是差不多的。主要说下初一时候的情况,对那会记得比较清楚。一星期住校5天半,可以自己带米蒸饭,有时候家里会做点肉圆,小炒肉这些好吃的会带到学校里放饭盒一起蒸(这种情况下,这周的生活水平会明显改善,呵呵),往返学校是自行车,不存在什么交通费花销。一星期的生活费一般是在16块~18块,(包括买圆珠笔什么之类的小开销,2000年前后我家这边的物价还是比较低)。

早饭:粹饭(糯米团,可以选择里面夹火腿肠还是油条,有点榨菜,咸菜)一块钱,或者馒头(4角)加有油条(3角)要7角,肉包5角一个,不过记得那会很少有人吃,可能大家觉得2个吃不饱,太贵了。(3个要1.5,我的记忆中身边的同学还没有谁早餐吃超过1块五的,强调下是初一,到初三时候大家生活情况应该都略有改善,我一周五天半的花费在25~28元左右),大家基本上买糯米团的多,有分量味道也不错。连买豆浆喝的同学也不多。糯米团我差不多吃了三年,以至于现在看到糯米团有时候就要反胃,呵呵

午饭,晚饭,就打素菜里面有点肉味的那种,一块一份。也有不少同学就打五角的素菜。大排要两块钱,一般一星期吃一两吃,每次要打大排,寝室里的几个同学都会先约好,选个时间大家一起打。不然的话,大家坐一起吃,打大排的同学和打五角菜甚至是就吃豆腐乳下饭的同学都会不好意思。对年少时候的友谊现在想来真是感慨万分呵。

像我这样的,差不多是中等的消费水平了。寝室(12人)里还有时不时的有买瓶豆腐乳或者几包榨菜吃上一两星期的同学。不过有个事记得特牢,好像班主任批评一同学,说他老爸一星期给他40块钱的生活费,他还不好好学习(囧呢),当时我心里就盘算着,那么多钱,能每顿饭都吃上大排了,汗呢。其实那会大家也没有谁说什么苦不苦,可能十多岁时候自己对苦字都没什么认识吧或者不用分担什么吧,现在回过头想想倒感觉那时自己过得还真不怎么样。

通宝推:老芒,
家园 你们那得物价很高嘛

俺当时上初中时一个月100块过的很舒服了,早饭红豆稀饭2毛一碗 2毛一个馒头 5毛一个油饼. 白天一块钱4个的大肉包子现在想起来还直流口水。不过印象里好像食堂没有好吃的炒菜, 竟是吃包子了, 偶尔去校门口的小饭馆吃碗1块5的牛肉拉面。当时我住校一个月的生活费是120,除了吃饭还有闲钱租一天1毛钱的小说看,还可以买一周一份的足球报

家园 中国啥时候让大部分农民都过上富裕的日子

那就真是到盛世了

家园 啥时候农民人数降到一亿以下就差不多了。
家园 我小时候的经历跟楼主有点类似

都是穷孩子出身,混出来不容易哦。

家园 继续往下说

工作忙累,几天过去才抽出时间继续扯淡

另回上面几位兄弟,宁波的物价的确很高的,应该在全国里面都在前列,比如同样是在浙江省内,宁波买一只鸡要30—40元,而相邻的绍兴则只要10多元。

小时候,记得自己很愤青,那时看金庸小说,最吸引我的不是杨过、郭靖、令狐之类的主角,而是连城诀中的狄云和飞狐外传中的胡斐,前者出身底层,忠厚却遭不幸,于命运中发出的嘶嚎令我常有悲慨,后者不问亲远,不计人情,只为一素不相识之农民所受之不幸而决然苦追恶人,则令我回肠荡气。

及至高中,仍是如此,所谓对民主、自由迷恋不已,却根本不知道民主、自由之真正含义及其内在要求,那时,喜欢读鲁迅,却颇不屑太祖。

回家时,常常与父亲争论,父亲信仰太祖,而我却敬佩总设计师,争执不下。

说到我父亲,他亦与我爷爷意见相左,我爷爷的父亲解放前在上海做生意,他是读过书的,听说人极聪明,刚到上海时做翻译,会说八国语言,后来有了积蓄便自己做了生意,赚了很多钱,还在上海讨了小老婆,家境极不错。

我爷爷初到上海投奔他的父亲,却是在钟表店里学手艺,及至抗日战争爆发,我爷爷先回了老家宁波,他的父亲却仍守着生意,直到形势不对想要逃难,却生了大病,病死了,所有的储蓄全都被一扫而光。

至此,爷爷家道算是没落了,开始过起了苦日子,虽然他对这段历史提得很少,但想来,还是对这一段好日子印象深刻并心向往之的。

而我父亲,十六岁学手艺,十八岁就参军了,一直当了6年兵,他参军是在东北某野战军,做过班长,还拿过全团射击第二名,我父亲小时不喜读书,很有“反叛”精神,小学三年级时,因在听课时拿一块玻璃折射太阳光(小时常以此来捉弄人玩),被老师管教了一顿,索性不去读书了,直到在部队里,才重新学起了文化,虽然学得不深,但能够看报、能够自己写信,在太祖去世时,他们部队为防备苏联,全军戒严七天七夜。

及至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听父亲说原本他们部队已经准备着要开拨了,但后来不知为何没有成行,而我父亲因为军事素质好,颇受领导喜欢,原本要提干了,却被家里已我奶奶生病为名骗了回来并退伍了。

