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坐了下武广高铁 -- 履虎
首先是大国民。人们经常说美国是车轮子上的民族,美国人驾车穿越广袤的国土,成就了大国民心态。现在我们经常听人说中国人也要培养大国民心态,那么什么是中国人应该有的大国民心态呢,我觉得中国人不妨做高铁上的民族。为什么美国人不做?因为他们没有高铁,现在还想请我们帮他造呢。作为大国民据说应该具有宽容,大度、感恩、优雅等的品质和心态,我觉得也对,不过不是对友邦的,而应该是在我们的人民内部,创造一种和谐、宽容、团结和谅解的国内环境,也就是凝聚力。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们以前对于外省人外地人的印象可能更多是来自于道听途说或是身边的外地朋友或同事,有了高铁以后,可能我们就更愿意去他们的家乡去看一看,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在这个过程之中,可能就慢慢的跨越了地域的界限和隔阂。没有高铁我相信这个过程也会发生,但是有了高铁,这个过程肯定会更快更好。高铁已经不是日行千里了,当乘客们在高铁上感慨350公里的时速和技术的进步时,心态肯定也会更开放,眼界也更开阔。良好的国民心态 + 统一的全国大市场可能是高铁带给我们的最大收获。
第二个是改变国人的生活方式。就好像你说的,有多少人从一开始就想着坐火车去武汉吃小吃,多少在广州工作的人想着坐火车回武汉长沙家里过周末?这在高铁通车之前是不可想象的。我们经常感慨美国产品的创意和日本产品的人性化,感叹国人做不出iPhone这样革命性的东西,好不容易有个魅族M8,也被视为山寨的典范。艺术来自生活,我相信创意也源自生活品质。中国人刚刚解决吃饱穿暖的问题,现在是解决怎么玩而且能玩的好的问题。会折腾了,创意自然就来了,一点点小的变化累积起来就会产生质变。
地铁一般一开始的不景气因素很多。比如车次、转乘等,不能简单归于惯性。
这种生活方式恐怕永远都不是主流,也不是高铁的目的。何况就是发生了也是周末客流。
高铁的目的应该是解决一般客流的需要。
这种情况当然有。但武广的情况却相反。事前有大量的宣传,实际上很多客人是来尝试的。所以因为不是理性的消费行为武广一开始吸引了很多客人。
有领导刚去坐了,正后悔还不如坐飞机
如果从广州坐车,不用转车,直接到达合肥、南京、上海,会极大的增加客流。
坐高铁的乐趣。
你写写车内的状况,譬如有哪方面你个人觉得不满意,同去的人有何看法,等等。
我觉得尝试的负面因素没有我说的正面因素强;我认为大部分客源都是觉悟党一般慢慢出现的。
这就没争论必要了,毕竟谁都不是业内的。载客量从这里是上升还是下降,拭目以待吧。
一个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一个需要市场来解决了
出来价格前大家普遍认为400左右是可以接受的,结果就偏偏定出来一个打了8折能接受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