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我的媒婆经历 -- GraceUSA
也許不試不知道、一試瞎一跳。
无锡不错的地方么,怪异的心态,摇头。
离开家离开父母到外地锻炼几年没什么不好啊~~
没机会试才会心痒的吗~~~
花!
适婚的年龄段长一些吧。
I don't like myself with long hair.
I prefer to keep my hair pretty short. It has been in this style for a quarter-century.
So, 这个晓红和我不像的
是不是考虑找... 另一个美女,小她几岁的
表怪俺大逆不道哈。俺觉得这种条件优秀又比较挑剔的美女,跟男人相处时会不由自主地拿出放大镜甚至显微镜来观察男人身上的每一块肌肤和每一根汗毛 (不许胡思乱想哈,俺只是打个比喻厚)。能经得起美女如此观察的男人,大多名草有主了(比如葛公、晨枫之流),而能供美女如此观察的男人,又都经不起观察。跟女人在一起就不同了,因为没有那种婚嫁和一辈子一起生活的的心理压力,心理上很放松,自己和对方都可以比较真实地展现出独特的自己。女人和女人之间其实天生比较容易产生某种难以言状的情感...正常的男人之间就不容易了,而正常的女人之间比较容易
当然,你跟她已经不那么熟了,没法劝。人家也未必就需要别人提这个醒。这里废这么多话,就是想说,幸福有很多种,男女恋爱、走入婚姻适合多数人但未必适合所有人。单身、同人未尝不是一种选择
我们做生物实验的时候通常都要有个对照。人生不是实验,也不可能有对照。所以,根本无法科学地判断哪条路是最好的。
结婚、单身,单亲,同人,都行,只要适合自己。
最怕的是自己的选择和自己想要的不一样,而且没有勇气去改变。
有统计数字说:黑人女人,有快一半的单身/亲。白人女人,每三个中,就有一个单身/亲。男人的没说,我估计肯定比这个统计数字要高。
华人大概比例低很多,在国内,这个比例就更低了吧。
笑话一则:
"I'll NEVER FIND the right guy," I heard the young guest at the wedding shower sigh.
"Don't give up," urged an older woman."Every pot has a lid."
"Or," a cynical voice behind her offered,
"YOU COULD JUST BE A SKILLET."
难道skillet是没有盖子的吗?
俺的本职工作也是成天跟 test and control group 之类的打交道。婚恋问题么..如果对自己的选择基本满意,就别瞎折腾甚至也别在心里瞎琢磨,但是那些已经明确知道现在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人来说,it doesn't hurt to test out other options.
看了葛教授给出的那些数据,不禁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又多了一分尊敬。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只有中国才能挽救社会主义”的说法,可以改成“只有中国才能挽救婚姻”了,呵呵,玩笑了,其实在婚姻方面,印度和南美也都不错
有人说,再过若干年婚姻会像三寸金莲一样在中国消失的......
同科室有一女工程师,上海人,40多岁,长的挺好看,还没结婚,但是性格很好,不是传说中的那种“老处女”性格,说话细声细气,有点嗲。
没听同事说起她为什么还没结婚,大家似乎也没把她当另类,而她似乎也自得其乐,没见她有什么闷闷不乐的,一个人的小日子也过的蛮丰富多彩。
当然啦,也许我当时年少无知,没感觉到异样也未可知。
有一些人似乎就是习惯一个人生活,甚至对性有抵触情绪,而他们也并不是GAY,这样的人有女人,也有男人,性冷淡似乎不只是女人的专利。
前几年在报纸上看到,南京有家专门介绍无性婚姻的婚姻介绍所,生意还挺火爆。
世俗的眼光总是把单身的人划入另类,有意无意的带着有色眼镜看他们。有些习惯单身的人在外界的压力下无奈结婚,婚后的生活痛苦不堪,而无性婚姻,在婚前大家都说好,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不睡一间房,也就等于是两人搭伴过日子,既应付了外界的怀疑和压力,也保有了自己的一份自由,两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