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也谈杨元元之死 -- 一剑南来

共:💬61 🌺119 🌵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您还是想当然了

助学贷款和内退工资加上“杨上大学的时候做家教和与她妈妈一起摆摊卖方便面和茶叶蛋”(这个在相关新闻帖子都看到过),依然支撑不了他们一家三口的生活和学习费用,家教和摆摊的收入都属于不稳定和很少的收入,如果没有其他资助,不可能支持两个人读完大学本科。

感觉您把自己亲属的情况套在杨身上,以为他们情况也是一样,但是未必如此。首先,要看清楚上学的年代,杨元元是98级的,他弟弟应该是2000级的,那个时候学费和生活费用远没有后来高,而且据我的了解,在学校里面摆摊卖食品收入并不低(我们学校当年有一个专卖豆腐脑的,一家8口人还生活的不错;在校内卖报纸、茶蛋的我们都了解过收入多少,并不低)。至于做家教,我一个同学本科时候靠做家教维持自己的学费、生活费,偶有剩余给家里寄一点(此事,我会另开主贴讲)。

至于你所提的恶语,没有证据证明人家确实说了这些话。另外,汉语还要讲究语境的,这些话中至少“没钱别读书”这句话(您引用不是原话,原话不是这么说的,但是大意相仿)我觉得根本没什么,因为研究生又不是本科,不是义务教育。完全可以先工作,有一定经济基础后再上,这句话没啥问题。

  • -- 系统屏蔽 --。
家园 同问,为什么要把自己宿舍给同学妈放东西

住过宿舍的都知道,面积有限,自己的地方都不够放,哪来的空间放别人非同住人的东西

家园 肯定有人跳出来说

那些学生是学校的人,是学校派出来放谎话的,没有证据证明他们是公正的等等,做一副冷静客观表情。

同时这些人通常对杨家望家已经被证明的谎话做选择性饶恕

家园 学校只是口出恶言么?冷漠残酷为何就不是罪?

那些问杨女和杨母责任的人请想一下,他们的问题有可能靠他们在自身体系内解决么?他们再怎么不像话,难道就应该在杨女死了之后还被刻毒的咒骂么?

追究根源,恐怕这个也不能光怪海事大学,杨母和杨女走到今天这一步,恐怕是中国整个社会的问题。我们的整个教育链条在所谓规则和金钱中进行泯灭人性的教育。各位回想一下,我们的教育中有多少悲天悯人的成分?小孩子拿着虫子玩,把蚂蚁捏死,大人往往报之以微笑,觉得是小孩子的“童真”。小时候还有谦让教育,现在呢,公车上大人领着小孩子上车,小孩子冲着空座位一屁股就坐下去,全然不管他手拎沉重书包的爷爷奶奶。现在教育的口号动不动就是“别输在起跑线上”,那么在教他们追名逐利的时候,可曾教过一点对他人的关怀没有?

也许,这也是因为教育者本身就不具备这样的意愿乃至资格吧。海事大学那个什么书记,面对记者,说起杨元元事件就是神色冷漠的什么“我们只是照章办事”之类,坦然得很。他可曾想到自己一个学生死了?那不是萝卜白菜!什么是恶毒?以他的身份,这种冷漠就是恶毒

家园 【文摘】中国整个社会的问题???

是不是就差2个人啦?

现在事实早已经基本清楚了。作为有完全自理能力的人,杨母非要死死跟着自己30岁的女儿,非要占学校的便宜白住宿舍,搞得女儿精神压力过大以至崩溃,这怎么是“中国整个社会的问题”?

类似的事如果在美国/加拿大,学校根本不会帮助学生家长找房子找工作之类,直接就让她离开,即使露宿街头也是你自己的事,敢废话就叫警察。学生如果自杀,学校也不会出一分钱,因为你是成年人,学校没有监护的义务和权力。

哪个社会更“冷漠残酷”?

家园 那就是全人类的问题。我可没尊奉西方,不要乱归谬

什么“就差2个人了”,根本不是一个事情,靠“2个人”根本没用。

我说的难道不是事实么?尤其是上海这样动不动就是金钱和规则的商业城市,难道不是如此么?从教育者开始根本就缺乏的东西。商业规则,金钱,现代化技术,这些就够了么?

