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早期美国是如何歧视华人的图片,和百年前照片 -- 思炎

共:💬82 🌺45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摘】补充资料,前“总理”对排华法案的批评

1896年8月29日,我国前“总理”李鸿章一行抵达美国纽约,开始为期一周的非正式访问。(咦?这开头怎么像“清花社”记者光绪二十二年纽约通稿?)

《纽约时报》当天以头版将近7000字的篇幅报道了规格空前的欢迎仪式和游行,据说当天有50万人观看了游行。当然,也像我国现任总理在剑桥大学遭遇扔鞋一样,当游行队伍经过第19街和第五大道的交界处时,一个小孩儿向李鸿章投掷了一枚干柠檬。虽然当时已是74岁高龄,戎马一生的李中堂毕竟身手了得,何况前一年还在日本马关遭遇小山丰太郎的刺杀,轻巧地闪身避过。

这个头版文章做的很精彩,有很多耐人寻味的细节,全文(英文PDF)在这里(附有大幅李鸿章肖像):http://query.nytimes.com/mem/archive-free/pdf?res=9D02E7D81E3AE533A2575AC2A96E9C94679ED7CF

9月3日,李鸿章在下榻的华尔道夫饭店举行了记者招待会,问答都精彩。

当时记者会的重头戏是美国刚刚通过不久的大规模《排华法案》,给中国在美侨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和损失,李鸿章当时从纽约回国时故意不走美国西部,而取道加拿大,表示对美国政府在加州没有给中国侨民应有的权利抗议。

当时李鸿章有些激动,双眼放光的说了很多话,批评《排华法案》是世界上最不公正的法律。当然,这是一个政治家的应有姿态。但让我惊讶的是他的批评角度和方式,几乎完全是经济学的,大谈自由贸易公平竞争对中美两国的好处,批评美国政府愚蠢,拒绝中国的廉价劳动力,那就是拒绝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好的产品。警告美国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的话,将因为生产成本太高而在国际市场上输给欧洲。

任何产品,都是劳动力和资本结合的产物(李鸿章在鼓励美国到华投资时也谈到了这一点),所以输出商品(出口)和输出劳动力(移民)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今天的国际贸易教科书也必包含移民问题,就是这个道理。你出口的商品便宜,进口国生产类似产品的行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就加大,这是进口国贸易保护主义的经济根源。但再不济,这些行业还可以倒闭,工人还能转行,转到那些生产“不可贸易商品”的行业去,比如理发啊建筑工人啊等等。而“移民”比“出口”面临的阻力更大,带来的冲突更多,因为廉价的劳动力涌入后可以直接进入这些生产“不可贸易商品”的行业,带来更大范围的竞争,这是《排华法案》的经济根源。

李鸿章说到最后情绪激动起来:“比起爱尔兰人和美国的其他工人,中国人生活成本更低。你们的工人恨中国人,就是因为中国人的德行更高尚(the possessors of higher virtues)。”这最后一句一出,连他的翻译都不禁苦笑起来。

这次记者招待会的报道更精彩,能看到李鸿章很多微小细节处的“天朝上国风范”,比如迟到半小时,比如穿着和仪表,比如坐姿让记者想到拿破仑的画像。但不管怎样,他的说话还是能体现出这个人的不凡,他也一直是我中国近代史上最喜欢的人物之一。

记者招待会报道全文(英文PDF)在这里:http://query.nytimes.com/mem/archive-free/pdf?_r=1&res=9B04E1DB1E31E033A25750C0A96F9C94679ED7CF

通宝推:唵啊吽,
家园 故事

个人浅见觉得去掉那个跪式服务的故事对你的文章更好:),故事<读者>风格. 六十年代了,哪家餐馆? "尽管利润微薄, 还是下跪服务".如果不微薄? 可否不"尽管"? 还有形容词"卑躬屈膝"(跟日式服务分开?). 后来哪? 那一天起,真就起来了? 交代一句,加大力度嘛. 作者心情可以理解,采访(可以有)及抒情方式应该改进.

当然希望祖国强大.不过自身努力更不可少. 你说一个王清福不够, 对,须要大家都不做"乖孩子".要向印度裔移民学习,虽然印度没有我们强大.