去吃饭了,下此再继续

家园 其实农民没有啥问题

首先说的是:国家/民族不要歧视农民这个职业

-------------

要想解决农民地位/收入问题,很简单

向银行、保险、电力、电信一样,搞一个中国农民集团公司,所有中国从事农业的农民是集团公司的员工,每天出勤干活,公司给工资、缴纳3金、60岁享受退休,即可。

农产品向银行、电信一样,限制准入,只能由中国农民集团公司经营。

一定能解决农民问题

看看,好像人民公社制

家园 你这还是解决不了人均产出的问题。

不管什么办法,人均产出低这个人群收入就高不了,除非这个人群人数很少,国家养着。

  前天还与两位安微来的农民工聊了几句,他们那里种粮食一亩一年可收入一千多一点,大部分人种地只管自己吃就行了,并不设法去提高产量,经济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因为地太少。给国家卖粮的主要是种粮大户,靠每亩每年几百元租地。

  不管是集体化还是个体,只有靠人均耕种土地扩大才能提高普遍收入。

家园 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消灭农民

家园 鸡价不会差这么多吧?

现在交通便利,各地物价差距不是很大。

  鸡有不同品种,土鸡十几元一斤,三黄鸡、杂交鸡一斤不到十元。

家园 还有关于“国家养人”的问题

不管什么办法,人均产出低这个人群收入就高不了,除非这个人群人数很少,国家养着。

--------

请看数学说

再谈把六亿农民养住就是养兵的想法

我可没有说要养十三亿人,我的意思是七亿人通过竞争,创造财富,养住六亿人。六亿什么人?缺少竞争力的人。为什么要养?为了国家强大,养人就是养兵,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因此西北部的大量的农民,都是可以养起来的。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要打个比方,这个比方有可能不雅,但能够说明道理就行。

我打的比方,就是资本主义世界也是养人的,不过有的时候不是政府养,而是黑社会养。这里我要提一下香港的黑社会。

香港的黑社会,发展到厉害的时候,可以一次出动几百个人,拿着刀子玩儿命,乱砍乱杀。就来分析这几百人。

这几百人并不是说天天乱砍乱杀的,有可能几年都火拼不了一次,甚至十几年也未见得有多大规模。但是,只要需要,势力大的黑社会,就可以出动许多人,相当玩儿命。为什么?

我认为,出来混的这几百人,都是不能竞争的。如果说,他们通过合法的办法,能够发大财,有何必要加入黑社会?当然是无法合法地竞争了,这才被黑老大招去了。

那么,黑老大招去干什么?做苦工?那谁跟你玩儿命啊?跟着你成天喝西北风?那也没有人跟着你。因此,可以正确地推断,黑老大是把他们都给养起来了,而且生活相当不错。为什么这些人在必要的时候能够相当玩儿命?因为他们认为黑老大够意思,在生活上让他们过得不错,就这么回事。

因此,资产阶级的黑老大,长期养这么一帮人,则一般就是没有事,也就是养着一种兵,但是关键的时候,黑老大只要一使眼色,这些人就会玩命地上。

那么,为了避免社会出现黑社会,为了防止黑社会势力壮大,我认为,一个重要的技术就是共产党索性就把这些人养起来,一养就是六个亿。你养起来了,对他们进行革命教育,让他们过上幸福生活。平时就那么幸福生活着,万一这世界上出了什么危机,需要的时候,这共产党一使眼色,六亿人起来,谁惹得起?那才是真正的中国强大呢。

如果你不养,则资产阶级一养就成了黑社会,扰乱社会治安,这恐怖组织一养他们,到处是恐怖活动,那分裂组织一养他们,到处搞分裂,那帝国主义和演势力一养他们,专事各种破坏捣乱活动,你最后还要镇压,这事麻烦不麻烦?还不如预先就把他们都养起来,也可以避免象当年拉萨事件那样,居然给一百元钱就可以乱打乱砸乱烧。

现在生产力特别强大,产能过剩,因此生产出让六亿不太能竞争的人过上好日子的物质并不困难,而且还导致订单增多,整个经济都可以活跃起来。

家园

不管是集体化还是个体,只有靠人均耕种土地扩大才能提高普遍收入

错。。。

以前银行很多不收费的现在收费了,利差扩大等。银行不是从亏损到有巨额效益

所以,有没有效益,还是国家定价规则在启作用

不是什么市场经济(包括房地产)

故中国农民集团公司(也就是消灭农民)的产品,

基本上为垄断经营,

定价很容易的,假如米定价为10元一斤,赫赫

收入不久很高的

而且,很容易实施不同农民种、养、加工、销售等一套龙的集团公司就业

,高额利润,带来科研,也会带高产

-------

理想状?

农民就成为了公务员式的就业岗位

胡言

家园 几亿人不是想养就能养的。

  一个国家如果有近一半人不需产出就能得到与其他人相近的收入,其他人怎么办?这一半以外的人是不是都想挤进去?这就不会造成社会动荡?

  如果强制把食品价格提高以达到这一半人的收入相齐,这就意味着中国人超过一半的收入要用于饮食上(因为还有食品加工业),就是把加工业算到那一半农民身上,饮食支出也会大幅提高,工业品的市场就会大大缩小,这就会造成工业萎缩。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