说美国加拿大怎么样有什么用呢?那不能说明“中国没问题”,只能说“美国加拿大也有问题”而已。事实上,恐怕全人类都面临这个问题。人类社会在科技发展,工商业效率之外,恐怕得面对这个“仁义”的问题。就现在的西方来说,不是他们更“仁义”,而是他们更会装一层伪善的外皮而已,在这个问题上,西方和国内某些动不动推崇西洋的人是更要鄙视的对象。

我国的城市发展中处处以西方为楷模,推崇“效率”“规则”而忽视对人的关怀,北京上海就是典型中的典型。什么开启石库门,笑迎天下客,这个天下客包括上海本地居民和国内其他地方居民么?淮海路沿街一侧那些整日被野蛮施工搞得灰头土脸的居民笑迎什么?

家园 至于杨母和杨元元的问题,当然跟社会的责任有关

杨母控制欲强也好,对女儿的终生幸福有病态的观念也好,杨元元脆弱也好,观念有问题也好,这些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社会尽到责任了么?对杨女的问题,那些有能力帮助的人真正关心过什么了?

如果老是只强调什么各家的问题是各家人自己的,那这个社会是拿来干什么的?只是人与人发生冲突的时候解决问题的还是用来方便收税的?将来的人类社会就这样发展下去吗??如果是那样,那真是可悲

家园 到底是社会教育出偏差,还是社会教育根本没有被执行?

我们的社会有法律,法律规定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

我们的教育告诉孩子要孝敬父母。(有人说上海北京如何畸形,如果有人找出“事实”说上海北京的学校教育孩子为了钱可以不管老娘老爹死活。我收回这段话)

杨家遇到了一个“自身体系”(没看懂体系啥意思,就理解为他们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问题比较复杂,但是绝对包括杨母的赡养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到底是我们的社会和教育有偏差,还是社会教育灌输的东西在这个家庭里面根本没有起作用?

学校确实有责任,毕竟学生死了。但是学校大到什么程度?难道在让杨母过上好日子这个问题上,杨母女儿的学校的责任已经超过了杨母的儿子?

是不是以后我们的社会和教育要纠正为:你父母可以不用养,可以把责任交给有钱的学校。如果学校不接受,就是冷漠,就是恶毒,就是有罪。

荒谬吗?!

家园 这大概是中学八股文教育的后遗症

分析个啥破事儿都要深挖狠掘,揪出其本质原因,思想根源。于是推己及人,化特殊为一般… 只不过大多人的思考能力也就这点,推演到社会、政治、历史已是深刻程度的极限,所以什么样的分析都殊途同归,不是社会问题就是国人劣根性的问题,十分乏味。不过最奇怪的是这些分析里的上帝视角:他们本身也是社会、人类的一员,为什么不能从自己做起,在家里为杨母备一张床呢?

家园 有能力帮助也得受助者自己要求帮助才行,
家园 “全人类的问题”,需要上帝真主菩萨及众多神灵开会讨论

我们人类还是少说为妙,惹得众神发怒,可不好玩

家园 你心目中的“社会”,管得太宽了吧?

父母和成年子女之间的关系,在没有涉及刑事或民事诉讼的情况下,社会能做什么?或者说你希望社会做什么?

居委会/单位领导敲开你家的门,告诉你父母和你应该怎样相处?找挨骂是吧?而且,像杨母那样的人,“社会”的劝告管用吗?她不听怎么办?送她去劳教?

如果“社会”真的干涉家庭生活到那样的地步,你是不是又该抱怨“没自由”了?

家园 恐怕至少对于溺水者你的话不成立
家园 如果真要较真的话,冷漠并不是什么罪。

学校没有任何义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之外的问题。

也就如俗话说的“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杨母的问题,应该是她自身家庭想办法来解决,而不是依赖学校。学校是个教育机构,不是慈善机构,没有这个义务也没有这个资源来做这个事情。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