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转载:one example of GDP Development: 苏州GDP神话的阴影 -- snowbean

共:💬37 🌺1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种方式没有任何前途

因为中国到处都有地和便宜劳动力,至于交通,其实很容易解决的。中国只拿了一个工资和地租。税收只够当地政府贪污和补贴基建的(人家投资不管基建)

整个中国自己竞争,价钱越来越低,根本没有协调。其实稍微大家协调一下,起码卖地皮和人力的血汗钱可以多拿不少。

这些简单投资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为什么一定要外资台资才给优惠政策免费地皮呢? 很简单,中国的核心产业在市场经济下垮台了。自己投资无法与大工业挂钩,人家投资,虽然只是把你当加工厂,但可以和大工业挂钩。

这文章说大学生2000月薪 专科1000,真是高看了苏州。一般重点大学生2000是可能的,但一般本科1500以下很正常,刚够吃饭房租 过年回家而已。只是内地更缺乏机会,这边起码给了一个虚幻的前途

只是这个前途随时会在外资转移后消失

我前几天发的《从文化革命到工业革命》是系统的说这个问题的,欢迎大伙去拍

家园 至于说加工带动发展训练人力的说法..........

一个词 痴人说梦 当然老外并不处心积虑的反对你这么想 这么干 但你做不到

这里的熟练工人 稍微有点技术的工人都是直接从内地招 从来没有哪个公司自己培训任何这种劳动力 哪怕是司机 木工 都要有丰富经验的 正好内地国有企业被政府搞跨了 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而新招的人 包括大学生 不是当简单文员就是在流水线上修修补补 要么就是市场营销等花套 而且台湾 日本人连中层干部都从本土带来 你根本没机会

当年名震天下的苏州光学仪器厂 如今核心部件靠进口 生产线上的技师是日本人 没有外国技术 最多造个水准仪而且精度还上不去

本来中国人力比拉丁美洲和东南亚强的多,当然有人会说,主体不过是中学生么 但不要小看中学生 在几个发达国家之外 能拿出手的劳动力全受过中学教育,哪个第三世界也办不到,计划经济体制的这些成就估计算不进当年的GDP吧 我们本来不必和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的半文盲劳动力干一样的活计的 但如今 我们还不如他们

家园 关于苏州开发区的沼泽地,是我实际碰上的.

有许多外资厂抱怨买地买到沼泽地,实际去看了也确实是,害他们工程进行到一半再挖深填土.原本有十来家厂商连合要控告也不了了之.大约是2001-2002年上下的事.是不是和你的经验有时间上的出入?

家园 沼泽和湿地是有的

但在苏州这种地方 大部分早就改造成稻田和鱼塘了

当然,买了一块地 然后挖下去碰到淤泥 可能性非常大 这是长江三角洲的淤积平原 淤泥层或碰到旧河道的可能性很大

但成片的沼泽地 除了太湖沿岸 不会有多少

沙家浜那种地方 一眼看去都是密集的网箱

我们修路 为了节约投资 不知道少修了多少桥 填了多少小河渠 小水巷 如果哪天投资一撤 想种地也种不好了

家园 别小看中国人的的学习能力.

对企业来说,多召熟练的技术工是正常的,如果一个工厂用了大半的新手,那他还能营运吗?第一阶段一定是先召技术工,之后才会替换.

从内地国企"吸收"下岗的技术工,对整体的经济发展不也是正面的吗?

才毕业的本科生,除了干底层还能干什么?不是在外资企业才是这样的吧.外资厂初期中高阶干部会从母国带来,那是当然的,没人会投资一座厂只派个老总来,等到干部补齐才开始营运.母国干部会赖着不走,让本国人永远没有机会吗?不见得.

要说现在苏州的种种不是(其实是还不足),一句话,它才开放多久啊?看看广东吧.深圳东莞也还停在20年前吗?

或许换做别的国家做不到,但中国人的学习(和仿造)的能力是不差的.以深圳东莞的经验来看,这些待过外资后出来创业的人,现在有多少已经成为产业中坚了?区域经济已经达到哪个程度的industrial cluster了?FDI的spillover effect完全没有吗?

拉丁美洲我不知道,东南亚的劳动力是半文盲吗?

谁不如拉丁美洲?

家园 你说的不错,就事论事当然如此

国有企业已经跨了 经过训练的劳动力如今在这里拿的是简单劳动的价钱 虽然无聊 但比闲置好 这是不错的

另外,流水线上的工人和修理技师 如果在现有格局下,永远成不了工程师。

过去的国有企业,每年正是要吸收大量无训练劳动力,这不符合经济原则,却为整个国家训练人力。

企业也是训练机构,如今的外资,掠夺性使用我们工业的精华(产业工人的劳动能力是很大的财富,不是一时可以积攒起来的,当然, 从邓到朱自己先把精华当垃圾是真的。),却不培训新人,一旦这个资源用光,人家该走了,你得到了什么?