家园 一句话,只有祖国强大了,自己在国外才能有地位

从这次海地救援来看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不是批评中国救援队只救中国人么,下飞机后首先去搜索救援的地区就是中国维和警察被掩埋的联合国海地特派团大楼么,然后也是去华人聚居区么;分发救济物资时,也是紧着华人先发的么。

这样也才能凝聚海外华人的心啊。

虽然中国驻外大使馆对国人因私出国的领事保护一直令人诟骂,但最起码也在慢慢改进吧,希望,希望能如民主灯塔国一样,一切为人民服务。

成龙大哥这次募捐,听说也是为中国维和警察及牺牲的同志进行的。

家园 不错,很好的资料

世界哪里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有些人确实需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家园 好贴子

上花!

家园 another post much earlier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310429

People live in Northern California all know that episode.

The expulsion was pushed by Irish American labor.

家园 谢花 :)
家园 弱势群体只是别人饭后的笑料和酒时的谈资,昏睡百年梦已醒啊
家园 说的是。
家园 被遗忘了的战争

被遗忘了的痛苦.如果华人自己不能记住,还有谁会去帮你去记忆呢?

家园 是啊,看了 [ iwgl ]讲的那个17岁美籍华人的事,

一篇只是叙述事实的贴也给转到待整理 [ iwgl ] 于:2010-01-26 21:11:57

也没有什么刺激神经的呀?让现在在美国的河友们也知道一点华人在美国的奋斗史,也没什么不妥呀?搞不懂。06年的时候,我和一个17岁才入籍美国的华人在网上辩论,那孩子对这些一无所知,好像他能成为一个美国公民是理所应当、轻轻松松的,不看历史,怎么能知道华人今天在美国的地位是如何得来的

/article/2687222
那小子还是个美军特种兵呢 [ iwgl ] 于:2010-01-27 06:58:02

后来他回美国去了就再也没去过那个论坛,唉,一个17岁才加入美国国际的人对美国的那股子热爱,对中国的那种敌对情绪实在让我难以理解。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688146

我也感到悲哀。。。太天真,无知了

在我转的那篇托尼.普莱特(Tony.Platt)的那篇文章中,有一句:

在中国国内,为了报复对华人受到的虐待,美国传教士的生命受到了威胁

不管怎样,到最终,还是自己的同胞才是真正的血浓于水啊。。。

家园

希望不要嫌弃我说话太直,个人感觉以前在中国弱小的时候可能更团结些。现在的中国已经足够强大到让华人在新的国家里面受到了良好的待遇,也能开始参政议政,所以这种同胞的感情就会淡了,华人可能会更加注重自己在当地的政治体制内能够享受到的利益。说起来血浓于水的感情一般都是在遭受痛苦的时候才会发生。当然不只中国人,国际历史上很多例子里面表现出的是人类能够共患难,却不能同富贵。

美国的骆部长的上台后的表现就能体现出来。他因为华人的身份而被选中,但同时也因为华人的身份所以不得不谨言慎行,害怕被美国人批评,这个也是悲哀吧!而我觉得更悲哀的是,我知道在遥远的将来只要他嘴上说句以前做错了,无论这时他的表现有多么的令中国人厌恶,我们那时仍然会原谅他,接纳他。这种心理预期让我现在看着骆部长在美国政府里面卖力表演并指责中国的时候造成了很严重的心理落差,算不算得上是种自虐呢?

只要不牵扯到政治和利益,我相信华人的心仍然向着祖国。

家园 没有太直。。。你说的没错啊。。。
家园 第八章图片里面那个很像肯德基老爷爷哦

另外,最后那个中国餐馆的故事,最早的版本其实非常真实。

“旧金山有一家中国餐馆,以前服务员都是跪着迎接客人。那一天之后,服务员就改成站着迎接客人了。”

主帖这个版本,虽然煽情,但是却显得很不真实。

唉……热心有时候也办坏事啊

家园 元帅。。。

你说的这个版本是最初的版本吗?我喜欢用真实的:

“旧金山有一家中国餐馆,以前服务员都是跪着迎接客人。那一天之后,服务员就改成站着迎接客人了。”

如果是的话,我改一下。。。望告之,谢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