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父亲的空军生涯--强将手下 -- 一直在看
这还要从我国对战机的引进,消化讲起。建国以来我国战机基本上走的都是先引进,再逐步消化吸收,然后再加些自己的东西以进一步提高其性能的路子。 从米格17(歼5),米格19(歼6),米格21(歼七)等 都是如此。
当时最早的歼七团之一就是一直老弟讲的驻扎在华北某地的这个歼七团。 据资深机械师讲当时空军内部重大飞行事故通报时(每次摔空军内部都要通报),这个歼七团频频上榜。格外引人注意(差不多摔了有1/3个团的歼七?)。尤其是发动机空中停车而酿成的事故占了很大比例。 只是知道喷气发动机的涡沦轴抱轴引起发动机停车,但事故原因始终不明。也许是王牌飞行团飞的高难度科目多是原因之一吧(不象我们师动不动就飞大巡航,危险性小还出时间)。
这个迷团终于在80年代初期揭开。 原来在早期的引进消化时,前苏联将飞机设计图纸也是毫无保留的交给了我们。 但那时的米格21(歼七)的设计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喷气发动机涡沦轴的润滑孔直径过小导致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润滑油流量过小,润滑不充分,因而频频发生发动机涡沦轴抱轴停车的事故。 当时前苏联空军为此也是吃了不少苦头,但后来他们发现了这一问题,加大了涡沦轴的润滑孔直径,解决了这一问题。 但这时由于中苏交恶,前苏联当然就没有义务告之我们。 直到80年代初期我国有关部门从某渠道搞到相关情报才恍然大悟。 及时加大沦轮轴的润滑孔直径从而彻底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但为此这个歼七团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从60年代装备一直到80年代初,多少条生命啊! 更惨的是那些失去了丈夫的孤儿寡母,看着让人心酸。
不知道我们是否又有同样的经历。
本来装200架就是模仿再创新的过程,新装的95架里听说已经加了不少中国自己的东西。但现在急着改要海军型,台海的形势不容再等是最重要的。其实,要完全自给,在重歼上发动机是个很大的问题。尽管有传言说黎明厂已经解决问题,但我个人认为不乐观。倒是那只“雕”,中国是否加入合作研究值得关注。毕竟现在要准备第四代的东西了。
印度的米格21可还继续保持空中活棺材的美名呢。
理由是怕影响其他朋友的阅读。
那,就只有献一朵花了
真是不忍心看着这么好的文章就,就,就没得读了。
要不借您杆锹,接着在您老爷子那大宝库里头挖一挖?
想起了那个叫Big fish的电影
凡人,英雄,方寸之间都是乾坤。
那句老话: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的壮士也是垂暮了,惊心动魄之后的几十年,除了寂寞,哪儿还有什么配得上这样的英雄呢。
有限的几次都被你撞上了。
文字是最能打动我的方式。
1、朋友窜捣,一起移民凑桌牌打拖拉机,结果他们一落地就溜回去了。
2、想破坏一下基本国策,多生几个
3、在国内呆的有些浮躁,好好归归零
4、本来也没想在这多停留,就是换个护照,不过时间长了,还真有些喜欢这里,很多东西美国没法比(不包括挣钱),但这里的生活质量比美国要舒服些(自然资源丰富嘛,再加上人少),懒人很幸福(象我这样的)
5、至于转到美国,技术上没问题,理论上比在中国时去深圳还方便,对吗?
印度空军的米格-21摔得虽然多,但还是有很多客观原因的。
一来印度空军的训练强度很大。他们是英国人教出来的,历来强调飞行员的素质、重视训练。再加上加上印巴局势一直紧张,对空军的要求也高。他们每人一年飞200多个小时,并不比北约的标准差。训练质量也决非我们过去有些整天飞大巡航凑时数的部队能比的。训练强度大、动作猛,也容易出事。
二来印度的气候对飞行训练有很大影响。航空发动机在高温、高海拔下输出功率会下降,这对飞机起降的影响尤其大。偏偏印度在南亚次大陆上,那个环境就是高温。印度靠北边很多基地不但高温,还处在高原上,属于最困难的“双高”环境。这样的环境下飞机的性能要大不少折扣,事故多一些也不可避免。
三来米格-21飞机比较有年头了。印军的米格-21机队很多是80年代引进的,这么多年下来使用寿命也都差不多了。都说俄国货皮实抗造,可是俄国军品的寿命一般都比相同档次的西方货要短――不是不能搞好是俄国人认为没必要。快到寿的东西,再小心伺候怕是也容易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