家园 技术人力的问题

技术中是经验积累的,国企下岗去外资上班一样是积累,或许还多学了人家的工作方法质量管理等等的新观念.摆着不动才是资源浪费吧.技术工在外资上班的同时,年资一样在积累,外资撤资也是中国的劳工,也是中国的人力资源,这也就是发展区域经济的目的之一.

流水线的员工一辈子没出息?工程师一定是白领的?工程师有很多种,不光是设计一种.生产线上的制程工程师就是一个例子.另外,纯熟的技术工是怎么叫的?线上人员一文不值吗?那德国工业是靠什么做基础的?

外资撤资会怎么样?最多外国人调国去,设备搬走,资金汇出,厂房和劳工是在的.

家园 不好意思,抬一杠。你们两说的我觉得都有道理。

分歧也就是怎样的方式。

我的门外汉的想法是这样的:以前,以制造为主,技术工人的学习,并从而从技术上做一些改进那是基本可行的。但是作为现在、或者将来的角度来看,那么管理,特别是协调很多的人来进行某个大项目的运作会是更重要的决定因素。而这种能力,学习的可能估计也有,但是难度会相当大。

能做局部创造的人其实很多,但是能够把各种类型的人协调好的能力的还是相对少了一些。:)个人以为,典韦已经不少,需要多几个曹操才行。

家园 您还是去我那个主帖拍吧

这里我是就事论事,我承认你的观点对,人动起来总能赚个饭钱,比闲置好。

我的总体观点都在那个《从文化革命到工业革命》里

家园 中国经济问题就是这么难

一方面要想办法养活十来亿人,国企撑不住内资也还扛不动,不开放外资眼见养不活,开放了又挨人唾骂.这会说三农不解决中国走不过未来十年,那边开发工业区侵蚀耕地又要挨批.引进外资说成是帮外国人欺负中国人,引进技术说成是出卖中国人利益.

曹操么,铁手说的是能臣还是枭雄?

家园 中国经济问题就是这么难?-这么难都是人为造成的!

“引进外资说成是帮外国人欺负中国人,引进技术说成是出卖中国人利益.”

引进外资到是有,因为外资而引进技术在那里呢?以苏州的例子看,请问有什么样的技术引进呢?请问有什么依据?数据?案例?我们能看到的是劳动密集型外资企业,中国到掉的国企提供了大量的熟练工,他们可不是这些外资培训出来的。

说道spillout effect,不是所去拷贝几句现成的理论就能说明问题。外资是有spill out effect,但中国的一些外资,你能看到什么效应呢?技术?就业?人民收入?关联企业带动?象苏州,究竟有多大具体的效用?

中国引进外资这么多年,有多少技术引进成功?有多少转化为自己的技术?明显的例子如汽车,民用飞机,等等。看看同样的汽车外资引进,在韩国就较为成功,也就知道中国的失败。

引进外资不是问题,而问题是怎样利用外资。如果为了短期利益,为了某些人的政绩,牺牲长远利益,那是对老百姓的不负责任。

不是说要学习韩国他山之玉么?利用外资,我觉得就因该学习学习。

家园 支持一下老兄,这种声音十分宝贵。

老兄以为该如何改变?

家园 我怀疑的是原文的论点和论证方法,不是数据

我觉得原文的作者有时在用数据(虽然是真实的)来误导读者。

1。在基数(人口总数)不同的情况下比较总数,而且不指出基数。如“比如体现老百姓消费水准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成都是771.5亿元,苏州是526.1亿元,成都比苏州多出245.4亿元;在体现当地居民富裕程度的城乡居民储蓄余额上,成都是1494.4亿元,苏州是1470.5亿元,成都比苏州多出23.9亿元。”

2。无视二者经济分布的不同,转换概念,用市区比较生活水平而用地区比较GDP。

另外两点补充:

1。苏州是地级市,成都是副省级市

2。张家港、常熟、太仓、昆山、吴江5个县级市在全国百强县的最新(2004)排名是4、5、14、2、9。成都郊县均未进入百强。

对“无前途”的说法,我只知道我在苏州地区的亲戚都过的不错,对前途也很有信心。大道理我不懂,我觉得只要让老百姓过得越来越好就是好政府。

最后,谢谢snowbean的转载和资料收集。

家园 总比高不成低不就的好

你说呢? 还有什么切实可行更好的办法?拿出来讨论讨论

家园 也是。哦,提到曹操是想说他的能用人的本事很是让我佩服。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